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安妮日記》中究竟是誰告的密
臭名昭著的叛國者出賣了安妮?
第一種理論是由英國作家及安妮研究專家凱羅爾·安妮·李提出的。她的新書《奧托·弗蘭克的隱藏生活》4日在英國發行,書中她將矛頭指向一個叫做安頓·阿爾勒斯的人。
安頓·阿爾勒斯是奧托的生意夥伴,也是一個臭名昭著的叛國者。他當時26歲,1944年阿爾勒斯生意遇到困難,急需一大筆錢,如果向納粹告發居住在荷蘭人中猶太人就可以得到一大筆獎金。阿爾勒斯效忠納粹是人所共知的,他曾在納粹的宣傳片里出現,後來女房東在他房間里發現納粹十字旗和衣櫥里的納粹制服,把他趕出了公寓。
李女士說,阿爾勒斯知道弗蘭克一家躲在哪裡,甚至他自己的家人都相信他就是那個告密者。李對記者說:"阿爾勒斯的母親說,他從小品質就不好,還總向人們炫耀自己與納粹的關系。他是一個著名的叛國者和反猶分子,他需要那筆獎金,他也需要納粹的保護,因為當時他的生意幾乎要垮了。我想他向別人泄露了弗蘭克一家的下落,他自己可能並沒有打那個電話。"而那個真正的告密者,李說可能是一個叫做馬倫·庫帕的人,這是一個以出賣猶太人為生的傢伙,在安妮一家被捕前一天,庫帕搬進了阿爾勒斯的公寓。
阿爾勒斯戰後曾因通敵罪被捕,但奇怪的是奧托寫信給政府請求赦免他。
無奈婦人為救丈夫出賣安妮?
第二個理論是有奧地利作家梅利沙·穆勒提出的,她認為是一個在商店打掃衛生的女人告的密。這個叫里娜·哈托格的女人在戰爭中失去了兒子,她的丈夫在奧托的防腐劑公司工作。穆勒認為哈托格告密的動機是她不想再失去丈夫,因為如果他們被發現幫助弗蘭克一家就會被驅逐。
《安妮日記》1952年第一次在英國出版時叫做《一個年輕女孩的日記》,是世界上最暢銷的書之一。它被翻譯成67種語言,全世界的小量超過3000萬本。這本日記本是安妮13歲時的生日禮物,幾個星期後納粹就佔領了阿姆斯特丹,她和家人不得不躲起來。1960年弗蘭克一家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藏身的房子變成了博物館,每年接待數以百萬的參觀者,其中主要來自美國。
但當年,二戰剛結束時安妮的父親奧托甚至找不到一個出版商願意出版這本書,理由是沒有人願意讀關於大屠殺的東西。還是荷蘭的一名記者寫了一篇關於安妮日記的報道,喚醒了出版商的興趣。1947年出版了1500本荷蘭版的《安妮日記》,幾年內這本書就被翻譯成德語、法語和英語,並在1959年拍成了電影。
編輯於 2015-10-05
TA的回答是否幫助到你了?
能夠幫助到你是知道答主們最快樂的事啦!
有幫助,為TA點贊
無幫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3個回答
淘寶網-萬千課文筆記,淘不停!
2021新版 二年級下冊語文數學教材全解全套人教部編版 薛金星小學2下同步講解課堂筆記預習單教師教學用書課文解析教案書教輔資料
¥81.6 元
抖音同款尖子生課堂筆記一二三四五六年級上冊下冊語文課本思維導圖訓練大全作文比喻擬人誇張句隨堂筆記
¥29.8 元
抖音同款 小學生語文隨堂筆記一二三四五六年級上下冊學霸課堂筆記課本教材同步人教版全套彩圖注音知識大全錦集訓練尖子生全解
¥79.6 元
taobao.com廣告
給大家推薦日記30字軟體不用花錢_下載快手極速版
值得一看的11279相關信息推薦
快手極速版,日記30字軟體,設置mv視頻成為壁紙,壁紙軟體,讓手機更加的酷炫!
本月384789人下載
咨詢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廣告
更多專家
《安妮日記》中究竟是誰告的密
專家1對1在線解答問題
5分鍾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馬上提問
最美的花火 咨詢一個高等教育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lanqiuwangzi 咨詢一個高等教育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garlic 咨詢一個高等教育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188****8493 咨詢一個高等教育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籃球大圖 咨詢一個高等教育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動物樂園 咨詢一個高等教育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AKA 咨詢一個高等教育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語文作文訓練課堂_35個作文賞析技巧
【學而思網校】0元多科體驗課,跟著好課堂,學習好方法,隨堂資料緊貼學校課本,直切作文核心隨時隨地學習,還有專項資料包免費送!
廣告2021-07-31
《安妮日記》中的重要人物有哪些?
安妮 弗蘭克 、皮特 、溫達安先生 、溫達安太太 、杜瑟爾(牙醫)、艾蒂斯·弗蘭克、瑪格·弗蘭克 、奧托·弗蘭克。 書籍簡介: 安妮·弗蘭克(Anne Frank)是德籍猶太人。她留下來的日記使她名聞遐邇。16歲死於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她的日記成為二次大戰期間納粹消滅猶太人的最佳見證,日記中展現了驚人的勇氣與毅力。 安妮出生於德國的法蘭克福,是奧托·弗蘭克(Otto Frank)一家的小女兒,家中還有母親艾迪斯·弗蘭克(Eddis Frank)姐姐瑪格特(Margot Frank)。由於當時納粹德國排斥猶太人風氣日盛。父親 奧托便放棄於德國的事業而將家庭移至荷蘭阿姆斯特丹。一家過著較為平順的生活;但是1940年5月後,荷蘭為德國攻佔之後,荷蘭的新統治者英誇特也將排猶法律於荷蘭執行,1941年夏天安妮姐妹也因此轉入猶太人學校就讀。這段期間安妮開始寫日記。但是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於有人密告的原因而被德國警察逮捕。數日後所有人被轉送到荷蘭的威斯第包克集中營,一個月後隱秘之家的八個人被轉送到奧斯威辛集中營。之後,安妮與姐姐又被轉送到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1945年3月姐妹都因傷寒死於營中,距離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被英軍解放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而其他隱密之家的成員除奧托之外,都死於集中營之中。 安妮的日記由於公司女職員的保存而留了下來,之後公司的女職員又轉交給生存下來的奧托·弗蘭克,1947年安妮的日記便出版,成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現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安妮之家(Anne Frank House)每年有超過50萬的遊客,會前往參觀。當時這個猶太小女孩Anne Frank和她的家人就藏身在這個小地方。就在此地,安妮法蘭克寫出聞名於世的《安妮日記》。日記的原稿作為安妮之家永遠的典藏向公眾展示。
14贊·399瀏覽2019-10-27
安妮日記的安妮是誰告發的
是當時與她們住在一起的另一家人的其中一個告發的,據說因為他被捉住
8贊·795瀏覽
《安妮日記》的作者一家在密室里是如何被發現的
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於有人密告的原因而被德國警察逮捕。
11贊·493瀏覽
《安妮日記》中究竟是誰告的密 — 找答案,就來「問一問」
546位專家解答
5分鍾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安妮日記》的大概內容?
安妮本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德籍猶太人家裡,為了躲避納粹黨的殘害而移居荷蘭,不久,納粹黨佔領了荷蘭,便開始四處搜捕居住在荷蘭的猶太人,安妮的姐姐瑪格收到了被拘捕的傳票,因此安妮一家便提前開始了秘密小屋的生活。 隨即,溫達安先生一家和牙醫迪賽兒也先後搬進了秘密小屋。在秘密小屋裡,他們有嚴格的作息時間,白天不能隨意活動,以免被工廠的工作的人發現,只有在晚上所有人都離開後,他們才能放心的自由活動,也只有在這時安妮才能隔著窗簾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秘密小屋的生活中,每個人都變得十分敏感而且容易受到驚嚇,一陣陌生的腳步聲,一串奇怪的敲門聲都使他們如驚弓之鳥,食物殆盡、互相的不容忍、爭吵使原本就緊張的生活變得更加難熬。 他們失去了自由,只能躲在狹小的房間里,這一切,都反映了躲避起來的猶太人緊張不安的心理與他們凄苦的逃亡生活。他們也從朋友的敘述、收音機、窗外的情景中了解到了許多外面世界的消息,有喜有悲,悲的是德國納粹不斷地搜捕猶太人。 將他們趕往集中營,婦女、小孩、老人、病人無一能倖免,在集中營里強奸、毒殺時有發生,那裡的猶太人的最終命運便是死亡。 喜的是盟軍一步步登錄的消息,這給了秘密小屋裡的人無限的希望,他們渴望著自由,希望能再次擁有自由。然而由於他人告密,秘密小屋中的所有人均被關入集中營,日記被迫中斷。 (1)電影教師情事完整土豆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安妮·弗蘭克是一位猶太少女,原居住在德國法蘭克福,1942年6月12日,13歲的安妮收到一個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從此便開始寫日記。13歲的安妮和家人為逃離納粹恐怖統治,躲藏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一間倉庫里,從此展開兩年多的密室生活。 「我經常心情沮喪,可是從來不絕望。我將我們躲藏在這里的生活看成一場有趣的探險,充滿危險與浪漫情事,並且將每個艱辛匱乏當成使我日記更豐富的材料。」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記里寫道:「我希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著。」 安妮的日記從1942年6月12日寫到1944年8月1日。起初,她這日記是純為自己而寫。後來,荷蘭流亡政府的成員傑瑞特·波克斯坦從倫敦廣播電台宣布說,他希望在戰爭結束之後,能收集有關荷蘭人民在德軍佔領之下苦難生活的目擊報導,公諸大眾。 他特別以信件與日記做為例子。安妮收聽到這段話,為之動心,於是決定在戰爭結束之後,要依據她的日記出版一本書。她開始將她的日記加以改寫、編輯、潤飾,刪去她認為不夠有趣的部分,並且靠回憶增加一些內容。同時,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記。 安妮在1945年3月死於德國一個集中營,死因是斑疹傷寒。她的親人中,只有父親奧托·弗蘭克活著走了出去。1945年6月他回到阿姆斯特丹,後移居瑞士。他在以後的日子裡,一直在傳揚女兒的日記,讓全世界共享。他於1980年8月19日過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安妮日記
87贊·3,402瀏覽2019-04-26
淘寶網-閱讀電子書軟體品牌匯聚,淘我喜歡!
根據文中提到的歷史為您推薦
m.taobao.com廣告
淘寶網-電子書免費閱讀在線閱讀品牌匯聚,淘我喜歡!
根據文中提到的歷史為您推薦
m.taobao.com廣告
正在載入
評論
13
Ⅱ 跪求大佬能分享2020年上映的凱特·瑪拉主演的美國電視劇《教師情事》免費的可在線播放資源
2020年上映的凱特·瑪拉主演的美國電視劇《教師情事》
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本劇於2020年翻拍自漢娜·菲德爾2013年自編自導的同名影片《教師情事》,菲德爾出任該劇導演兼編劇,尼克·羅賓森、阿什利·祖克曼主演。故事圍繞一位高中女教師與學生發生戀情的故事展開。
FX《教師情事》(英名:ATeacher)改編自同名電影,著重於年輕教師克萊爾(Claire)間的禁忌戀愛。已婚的克萊爾對婚姻不滿意,想找到符合她心靈的人。艾瑞克(Eric)露出對她的愛慕時,兩人在德克薩斯發展了違法的師生戀愛。隨著這段感情的曝光,它造成的永久性傷害,讓他們和家人、朋友難以忽視這種影響。
Ⅲ 《教師情事》全集高清完整版視頻免費在線觀看,求百度網盤資源
教師情事全集高清完整版視頻免費在線觀看:
教師情事: 鏈接:https://pan..com/s/1qxWWIuBEvZsZU_ofHjuNIQ
簡介:《教師情事》(英名:A Teacher)改編自同名電影,著重於年輕教師克萊爾(Claire)間的禁忌戀愛。已婚的克萊爾對婚姻不滿意,想找到符合她心靈的人。艾瑞克(Eric)露出對她的愛慕時,兩人在德克薩斯發展了違法的師生戀愛。隨著這段感情的曝光,它造成的永久性傷害,讓他們和家人、朋友難以忽視這種影響
Ⅳ 跪求《暗礁(1999)》百度雲無刪減完整版在線觀看,羅伯特·艾倫·阿克曼導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SVzJ93thU_o7DhXc2OH9tw
Ⅳ 教師情事全集高清完整版視頻免費在線觀看,求百度網盤資源
教師情事全集高清完整版視頻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AvHBIwf_4tTL0K86N7lr-A
Ⅵ 新課標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人教版)探究`研討答案
學習目標: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重點難點:
①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課前准備:
①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寫出生字並正確注音。
②有條件的話師生可以共同合作製作秋景圖的圖片或課件。
教學設計 :
導人新課
著名詩人秋瑾曾在詩中詠嘆「秋風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辯》中言「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秋天是憂傷的、哀婉的,讓人頓生惆悵……(這是中國古代詩人的一種典型的悲秋氣節)。但是秋天也是有絢麗的色彩、豐收的喜悅的。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秋天,感受一個別樣的秋天。(板書課題)
師配樂范讀課文
[要求]
a.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b.學生正確劃分詩歌的停頓。
③生自由朗讀課文。(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顯示)
問題組:
a.為什麼說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
b.詩中刻畫了幾幅圖畫?(給它們命上整齊、漂亮的名字)
c.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麼?
朗讀之後,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明確]
a.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特徵;提到農家: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有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乾涸、更清冽,暗示這是在秋天。
b.三幅圖: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c.天的喜愛、贊美的感情。
研讀賞析:
①展示學生繪制的圖畫或課件。(學生對照圖片展開想像,描繪自己喜歡的畫面。多媒體或投影顯示問題組)
a.想像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一幅圖畫,並說說為什麼喜歡這幅圖。
b.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景的?
c.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說說你為什麼喜歡,寫得好在哪兒?
②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a.先請幾名同學朗讀最喜歡的一節詩。說說為什麼喜歡。然後據圖畫,展開想像,描繪 畫面。學生描繪畫面(參考內容):
◆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唏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盪山谷;田野里發散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濕透衣衫;果林中還有採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背簍,這份喜悅要與親友一起分享……
◆霜晨歸漁圖:清晨的江面還彌漫著冷冷的霧氣,可以感受到些許的涼意。遠遠地有個漁人搖著船槳向岸邊駛來。依稀可見船篷上掛著層白霜,漁人熟練地撒下魚網,網上的青鯿魚就像烏桕葉,閃著銀色的光澤。歸航了,江面上傳來動人的漁歌,還有陣陣爽朗的笑聲……
◆少女思戀圖: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嗚叫聲,溪水清澈見底。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秋天的美景讓人賞心悅目,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夏日裡的笛聲悠遠、綿長,怎不見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誰能猜得透?
b.由遠及近的順序。
c.優美語句賞析:
◆先找出優美的語句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詩,體會、分析感情、語言的精妙之處。
◆主要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美句賞析參照)
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秋天棲息在農家裡——「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裡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鬆弛、嫻靜的氛圍。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游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並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閑適。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裡——「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為什麼「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這個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鯿魚像烏桕葉;另一層意思,江岸上烏桕樹,樹葉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用倒裝句體現漁民悠閑的心情。
③齊讀、自背、齊背、比賽背誦。
課堂小結:本詩從多種感官角度出發,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寫出夏忙後農閑的景象:農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閑、愜意,少了些艱難苦恨,多的是清靜、清甜。這是一個明媚、快樂的秋天,一個樂在其中的秋天。
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讀《秋景》,比較與《秋天》在內容、感情、語言等方面的相同之處。
布置作業
①寫自己的秋天。以「秋天」為題寫一首詩。
②摘抄以「秋」為內容的詩文,並做點評。
課後記:本課採用了以讀帶講兼以學生自學討論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穿插朗讀指導,有助於學生充分理解、領會詩歌。整體感知部分,考慮到啟發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情感體驗,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學習目標:
1、 了解詩詞有關知識;
2、 品味詩歌語言,體味詩歌的意境;
3、 有感情地反復朗讀詩歌,准確背誦詩歌;
4、 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知識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學習重點:
品味語言,體會意境,誦讀並背誦。
第一課時
《觀滄海》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曹操,一代梟雄,在《三國演義》中,我們已經一覽他的風姿。但是由於《三國演義》褒劉貶曹的創作傾向,導致作者並未能給曹操一個公允的評價。其實,據史料記載,曹操也是一代良君,他是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在詩歌創作中,曹操也是以豪放悲愴的創作風格被古代文壇所稱頌。今天,我們即將學習的一首《觀滄海》就是寫在曹操事業的巔峰時期。那時,他即將統一北方,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經親臨的碣石山,又臨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也是如滄海般澎湃。就讓我們趕快來欣賞一下這首氣壯河山的大作吧,來感受它的雄渾氣勢。
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掃除文字障礙,教師糾正讀音。
探究問題:
1、 全詩圍繞哪幾個字展開?
2、 這首詩歌寫了幾層?哪些句子是寫實?哪些是寫虛?
3、 詩歌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作者博大的胸懷?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研討探究: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詩句,請你運用想像,繪制一幅《曹操觀海圖》,並體會其中表達詩人何種情感?
《次北固山下》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古代的交通是很不發達的,即使古代的皇帝也未能坐上現代的公交車。因此,流落他鄉或在外謀職的人是很難定期回家的,自然會不是產生故園之思,因此,表達思鄉之苦就成為類古代詩歌中的一個重要的主題。今天,就讓我們來共同學習一下,唐代詩人王灣的詩歌《次北固山下》,來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種濃濃的鄉愁。
整體感知:
1、 詩歌描繪了怎樣的內容?
2、 詩歌哪些詩句直接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思考品味:
請你用生動的語言或者圖畫來描繪「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所描繪的景象?
作者看到了歸雁,這時候想到了什麼?他為什麼要藉助歸雁表達自己的思鄉之苦?
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作者,你漂泊在外,你將會有哪些感受,與同學們一同交流一下。
《錢塘湖春行》教案設計:
導入新課: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提起西湖,我們自然就會聯想到蘇軾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讀了白居易的這首詩,我們就會更加細致入微的體味到西湖的美麗景色,彷彿就會更真切地看到含涕一笑得西施的影子。朗讀這首詩歌,我們來感受一下這首詩歌的思想感情。
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自由朗讀,思考問題:
1、 詩歌描繪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象?你從詩歌中哪些詞語得到了印證?
2、 哪些詞語表明詩人已經陶醉於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讀探究:
詩歌中的「幾處」為什麼不是「處處」,「誰家」為什麼不是「家家」?
拓展延伸:
運用多種創作手法來擴展本首詩歌的內容,寫成一篇寫景散文。
第二課時
《西江月》教案設計:
導入新課:
檢查背誦,導入課文內容的理解。昨天,我們隨著白居易領略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們再隨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卻領略農村夏夜的清新景色吧。
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自由朗讀。
2、本首詞分為兩片,分別描寫了什麼內容?
3、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研讀賞析:
1、 詞人為什麼夜行?夜行的時間長不長?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
2、 「忽見」一詞有什麼表達作用?
3、 你認為詞中哪些詞語描寫的充滿意境?請你找出來,並在全班范圍內進行交流。
《天凈沙 秋思》教案設計
導入新課:
七百多年以來,當人們提起「鄉愁」這個詞語,人們就自然會聯想到這篇作品。它巧妙地運用了名詞的串聯,運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將抒情主人公置於一個特定的氛圍中,使作者的主觀情緒和客觀的環境有機的統一在了一起,生動地表達了長期飄泊在外的遊子的深沉的悲哀。
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仿讀。
學生閉上眼睛,教師描繪場景:
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僕僕的遊子,騎著一匹瘦弱的老馬,迎著凜冽的寒風,在古道上躑躅獨行。他走過纏滿老藤的古樹,看見暮鴉在樹梢上盤旋,昏鴉就要歸巢了。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看到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溫暖圖畫,炊煙裊裊,一派安適、清雅的景象。這時候太陽就要下山了,自己卻沒有投宿的地方,迎接自己的依然只是漫漫長夜。哎,自己卻是有家難歸,令人心腸寸斷,更添愁緒。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研讀賞析:
詩歌一共描繪了幾幅圖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拓展延伸:
1、 學生進行詩歌交流和朗讀比賽;
2、 教師范唱《滿江紅》,學生進行自由譜曲,演唱詩歌。
3、 將本首詩歌改寫成散文。
課後記:本文講課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對於詩歌的解讀能力,調動學生的想像力與生活儲備來理解詩歌內容。同時,培養學生對於詩歌的鑒賞積累的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
學習目標:
1、 了解詩詞有關知識;
2、 品味詩歌語言,體味詩歌的意境;
3、 有感情地反復朗讀詩歌,准確背誦詩歌;
4、 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知識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學習重點:
品味語言,體會意境,誦讀並背誦。
第一課時
《觀滄海》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曹操,一代梟雄,在《三國演義》中,我們已經一覽他的風姿。但是由於《三國演義》褒劉貶曹的創作傾向,導致作者並未能給曹操一個公允的評價。其實,據史料記載,曹操也是一代良君,他是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在詩歌創作中,曹操也是以豪放悲愴的創作風格被古代文壇所稱頌。今天,我們即將學習的一首《觀滄海》就是寫在曹操事業的巔峰時期。那時,他即將統一北方,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經親臨的碣石山,又臨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也是如滄海般澎湃。就讓我們趕快來欣賞一下這首氣壯河山的大作吧,來感受它的雄渾氣勢。
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掃除文字障礙,教師糾正讀音。
探究問題:
1、 全詩圍繞哪幾個字展開?
2、 這首詩歌寫了幾層?哪些句子是寫實?哪些是寫虛?
3、 詩歌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作者博大的胸懷?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研討探究: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詩句,請你運用想像,繪制一幅《曹操觀海圖》,並體會其中表達詩人何種情感?
《次北固山下》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古代的交通是很不發達的,即使古代的皇帝也未能坐上現代的公交車。因此,流落他鄉或在外謀職的人是很難定期回家的,自然會不是產生故園之思,因此,表達思鄉之苦就成為類古代詩歌中的一個重要的主題。今天,就讓我們來共同學習一下,唐代詩人王灣的詩歌《次北固山下》,來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種濃濃的鄉愁。
整體感知:
1、 詩歌描繪了怎樣的內容?
2、 詩歌哪些詩句直接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思考品味:
請你用生動的語言或者圖畫來描繪「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所描繪的景象?
作者看到了歸雁,這時候想到了什麼?他為什麼要藉助歸雁表達自己的思鄉之苦?
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作者,你漂泊在外,你將會有哪些感受,與同學們一同交流一下。
《錢塘湖春行》教案設計:
導入新課: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提起西湖,我們自然就會聯想到蘇軾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讀了白居易的這首詩,我們就會更加細致入微的體味到西湖的美麗景色,彷彿就會更真切地看到含涕一笑得西施的影子。朗讀這首詩歌,我們來感受一下這首詩歌的思想感情。
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自由朗讀,思考問題:
1、 詩歌描繪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象?你從詩歌中哪些詞語得到了印證?
2、 哪些詞語表明詩人已經陶醉於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讀探究:
詩歌中的「幾處」為什麼不是「處處」,「誰家」為什麼不是「家家」?
拓展延伸:
運用多種創作手法來擴展本首詩歌的內容,寫成一篇寫景散文。
第二課時
《西江月》教案設計:
導入新課:
檢查背誦,導入課文內容的理解。昨天,我們隨著白居易領略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們再隨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卻領略農村夏夜的清新景色吧。
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自由朗讀。
2、本首詞分為兩片,分別描寫了什麼內容?
3、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研讀賞析:
1、 詞人為什麼夜行?夜行的時間長不長?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
2、 「忽見」一詞有什麼表達作用?
3、 你認為詞中哪些詞語描寫的充滿意境?請你找出來,並在全班范圍內進行交流。
《天凈沙 秋思》教案設計
導入新課:
七百多年以來,當人們提起「鄉愁」這個詞語,人們就自然會聯想到這篇作品。它巧妙地運用了名詞的串聯,運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將抒情主人公置於一個特定的氛圍中,使作者的主觀情緒和客觀的環境有機的統一在了一起,生動地表達了長期飄泊在外的遊子的深沉的悲哀。
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仿讀。
學生閉上眼睛,教師描繪場景:
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僕僕的遊子,騎著一匹瘦弱的老馬,迎著凜冽的寒風,在古道上躑躅獨行。他走過纏滿老藤的古樹,看見暮鴉在樹梢上盤旋,昏鴉就要歸巢了。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看到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溫暖圖畫,炊煙裊裊,一派安適、清雅的景象。這時候太陽就要下山了,自己卻沒有投宿的地方,迎接自己的依然只是漫漫長夜。哎,自己卻是有家難歸,令人心腸寸斷,更添愁緒。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研讀賞析:
詩歌一共描繪了幾幅圖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拓展延伸:
1、 學生進行詩歌交流和朗讀比賽;
2、 教師范唱《滿江紅》,學生進行自由譜曲,演唱詩歌。
3、 將本首詩歌改寫成散文。
課後記:本文講課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對於詩歌的解讀能力,調動學生的想像力與生活儲備來理解詩歌內容。同時,培養學生對於詩歌的鑒賞積累的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