㈠ 現在影院的國外電影都是英文版的為什麼難道說中國人的英語水平都非常好了帶我媽去看博物館奇妙夜結果
因為主流還是年輕人看電影的多,尤其是國外大片。。。大家都傾向於原音+中文字幕。。
估計你是在大城市,才有這么多的外語專場。
如果是在小城市,基本上默認都是中文場的哦。。。
㈡ 電影院的英文是什麼
電影院的英文:Cinema、Movie、Theater。
一、電影院的規模按觀眾廳的容量可分為:
(1)特大型1801座以上或11個廳以上;
(2)大型1201座~1800座或8~10個廳;
(3)中型701座~1200座或5~7個廳;
(4)小型700座以下或4個廳。
二、電影院的質量標准分特、甲、乙、丙四個等級(與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組合)。特等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甲、乙、丙等的相應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主體結構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2)、耐火等級:甲、乙等不應低於二級;丙等不應低於三級,且不應有特大型。
(2)電影院里為什麼是英文啊擴展閱讀
觀眾廳是電影院的主要組成部分,銀幕是觀眾廳設計的依據,銀幕尺寸的大小決定觀眾的容量,銀幕越大容納觀眾的人數越多,觀眾少的觀眾廳其銀幕則相對縮小,所以觀眾廳的尺度實際上取決於銀幕的大小。
銀幕的形狀又決定觀眾廳的體型,新形式電影尤是如此。不同的品種有不同形狀的銀幕,大視野電影的銀幕尺寸決定了觀眾廳的高度比例,環幕電影的銀幕決定觀眾廳必須是圓形,而穹幕電影的銀幕需要一個穹頂的觀眾廳等等。一般平面銀幕的電影院觀眾廳呈矩形或梯形,地面有一定坡度。
影院的聲音是從影片的聲帶上還原出來的,故不必依靠觀眾廳的聲學條件來改變原來的音調,而只要求符合混合錄音棚的聲學頻率響應特性,以如實還原影片聲帶上的聲音。
㈢ 聽說以前的電影院放映機顯示的都是英語的現在才是中文的
都是進口的,
當然是英文的
㈣ 為什麼同一部引進電影 有的影院有英語 有的影院只有國語
電影院里看國外電影一般是英語,但有些時候是國配,最好買票前看清註明,一般應該註明語言的,有時人背也碰到沒有註明語種的,我去看變形金剛3就是,等了這么久,去3D影院終於看到期待已久的畫面,但一出來卻是普通話,讓我大跌眼鏡,在場的人也都哭笑不得。說明喜愛電影的人還是鍾意原滋原味!
順便說下,現在在家用3D投影看3D畫面也非常好,很大最清晰,配上3D-creator(3D魔法師)聽標準的英語,有立體中文字幕出屏,是非常地道的觀影模式,而且比電影院環境要清新。配任何一台普通高清播放機都能勝任3D輸出,徹底淘汰電腦軟體SSP復雜的播放模式且硬體播放要更穩定,3D影片、快門、立體、字幕出屏的問題一鍵全搞定。堪稱性價比之王,有機會去了解下,不是好東東不推薦給你。
㈤ 電影院中「英語」「國語」「英語字(幕)」是什麼意思
英語就是放的時候是英文對話,國語就是配音是中文的,英語字就是字幕是英文,對話是英文
㈥ 電影院的英語怎麼說。
Cinema。
電影院(cinema)是為觀眾放映電影的場所。電影在產生初期,是在咖啡廳、茶館等場所放映的。隨著電影的進步與發展,出現了專門為放映電影而建造的電影院。
電影的發展——從無聲到有聲乃至立體聲,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乃至穹幕、環幕,使電影院的形體、尺寸、比例和聲學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6)電影院里為什麼是英文啊擴展閱讀:
第一次在飛機上放映電影
1929年10月8日,在泛歐航空公司的福特運輸機上,放映了動畫片和《環球新聞雜志》片等。
第一次在飛機上固定放映電影
美國環球航空公司1961年7月19日起,在紐約到洛杉磯的航空班機上,開始固定放映電影。第一次放映的影片是大明星拉納.透娜主演的《為愛情所佔有》。
觀眾人次最多的一場電影
是1919年7月4日為紀念基督教衛理公會100周年在俄亥俄州哥倫布的橢圓形大劇場放映一場電影,影片是格里菲斯導演的《長筒靴》,劇場容納觀眾五萬人,銀幕的面積是100×75尺。
看同一部影片次數最多的觀眾
英國威爾斯的卡迪夫市邁拉·富蘭克林太太,她唯一喜歡的影片是1965年的美國片《音樂之聲》,她一共看了940遍。
收到影迷來信最多的明星
沃爾特·迪斯尼的米老鼠,據報道,1933年迪斯尼宣布,全年共收到80萬封給米老鼠的影迷來信,平均每月收到6萬6千封信,今天這個數字估計已接近天文數字。此外,1936年七歲的女童是秀蘭·鄧波兒,每月收到影迷來信6萬封。
㈦ 電影院里數字英文和英文的電影有什麼區別
普通英文的要好,數字的畫質、音效都要差一點,不夠震撼。數字英文說白了,就是用數字技術設備播放的英文影片......其實普通英文就可以,原滋原味才過癮......
㈧ 電影院里的歐美片是講中文還是英文
電影院里看國外電影一般是英語,有中文字幕的!但有些時候是國配,最好買票前看清註明,一般應該註明語言的,有時人背也碰到沒有註明語種的
㈨ 深圳電影院國外大片為什麼沒有國語配音版本,都是英文版!
配成國語就變味了,之前看過一個片就是配成國語的,唉,好好的一個片就被毀了。
㈩ 英語翻譯在電影院里,是用in還是on還是at
英語翻譯在電影院里,是用in,in the cinema.
商店、機關、學校等,假使看作一個地點(point)用at。假使看作一個場所(place)用in,the barber's (理發店),Green's (Green所開的店)等前面只用at,不用in。
相關例句:I happened to sit by her in the cinema.
在電影院我碰巧坐在她旁邊。
(10)電影院里為什麼是英文啊擴展閱讀:
一、in與at的比較:
用於地方時,at指較小的地方,如指城鎮時,in指較大的地方,用於省、國家、大陸前。國際大都市前用at和in都有,但在London前通常用in。
在指說話人的住處時要用in,且一般in表示實在的存在,而at卻不是。說到某大城市的某大建築物,往往在大城市名稱的前面用at,如the PantheonatRome。
說到門牌用at,如liveat1184 Zhongshan Road,路名前面該用in,而說「在……路口」用at.
二、詞義辨析
at,in,on
這些前置詞在表示地點或時間時均含「在……」之意。
1、at表地點時,指空間位置上的某一點;表時間時,指在時間上的某一時刻。
2、in表地點時,指在某一立體空間范圍內;表時間時,指一段時間或與年、月、季節時間連用。
3、on表地點時,指某物與另一物表面相接觸,或與某地方接壤等;表時間時,指在某一天或某一天的某個時間,尤指在星期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