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好萊塢的經典電影,你最喜歡哪部
我覺得好萊塢的經典電影我最喜歡《泰坦尼克號》!泰坦尼克號沉沒是人類航海史上最慘的一次災難性事件,當時英國白星輪船公司試圖花費巨資打造一艘「永不沉沒的船」,但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當這艘「永不沉沒的船」第一次航海時就沉沒了。
《泰坦尼克號》商業是左膀,愛情是右臂,對於愛情的大膽歌頌,超越了那個年代觀眾對愛情片尺度所能想像的范圍。要知道,這可是在大銀幕上看一男一女彼此追逐、親吻、大膽表示愛意。很經典的一部劇,很喜歡看!
⑵ 好萊塢必看的20部電影是什麼
1、《阿甘正傳》
《阿甘正傳》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於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跡的勵志故事。
電影上映後,於199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
電影以孩子的口吻來敘述其爸爸傳奇的一生。愛德華·布魯姆是個喜歡吹牛的老頭,總喜歡炫耀年輕時旅行推銷的經歷,兒子並不相信,覺得父親很虛榮浮誇,父子關系漸漸疏離。直到父親不久於人世,兒子決定回去見父親最後一面,他終於領悟到父親充滿激情和想像的一生。
⑶ 盤點好萊塢經典電影,每一部都好評如潮,你看過哪個
《肖申克的救贖》本以為這是一篇不會再老調重談的影評,但影片所展現的內涵,卻也是人類命題中永恆的討論,我想這也是這部94年的影片,到現在依舊保持生命力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原因吧。
他讓我們見識了這才是黑手黨,這才是黑幫,當然阿爾帕西諾在本片的表演也堪稱偉大,塑造了一個從青澀走向成熟的新一代教父形象。《教父》絕對不僅僅是一部黑幫電影這么簡單,它其中蘊含的哲理並不比《呼喊和細雨》或《鄉愁》少多少。教父就是這樣一部讓你一旦接觸就會著迷,就再也無法釋懷,永遠無法忘記的一部電影。
《阿甘正傳》在幾年裡,我一遍又一遍的重溫《阿甘正傳》,隨著年紀的增長跟生活閱歷的豐富,我看到了更多不一樣的東西,阿甘的成長,阿甘的愛情,阿甘的挫折,一點一點映射在我的成長之中,我看到了更多的感動。
我覺得這部電影不僅在於陪伴我的成長生涯,更多的在人生道路亦有啟發,但阿甘終究是活在電影里的人,而我們是活在現實里,阿甘正傳映射的人生是我們已經經歷過的,我們的成長經歷是迥然不同的,但情感上卻有著太多的共鳴和惺惺相惜感動。
⑷ 十部必看好萊塢電影
十部必看好萊塢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指環王3:王者無敵、蝙蝠俠:黑暗騎士、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黑客帝國、2001威震太陽神、超人總動員2、特朗勃、被解放的姜戈。
影片《黑客帝國》是華納兄弟影片公司1999年的一部動作、科幻電影,影片由安迪·沃卓斯基和拉娜·沃卓斯基共同擔任導演及編劇,基努·李維斯、凱瑞·安·莫斯和勞倫斯·菲什伯恩等聯袂出演。電影於1999年3月31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一名年輕的網路黑客尼奧發現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實際上是由一個名為「矩陣」的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的。尼奧在一名神秘女郎崔妮蒂的引導下見到了黑客組織的首領墨菲斯,三人走上了抗爭矩陣的征途。
角色介紹
尼奧,矩陣中,他表面是工程師,暗地是黑客。後被墨菲斯找到,並脫離矩陣來到真實世界。被告知其身份為「救世主」,使命是要解救受矩陣控制的人脫離矩陣,受到特工史密斯的百般阻撓。本集中尼奧的身體和思想意外分離,後者再度陷入到「母體」中,尼奧與特工史密斯將展開一場絕命殊死戰。
⑸ 一部好萊塢電影的名字
出自電影《賽末點》
由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執導,《賽末點》在倫敦首映時,伍迪·艾倫說,這是他40多部電影中三部真正的好電影之一。講述一位偶然利用婚情混入英國倫敦上流社會的小白臉克里斯殺人越禍的故事。
⑹ 第一部好萊塢電影
1897年至1918年,愛迪生在美國挑起電影專利權之爭,和眾多電影製造商對簿公堂。同時,他看準了電影事業的發展遠景,利用手中的電影器材王牌,將當時在美國東部的九大電影公司合並成為他的電影專利公司,由此控制了電影市場。那些不甘從命的製片人,紛紛尋找新的出路,以擺脫愛迪生的壟斷,另起爐灶。這時候,在愛迪生成立電影專利公司之前已到好萊塢拍片的一家小製片廠(長老電影公司)提供了好萊塢的信息。這家原在美國東部新澤西州的電影廠,在好萊塢廉價租得廠房,快速地拍出了第一部好萊塢電影《她的印第安英雄》。
⑺ 給我推薦幾部好萊塢科幻大片
1、星球大戰
1977年喬治盧卡斯推出《星球大戰》後,至今已經41年了,《星球大戰》已經成為全球科幻電影中的文化符號。
電影中關於戰爭、科技、生存、政治、人性的描繪已經使得研究《星球大戰》成為了一門學問,而星戰的成功也是好萊塢科幻電影發展的巨大推動力之一,從《星球大戰》以後,全球科幻電影電影市場上就只有好萊塢科幻電影這一個存在了。
2、星際迷航
由派拉蒙製作的《星際迷航》系列共有6部電視劇,一部動畫和13部電影組成,是好萊塢科幻電影中的代表作之一。
電影中的人類在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星空中的外星人一起建立了星際聯邦,開始進行對於更廣闊的的宇宙星空的探索,電影中的主角團隊就是這些探索團隊的一支。這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和硬科幻元素的電影,也是人類對於未來最好的想像。
3、黑衣人
講述的是外星人和人類的故事,J探員和K探員二人歷經危險,一次次的拯救人類和地球的故事。電影第一部上映於1997年,是在《ET外星人》後好萊塢最成功的關於外星人的科幻電影。
電影討論了關於人類和外星人如何和平相處以及面對宇宙中的外星人,人類該如何保護自己,當然,電影的成功也藉助了新千年即將到來時美國人的憂慮。這一系列電影中對於外星人的塑造是很完美的,當然,電影中也借用了蝴蝶效應、祖母悖論等理論,使得電影的可看性大大提升。
4、盜夢空間
同樣是諾蘭的作品,但這部科幻電影屬於「軟科幻」電影,電影假設了一種可以入侵別人大腦的科技,主角團隊運用科技入侵他人大腦盜取商業機密,這樣的設定是很有趣的,最終的主角究竟是否依舊活在夢中成為電影給觀眾留下的最大懸念。
這部科幻電影則代表了類似於《千鈞一發》的好萊塢老派科幻電影,然而還是沒有令「軟科幻」電影重新回到大眾視野中,畢竟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硬科幻電影帶來的視覺沖擊已經遠遠超過軟科幻電影了。
5、星際穿越
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的這部科幻電影屬於「硬科幻」電影類型,電影中運用了大量的現代科學知識以及相當多的未證明猜想,關於宇宙和人類未來的思考等融合在這部電影中,最後給電影加上經久不衰的親情與愛的主題,電影不出意外地獲得了一致好評,票房成績也十分優秀。
這部硬科幻電影代表了近幾年科幻電影的潮流,那就是一定要結合已知的科學結論和未知的科學猜想來製作科幻電影。
⑻ 有誰知道一般情況下,一部好萊塢電影有多少鏡頭嗎
其實就用《諜影重重》系列來比就好了。第一部道格·李曼導演的《諜影重重》平均鏡頭時間約4秒,片長119分鍾。這是一部比較典型的商業電影規格,換算得知,鏡頭數應該在1800個左右。那麼通常90分鍾的商業片鏡頭數就在1500個左右——2000個鏡頭的電影都不會太多。
而到了綠草執導的第二部,平均鏡頭時間一下變成了驚人的1.9秒!按第二部108分鍾片長計算,其鏡頭數達到了可怕的3410個!等於兩部普通的90分鍾商業片了!正因如此,第三部《諜影重重》居然在奧斯卡上擊敗眾多電影,在沒有提名最佳影片的情況下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剪輯獎——一般認為,最佳剪輯獎是最佳影片的前哨獎項,與其有密切關系,很少有未被提名最佳影片的電影贏得最佳剪輯獎的。最近十年中,只有《諜影重重3》和《龍紋身的女孩》是沒入圍最佳影片提名卻拿到最佳剪輯獎的。
作為對比,我們可以看看好萊塢早先的情況:1959年的經典史詩片《賓虛》的平均鏡頭長度(ASL)是8秒!1933年的《包法利夫人》的平均鏡頭長度竟然有22.8秒!有文章進行了數據統計,得出的結果是30到40年代的好萊塢電影平均鏡頭長度在10秒左右,而這一數值在2000年之後降到了4秒以內!一般來說,8、90年代之前的好萊塢商業電影ASL都在5到8秒之間,換算一下,90分鍾的電影鏡頭數就是在600到1000個之間。難怪現代人再看老電影會有看不下去的感覺呢!!
在一篇名為《更快,更緊湊,更黑暗:好萊塢電影75年間的變遷》的文章(Quicker, Faster, Darker: Changes in Hollywood Film Over 75 Years)中,作者統計了從1935年到2010年的160部英語電影,得出了上面那段的數據——其中提到平均鏡頭長度最長的電影是1955年夢露出演的《七年之癢》,ASL高達26.2秒!最短的是1985年史泰龍的《洛奇4》,ASL僅僅2.2秒。
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童鞋可以好好看看上面那篇文章,其實我也就是大致過了一下,再加了一些其他資料做出此回答。
⑼ 好萊塢的史詩級戰爭電影,每一部都是經典,你看過幾部呢
《拯救大兵瑞恩》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夢工廠1998年出品的一部戰爭電影,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聯袂出演。影片於1998年7月24日在美國上映。
都是群像,其中也有瑞茲和裘德洛的愛情,在冰冷的戰場上,他們的愛情愈大灼熱。一冷一熱,一動一靜,「兵臨城下」是高手之間的對決,是兩個民族的殊死大戰,是正義與邪惡的搏鬥。
⑽ 推薦好萊塢電影
NO.1人工智慧
這個可謂是斯皮爾伯格最經典的電影,科幻電影的巔峰之作了
21世紀中期,由於氣候變暖,南北兩極冰蓋的融化,地球上很多城市都被淹沒在了一片W洋之中。此時,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人工智慧機器人就是人類發明出來的用以應對惡劣自然環境的科技手段之一。
先進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不但擁有可以亂真的人類外表,而且還能像人類一樣感知自己的存在。大衛(海利·喬·奧斯蒙特)就是這樣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小機器人,他被一對人類父母所收養,有一個哥哥和一個貼身的夥伴——機器泰德熊。但這些並不能讓大衛滿足,他一直渴望著自己終有一天不再僅僅是個機器人。抱著對這個願望的執著,11歲的大衛踏上了漫長的心路歷程,跟隨在他身邊的,還有另一個善良的機器人喬(裘德·洛)。誰也不知道他們能否完成自己的心願,脫胎換骨成為真正的人,等待他們的只有凶吉難料的對復雜人性的追尋 ……
NO.2阿凡達
大家都說《阿凡達》(Avatar)會是一部「神作」——或者至少期望如此——因為今年北美票房雖然創了記錄,但那些所謂的「好萊塢大片」中,實在沒有真正拿得出手的。年末了,不論中外,都有些「年終總結」的情結,於是乎大家的期望就高漲起來。不要迷戀《阿凡達》,對中國電影人來說,那隻是個遙不可及的傳說
《阿凡達》(Avatar)是一部科幻電影,由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二十世紀福克斯出品,該片有2D、3D和IMAX-3D三種制式供觀眾選擇。影片的預算超過5億美元,成為電影史上預算金額最高的電影。此外,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監制的全平台同名游戲《阿凡達》(James Cameron‟‟s Avatar: The Game)於2009年12月1日推出,游戲類型為TPS(第三人稱科幻稱射擊動作游戲),支持3D顯示器。另外,還有一些《阿凡達》周邊產品及同名作品。
NO.3星球大戰系列
無數的星戰迷是它上榜的最好依據
影片故事圍繞在奴隸帝國及一小批叛軍的太空戰事上。《星球大戰》中,馬克漢彌爾與他結盟的朋友共同維護宇宙和平;《帝國大反擊》故事延續《星球大戰》,並加入新的結盟者,繼續一場正、邪對抗的太空大戰。科學家們選出這兩部電影,可能是對《星球大戰》最初三部曲系列存有懷舊之情,並非全為了片中的科學情節。這兩片上映後,掀起一股《星球大戰》玩具及游戲的流行風,成為日後多部太空電影及科幻小說的模板。
NO.4回到未來
如果你喜歡看穿越劇的話那麼這個80年代的美國科幻電影就是你不得不看的鼻祖了,該片結構嚴謹,環環相扣是科幻迷不得不看的一部好電影 《回到未來》是一個美國科幻電影系列,共有三部,分別拍攝於1985年,1989年和1990年。它告訴人們未來不是一成不變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每部電影充滿喜劇性的同時也有很深的寓意,發人深省。該片第一集賦予時間旅行新的想像力,劇情驚險刺激,對白幽默風趣,令人回味無窮。1989年的第二集延續了第一集的故事線,並引進平行宇宙的概念;1990年的第三集把故事帶到19世紀的西部生仔世界 。 NO.5ET外星人
同樣是斯皮爾伯格的作品,經典之中的經典 影片描述一位十歲男孩與一個外星造訪者,劃破時空隔閡,建立了純真的友誼,是一部是罕見的富有人情味的科學幻想片,最近,英國第4電視台發起了網上投票活動,評選出史上最感人電影場景,大約7萬名投票者參加了投票。結果好萊塢大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的《E.T.》中外星人告別小女孩,返回自己飛船的那一刻,被評為最催人淚下的電影場景。
NO.6蝴蝶效應
同樣是一部穿越劇,主人公一次又一次的改變著過去,卻很難得到一個完美的結局,它觸及了我心裡最柔軟的地方。人生的某個時候的不同的選擇,會帶來怎樣的不同呢?我們有的時候在想,如果當初選擇了另一條路,現在也許會很好,可真的是這樣嗎?電影不一定給你答案,但是選擇就是人生,人生的一部分。 蝴蝶效應,是„非線性‟理論的俗稱,它是美國著名氣象學家 E·N·orenz在1963年提出的大膽理論。該理論可以形象地比喻為:一隻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微微地扇動幾下翅膀,兩周後在美國德克薩斯可能會因此引發一場巨大的龍卷風。
NO.7獨立日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講的就是這個電影吧,後來無數講外星人入侵的電影都不如這個經典,在10幾年前排出這么經典,這么難以超越的電影沒有理由不上榜
雖然片中充滿了「美國式超級大國英雄主義」...但絕對是一部超級經典的科幻片,電腦工程師戴維發現,外星人發出的信號其實是攻擊的倒計時信號。戴維設法把這個信息通知了他的妻子康妮:她是總統的助理,為了工作她與戴維的關系已經破裂。政府試圖與外星人聯絡,但毫無反應,總統為此憂心忡忡。在得知戴維帶來的訊息後,他急忙下令撤離,但為時已晚。7月3日,外星人的飛船開始對美國幾個大城市展開致命的攻擊。在一瞬間,人類就遭到了巨大的打擊和災難。
NO.8侏羅紀公園
斯皮爾伯格不愧是科幻電影上最偉大的導演,這部侏羅紀公園可謂是恐龍類科幻電影的經典之作,《侏羅紀公園》至2007年為止仍名列全球票房榜前十名之內,首集票房成功之後並發展成系列電影。情節緊張但不失幽默,畫面很美。人類學會了製造機器,使自身的力量越來越強大,而一旦機器出現故障,我們就難以控制局面……,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終究是渺小的 約翰·哈蒙德博士在進行恐龍研究過程中發現一隻吸了恐龍血,藏在樹脂化石中的蚊子。他從恐龍血中提取出DNA,復制出恐龍,並建成一個恐龍「侏羅紀公園」。沒想到的是,公園發生意外事故後又遭人破壞,造成災難性局面。科學家艾倫和埃莉及來到公園的其他倖存者終於逃出險惡的侏羅紀公園。
NO.9 12隻猴子
拍攝於1995年的《12隻猴子》就是這么一部與時間旅行有關的科幻電影,並且被公認為是該題材中的經典之一。影片中布魯斯威利斯飾演的詹姆斯·科爾作為世界末日下的倖存者在2035年被科學家們逼迫穿越到1996年,科學家們希望他能夠找出當年毀滅世界的病毒根源,從根本上阻止末日災難的發生。故事情節大體上類似於《終結者》,然而與《終結者》的動作片套路不同,《12隻猴子》在引入時間旅行的概念後所進行的是哲學上的多面剖析。一場瘟疫消滅了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類,其餘的都轉移到地下。科學家把一個囚犯送回到90年代,來調查該病毒跟一個病毒專家的兒子之間究竟有什麼關聯。該囚犯的記憶中只留下兩條微弱的線索:他揮之不去的童年回憶,以及「十二隻猴子」的難解記號。
NO.10終結者
一個喜歡看電影的人如果不知道誰是T-800,估計都不好意思出來和其它影迷打招呼。這部科幻片的經典之作以快節奏和緊湊的情節成為長盛不衰的賣座片,將卡梅龍和阿諾的事業推向新的台階,片中的特技鏡頭預示著此後科幻電影的發展方向。《終結者》施瓦辛格不是亮點,除了那一身健碩的肌肉,展現演技的機會似乎都沒多少,動作也不比 邁克爾.比恩 強多少,而且是個徹頭徹尾的反面角色。21世紀的一次核戰爭後,地球被機器人所統治,倖存的人類集聚到一起,反抗機器人的殘暴統治。為除掉人類反機器統治斗爭的領袖,機器人統治者派出了一個殺手——這個殺手是個半機械半血肉的生物,但在外貌上卻與人類無異——回到20世紀,前去刺殺人類抵抗運動領袖的母親,即一個叫薩拉·康洛的女人。而未來世界的人類領袖也派出了一個叫凱爾·里斯的人保護去薩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