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長津湖上映時間
《長津湖》於2021年9月30日在中國上映。
講述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長津湖》和《水門橋》相繼上映,總票房達97.79億元,累計觀影超2億人次,刷新了中國影史多項紀錄。
這個系列電影詮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也成為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歷程中具有特殊意義的里程碑。
《長津湖》評價
吳京所主演的《長津湖》就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本身飾演的是七連戰士中一員,他的哥哥伍百里在解放戰役中不幸犧牲,伍千里接替了哥哥成為七連連長。
隨後在一次次戰斗中和指導員以及排長沖在最前面,直到一次在水門橋的任務中不幸犧牲,而在被敵人發現進行掃射時,他本人擊毀了卡在橋上的炸彈,從而引爆水門橋完成任務。
㈡ 長津湖水門橋什麼時候上映
《長津湖水門橋》官方給出的上映時間是2022年。
這個時間應該是是准確的,因為《長津湖水門橋》其實是早就拍攝完成的一部影片,《長津湖水門橋》本來是《長津湖》的一部分。
因《長津湖》的時常太長,多次剪輯後依然有近三個小時的播放時長,而製作做又不忍心這么好的電影被減掉,所以在拍攝好後,索性就分成兩個上下兩部,上部是《長津湖》,下部是《水門橋》,兩個故事的背景都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講述了抗美援朝中的一個片段。
《長津湖水門橋》主要的故事線是:三炸水門橋。故事開始於美軍逃跑撤退時要經過的最後一關:水門橋,為了不讓美軍成功撤離,抗美援朝軍隊在美軍的四十輛坦克的防守下,三次炸毀了水門橋,成功阻止了美軍撤退的事跡。
㈢ 長津湖上映時間
《長津湖》於2021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2021年11月11日在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新加坡上映。
《長津湖》電影還原了中國人民英勇作戰,對抗美援朝戰爭歷史真相的敬畏,對長津湖戰役的歷史表現全面,真實,才足以憑借過硬的質量和口碑奪得如此傲人的成績。
通過電影《長津湖》對歷史的還原,體現了中國人民英勇作戰,奪取勝利的決心和精神,同時也體現了中國人民的作戰方略和人民在作戰智慧。
《長津湖》首次將抗美援朝東線戰場搬上大銀幕。影片出品人和總製片人於冬透露,創作時「既兼顧到了歷史人物的真實,又虛構了藝術形象」,電影中不少情節、人物都有歷史原型。
例如,吳京飾演的伍千里帶著連隊登上火車奔赴朝鮮戰場的一幕,就是九兵團的真實寫照。「那是一個很大的場面,兩千多人的大場面,拍了三天,就這一個鏡頭,反復拍,有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感覺,這也是當時九兵團的真實寫照,都是淮海戰場打過勝仗的,是解放軍歷史上打了抗日戰爭,打了解放戰爭活下來的老兵。」於冬說。
而令不少觀眾揪心的炮排排長雷公,同樣也有人物原型。於冬介紹,雷公的原型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一位炮連班長——一級戰斗英雄孔慶三,來自山東沂蒙山。
在戰斗的危急關頭,他用自己的身體當火炮支架,火炮強大的後挫力把他掀翻到嶺崗下,腹部被一大片彈片擊中,壯烈犧牲。於冬說,片中反復出現的《沂蒙山小調》,意在致敬沂蒙精神,因為「戰天斗地的沂蒙精神和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脈相承,都是中華兒女的寶貴精神財富」。
㈣ 電影長津湖上映時間
摘要 你好,親親,長津湖於2021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㈤ 電影長津湖上映時間
《長津湖》於2021年9月30日在中國上映。
《長津湖》是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合監制並執導,吳京、易烊千璽領銜主演,段奕宏特別出演,朱亞文、李晨、胡軍、韓東君主演的抗美援朝電影。
《長津湖》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志願軍連隊在極度嚴酷環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感人故事。
1950年,中國志願軍部隊與美軍在朝鮮長津湖地區交戰,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將美軍1個多師分割包圍於長津湖地區,殲敵1.3萬餘人,扭轉了戰場態勢。
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是扭轉局勢的關鍵一戰,而中國人民志願軍也付出了慘痛的犧牲,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的極端天氣中,很多先烈是以端著槍的姿勢被凍僵,體現了志願軍戰士服從命令視死如歸、凍成冰雕也不退縮的革命精神。
㈥ 長津湖電影上映
《長津湖》電影於2021年9月30日上映。
《長津湖》是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合執導,吳京、易烊千璽領銜主演,段奕宏特別出演,朱亞文、李晨、胡軍、韓東君等主演的抗美援朝電影。
該片講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某部穿插七連參加長津湖戰役的過程,展現了人民軍隊熾烈的愛國情懷、對黨和人民的無比忠誠,生動詮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長津湖》以令人目不暇接的戰爭戲,客觀真實地再現了現代戰爭的殘酷無情,更生動詮釋了志願軍一往無前的戰斗精神、血性膽魄,讓人看了熱血沸騰、心潮澎湃。志願軍的流血犧牲、無私奉獻,換來了今天的山河無恙、家國安寧。
《長津湖》以史詩般的電影藝術呈現長津湖戰役這一戰爭史詩,讓觀眾在大氣磅礴、悲壯深情的敘事中,深刻體悟當年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作出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重大決策的高瞻遠矚,深刻感受志願軍指戰員扛在肩膀上沉甸甸的家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