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七夕攻略:這10部高分電影,適合情侶和夫妻七夕時觀影
一年一度的情侶秀恩愛、單身虐狗日、暗戀表白日、夫妻儀式日、鮮花巧克力小旅館狂歡日——七夕即將到來。
如果有另一半的你,還沒有策劃好怎麼過這天,建議給自己買個人身傷亡保險吧(或者趕緊分手也還來得及)。
看電影因為夠私密、時長合適、也不太費錢,是許多情侶七夕的必備項目之一。
吃過燭光晚餐,互相贈送禮物,散步或遊玩後,兩個人或在家或在酒店或在私人影院,依偎一起看場電影,順便進行一場靈與肉的交流(我是說點個炸雞一起探討劇情,不要想歪),想想都很美好。
那麼選擇一部合適的電影就很重要了,接下來推薦的10部影片,都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愛情類佳片, 分別適合不同戀愛階段的情侶或夫妻觀看,題材形式盡量多元化,也基本都是happy ending (大過節的就別太虐心了)。希望能給各位的七夕,加一把助力。
溫馨提示:以下正文內容單身狗就別看了,會造成巨大打擊。末尾彩蛋有給單身汪推薦的專屬電影,可直接拉到底查看。
好吧我知道老掉牙了,也是基本所有推薦情侶影單的必推,但沒辦法,真的是太喜歡這種純純的初戀感覺了。
豆瓣評分:9.1
適合人群:還沒確定關系,想趁七夕表白的。 能七夕答應你出來看電影的異性,肯定是對你這個人有點意思啦(如果你家裡有礦,也可能是對你錢有點意思),看場電影表個白,基本就手拿把攥了。
也適合那些確定關系不久,彼此是初戀 (或者假裝是初戀), 年紀也不大的情侶 。
劇情簡介:一個小鎮的小高富帥,拒絕了又漂亮又可愛又聰明的小白窮美的喜歡,而後又真香倒追的故事……
小男孩布萊斯搬到了一座小鎮上,鄰家女孩朱麗對他一見鍾情,想方設法接近他,可布萊斯卻避之不及,還因為一次雞蛋事件,深深傷了朱麗的心。
朱麗雖然家境不好,但她聰明、堅韌、無畏且具有 探索 精神。朱麗的表現獲得了家人、老師們的一致好評,而布萊斯也在日常接觸中,慢慢發現朱麗和其他妖艷膚淺的小姑娘不一樣,結果就是真香了……
推薦理由: 年輕時的戀情,不會有太多的物質和現實的考量,基本就是看對眼了,兩個人在一起開心、浪漫就好。
但 好的愛情是應該讓兩個人一起成長的,這樣的感情,才能長久走下去。 相信你也能在《怦然心動》里,看到一些應該成長的地方吧。
小tip:下面這段台詞很適合表白哦, 「你就是那個彩虹 版 絢爛的人,其他人在我眼裡都是浮雲」 。
豆瓣評分:7.9
適合人群:正在熱戀中的情侶。
劇情簡介:「情聖」愛上了只有一天記憶的女主。
男主亨利是夏威夷某海洋館的獸醫,他最擅長的事情是撩各種女性,在新鮮感過去後快速脫身。
有一天他遇到了女主露西,兩人相談甚歡,可第二天見面時露西卻完全不認識他。原來露西因為車禍原因,記憶一直停留在車禍前一天。
可亨利愛上了露西,於是他每天都要和露西重新認識,然後用一天的時間,讓露西重新愛上他……
推薦理由:人生若只如初見,每天都是一場初戀。
一個男主(亞當·桑德勒)並不帥的電影,卻感人得一塌糊塗,這世上能有哪個人,會幾十年如初見般地愛你,每天想著法子讓你重新愛上他。原來愛可以永恆,原來每天都可以有初吻。
熱戀中的人總是患得患失,很多女生會問男朋友,如果有一天我失憶了,忘記你了你會怎麼辦,這部電影就是最好的答案。
豆瓣評分:7.7
適合人群:喜歡科幻浪漫題材的情侶;正處於異地戀的情侶;或那些正在戀愛或婚姻中,但是由於工作或學業繁忙,總是身不由己,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另一半的情侶。
劇情簡介:一個大叔穿越時空拐騙小蘿莉的故事。
男主亨利患有慢性時間錯位症,經常會沒有任何預兆地穿越時空,穿越後的亨利總是赤身裸體(就像終結者里的州長那樣)。
一次無意的穿越中,亨利遇到了6歲的克萊爾,也就是他未來的妻子,於是,一個大叔拐騙小蘿莉的故事就這樣展開了。
成年後的克萊爾與亨利相遇、相愛並結婚生女。但亨利的症狀一直沒有改善,總是會突然消失穿越,為此錯過了婚禮,錯過了許多人生中重要的時刻。
推薦理由:珍惜在一起的每一秒,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愛情中免不了會有分離和等待,尤其是異地戀,或工作繁忙時。離開的人確實很無奈,但等待的人又有多受傷呢。
就像《時間旅行者的妻子》,不知道丈夫何時就穿越了,可能是一覺醒來,可能是做愛做的事情正做到一半……
TA生病了,你不在。TA傷心難過了,你沒法給TA個擁抱。TA羨慕別人成雙成對拉著手漫步,你只能隔著手機屏幕安撫。
多少戀人因為距離而走散,脫口秀演員程璐和思文都離婚了,上下鋪的兄弟真的成了兄弟。程璐反思說 對方人生里的重要場合,還是不要缺席得太多 。
所以 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每一秒吧,讓時間過得更有意義。每一次離開和等待,是為了相遇時成為更好的自己,和對方更美好的相擁。
這是一個系列,共有3部。
適合人群:想要表白或戀情剛開始(第一部),戀愛中或正重新開始一段戀情(第二部),婚姻中(第三步)。
劇情簡介:文藝男女的話嘮愛情:從一見鍾情到相忘江湖,從久別重逢到婚姻瑣碎。
第一部:男主傑西在火車上偶遇了女主塞琳娜,兩人一見鍾情相談甚歡,並一起遊玩了維也納,但傑西第二天就得離開,兩人的愛情在日出之前戛然而止。
第二部:9年後男女主在巴黎偶然重逢,男主已婚但無愛,女主也經歷了好幾段感情,但始終對9年前的那晚戀戀不忘。男主為女主寫了本書,女主為男主寫了首歌,而男主的機票讓他必須在黃昏時離開。
第三部:再9年後,男女主已經結婚了,還生了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在希臘度假。可是和所有夫妻一樣,生活沒有文藝,只有瑣碎和爭吵,他們的感情還能否繼續下去呢?
推薦理由:生活中不只有苟且,還有詩和聊不完的話題,就看你願不願意溝通。
橫跨18年的三部曲,還一直維持高水準,沒有拍崩是極其少見的(我知道的除了這個貌似只有《教父》和《魔戒》了)。尤其這還是一部話嘮愛情片,情節不跌宕起伏,每部電影都只是男女主一天中發生的事。
從初識邂逅到久別重逢再到兒女繞膝,影片的大部分時間里,兩人一直在討論著文學、愛情、生活、藝術、 歷史 、兩性等話題,好像他們之間就有說不完的話。
可反觀現實中,很多情侶在一段時間後,就感覺和對方沒有可聊的話題了。我覺得並不是沒有可聊的,而是你不願意聊。
你覺得對方對你的話題不感興趣,你也對對方的愛好不聞不問。但 感情有時候還就得硬聊呀,學學《愛在》里的溝通方式吧,能對一個人說一輩子「廢話」,那就是愛情 。
一部被名字耽誤的好電影,其實是「曖昧」的「曖」字,語出東漢崔瑗,但很多人都以為是「溫暖」的「暖」字,也就將錯就錯了。又譯作《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豆瓣評分:8.5
適合人群:喜歡懸疑劇的情侶;正在經歷感情危機的情侶;或是在一起久了,覺得感情淡如水,開始出現抱怨、無視、爭吵,甚至有分手或離婚念頭的愛人。
故事簡介:一對各自刪除自己關於對方記憶的情侶,又在失憶後反復相戀的故事。
這是一部科幻懸疑愛情劇,男主約爾和女主克萊門汀相遇相戀,但隨著時間推移,生活中各自的缺點被放大,無休止的爭吵來襲,沖動的克萊門汀選擇了刪除掉關於約爾的記憶(有相應的公司提供這項服務)。
約爾發現後十分生氣,也去刪掉了關於克萊門汀的回憶。可是在刪除過程中,腦海中回放那些兩人一起美好的記憶時,約爾後悔了,他拚命想在腦海中保留下一些關於克萊門汀的記憶……
推薦理由:不要輕易說分開,如果能重來,你還是會愛上TA。
兩個人在一起久了,總是會有矛盾的,你可能會覺得對方沖動、幼稚、不可理喻,但一開始相愛時,你卻覺得TA果敢、天真、時刻關心你。你現在評價TA木訥、婆婆媽媽、不求上進,可當初你覺得TA穩重、細心、適合過日子。
其實人沒怎麼變,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你不再包容,不再積極,你渴望改變,你以為是對方的問題,你覺得你們不合適,換個人在一起就會幸福,你看到了別人表面上的恩愛,卻看不到他們背後的爭吵。
《暖暖內含光》告訴我們, 那些一起經歷的美好回憶,沒事就多回味一下,足夠我們抵禦生活中的瑣碎。想想最開始是為什麼愛上對方的,要是重來一次,你還是會愛上這個人 。
PS:這個電影也有暗黑版的解讀,內心陽光的我就不說了,大家自己看吧。
豆瓣評分:8.5
適合人群:所有人,超級暖心治癒的故事,看完你會相信愛情。
故事簡介:一個富家女愛上一個窮小子,然後兩人沖破重重阻礙,幸福一生的故事。
這是一個很俗套的故事,但是拍的很唯美,男女主(瑞秋和高斯林)的顏又足夠驚艷,撒起糖來超級甜。
一家風景不錯的養老院,一個泛黃的筆記本,一個慈祥的老爺爺捧著筆記本一遍一遍地講述,邊上一位老奶奶在安靜地聆聽,聆聽很久以前那個夏日發生的,並一直持續至今的,世間最完美的愛情故事……
推薦理由:白頭偕老,歲月靜好,這就是愛情最美好的模樣。這部電影的結局,就是愛情中最浪漫的事。 如果愛情不能圓滿,那兩人中至少有一人愛得還不夠。
我們為什麼要和另一個人綁定一起,走過一生呢?是因為家世、財富、品行?還是僅僅因為你愛他?
愛情又是什麼呢,好像沒人說得清,是荷爾蒙的分泌,是多巴胺的欺騙?兩人在一起久了,還有愛情嗎。不還是會有爭吵,會有受不了的缺點,還是會有柴米油鹽一地雞毛?
是啊,可 哪怕生活如此不如意,你還是想要和TA一起共度餘生,這可能就是愛情 。
這其實不是一部愛情片,但我實在很喜歡男女主之間,富有生活氣息的愛情,所以就私心放進來了。
豆瓣評分:7.3
適合人群:喜歡武俠類電影的情侶;正在愛情長跑中,或已經結婚的老夫老妻。
劇情簡介:武俠版的《史密斯夫婦》和《變臉》,身負血海深仇改頭換面的少年,卻愛上同樣改頭換面的殺父女殺手。
女主細雨是殺手集團黑石的成員,奉命屠殺張首輔全家,搶奪武林至寶羅摩遺體,而後又攜寶出逃,被僧人陸竹捨生度化後,改頭換面隱姓埋名。
歸隱後她嫁給了一個叫江阿生的男子,阿生靠給人跑腿為生,老實木訥的阿生很愛細雨,可他卻隱藏著重大的秘密。
好景不長,黑石集團找到細雨,江湖風雲再起,命運朝細雨和阿生開了個天大的玩笑……
推薦理由:能夠長久的愛情是有煙火氣的,好好過日子比什麼都重要。
愛情的開始,風花雪月。愛情的後來,一日三餐。 生活中80%的時間都是平淡的,大俠也得掙錢吃飯,也會有想吃豆皮卻買不起的窘狀。
愛情中的兩個人,總是會有小秘密,大俠也會背著老婆藏小金庫,俠女也有不堪回首的過往。愛情中的隱私和平淡,要如何處理呢?
阿生在知道細雨原來是隱藏的武林高手後,只是淡淡的一句「我們吃飯吧」,不管過往如何,現在你是我老婆。
在黑石殺手殺上門時,阿生寵溺的一句:「老婆,看來這次你惹的麻煩不小呀」。但沒關系,老公給你撐腰。
血海深仇、武林至寶、功名利祿……其實真的沒那麼多放不下的東西,愛惜身邊人,「以後的日子還長呢」。
又是一部愛情類影單基本必推的佳作,如果看過的親,也不妨再看一次哦,總是會有一些感動,歷久難忘。
豆瓣評分:9.3
適合人群:喜歡動漫的情侶;不擅表達感情的情侶。
劇情簡介:一個被遺棄的「掃地」機器人,愛上白富美機器人的故事。
未來世界,地球已經被垃圾覆蓋,人類去了太空中,只留下垃圾處理機器人在地球上工作,隨著時間推移,瓦力是地球上最後一個垃圾處理機器人了。
有一天,一位最新 科技 的AI機器人EVA從天而降來到地球上,她懷著偉大的使命而來,卻和瓦力不期而遇,於是一場從地球到太空,又從太空重返地球的浪漫愛情開啟了……
推薦理由:愛情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有些人口若懸河,一個人就可以開脫口秀專場。有些人則內斂含蓄,說一句我愛你都得醞釀一周。隨著時間推移,愛情中的兩個人,可能會越來越不懂得如何表達愛,內向者更甚。
有些人為愛情做了許多,卻不懂得告訴對方,就像《三十而已》中一開始的陳嶼。有些人則迷茫,要為對方做什麼事,才最能表達自己的愛意。
《機器人總動員》中瓦力和EVA的愛情,沒有海誓山盟,瓦力甚至連話都基本不會說,但他們 十指緊扣後,就再也沒有任何磨難,能將他們分開 。
又是一部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愛情影片,但著墨不多的愛情篇幅,卻感人至深。
豆瓣評分:9.0
適合人群:所有人。透過此片,關於愛情、夢想和生活,你都會有所感悟。
故事簡介:一位老爺爺為了實現與逝去老伴的共同夢想,用氣球帶著屋子去旅行。
卡爾和艾莉在很小就相識,喜歡冒險的兩人,夢想是長大後能去「仙境瀑布」冒險。
後來兩人結婚了,開始一起為了夢想攢錢,可生活中需要支出的地方總是很多,工作也總是很忙,一直等到艾莉去世了,兩人也沒有去成仙境瀑布。
於是,卡爾決定用氣球拉著屋子,飄往仙境瀑布,去實現兩人的願望。
推薦理由:最華麗的冒險,是與愛人相守一生。最遺憾的事情,是「等時機合適」。
愛情中的我們,總是計劃了許多想做的事情,想去的地方,想見的風景,想著這輩子一定要陪愛人完成這些願望。
但我們又總覺得來日方長,再攢攢錢吧,等事業穩定了吧,等工作不那麼忙吧……種種借口老是會拖延心願的達成。
殊不知「等攢夠錢」就是沒有夠的時候,「等有時間」就是永遠等不到時間,「忙完這陣」總有下一陣。想做的事情,不要去等時機合適,現在就是合適的時機。
《飛屋環游記》中,艾莉最終給卡爾留信,「感謝這段旅程有你」。艾莉覺得這一生,雖然沒有去成仙境瀑布,但能和愛人相守,就是最完美的旅程。
可我還是覺得, 人生在世,不過百年,兩人相守,能少點遺憾,就抓緊時間,盡量少點遺憾吧 。
豆瓣評分:10
適合人群:所有人。
劇情簡介:你們的故事,你們自己最清楚。
推薦理由:你正在經歷的,就是最美的愛情。
有什麼電影,能比得上你與愛人共同的經歷呢。評分再高的影片,也描繪不出你們獨一無二的愛情。
所以,打開相冊或筆記吧,不管是文字、照片或是視頻,一起翻看那些記錄了你們在一起的生活點滴,你們在地圖上留下的足跡,你們心底最美好的回憶。
這才是真正屬於你們的電影,也是每個人都有的電影!
豆瓣評分:8.7
適合人群:單身汪們;不婚主義者。
劇情簡介:妻子無故失蹤,報警後最大的嫌疑人竟然是自己……
推薦理由:將愛情里的不美好,血淋淋地撕開。 你永遠不知道,過膩了的兩個人,為了報復對方能有多可怕。
溫馨提示:看完恐婚,情侶切勿作死觀看,除非你想分手。
今天的推薦就到這了,祝大家七夕快樂,長長久久~
Ⅱ 黃昱舟人物簡介
黃昱舟
黃昱舟,中國內地男導演、編劇,2015年畢業於成都文理學院。
2012年,黃昱舟進入安徽電視台任實習記者。2013年在「4·20雅安地震」中,因為搶救室友財產(3台單反6台筆記本以及1隻小烏龜),迅速走紅網路,黃昱舟也被稱作「中國好室友」。2013年5月擔任第二十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頒獎典禮特邀嘉賓。同年11月,執導的劇情片《我的一分》入圍四川省金熊貓電視節特別單元獎。2014年5月,執導的紀錄片《藝考生》獲上海國際電影節聯合邁阿密國際電影節特別單元優秀作品。2015年3月當選第十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
中文名:黃昱舟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安徽省安慶市樅陽縣
出生日期:90後
職業:導演
畢業院校:成都文理學院
主要成就:中國好室友
第二十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特邀嘉賓
第十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
代表作品:《我的一分》《藝考生》
人物簡介
黃昱舟,出身於90後,老家在安徽安慶市樅陽縣,父母都在合肥市上班。初中以前,他都在合肥市生活、學習,學習成績非常好。2007年,因戶籍在安慶,他回老家參加了中考,以695分(滿分750分)的成績考入英才匯聚的安慶一中。黃昱舟喜歡寫作,2007年上高中以後,他就痴迷於寫電影劇本、小說,夢想是成為一名導演。2011年,他如願成為川師大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在大學里,他和室友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還一起寫劇本、拍攝、製作。
2013年4月20日,他在學校地震中搶出的東西,幾乎是自己和室友拍攝電影的全部設備,價值近10萬元。時隔一年,黃昱舟對「搶財產」的舉動雖然有些後怕,但還是很慶幸自己搶下了這些東西。「那些東西是我和室友的全部家當,其中兩台電腦和三個移動硬碟里,還存著我們前期拍攝的全部素材。」黃昱舟告訴記者。
黃昱舟還非常熱心公益事業,堅持捐款等幫助山區窮困的孩子。
人物事跡
主要事跡地震中的「神勇搶救」
2013年4月20日早晨8點多,在四川雅安地震發生之後,一位「中國好室友」的英勇行為令大家對室友「重拾信心」。一位男生在地震時從宿舍抱著六台電腦、背著三部單反相機、提著一個小烏龜沖了出來,此室友的事跡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王梁、馬伊_等明星都調侃其為「中國好室友」。
近幾年高校死傷事件頻繁發生,這也令不少大學生陷入了對室友的疑慮之中,就在大家都對室友失去信心之時,一位在地震中挽救全宿舍近10萬元財產的男生則讓人一掃此前的陰霾,對室友重獲信心。
4月22日晚上,安徽商報記者電話聯繫上黃昱舟。他說,他的寢室在六樓,地震發生時,他和同學都跑下了樓,大約過了2分鍾,餘震發生時,他想起寢室還有不少貴重物品,「從2012年底開始,全寢室就在籌備拍攝一部戲,參加2013年的大學生電影節。電腦里都是我們收集的素材,當時一心想著這些素材可不能丟,所以一個人又返回寢室。」准備出寢室下樓時,看到了籠子里的小烏龜,想想小烏龜也是一條生命,於是就把小烏龜也一同提了出來。
「好室友」感動眾網友
2013年4月20日早晨8點多四川雅安地震發生之後,網友「李思思思源」的一條微博引起了網友的極大關注。
該網友在微博中發了一張人物圖片,並說:這位大哥在地震的時候,抱著宿舍的六台電腦,背著三台單反,提著一個小烏龜沖出宿舍,他一個人拯救了全宿舍的財產。對他的敬佩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該微博發出後的不到12個小時,就被轉發近30萬次,還有3萬多條評論。不少網友表示又相信室友了,稱他還救小烏龜,太有愛了,笑稱其為「中國好室友」。更有網友笑稱該室友真是室友中的戰斗機。
馬伊利、王梁等明星也紛紛評論轉發。馬伊_笑稱其為「中國好室友」,而王梁則很押韻的評價稱:「帶著小龜快步走!感動中國好室友!」林更新則表示此學生是室友們的榜樣,必須給個贊。
中國好室友的英勇事跡在悲傷、肅穆彌漫的地震氛圍中,增添了難得讓人一笑的亮色,也給了網友一絲溫暖的小幽默!
媽媽罵他太傻、不要命
黃昱舟說,媽媽知道這件事情後,罵了他:「怎麼這么傻,不要命啊!」學校的老師也為此批評教育了他。「我現在回想起當時的行為,也感到十分後怕,因為生命遠遠比這些東西重要。」
對於自己變得這么火,黃昱舟說萬萬沒有想到,「是一個同學把事情經過與照片上傳到微博後,才在網路上傳開了。」黃昱舟說,還有同學開玩笑說他是「守財奴」,其實他主要是擔心那些素材被破壞、丟失。
對於黃昱舟的勇敢行為,2013年4月22日,安慶市地震局袁副局長表示並不可取、不宜提倡,生命永遠是第一位的。
其實,黃昱舟也注意到了性命與財產孰重孰輕:「關鍵看戰果,636全部財產救出!但是,大家切記,不要因為財產失去生命,這個不是兒戲!」
回絕實習邀請
有媒體報道,「中國好室友」黃昱舟被湖南廣電邀請出任《中國新聲代》的實習導演。邀請黃昱舟擔任兒童歌唱類節目《中國新聲代》實習導演的導演組稱,「邀請黃昱舟來實習,不僅僅因為他那份真情,更主要的是他的專業為廣電編導,有專業知識基礎。」
不過,2013年4月27日,在報道發出半天之內,當事人黃昱舟在網路上留言表示,他已經回絕了邀請。當事人黃昱舟在網路上連發兩條留言,表明自己的夢想是考北京電影學院,當個能拍影視劇的導演。
網路留言原文如下:
「剛剛吃完午飯從朋友那裡得知我被某家電視台邀請做實習導演,回來上網看了一下,被證實了,首先很謝謝媒體關注我的導演夢,可是我還是想自己努力考研北影,因為我想憑本事做一個既可以拍電視劇又可以拍電影的導演,又在努力過四級,而且北上也是我對自己一直以來的承諾,但還是非常謝!」
黃昱舟:電視導演不是我的夢想,我不想走這條路。我覺得,現在的很多電視節目,它的製作方式過於程式化。我想做的是影視導演,我想通過自己的影片,表達人們內心最真、最善、最美的東西。
「搶出」的微電影獲了獎
黃昱舟說,2013年4月20日早晨四川雅安地震發生時他搶出來的那些影視素材,最終被他們製作成微電影《我的一分》。2013年11月,這部電影在「金熊貓」獎國際大學生影視作品評選中,獲得劇情片類入圍獎。「不過,我們在拍攝技巧和製作方法上過於簡單,與國外的一些作品相比,在作品內容和質量上有很大差距。」黃昱舟坦言,雖然為此花費了大量精力,但這部低成本製作的微電影能獲獎,讓他們覺得很值。
這部獲獎微電影講述的是屬於同寢室哥們自己的迷茫和夢想。而那隻被他搶出來的小烏龜,也在片中「露臉」。「小烏龜很渺小、懶散、脆弱,就像我們這些剛上大學的年輕人,我想用小烏龜和人物作對比,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黃昱舟說。
去年暑假時,黃昱舟擔心小烏龜沒人照顧,便把它帶回合肥。「後來它拉肚子,喂什麼東西都不吃,沒過兩天就死了。」黃昱舟感到很內疚,在小區樓下的綠化帶中挖了一個坑,把它埋在裡面,蓋上一層綠草。「每次回家,我都會去看看它,想想以前的事情。」黃昱舟說。
堅持捐款幫助山區孩子
2013年暑假,他和室友原本打算回到雅安地震災區做志願者,並拍一部紀錄片。當地一個志願者協會的人告訴他,拍片子如果把握不好,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對災區群眾造成二次傷害,聽到這里,黃昱舟果斷放棄了。
後來,他們又去了廣西省河池市大山裡的一所小學。當時,學校里用的茅草房已推倒,好心人捐建的教學樓剛投入使用。
「那裡的人生活很困難,學校里總共有100多個學生,因為山高路遠,孩子幾乎全部住校。」黃昱舟說,他注意到,學校里只有9張上下鋪床、18個床位,大部分孩子卻只能睡在水泥地上。這一幕讓他很震驚,當時他就把在合肥做兼職賺來的2000元錢全部捐給了學校。
在七天時間里,黃昱舟完成了紀錄片《山人》的拍攝。回到學校之後,他一邊做剪輯,一邊想著如何解決孩子們的睡覺問題。
「拉贊助、募捐,嘗試過很多辦法,最後都失敗了。」黃昱舟想把《山人》放到網上,讓大家都來關注、幫助山裡的孩子,但當完成這部紀錄片時,他反而猶豫了。
「那些孩子原本天真無邪,這樣做的話,會不會對他們造成傷害?」黃昱舟說,想到這里,他決定還是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去關注孩子們為妥。此後他經常給村長打電話,問問孩子們的情況,時不時把自己節省下的錢寄到學校。
紀錄片《藝考生》再獲國際大獎
2014年6月,黃昱舟導演的作品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和邁阿密國際電影節聯合主辦的大學生特別單元中再度斬獲優秀作品,獲得川渝兩地高校最高獎項。
藝考生講述了一個以高考為大環境,藝術類考生為主要團體的故事,觸及高考和生存的關聯問題,時長6個月的拍攝,展現出當代高中生在成長過程中對夢想與現實的認識和抉擇。
劇情短片《阿楞正傳》聯袂「川師最美教師」
黃昱舟在采訪中說,《阿楞正傳》是一部青年勵志劇,
這次他帶領團隊自導自演,同時請來了川師最美教師
肖朱作為女一號助陣,讓片子頗有看點,七月十日導
演剪輯版已在網路公映。
網友熱議
鄭小鄭0:這位大哥在雅安地震的時候,抱著宿舍的六個電腦,背著三個單反,提著一個小烏龜沖出宿舍,他一個人拯救了全宿舍的財產。對他的敬佩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中國好室友啊!威武!!!
大成婚嫁:震區最靠譜好室友---在地震時抱著宿舍的六個電腦,背著三個單反,還提著已個小烏龜沖出了宿舍!他一個人拯救了全宿舍的財產,這樣的好男人,得是妹子們談戀愛的必備佳品啊!
仗賤跑天涯:當我的室友像說笑話一樣談論地震的時候,覺得特別的無奈。無論是誰,都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針不扎到你身上,永遠不知道有多疼。
RachelSelby:我不僅要感謝室友的不殺之恩,還要感謝室友在地震時的救命之恩。
柳伊為家鄉祈福:腫么辦,室友說我是得了2008年大地震後的地震後遺症,因為昨天早上地震時我和神經病沒兩樣了----尖叫、亂蹦,完了全身止不住的顫抖....室友說這是心理疾病,要治!求破!
微博回應
2013年4月20日上午9時黃昱舟通過名為「黃小賤是好孩子」的微博賬號回應了拯救舍友財產一事。
黃昱舟覺得很多網友將其英雄化了,其實這只是一個互相幫助的事情,他希望大家不用太在意他,而要更多的關注地震災區,「昨晚想了很久,我覺得很多網友把我個人英雄化了,而我的付出緣於我有五個值得付出的室友,所以這種積淀源於兩年深厚的室友之間的感情,是每一個室友的功勞,所以請不用太在意我,請媒體關注地震吧。謝謝。」
Ⅲ 電影《年少日記》講述了什麼故事
《年少日記》是由卓亦謙執導,盧鎮業、鄭中基、陳漢娜、韋羅莎、黃梓樂主演的影片,那麼這個電影講述了什麼故事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電影採用的是雙線敘事結構,過去式的故事和現在式的故事,交叉並行。
電影開場是現在式,出現的男子是電影的第一男主角,名叫鄭子俊,年紀約30歲出頭,香港某中學的語文教師,氣質纖儒,性格——懦弱,即內心戲多,內耗強,而少有付諸行動的勇氣……
電影轉場是過去式,出現的男孩,名叫鄭子傑,10歲,香港某小學生(已經留級一年,可能要繼續留級),氣質纖儒,非常努力地想做個讓爸爸媽媽驕傲的好孩子,但無奈腦子並【不太聰明】的樣子……
鄭子俊性格【內耗而少勇】的典型表現,是當學校發現了學生手寫遺書,副校長全然不當一回事,甚至戲謔為學生抄襲之作,他雖內心憤怒以至於想一拳砸死毫無同理心的副校長,卻只是在心裡空演了一出drama,本人就這么安安靜靜、溫溫懦懦地坐著,一字未語。
鄭子傑的【不太聰明】,因為有一個聰明弟弟的陪襯而愈發凸顯,同樣學鋼琴,弟弟可以上台演奏,他卻只能在台下看,演奏會結束後,他想讓爸爸媽媽也為自己驕傲一下,於是當著校長的面,主動用英文問媽媽要不要為她倒“a cup of water”?卻引得爸爸在回家的車上大發雷霆——是“a glass of water”!!!
《年少日記》的主線劇情和交叉敘事,可以總結為——一封校園遺書,牽出的一個普通老師深埋心底的年少時的遺憾。
可是,當電影院里的所有觀眾都以為電影的雙線敘事,就是【現在式的30多歲的主角】和【過去式的10歲時的主角】的互相映照時,電影卻來了個巨大的反轉……
鄭子俊是鄭子俊,鄭子傑是鄭子傑,是兄弟,是兩個人。
現在式的鄭子俊是“聰明弟弟”,過去式的鄭子傑是“笨蛋哥哥”。
過去式的“笨蛋哥哥”鄭子傑在10歲那年從天台跳下,用最決絕的方式把自己的生命定格,也把“聰明弟弟”鄭子俊的心臟給捅出了個血窟窿,疼得他,從此再也找不回完整的自己。
直到電影行進中段,10歲的鄭子傑的遺像大剌剌地出現在大熒幕上,電影的現在式和過去式兩條交叉敘述線終於交匯,電影的深層主題之眼,才第一次真正被點亮——自殺!少年自殺!!
這兩個詞語、六個字,已足夠說明《年少日記》這部電影的分量。
在電影的過去式中,娓娓道來的是童年期的鄭子傑、鄭子俊兄弟在原生家庭的遭遇,電影的每一個家庭場景,都在層層遞進地穩步推進鄭子傑自殺的結局。
鄭子傑、鄭子俊兄弟的原生家庭,在香港應該屬於普通級別的中產,父親從事知識密集型行業,母親全職主婦,家裡住樓房,小戶型,兄弟兩人睡上下鋪,但有住家保姆操持家務。
父親對外是個體面人,在家卻展示了人性中陰暗和“暴君”的一面,他會諷刺母親“用他賺的錢去做慈善出風頭”,甩手一個巴掌把她打趴到地上; 他還會沖到兒子的房間一邊對他拳打腳踢、一邊撕碎他心愛的漫畫書……
母親對外也是個體面人,內里卻是個唯唯諾諾的女人,她在丈夫暴力毆打自己時,不敢反抗;她在丈夫暴力毆打兒子時,也只會待在旁邊,當做沒看見;她在家裡沒有話語權,她既無法獲得丈夫真正的尊重,也並不真正理解她的兒子們……
“聰明弟弟”鄭子俊對外更是體面人,因為他是這個家的唯一的“驕傲”——成績優秀,鋼琴優秀——於是,他就習慣性地睡在上鋪,聽著下鋪傳來哥哥被父親毆打時的哭聲;習慣性地享受著父親給的高出哥哥很多的零花錢;習慣性地被父親單獨安排去見資優小學的校長;還習慣性被單獨帶去美國迪士尼玩……
小孩子,都是很愛做夢的。因為,在小孩子的頭腦中,還沒有建立起對自我和這個世界的正確的認知,他們分不清現實和夢境。
小孩子,也都是很脆弱的。因為,小孩子的心,還沒有長出一層又一層的厚繭和外殼,去保護自己,去抵抗外界種種的不合理和不公平。
當長大了,歷事多了,閱人多了,人總會變得更現實些,也更堅強些。
可惜,10歲的小孩子鄭子傑,沒有等待自己長大,就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就在父親和母親帶著“優秀弟弟”鄭子俊去美國迪士尼玩的時候,鄭子傑一個人從天台上跳了下去。他終於可以不再做著考進班級前15名這樣的不切實際的“夢”,也終於可以不再蜷縮在被子里“脆弱地”哭泣。
電影對這個自殺的講述,還有一個非常妙的重點細節——父親隱瞞了自殺的事實,“體面地”對外宣稱,這個長子,“是病死的”。
可是,靈堂上,9歲的鄭子俊看著10歲哥哥的遺像,他的心終於崩塌了,被一個血窟窿給徹底戳破了。
現在式的已經30多歲的鄭子俊終於承認,一如父親和母親,年幼時的自己,也並沒有在內心深處把哥哥當作是家人。
當然,我覺得電影的表達其實還沒有直擊靈魂最深處的幽暗——生長在那樣的原生家庭,鄭子俊甚至應該曾經是慶幸有那樣一個“笨蛋哥哥”被當作劣等的比較對象的,因為,沒有比較,不足以體現他的“聰明”和“優秀”。
只是,小孩子還是對這個世界,想像的太太太簡單了。
那一點點的小小家庭內部的被“笨蛋哥哥”比較之下的“聰明”和“優秀”,在這個巨大的、殘酷的、層級分明、野獸遍地的世界面前,又算得了什麼?
哥哥鄭子傑死了,鄭子俊成為家裡唯一的兒子。
但,隨著年紀漸長,鄭子俊慢慢變得平凡了,他在學業上沒有什麼更深的精進,在鋼琴上也沒能再有什麼更深的造詣,他並沒有進入父親希望他進入的中產標配的知識密集型行業——成為律師、醫生,而是,成為了一名極其普通的中學語文老師……
長大以後,就會變好的;
長大以後,就會變厲害的;
長大以後,就會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的……
沒有,並沒有。
10歲的哥哥鄭子傑自殺了,所以,沒有長大。
30多歲的弟弟鄭子俊長大了,但也沒有長大成厲害的大人。
電影《年少日記》敘事清雅、畫風溫馨,在自殺主題之外,更揭出了這么一個極其幻滅的人生真相——我們,絕大部分人,在年少的夢醒後,都會發現自己,並不會長成厲害的大人……
但,這部電影,並不是灰色的。
在哥哥死後,弟弟鄭子俊的人生,還在按部就班地繼續。他遇到了和哥哥一樣喜歡對著玩偶說話的女孩,那個女孩也恰巧喜歡他,所以,他們後來在一起了。
在哥哥死後,弟弟鄭子俊還成為了一名老師,雖然電影沒有講明,這個選擇到底是“潛意識里繼承了哥哥的理想”,還只是一個夠的著的職業選擇,但,這終究是一種事實上的前後呼應和精神傳遞。
電影《年少日記》在過去式和現在式各種情節細節上的前後呼應和精神傳遞,做的非常優秀,除了娶了和哥哥有同樣愛好的女孩,除了成為了哥哥想成為的老師,還比如,吶喊,比如,擁抱。
過去式中,10歲的鄭子傑帶著9歲的鄭子俊爬到天台上吶喊,以此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情緒;現在式中,老師鄭子俊帶著社工和曾經自殺過的女班長一起開車到山頂吶喊,以此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情緒。
過去式中,鋼琴陳老師在鄭子傑彈不出完整的曲子時,會溫柔地擁抱他,鼓勵他;現在式中,那個曾經自殺過的女班長,在起初的敷衍後,終於被鄭子俊的真誠感動,她告訴鄭子俊,她和他一起努力尋找寫遺書的同學的過程是“開心”的,因為她終於不再是孤單的,她喜歡和她的老師待在一起,她主動擁抱了她的鄭老師,鄭子俊老師也回應了這個擁抱。
電影直到最後,都沒有明確說明,到底是現在式中的哪個學生寫了那封攪動並串起整個故事的遺書。
但電影安排性格【內耗而少勇】的鄭子俊老師,在為即將聯考的學生上最後一課時,第一次清晰地、勇敢地當眾表達出了自己的想法——鄭子俊主動在黑板上寫下了自己的手機號碼,主動讓他的學生在不開心時,可以隨時找到他。
電影,終究有電影的理想主義。
很快,鄭子俊就收到了一個學生的“求救”簡訊,他們見了面,談了心,不管那個學生是不是寫遺書的人,在這一刻,他“得救”了。
至此,現在式的鄭子俊終於完成了對自己的學生的生命救援,也完成了對過去式的10歲的哥哥鄭子傑的生命救援。
30多歲的鄭子俊站在曾經和哥哥一起站過的天台,滿眼望過去的,是終於開心地笑起來的永遠10歲的哥哥。
鄭子俊心裡的血窟窿,也終於被填補了。
救人,也是救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