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看電影電視看到流眼淚是怎樣一種體驗
看到題主這個問題,就想起來十年前看《集結號》看哭了的自己。
2007年的時候我還小,十幾歲,那時候集結號上映也一個多月了吧,中央電視台的第六頻道播放那個電影,那時候正好我一個人在家,就坐在床上自己看起了那部電影,我小時候還挺喜歡這種戰爭片的,覺得爆炸場面很爽。沒想到這部《集結號》跟我以前看的都不太一樣,我在張涵予飾演的角色穀子地率領的部隊犧牲時,沒有哭;在他後面抗美援朝時期替別人踩地雷而負傷時,也沒有哭。卻偏偏在最後,在烈士陵園里穀子地對著以前的同袍質問出那句「他們明明都是烈士,怎麼就成了失蹤呢?」時,哭得不能自已。
以上是我總結的自己看電影和電視流淚的幾次經歷,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已經越來越難被感動了,這種經歷可以說是彌足珍貴了。
B. 為什麼有些人看電影會哭
有些人看電影會哭,是因為他們看到的電影中的人物所承受的痛苦、經歷的挫折,讓他們強烈地共鳴,發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流淚。
C. 面對看電影容易落淚的女生,你會認為這女生是個什麼樣子的人
我只能說她感情豐富。看電影會流淚,很多女孩子都這樣,我認為這類女孩子感情都是比較細膩的,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就是很容易被感動。
感性型人格英文叫做(Indivialist)曾否有人跟你說,你有藝術家的脾氣?這個自我型就正是藝術家的性格-多愁善感及想像力豐富,會常沉醉於自己的想像世界裡。
呈現方式:
感性型人格表現為,我很特別,與眾不同的,為了要與眾不同而逃避「平凡」,常停留在多愁善感里,固著在痛苦上,不喜歡現實,把注意力從現實中轉開,覺得過去情況較好,過去和未來都吸引他,現
在就是不行。
情緒比較會羨慕,自我防衛用的是升華,傾向於藝術、音樂,很浪漫透過一些美的東西來表達個人的情感。
用這些使自己很成功的從平凡進入不平凡〈誇大、演戲〉。為保持其特別性,避免簡單、普通,平常的喜樂和痛苦。是個夢想家。
健康人格:
很能體會別人的感受,對他人的悲哀、痛苦很容易感受到,有同理心及責任感。對超然的事有敏銳的感覺,有美的創造能力,有能力把消極的變成美及宇宙化(把垃圾變成能源)。常把自己帶到所做的事上,使自己整個的投入。有氣派、高品味,敏感。有文化背景如日本、英國等民族顯露此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