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一部紅軍被俘的電影

一部紅軍被俘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3-02-05 15:38:44

1. 血戰湘江觀後感,如何評價

在「學習強國」平台上觀看了《血戰湘江》後,心情非常激動,那悲壯的畫面在腦海里久久不能散去。

「如果中國革命的勝利,要用我們的鮮血才能築成,那我們必須英勇獻身」、「誓死保衛黨中央過過江」,紅三軍團長和紅軍戰士的話時時縈繞在耳旁,革命者不怕流血犧牲,以大無畏、昂揚向上的革命精神給我以震撼和鼓舞。

該片是「八一電影製片廠」組織創作拍攝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影片以長征史上最慘烈的湘江之戰為背景,成功塑造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工農紅軍領導人在長征中不屈不饒的光輝形象,生動表現了紅軍34師官兵前仆後繼,勇於犧牲,全力掩護中央紅軍渡過湘江,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大無畏精神。

通過觀看這部影片,使我又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教育,影片把我帶入到戰爭場面,聲光特效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

影片中一個個紅軍戰士指戰員流血犧牲使我感慨萬千,他們的視死如歸的氣概,他們對革命堅定不移的信念,讓我萬分敬佩。

而今我們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更加珍惜,緬懷先烈,銘記歷史,我們要學習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革命先輩是我們的民族脊樑,正因為有他們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英雄精神,才有我們今天的立國之本,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永遠值得每個中國人敬仰。

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不忘革命先輩的初衷,做一名新時代合格的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長征的革命精神不但沒有過時,更是我們現階段實現中國夢,建設更加繁榮富強祖國不竭的動力。

雖然我們進入和平建設時期,但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不能忘記革命的初心,依然要學習長征精神,在改革開放新的征程中發揚不懼挑戰和革命的大無畏精神繼續前進。為社會乃至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的參與者、奮斗者、開拓者。

(1)一部紅軍被俘的電影擴展閱讀:

觀後感重在「感」。不少學生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

要聯系實際要寫好「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2. 電影生死96小時觀後感

影片講述的小分隊在通過安順少數民族地區的96小時里,先後沖破了匪兵把守的龍口鎮、在原始森林巧設的竹簽陣、在破舊院落中的隱蔽設伏、和雲鶩山中的銀蛇陣,以及攻陷土匪的老巢青龍寨、抓住國民黨軍女特派員等。小分隊每前進一步,都面臨著生死離別,最終以巨大犧牲為代價,完成了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編導將特殊的使命融入巨大的危險之中,將「幹革命不容易」體現得淋漓盡致,也使得這部戰爭題材作品更具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
能經歷生死考驗的人,必然是一個有靈魂、有堅強意志的人;能完成特殊任務的人,必須是一個有血性、不同尋常的人。因此,編導在刻畫這個特遣紅軍小分隊時,賦予了他們「有本事、有信念」的特質,使小分隊充滿神奇,更加英勇,出奇出色。

3. 電影生死96小時體會

《生死96小時》觀後感500字
電影《生死96小時》是由苑本立執導,由聶遠、葉一雲、馬強等主演。生死96小時劇情講述一支紅軍偵察小分隊,接受了為紅軍大部隊戰略轉移開辟血路的特殊使命,通過在安順的96小時激戰,最終以巨大犧牲完成任務的故事。

一支性格各異、出身各異、年齡各異的紅軍偵察小分隊,接受了為紅軍大部隊戰略轉移開辟血路的特殊使命,通過在安順96小時的時間里,經歷人生大考,最終以巨大犧牲完成任務的故事。
影片於今年4月開機拍攝,生死96小時劇情講述一支性格各異、出身各異、年齡各異的紅軍偵察小分隊,接受為紅軍大部隊戰略轉移開辟血路的特殊使命。在通過安順少數民族地區96小時的時間里,經歷人生大考,每前進一步都面臨生死抉擇,最終以巨大犧牲鋪平一條前進道路。
該片拍攝場景全部選擇在安順地區的黃果樹景區、雲峰八寨、雲台山、轎子山知青林場、西秀黔秀通影視基地、平壩鳳凰林場等著名景區拍攝,力求透過貴州的旖旎風光,展示紅軍官兵的信念、血性、犧牲與壯別。
該影片集結了數十位實力派演員。在《革命軍人永遠年輕》《建黨偉業》《綉春刀》等多部影視劇中飾演重要角色的貴州籍著名演員聶遠擔任男一號,女一號是在《狼煙北平》《刑警隊長2》等多部影視劇中擔綱主要角色的著名演員葉一雲。

4. 介紹電影《暴風雨中的雄鷹》

暴風中的雄鷹 (1957) (Eagles in Storm)

導 演:王逸
編 劇:石魯
主 演:白德彰 孫羽 梁音 宋保義 霍德集
上 映:1957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黑白
類 型:劇情片

暴風中的雄鷹 (1957)故事梗概
1936年,紅軍長征主力部隊已勝利到達陝北,後續部隊的劉指導員及部分戰士不幸被軍閥馬步芳的軍隊所俘。在押解途中,紅小鬼火娃和戰士張大順、小武等乘風暴來臨之時逃脫。他們在樹林里尋食時,嚴守革命紀律,不拿獵人的獐子,取得藏族獵人老巴爾的信任,遂被帶回藏族部落。富戶多湯父子,主張把紅軍戰士交給馬家軍,老巴爾堅決反對,並說服頭人將他們送走。此時馬家軍來搜捕紅軍, 老巴爾幫助紅軍打死了三個追兵。他讓丹果領戰士們到山裡躲幾天,自己去換回在「官墾區」做工的兒子華爾 丹,以便送走紅軍。火娃為救劉指導員,決心隨老巴爾同往。「官墾區」是敵人駐兵開墾的地方,許多兄弟民 族同胞和被俘的紅軍戰士均在此做苦 工。得知敵營長下令活埋劉指導員等人後,老巴爾父子及火娃當晚救出老劉。翌日,敵人為此抓走了華爾丹。 老劉和火娃為不連累部落,要求交出 自己換回華爾丹。頭人深受感動,親自去敵營長處交涉,反受污辱,他決 定與紅軍一起打馬家軍。老劉率張大順、火娃混入敵營,救出了華爾丹等人。敵營長帶兵搶劫了部落,殺害了頭人,並調來更多的兵力包圍了紅軍和藏民。在敵強我弱的危難之際,老劉決定紅軍留下掩護,以保證藏民安 全撤退。戰士們一定要火娃護送身負重傷的劉指導員和藏民們一起撤退。經過一場激戰,留下的紅軍及部分藏 族勇士全部壯烈犧牲。當部落撤至黃河岸邊時,老劉也因傷勢過重而犧牲。火娃和藏民們勝利地渡過了黃河。

5. 大渡河電影故事梗概

電影講述了1935年5月,中央紅軍部隊在四川省中西部強渡大渡河,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紅四團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況下,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進,一晝夜奔襲竟達120公里,按時到達瀘定橋西岸,創造了人類行軍史的奇跡;

黃團長率領22名突擊隊員,沿著槍林彈雨和火牆密布的鐵索踩著鐵鏈奪下橋頭,並與左岸部隊合圍佔領了瀘定橋越過天險,一舉粉碎了蔣介石妄圖把紅軍變為石達開第二的陰謀。從而打開了北上抗日的通道。

(5)一部紅軍被俘的電影擴展閱讀:

《大渡河》電影詳述——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紅軍長征從雲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後,沿會理至西昌大道繼續北上,准備渡過大渡河進入川西地。蔣介石急令第2路軍前線總指揮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進擊;令川軍第24軍主力在瀘定至富林(今漢源)沿大渡河左岸築堡阻擊;「第20軍主力及第21軍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區推進,加強大渡河以北的防禦力量。

企圖憑借大渡河天險南攻北堵,圍殲中央紅軍於大渡河以南地區。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寬300米,水深流急,兩岸是險峻的群山,地勢險要,大部隊通過極其困難。5月24日晚,中央紅軍先頭部隊第1師第1團,經80多公里的急行軍趕到大渡河右第7團1個營築堡防守。

當晚,紅1團由團政治委員黎林率第2營到渡口下游佯攻,團長楊得志率第1營冒雨分3路隱蔽接近安順場,突然發起攻擊,經20多分鍾戰斗,擊潰川軍2個連,佔領丁安順場,並在渡口附近找到1隻木船。25日晨,劉伯承、聶榮臻親臨前沿陣地指揮。

紅團第1營營長孫繼先從第2連挑選17名勇士組成渡河突擊隊,連長熊尚林任隊長,由帥士高等4名當地船工擺渡。7時強渡開始,岸上輕重武器同時開火,掩護突擊隊渡河,炮手趙章成兩發追擊炮彈命中對岸碉堡。

突擊隊冒著川軍的密集槍彈和炮火,在激流中前進,快接近對岸時,川軍向渡口反沖擊,楊得志命令再打兩炮,正中川軍。突擊隊迅速登岸,並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奮勇沖殺,擊退川軍的反撲,控制了渡口,後續部隊及時渡河增援,一舉擊潰川軍1個營,鞏固了渡河點。隨後,紅1軍團第1師和幹部團由此渡過了被國民黨軍視為不可逾越的天險大渡河。

6. 絕戰電影的觀後感

《絕戰》該劇以1944年抗戰史上「桂林保衛戰」為故事背景,講述了桂系、軍統、共產黨與日軍間諜鬥智斗勇的故事 。以下是我收集的觀後感 相關內容,歡迎查看!

絕戰電影觀後感1

炎炎暑期,我原想外出多行的念頭,在足可將雞蛋烤熟的烈日面前望而卻步,躲進小樓成一統,空調房變為我的蝸居。

近期,我一連觀看了幾部抗日劇,《絕戰桂林》就是其中一部抗日諜戰史詩大戲,也是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抗日連續劇。該劇講述的是:1944年日本悍然發動了蓄謀已久的豫湘桂戰役,戰況已危及陪都重慶和我西南大後方的安全。國軍桂林行營,中華國民革命軍副總參謀長杜長官召集干將們部署美國特使華萊士來桂林商討中美聯合作戰協作方案的安保工作,上校情報官黎明江臨危授命負責特使在桂的安全。就在黎明江專心布置所有安保的同時,長沙的日本11軍特高課青山大佐正在下達刺殺華萊士的任務。他喚醒潛伏在桂林並休眠了多年的日本特高課特務「冷鋒」,並向桂林派出羽田洋介中佐,配合「冷鋒」行動……一段慘烈悲壯的反特斗爭在桂林大地上展開。該劇以藝術加工的方式生動再現了鮮為人知的桂林保衛戰那段悲壯的歷史。

也許是源自中學時代對中國歷史的偏愛,一直以來我對歷史劇都是情有獨鍾,特別是對近代全民族抗日史倍感興趣。基於對抗日歷史的熟悉,我更喜歡觀看那些真實再現歷史的抗日大劇,如《滇西1944》、《中國遠征軍》、《川軍血戰到底》、《血戰台兒庄》以及陳寶國主演的「英雄無敵」系列(《仁者無敵》、《勇者無敵》、《智者無敵》、《正者無敵》)等。《絕戰桂林》劇中巔峰對決的智斗讓人拍手稱快,盪氣回腸的英勇令人動容敬佩。同時,幾位主角之間血濃於水的親情博弈;是殺手還是情郎,是間諜還是愛人的錐心之愛;國恨家仇面前的艱難抉擇,每一個人的故事都在演繹糾纏不清的愛恨情仇。純真動人的愛情、骨肉相連的親情、生死相依的友情、虛偽殘忍的誘惑、墜落謎淵的恩愛、信仰執著的較量,幾條情感主線在戰爭的殘酷背景下增添了幾分柔情與人情。

有國才有家,八年抗日是全民族保家衛國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它帶給我們太多的恥辱與歷史教訓,是一段令世人勿忘國恥的近代史。如今,只要稍加關注新聞,就不難知曉,中日因圍繞島嶼領土爭端又一次走到了關鍵節點,中日關系何去何從,撲朔迷離。我關注到近一段時期來日本首相安倍致力推動修改和平憲法的種種舉動,還有近日把侵華「旭日旗」認定為國旗和舉行日本新一代直升機驅逐艦22DDH將舉行下水命名儀式等,聯想到日本軍國主義曾帶給中國以及亞洲、世界人民的傷害,我們不得不對近鄰日本保持警惕,對日本國內某些勢力的蠢蠢欲動表示極大擔憂!

睡榻之畔,豈容他人鼾聲四起。日本政府的種種伎倆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走向偉大復興的中華民族絕對不允許侵華歷史重演,我們完全有能力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為了忘卻的紀念,以下是我所收集到的有關當年桂林保衛戰的一些資料。在即將迎來抗日勝利58周年之際,讓我們深切緬懷一切為了中華民族解放事業而獻身的仁人志士,繼承和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排除一切艱難險阻,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

桂林保衛戰從1944年10月28日日軍發動主攻至11月10日桂林淪陷而告終,僅戰斗旬日,但就戰斗本身而言,守城將士在外無援兵、內無補充的情況下,面對數倍於我的強敵,孤軍奮戰,英勇抗擊。被稱為「最令日軍膽寒的戰役」。

如果是問中國人在抗日戰爭中哪次戰役最殘酷最激烈,可能有人會說淞滬會戰、台兒庄戰役、第三次長沙戰役、常德保衛戰、衡陽保衛戰等等,但是如果去問參加過侵華戰爭的不少日本老兵,就會發現這些老兵很多都一致認為1944年的桂林保衛戰是他們在中國戰場上遇到的最殘酷的戰役。也許是由於蔣某和桂系的矛盾,也許是桂林保衛戰的廣西桂系守軍是在拒絕執行國民政府要求撤退保存實力的情況下戰斗,也許蔣某的內心也想讓頗具戰鬥力的廣西桂軍與日本人拼得越凶越好,也許……等等,這種種理由導致的結果是桂林保衛戰在國民當局的日後的抗日戰史中少有記載,在正史中幾乎就沒有記載,只是在一些高級官員的回憶錄中有部分描述,而且這些所謂的描述都不一樣,五花八門,各不相同,自相矛盾,可能我們不妨引用部分日本人的資料還比較准確一些,畢竟從敵人的角度來看也不失為不錯的選擇。在日本人的戰史中,認為桂林保衛戰是「戰爭」中的兩次認為中國軍的勇猛程度要超過自己的戰役之一(另一次為昆侖關戰役日軍第5師團被中央軍第5軍擊敗)。

1944年,日軍在其海空主力被美軍消滅、海上交通線被切斷之後,實施「一號作戰計劃」,目的是建立從華北到越南的「大東亞交通線」以支撐戰爭,並摧毀美軍在華中、華南的空軍基地,削弱美軍利用這些基地轟炸日本本土的能力。在打通平漢線、陷長沙、衡陽之後,日軍即南下展開「桂柳戰役」。

先讓我們來看看桂林保衛戰前的情況,日軍在1944年發動了被中國稱為「豫湘桂戰役」的大規模作戰,連克河南、湖南,除了在湖南衡陽遭到了中央軍第十軍的頑強抵抗外,一路所向披靡,國民派軍大部分潰不成軍,日軍近7個師團,15萬兵力,300多輛坦克,30餘架飛機,大量重炮集結於桂林一線,准備進攻桂林。桂林守軍原為廣西桂軍第三十一軍(下轄第一三一師和第一八八師)、第一三五師及部分地方守備隊伍,在戰役開始之前,上層又把第一八八師調出,以第四十六軍的一個大部分是新兵的後調師第一七○師來替換,同時把第三十一軍副軍長馮璜及第一三一師第三九一團調出桂林,後又把第一三五師和地方守備隊伍也調走,這就使得桂林守軍只剩下桂軍缺少一個團的第一三一師和第一七○師,第一七○師說是一個師,其實兵力也僅僅相當於一個團而已,在後來的戰斗中也編入了第一三一師(也有一種說法是第一七○師沒有直接參加桂林戰役,他們只是和日軍接觸一下就退出桂林了),而國民政府統帥部的開始的意思是要全部放棄桂林、柳州一線,但是後來白崇僖又要求堅守桂林,為日後反攻爭取贏得時間,所以在15萬裝備精良的日軍面前,桂林守軍只有廣西桂軍第一三一師這一個師1萬2千餘人,加上後來從各地自發進入桂林城的廣西地方民團,總兵力不到2萬人,沒有坦克飛機,只有22門火炮(加農炮兩門炮,山炮12門,高射炮4門,戰車防禦炮4門),大部分廣西民團和少部分桂軍士兵拿的還是槍而已,但國民政府竟然要求這些隊伍堅守三個月來為日後反攻贏得時間,真是令人費解?但是桂林守軍的都抱著必死決心與桂林共存亡,所以士氣十分高漲,而且守軍立足於主要與日軍打巷戰,他們把所有的房子都修成了碉堡,在所有的路口都建了防禦工事,所有的水井都下了毒,實行焦土抗戰。廣西地方民團更是組成了數千人的敢死隊,他們的任務是身上綁上手榴彈或者炸葯,然後用自己的.身體炸毀日軍的坦克和登陸艇。

1944年10月26日,日軍第六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下令主攻桂林市的第十一軍團(軍團長橫山勇中將)於27日開始行動,28日,日軍十幾萬人馬大舉進攻桂林,桂林保衛戰開始。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桂林城外的屏風山、貓兒山等四個據點進攻,駐守這里的桂軍2個營700餘官兵一直抵抗到11月4日,11月4日,屏風山、貓兒山等陣地失守,日軍開始直接進攻桂林城,並且派登陸艇試圖從水路攻擊桂林,桂林守軍進行了異常頑強的抵抗,日軍曾經27次沖入桂林市中心,都因為陷入巷戰的泥潭使得損失慘重而不得不撤出,日軍曾經想從灕江迂迴進攻桂林,但是被桂軍准確的火力殺傷大半,地方民團敢死隊甚至身上綁上手榴彈劃著竹排去炸毀日軍的登陸艇,日軍僅僅在灕江上就付出了陣亡7000餘人的代價,在水上戰斗激烈的同時,城區巷戰也始終處於白熱化狀態,日軍第58師團師團長在日後的戰報中稱:「我師團在桂林遭到了廣西當地土著武裝的頑強阻擊,這些土著武裝的裝備雖差,但是極為兇悍,至死決心甚濃,其勇猛為我軍遠遠不及,我軍士氣低落到極點……」日軍下級官人也有過這樣的記錄:「自小聽說之桂林景色宜人,為世之罕見,但今日我軍遭到了自戰爭以來最兇猛的抵抗,城中到處都是槍聲,到處都是地雷,全城都在肉搏,我大隊900餘人在戰役結束後僅剩70餘人,且多為傷兵,在戰後從敵軍死屍上發現桂林之敵軍的武器竟然大多為我日本國40多年前已淘汰的火槍,如此簡陋的武器居然令我們遭受到如此巨大的傷亡,雖為敵人,但亦為之忠勇精神而感概。」從此也可以看出日軍傷亡之大和士氣的低落,到了11月7日,日軍見強攻傷亡巨大,急忙使用了大量的毒氣彈攻擊桂林各處守軍陣地,守軍中大多數沒有見過毒氣,不知道躲避,所以大量中毒死傷,其中800名桂軍士兵(多為傷兵)在七星岩抵抗日軍數日,日軍在損失了近千人後向七星岩內施放毒氣,七星岩內桂官人兵大量中毒,日軍此時沖入其中,很多桂軍士兵用剩下的一點點力氣射擊日軍並同日軍肉搏,但終因中毒後力竭和彈盡糧絕而全部犧牲。

1944年11月10日桂林城陷落,按照日本防衛廳戰史研究室《一號作戰:廣西會戰》的記載,國民派隊伍「戰場遺屍5665、俘虜13151人」。據桂林城防司令部司令韋雲淞戰後所寫的《桂林防守軍戰斗要報》記載:桂林保衛戰中,國民派隊伍傷亡約9000人,日軍傷亡6000餘人。而日軍的傷亡據日軍後來遞交大本營的戰報中說:「皇軍在桂林之役中戰死1萬3千9百餘人,傷1萬9千1百餘人,失蹤300餘人,其中陣亡9名大佐級別的聯隊長、31名中佐級別的大隊長,近100名中隊長和小隊長,灕江之水為敵我兩軍之血染之為赤,此役為我一生中所經歷到的最慘烈的戰役,並非在於規模,而在於敵軍之勇猛。」 桂林戰役後,聽不少廣西的老人說,在美麗的灕江上整整有過近5公里的江面上都是中日兩軍的屍體,戰役之殘酷可見一斑。

由於沒有達到「堅守三個月」的目標,由於本來國民政府就沒想過要守桂林,由於蔣某和桂系的矛盾,甚至可能由於國軍想犧牲桂林守軍來換取反攻時間,等等疑問。這場令日本人震撼的戰役卻不為眾多國人所知,國民政府僅有的嘉獎就是把已經陣亡的桂林守軍指揮官、一三一師師長闞維雍提升為中將,僅此而已。

桂林保衛戰的激烈程度之所以被日本人排在衡陽保衛戰之前,原因是桂林守軍的裝備要比衡陽守軍的裝備差得多,且不少還是地方武裝,更重要的是桂軍始終沒有一名士兵在「清醒」的狀態下投降(被俘虜的守軍全部是被毒氣弄得昏迷不醒了的),就算在彈盡糧絕,身受重傷的情況下仍然抵抗到死,而且根據不少日本人的回憶錄,在參戰的廣西民團中,有不少還是滿頭白發的老人。

桂林光復後,據駐桂美新聞處發表言論稱中國無任何一城較此次桂林所遭劫禍更甚者。桂林一度為廣西之華麗城市,擁有五十萬人口,茲已遭受嚴重之破壞,一如羅馬之破壞迦太基者然,全城中僅有之巍然獨存建築物均為曾經日軍占作司令部,而於其撤退中未能加以破壞者,其他各建築物及民房均成斷垣殘壁,留於城中者,僅為少數居民。據陳中將稱此項居民「均為貧民而無力他去者」,日軍已遺此城人民以永恆仇恨,此城之破壞實屬殘酷,且不必要,正與上月柳州之情形相似,但其程度較柳州尤甚。倘謂生命可自城市中驅出,則今日之桂林實已為一死城,日軍於其真正撤退前,即焚燒破壞桂林,渠等並未考慮重建。去年九月美軍退時,所破壞之軍事設備鐵路及車站均未應用,日軍橫暴破壞之程度,甚於南京,可與考文特里,鹿特丹及里狄相比。該段文字原載於桂林市文獻委員會編《桂林市年鑒》第卅二至卅六頁,一九四九年五月出版,轉載時略有刪節。此處可以反證桂林在1944年所受的重創以及桂林保衛戰之激烈程度。由於該戰爭為國史所湮滅,故而此文獻資料尚屬難能可貴。

桂林保衛戰是地方軍抗戰的縮影,在抗日戰場上,桂軍、西北軍、湘軍、川軍、滇軍等等,在外敵入侵,民族危亡的時期,他們依然表現出了中國人應有的血性,為拯救民族的危亡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像淞滬抗戰中,湘軍士兵在進入戰地時都要對周圍的人說:「來世再見」,桂軍士兵光著膀子挺著刺刀與日軍坦克「肉搏」,川軍的一個師與日軍激戰僅存數百人等等,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永不屈服的象徵。

絕戰電影觀後感2

7月15號上午,學校組織觀摩了一場電影,它的名字叫——《絕戰》,看後讓人感觸萬千!

《絕戰》是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的獻禮影片,是以新一代年輕人的角度去描述80年前的真實事件。影片以「湘江戰役」為背景,講述紅34師為了掩護中央主力突圍,擔當後衛與敵人浴血奮戰、鳳凰涅盤的故事;影片生動地再現了當年的情景,隸屬於紅34師的寧化模範連連長張啟明,率領模範連與數十倍的敵軍展開生死搏鬥的場景。

在湘江戰役中,由於敵軍加緊圍剿,形勢嚴峻,紅軍大隊伍被迫戰略轉移。在長征途中的湘江一側,模範連接到阻擊敵軍的圍追堵截的任務,由此展開了一場生死絕戰,模範連以幾乎全軍覆沒的偉大犧牲,換來了中央主力紅軍順利渡過湘江。紅34師擔當阻擊任務,他們中沒有逃兵、沒有投敵、甚至連傷員也不願被俘。在絕地雷公山,張連長靈活運用了「戰略戰術」,奇計百出,牽制住敵軍追兵,順利地掩護紅軍主力渡過湘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慘烈的戰爭背景下,影片也描繪了溫情的一面:張連長因誤會而與護士細妹相識相戀,引發出一系列感人的愛情故事。80多年前,紅軍一無所有,共產黨人克服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到今天,我們的國家實力強盛,這種成績與我國人民和全黨全軍的建設是分不開的。這種軍人的血性,軍人的剛毅在電影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精神代代相傳,中國一定更強!

7. 紅色題材電影故事片《浴血誓言》,這部劇主要講述了哪些內容

主要講述的是1936年底,紅軍西渡黃河,在河西地區與馬匪,頑強血站為掩護革命新生兒,不畏犧牲,堅守使命,最終創造奇跡的故事。

閱讀全文

與一部紅軍被俘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高清重置電影 瀏覽:383
我的女孩46音樂 英語翻譯 瀏覽:948
法國啄木鳥系列漂亮的小婊子 瀏覽:989
去年太康三高拍的電影 瀏覽:237
電影背景有哪些 瀏覽:175
紅嫁衣電影完整版免費觀看 瀏覽:192
游戲世界現實電影 瀏覽:793
溫兆倫電影全集大全 瀏覽:131
看歐美片的網站 瀏覽:708
中國高顏值情愛電影 瀏覽:105
宮廷電影排名 瀏覽:763
美人魚的動畫片大全集 瀏覽:360
國產四級在線觀看 瀏覽:910
高強中干電影 瀏覽:18
好萊塢神探嬌娃電影有哪些 瀏覽:887
風月片電影網址 瀏覽:919
洪興蔣天養結局 瀏覽:395
電影開頭如何吸引觀眾 瀏覽:20
鬧鬼的大廈電影的港台 瀏覽: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