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能打動人心的動漫或動漫電影,你會推薦哪些呢
能打動人心的動漫或動漫電影,你會推薦哪些呢?
《千與千尋》這部作品是宮崎駿老爺子的動畫電影,應該很多小夥伴們都看過吧,感覺這部作品真的是非常打動人心,故事的內容本身也是讓我非常感動的,而且作品中告訴我們的要珍惜家人要珍惜現在的內容也很讓人動容。
從第一次見面之後,每一年,瑩都會來到這個地方找銀,而銀不能主動去找螢,因為如果銀的真實身份被人類知道的話,銀就會消失。但是銀最後還是為了救小孩而消失了,那個小孩是人類,非常感動人……
B. 兒童電影7一13歲勵志國產都有什麼電影
兒童勵志國產電影推薦:
1、《麥兜當當伴我心》
春田花花幼稚園出現嚴重經濟困難,面臨歇業危機,校長身兼數職努力維持經營。為挽救幼稚園,校長召集校友召開籌款晚會,只是春田花花的校友今日未能飛黃騰達,籌款寥寥無幾,但平庸校友的合唱卻如天籟一般。原來幼稚園各方面都很普通,唯獨在音樂方面有過人之處——校長平日把心思都放在不用花錢,只需耳朵和嘴巴的歌唱上。
於是有人建議,不如組織春田花花兒童合唱團,既可演出,也可賺錢。校長苦心尋覓找來膠牌經理人,演出大獲成功通告不斷.然而當合唱團到達事業高峰時經理人卻突然失蹤,校長在合唱團解散前的最後一場演出時,意外發現最成功的校友竟是已故的偉大男中音麥交,原來他一直對校長給他的音樂啟蒙心懷感激……
2、《尋找成龍》
該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十六歲男孩尋找成龍的故事。張一山是個北京孩子,跟隨父母在印度尼西亞生活,他因為喜歡功夫上了武術學校,卻因為中文差而常被嘲笑欺負,於是他來到北京希望找到偶像成龍學功夫。歷經重重波折之後,張一山終於見到了成龍,並且拜他為師。
3、《下一站天後》
出身賣魚世家的喜自小對大海練得好歌喉,理想能當上紅歌手。父親找來任職經理人公司的同鄉Queenie幫手,卻派喜到死敵夏利旗下當褓姆探軍情。利旗下女藝人Shadow無心事業只想戀愛;司機榮表面粗豪內心自卑,不敢追求Shadow。公司要Shadow出唱片,惜她五音不全,喜為她幕後代唱暪天過海,後利決定力捧喜。Queenie得悉代唱之事,決意在演唱會揭真相,摧毀眾人事業。
4、《挑戰者姚明》
22歲的小巨人姚明背負著滿肩的壓力來到了NBA。他曾一度在如何適應NBA場上和場下的生活問題上感到不適應,他還不得不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同時還要面對NBA的快速節奏和頻繁而又冗長的賽程。然而,憑借著勇敢和堅韌,用三年的時間向世界證明了自己。
影片從姚明當選NBA狀元秀談起,沿著他抵達美國,前幾場的低迷,斯坦普中心的爆發,巴克利吻驢屁股,廣告明星,湯姆賈諾維奇生病,火箭無緣季後賽這條時間線層層推進,穿插在這些主要事件之間的是大量當時姚明與翻譯科林賽場下的對話和賽場外的生活。
5、《我要成名》
《我要成名》是2006年亞洲第一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娛樂圈紀實電影,由香港導演劉國昌執導,霍思燕、劉青雲等主演。該片講述了一位到香港演藝圈發展的內地女孩,她歷經種種磨難,在經紀人幫助下最終問鼎威尼斯影後的故事。
6、練習曲
該片講述了一位有聽力障礙的年輕人,騎著腳踏車、背著吉他環島的故事。
C. 誰幫我分析下《歲月神偷》
【影片以導演羅啟銳六十年代末的經歷為背景,描述了以造鞋為生的羅氏一家人當時的境遇,並通過這幾個主要角色、一段浪漫的初戀、以及當日的種種人情世故和生離死別,帶我們回到一個令人懷舊的舊香港,重新經歷我們的經驗,也重新塑造我們的集體回憶。】
60年代的香港,風雲變幻。一面要忍受港英政府的壓制,一面又受到內地運動的波及,更要面對不時登陸的台風暴雨。老字型大小的永利街就處在這樣一個風暴的旋渦中心。
鞋匠羅一家四口,在街尾以做鞋為生。羅先生(任達華 飾)做得一手好鞋,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僅能養家糊口;羅太太(吳君如 飾)為人辛辣直率,人稱「俠盜羅嫂」。大兒子羅進一(李治廷 飾)16歲,品學兼優,是運動會的冠軍,全家人的希望,也是永利街的驕傲;小兒子羅進二(鍾紹圖 飾)8歲,在父母溺愛之下,天性頑劣,出了名的頑皮整蠱……一家人艱難度日,也算其樂融融。
然而大兒子與富家小姐芳菲(蔡穎恩 飾)之間一段純美的初戀、一場掃盪整個香港的颶風暴雨、更有一場潛伏已久的噩夢,讓這個普通家庭的平安幸福在一夜之間陡生變故、支離破碎……面對歲月這個最大的「神偷」,頑強不屈的人該如何去抵抗。
個人認為:
這是一部講述歲月消磨的溫情片,很感人,尤其是結尾部分。
我認為最感人的地方是看到台風襲來,一家四口抵抗風雨的場景以及羅進二(鍾紹圖)的哥哥(李治廷)過世的部分,特讓人糾結和流淚(起碼我哭了很久)。
而且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很能讓人回想起六十年代時香港的變遷或興衰,能很自然地帶動起觀眾的情緒(雖然我不是那個年代出生的,可也能讓我對當時情景有很深的了解)。
故事的開始是講述頑皮的弟弟羅進一(鍾紹圖飾)把金魚缸套在自己的頭上,拿著龜在鬧市中慢跑,回憶當時香港變遷的景象。
弟弟經常被老師罰,因為成績差而且不聽話,回家又經常氣他的爸爸(任達華)和媽媽(吳君如),非常頑皮和任性,這個情景讓人感覺很溫馨。
故事講述的不僅僅是當時環境的改變,還有少年的愛情故事。
哥哥羅進二(李治廷)與女友芳菲(蔡穎恩)之間發生的一段感人愛情故事,讓我很感動,電影中段他們倆依依惜別的情節讓人看了就覺得心酸,而且最後芳菲回國探望生病的進二,兩人重逢後親吻,然後芳菲滿帶喜悅離開醫院替他去買金魚,她走後,進二突然死亡,那個成為見進二最後一面的情景讓人不自然的掉淚,兩人的情感反差太大了。
最感人的部分是在進二的葬禮上,爸爸(任達華)播放大兒子生前錄制的一首歌--Echoes of the rainbow,讓整個電影場的觀眾都哭了。
這部戲真的很不錯,很贊,值得一看!
(求你了,給我分吧~這么詳細。打了我好久了,哈哈。)
D. 麥兜我和我媽媽觀後感800字
這是一部讓人看完以後會忍不住想立刻打電話給媽媽,告訴她「媽媽,我愛你」的電影。在這部麥兜電影里,謝立文終於不可避免地在麥兜童話般的故事中談到了生離死別——每個人成長到一定階段必然要面對的生離死別。
電影中,每次麥太病了要住院的時候就對麥兜謊稱自己要在上太空前接受體檢,年幼的麥兜對此深信不疑。作為一個單親媽媽,麥太為了麥兜實在太累了,她一人身兼數職,電視台,家居萬能俠,通渠,地產中介,親子節目…什麼都干,三不五時累到要住院,每次都跟麥兜說要上太空。後來麥兜不斷長大,他在成長以及找尋自我的路上越走越遠,也離愛他的媽媽越來越遠,他們之間過那些艱辛卻愉快的時光好像也變得模糊了。
終於有一天,麥兜接到台長的電話,台長告訴他:麥太哎呀,上了太空。這一次,她再也回不來了。
自麥太世以後,麥兜愈發沉默寡言,他獨自故地重遊,重溫與媽媽在一起的時光,那一刻他臉上的孤單與落寞是他未曾有過的表情。
媽媽,我學會了回到地球,你卻上了太空。
探長的小兒子聽完麥兜這個傷感的故事以後,一下抱住他的爸爸,哭著說:爸爸,你不要上太空好不好?
這顯然是整個觀影過程中最催淚的一幕,我想,所有的媽媽,所有有媽媽的人都會忍不住潸然淚下吧。
E. 求 歲月神偷 影評
在幻變的生命里,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歲月神偷》
若不是北京的夜太深,風太大,來往的路人太匆忙誰也看不清旁人的臉,我也不會選擇在這樣一個春風沉醉的任由淚水從眼角滑落;若不是音樂太美,故事太傷感,我也不會強壓著近乎哽咽的聲音給父親給遠在南國的父親忽然打去電話。我只是說「爸爸,很久沒和你說話了,問候下」,我沒能說我是看了一部叫《歲月神偷》的電影被觸動了心中那根敏感的神經而想念他和母親。
我已經不想再用「有情懷」來形容這樣一部製作認真充滿對往昔時光眷戀的電影了,反正郁悶是情懷,孤獨是情懷,懷戀也是情懷。那麼泛黃的鏡頭、悠揚動情的音樂,20世紀60年代香港平民生活的街區奔跑追逐打鬧孩童的笑聲亦是一種情懷,只是「情懷」這個詞說多了,真的顯得太過俗套也無意中顯露出自己語言的貧瘠。
雖然這部精雕細琢的電影在劇情依然還稍微有些俗套,窮二代男與富二代女的愛情,患上絕症結尾勢必死亡的男主角,生活艱苦卻又樂觀面對現實的小老百姓,無時不在烘托凄美氣氛的悅耳音樂,哪個也不能免俗,但這並不妨礙看電影的俗人們被打動。愛情與親情,平凡又殘酷的現實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這樣的元素只要組合得當放在任何時代都是最能打動人心的,看看那些充斥著熒屏和銀幕的電影電視哪一個又逃得開這些俗套,哪怕連唐僧、孫悟空也要與人與妖轟轟烈烈的談起情愛來。而作為導演羅啟銳與編劇張婉婷這對金牌組合最讓人稱贊的就是他們將香港六十年代人們的拼搏精神帶入到故事中,生活苦不堪言,但是像羅太所說「做人,總要信,總要信」 ,像葉倩文與杜德偉所唱「信世間始終全美」。
我想看過影片的預告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看過片名看過預告片早早的就知道影片要說歲月才是小偷,所以我始終沒有認為那個偷走了烏龜、偷走了金魚缸、偷走了寺廟中孫悟空像、偷走了米字旗、偷走了月光杯的弟弟會真的成為小偷。在面對失去最親愛的哥哥的時候,弟弟將自己偷來的一切都扔到了海里,因為奶奶說過用最珍貴的東西填滿了苦海就能與逝去的親人相見,孫悟空像沉到了海底、月光杯沉到了海底、再無法迎風飄揚的米字旗也只能靜躺水面,而曾經戴在弟弟腦袋上像宇航員帽子的金魚缸也搖晃著脆弱的身軀在海面上等待破裂。海那麼大,如何填得滿?水那麼深,如何看得到底。最殘酷無情原來還是時間,它帶走了哥哥、帶走了父親也將帶走奶奶,帶走一切行將枯萎與註定逝去的,是的,那是一切的一切,沒有任何人能夠逃過。比起現在直白的名字,影片另外一個名字《1969太空漫遊》或許更能激發人們的想像力。
看似簡單俗套的電影情節,即便不去深入挖掘和解讀,觀眾也不難看出那些潛藏在其中的其它關鍵詞,殖民地、粵語殘片、老港星、教會學校、內地人移民香港、香港人移民國外、英文歌曲……太多太多被歲月偷去的記憶,通過影像製造出的幻覺又被拿回,然後亦夢亦幻的像針尖一般或輕或重的扎人心的深處。
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承載了太多的沉重的擔子,好在任達華、吳君如、秦沛等一眾資深香港電影人不搖不晃的將擔子穩穩的抗在肩膀上,而哥哥與弟弟(特別是弟弟)的演繹也給人驚喜。要解讀那些深刻的意義,留給專業的影評人們,要借電影抒情,就留給我等這樣的凡夫俗子。只道是,不傷感,怎能不傷感。回首驚覺,天地無情時光最難留,人生幻夢歲月是神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