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電影製作人游戲

電影製作人游戲

發布時間:2022-05-31 03:11:09

A. 什麼游戲和製片人游戲相似

《半世界之旅》。
《半世界之旅》為一款女性向戀愛手游。在游戲中玩家將以唯一女性的身份受到所有男生的極致寵愛,與性格各異,種族橫跨人、妖、魔、獸的他們展開一段段刻骨銘心、盪氣回腸的動人愛情故事。

B. 請舉出20種由電影製作出的游戲

忍者神龜(電影版)
蜘蛛俠,有好幾部,像「敵友難辨」
變形金剛
金剛
功夫熊貓
機器人總動員
疤面煞星之掌控世界(這個電影很早的)
神鬼傳奇(木乃伊)
聖石傳說
黑客帝國:尼奧之路,還有重裝上陣等
鋼鐵俠
綠巨人2008
Highlander
哈利波特系列:鳳凰社,魔法石
星球大戰:舊共和國武士,帝國突擊隊等
騎士歪傳
加菲貓
大人物拿破崙
第一滴血
教父
諜影重重
伯恩的陰謀
指環王
兄弟連
貝奧武夫
大話西遊
投名狀
貓女
神奇四俠
納尼亞傳奇

太多了。

C. 製作游戲CG和製作動畫電影有什麼區別

從技術原理上說沒什麼區別,主要的區別在於需求。
動畫電影的時長通常不會少於40分鍾,長的一般在100分鍾,甚至兩小時,在工作量上是差了很多倍。即使是暴雪這種CG實力相當強的游戲公司,也不可能一做就是一部動畫電影,不是不能做,而是沒有必要。游戲公司做動畫CG通常有兩種目的,或者需求。一是用在游戲裡面,而是用於游戲外的宣傳。但無論是哪一種,都是為游戲服務的,它不光是為了表現這段動畫本身的價值,而是為了將大家吸引到游戲中去。所以,游戲CG動畫可以做的很叼,可以比起動畫分毫不差,甚至更強,但是游戲CG不是用來賣錢賺票房的,而是為了讓大家買游戲,充錢的。
另外,對於動畫製作者,即各類動畫師,游戲公司和動畫公司都是需要的。而日本ACG業界,參與游戲動畫製作的人才並不少。比如說新海誠在自己做動畫導演前,就是著名游戲公司falcom的動畫師,而在他做動畫電影導演後,依舊會為galgame會社minori製作游戲OP。由此也可以看出,游戲動畫也是可以外包的,而動畫製作人也有可能承擔游戲CG的製作。而日本某些游戲公司的動畫製作實力本來就很強,在技術上完全不遜於動畫公司,它們打造的游戲OP,有些和動畫別無二致。
所以,游戲CG和動畫電影製作在技術上沒有區別,區別的是需求和目的。
文:霜辰

D. 求一個製作電影的單機游戲

看描述.應該是電影夢工廠.又名電影大亨.好像有一個台版的也叫這個名字.不過我說的這個是美國的獅頭工作室(被微軟收購後沒多久就關閉了)做的.

E. 《神秘海域》能否打破游戲改編電影出爛片的魔咒

電影中游戲的改編是一個神奇的話題。至於玩家群體,這足以引發一場關於他們最喜歡的游戲是否應該被拍成電影的激烈辯論。由於游戲和電影這兩種文化載體的差異,導演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將游戲情節“移植”到電影中。我覺得這次《神秘海域》改編的電影只要能夠保持對原作的基本尊重,再加以合理的創新和改編,就能夠打破這個魔咒。

如何才能讓游戲改編的電影取得成功?

游戲改編電影成功的關鍵是確保電影質量,滿足觀眾,同時最大限度地恢復游戲,而不會讓玩家失望。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但在實踐中卻很難做到!畢竟,隨著電影業的日益成熟,觀眾對看電影的要求比看游戲的要求要高得多。由於載體不同,而且游戲往往是互動的,有時游戲中漂亮的橋牌照片在移動到電影中時會顯得很尷尬。

F. 電影製作人的介紹

《電影製作人(別稱:電影人、導演萬歲)》,AVG 冒險游戲,在《電影製作人導演萬歲》中,玩家需要探索一個鬧鬼的電影院,試圖揭開其中的秘密。

G. 小島秀夫這樣的游戲製作人轉行拍電影會製作出怎樣的作品

我很喜歡小島的游戲,要是拍電影的話,那麼我來講下我的觀點!

我記得他們的製作人好像曾經說過我們的世界觀是1000小時游戲時間的游戲,2個小時的電影是無法拍出我們的精髓的


Silent Hill系列

作為一個有經驗的電影迷,島上的美感和感覺絕對到位。就個人而言,預告片預告片在12年內的氣氛簡直是史詩般的殺戮。,尤其是Phantom Pain的那醫院場景的那一段,剛出來的時候在國外幾乎周圍所有人都驚為天人被驚艷得閉不了嘴合不攏腿,但是這畢竟還是游戲。



H. 製作人是什麼意思

製作人是一種職業名稱。
製作人的工作主要是規劃製作進度表,策劃安排進度,安排每日每天的製作進度,尋找製作群/製作公司,對外爭取出資者,同時必須和執行製作共同作業,以確保企劃的每個元件都能按時並正確無誤地組合在一塊兒。製作人類似導演及製片人的綜合工作。
分類:
1、電影行業
電影製片人,也稱「出品人」,指影片的投資人。影片的商業屬性,決定了製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權決定拍攝影片的一切事務,影片完成後,製片人還要進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場進行宣傳和推銷。
2、音樂行業
音樂製作人的概念,等同於在影視業中導演一樣的重要作用。音樂製作人將決定與把握被製作對象(歌手唱片專輯或單曲)的整體音樂風格路線。是需要了解知識面很廣的職業。通常需要了解歌手的基本專業情況,一個優秀的製作人是懂得如何挖掘出歌手身上的更多潛力。從歌手唱片策劃,到後面的約歌,邀詞,發編曲,製作進度表,進棚錄音監制,人聲及樂手錄音監制,混音監制等等前後期所有工作都應該屬於音樂製作人的工作范疇。
游戲行業
3、游戲製作人(GameProce)主要指全面掌握了從研發到運營整個體系知識的游戲項目的總負責人,在其管理下實現游戲研發運營一體化。國際上最主流,也是最流行的,被使用的最多的製作人體制(如:小島秀夫、宮本茂、鈴木裕)。國內也在走此類趨勢,代表公司為上海盛大、深圳騰訊、久游網。在巨人網路則是事業部,變相的製作人制度。

I. 戀與製作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游戲

試想你是一個電視台製作人,忽然有一天,4個完美「優質男」從天而降,對你展開熱烈追求。而你身上還有超能力,捲入了一個巨大的陰謀中。

浪不浪漫?韓不韓劇?少女漫畫、科幻小說、刑偵小說和愛情小說里的橋段幾乎一網打盡。這就是一款名為《戀與製作人》的游戲的故事背景。

僅在安卓游戲平台TapTap上,公測期間,《戀與製作人》已經有超過46萬次的安裝量,一度沖到了下載榜的第一名。據官方數據,其公測預約人數超百萬,在游戲圈裡引起了不小爭議。

即使你從沒玩過這個游戲,可能也在朋友圈裡見過其他人PO出遊戲畫面的截屏——像漫畫人物一樣的男主角,說著各式各樣的情話。更誇張的是,在微博上,已經有人為了這個游戲花費了上萬元。

「這個游戲算是今年市場里的一匹黑馬了。」在上海一家游戲公司做運營的張惠說道,「一邊羞恥,一邊沉醉」,是她對《戀與製作人》評價。

《戀與製作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游戲

《戀與製作人》宣傳圖

《戀與製作人》分成「談戀愛」和「經營影視公司」兩部分。玩家可以自己設定女主角的名字,4個男主角則是典型少女漫畫或網路小說中的人物。

他們包括說話毒舌、有飛翔超能力的警察白起,刀子嘴豆腐心的霸道總裁李澤言,腹黑的天才教授許墨,還有頗像鹿晗的超級偶像周棋洛。4個男人都帶著不可說的目的接近女主角,並且愛上了她。他們會淋雨送女主角回家、在雪地里跨年、去郊外看螢火蟲等。

但是,這些愛和浪漫並不是免費的。

談情說愛的關鍵就是搜集「羈絆卡」,得用「鑽石」才能抽取。如果某位角色的卡足夠多,女主角就會接到他打來的電話、發來的信息、收到「朋友圈」的回復,好感度也會加成。越浪漫的情節,游戲設置的門檻,也就是對羈絆卡的要求也越高。

盡管抽卡所用的「鑽石」可以靠完成任務獲得,官方偶爾也會贈送,但獲得鑽石最快、門檻最低的辦法是花錢購買。

從《戀與製作人》如今的風靡程度看,它的用戶似乎一點也不介意花錢購買來浪漫情節。「有很暖的劇情,會覺得這個人太好了。」28歲的日語老師王樂樂說。她在游戲中的「約會對象」是李澤言,這個「霸道總裁」會陪她看電影,然後睡倒在她的肩膀上。

在《王者榮耀》《荒野求生》這樣「打打殺殺」的游戲之後,專供滿足「少女心」的游戲也出現在了聚光燈下。

乙女游戲的前世今生

按照游戲類別劃分,《戀與製作人》屬於「乙女游戲」。在日語里,「乙女」指「未婚的年輕女孩,純潔的少女」。

乙女游戲在日本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它們情節萬變不離其宗,主角通常都是平凡的少女,有多個不同風格的男主角追求她,男主角們還有一把好嗓子和玩家聊天。它們與其說是游戲,倒不如說是代入感極強的電子小說。

1994年,日本光榮游戲公司發布了一款名為《Angelique》的游戲,揭開了乙女游戲的序幕。它虛構了一個由女王支撐和守護的世界,故事從一個叫Angelique的17歲金發少女成為女王候補開始,講述她怎麼成為女王、如何和9個守護者發生各種愛情故事。此後,光榮公司又發布了一系列乙女游戲,比如講述穿越故事的《遙遠時空中》,迄今為止已經出到第六部。

《Angelique》系列

乙女游戲最為常見的玩法就是AVG,也就是文字冒險類游戲。它類似於把小說拍成章節電影,靠對話推動故事情節。對話里很多時候會有選項,對應不同的故事線,而且這些選擇通常有傾向性,會降低或提高某個男候選人的好感值。

「乙女」早就深入到日本游戲文化中,2006年,日本排名前20的戀愛題材游戲中,有7個都是乙女類游戲。2008年在日本PS2登陸的《薄櫻鬼》系列,講述的則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武士組織新選組的故事。根據官方數據,截至2016年9月30日,該游戲總銷量超過了100萬部。

《薄櫻鬼》系列

在國內,女性向游戲也有了熱起來的苗頭。

《戀與製作人》的開發商蘇州疊紙此前最知名的作品是換裝游戲《暖暖環游世界》和《奇跡暖暖》,玩家需要給角色「暖暖」收集衣服和換衣服,玩法簡單重復。但《奇跡暖暖》曾一度沖到了iOS游戲類應用暢銷榜第二名,僅次於《夢幻西遊》,超過不少以男性玩家為主的重度游戲,這也讓很多人看到了國內女玩家強勁的付費能力。

「少女們」在沉迷什麼

乙女游戲大都為戀愛游戲,這類游戲最強烈的特質就是「唯美」「完美」,與現實最大限度地剝離。所以《戀與製作人》的設定場景雖然在都市,但人物都有超能力,從來不需要為生計發愁。

劇本是這類游戲的重頭戲。游戲里男主角雖然性格各異,但有一個共同點:對女主角無微不至,而且很擅長說情話。最為誇張的是日本2015年大熱的乙女游戲《夢王國與沉睡的100王子》,它有超過100個角色,滿足各種玩家的需求。

《夢王國與沉睡的100王子》

而且,乙女游戲都會找知名聲優配音。這不僅讓人物形象更立體,對玩家而言,還有種「聽聲音耳朵會懷孕」的魔力。

張惠就是個「聲控」,在《戀與製作人》中,她喜歡的許墨由聲優夏磊配音,後者正好是近年大熱的動畫《全職高手》中的角色喻文州的聲優。王樂樂和另一位名叫邵怡斐的玩家則喜歡李澤言,這個角色的聲優吳磊,曾經給動畫《秦時明月》衛庄一角配音。

而為了讓游戲的沉浸感更強,《戀與製作人》加入本土化的互動,比如玩家能發朋友圈、接電話,和男主角們用微信界面相似的社交軟體聊天。這意味著她們同時擁有4個「雲端男朋友」。

「它的互動系統的真實性是其他游戲無法比擬的,你知道是虛擬世界,但與現實世界又產生很多牽連,很奇妙的體驗。」張惠說。

這種做法,《生化危機》的開發商、日本知名的游戲公司Capcom在乙女游戲《無法觸碰的掌心》中也用過。除了打電話和日常用社交軟體聊天外,他們嘗試把玩家的手機屏幕變成場景的一部分。游戲情節中,當男主角被囚禁在房間里時,有3個攝像頭在暗中監視他,玩家的手機屏幕就是鏡頭。

《無法觸碰的掌心》中,玩家的手機變成了房間的攝像頭之一。

而《戀與製作人》第一人稱主角、有聲對話、不同時間和城市的場景插圖,以及略傷感的背景音樂,也讓整個游戲營造的「完美世界」足夠真實。「白起帶我從窗戶飛出去的時候,我感覺我心動了。」邵怡斐說。

女性玩家崛起

一直以來,國內的游戲市場都由男性主導。但手游興起後,參與門檻降低,女性有更多的途徑接觸游戲。根據調研機構極光大數據的報告,網易的游戲《陰陽師》上線一年後,現在玩家中女性的比例已經超過了6成。這是一款中性化的游戲,但靠著精緻的畫面和聲優吸了不少女性玩家。

至於《戀與製作人》,與其說玩家是在玩游戲,不如說她們是在談一場超級理想化的虛擬戀愛。

只要她們肯花錢,就一直有驚喜的劇情發展在等著她們。毫無疑問的是,高顏值的男主角、一心呵護女主角的寵溺劇情、秒回消息的認真態度,都讓它比現實中的交往更討人歡心。

邵怡斐便覺得,她在現實生活中接觸的男生,和游戲中的完美人設一對比,有點兒糟心。「(游戲人物)太完美了,然後看著周圍的同學更絕望了,到了研究生,男的更不收拾自己了。」剛剛開始研究生生涯的邵怡斐還是個單身姑娘,她說她雖然不會把人物設定和現實搞混,但偶爾會覺得周圍的男生太不修邊幅。

「談戀愛哪有玩游戲好玩。」同樣單身的王樂樂這么告訴道金字招牌研究室。她每天都會在微博上和游戲圈子裡的朋友討論李澤言,說「他為什麼那麼可愛」。因為太過喜歡李澤言,如果女主角在游戲中和其他角色發展劇情,她甚至還會有負罪感。

如果說曾經女性消費者的少女心還停留在郎才女貌、灰姑娘遇上王子這樣的偶像劇的話,戀愛類的乙女游戲則更像是這種少女心的沉浸式衍生。在現實生活中,帥氣多金、善解人意、永遠不會生氣、發消息還秒回的男朋友幾乎不會存在,所以她們樂於花錢買來這種「完美戀愛對象」。「這些花銷都當做日常娛樂的支出,干什麼不得花錢呢。」王樂樂說。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游戲中的那套「完美戀愛」。一些太過理想化的情節,也會讓不喜歡「假想」「虛擬」的人感到「智商受到了侮辱」。

「為什麼我每次玩所謂女性向游戲都覺得很大笨蛋?舉個例子,剛才玩到的情節是你在便利店忽然遇到當下最紅小鮮肉,比如吳亦凡或鹿晗,然後你們同時伸手去拿同一包薯片,還就此展曖昧的對談?」一個在風險投資行業工作的公司人說道。

在聽到玩家對游戲虛擬情結的沉迷時,另一位在雜志社工作的85後公司人也有點驚訝:「(游戲男主角)這種話術,讓我有種在和黃曉明、楊洋、張翰霸道總裁談戀愛的感覺。大概是我落伍了,假想不能當飯吃。」她看到了微博上的幾張截圖,名叫白起的角色就像偶像劇中的8塊腹肌男主角一樣,撒嬌讓女主角幫他包紮。據說為了開啟這段劇情,有玩家花了3萬元。

即使是追求代入感,也有玩家把自己真實的生活和游戲區分地很明確。邵怡斐就認為自己還比較清醒。「生活比紙片愛情重要。」她說砸錢購買滿足感後,放下游戲,她的日常生活還是照舊。

無處不在的付費

外界有所不知的是,乙女游戲實際上是一類很賺錢的產品。游戲本身的開發並不復雜,有些甚至不需要程序員,有技術好的畫師和能寫劇本的編劇就能開工。

女性向戀愛手游廠商arithmetic的社長伊勢明日香曾說,正常情況下,一款乙女游戲的開發成本不到100萬日元(約合6.5萬元人民幣),重量級游戲的成本也不過500萬日元(約合28萬元人民幣)。

然而,這類游戲的回報卻是巨大的。伊勢明日香稱,平均每個用戶會在游戲上花費500日元(約合28元人民幣)左右,而arithmetic已經有6款游戲收入超過1億日元(約合579萬元人民幣)。

現在的乙女游戲已經加入了很多其他游戲元素,比如日本游戲《天使與惡魔的秘密花園》里有換裝元素,玩家能給角色更換衣服、發型和臉部的裝扮——這些設計自然是為了讓玩家花錢。

《天使與惡魔的秘密花園》中玩家可以給角色更換衣服、發型和面部的裝扮。

這些游戲在一開始都會放出些甜頭,吸引玩家入坑。「最初的花錢,是因為首次充值6元,會得到一張分值很高的卡片,你充了之後會有限時優惠,各種優惠出來,當時就會有點不理智。」邵怡斐說。

然而,當她給《戀與製作人》充一些費用後,卻發現這是個無底洞。「所有的環節都寫著:我要錢。」邵怡斐說,所以不少玩家戲稱這部游戲為《氪與紙片人》。她說的『氪』是『氪金』的簡稱,源於日語『課金』,特指為網路游戲充值。

但在乙女游戲更發達的日本,它們的發展靠的並不僅僅是游戲付費,其衍生出來周邊才是吸金的重頭。

早在1994年,《Angelique》就出過上百張的廣播劇CD和角色歌集,此後還有漫畫、動畫和小說。《薄櫻鬼》也推出了系列漫畫、動畫,還有周邊的紀念品。游戲公司Idea Factory和二次元周邊商家COZY WAVE合作,推出了乙女向戀愛游戲《Realize??世???》的系列香水,每款售價6480日元(約合410元人民幣),在COZY WAVE的線下零售店、動漫周邊店以及日本亞馬遜平台上銷售。

《Realize??世???》的系列香水

王樂樂在《戀與製作人》上花了不到200元,卻為另一款乙女游戲《心跳餐廳》中花了「數不清的錢」——這款游戲中,玩家不僅能談戀愛,還能經營餐廳。

除了游戲里購買個人傢具和菜譜,她付費的大頭都在周邊上。她會托朋友從日本捎周邊,幾十元的徽章、上百元的大幅海報、公仔,還有價格更貴的CD,這些周邊產品能鋪滿她一個卧室的地板。相比於在游戲里砸錢購買虛擬的鑽石和金幣,這些「氪金了的東西是看得到的,就很滿足。」她說。

國內乙女游戲玩家們顯然是樂於買單的,但手游難免面臨著容易過氣的命運,這次的《戀與製作人》也不知道能維持多久的熱度。

而日本有完整的二次元產業,配套的漫畫、小說、動畫的陣列延長了游戲本身的生命期,更不用說周邊產品層出不窮。不知道未來,國內乙女游戲的升級版們,能從它們的日本前輩那兒學到多少能更「可持續發展」的技巧。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王樂樂、張惠、邵怡斐為化名。)

作者袁斯來王俞豐

編輯黃瀚玉

你也許還會感興趣:

J. 《戀與製作人》再次登上熱搜,你對這款游戲是何看法

《戀與製作人》再次登上熱搜,你對這款游戲是何看法?我認為這個游戲還是很不錯的。

一:《戀與製作人》再次登上熱搜

《戀與製作人》,是蕪湖疊紙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在2017年發行的一款游戲。蕪湖疊紙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是在2016年成立的一個網路游戲公司,公司旗下的游戲有《奇跡暖暖》、《戀與製作人》、《閃耀暖暖》、《暖暖環游世界》這四個游戲。其中,最受歡迎的是《閃耀暖暖》和《戀與製作人》這兩款游戲。毋庸置疑,作為公司最有人氣的手游之一,公司的游戲策劃在《戀與製作人》這款游戲的身上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我想,這份用心也是《戀與製作人》很多粉絲堅持玩下去的原因之一吧。

時間一晃而過,《戀與製作人》游戲也在2020年的年末迎來了自己三周歲的生日。在三年多的時光里,《戀與製作人》收到了非常多粉絲的回饋。在《戀與製作人》游戲的每次更新維護時候,總能引起玩家們對游戲更新的劇情或者活動去進行熱火朝天的討論,因此它有很多次都在更新維護的時候登上了社交媒體的熱搜榜。

所以,我覺得《戀與製作人》真的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游戲,希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來玩這個游戲。

閱讀全文

與電影製作人游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會五哥帶你喝酒去是什麼電影裡面的 瀏覽:712
一場電影哪裡可以看 瀏覽:22
小孩子微電影劇本 瀏覽:574
挪威的森林電影天堂下載 瀏覽:734
莫高窟電影題材 瀏覽:606
緊急救援的電影怎麼畫 瀏覽:576
槍戰電影大全國語版全集 瀏覽:59
女的看小電影都沒反應了 瀏覽:919
魔獸世界任務電影 瀏覽:413
天堂第一電影院 瀏覽:592
小電影福利群免費下載 瀏覽:472
扎導拍過哪些電影 瀏覽:320
爆笑沙雕電影片段 瀏覽:794
手機必備電影軟體 瀏覽:906
凝雨哪個電影里的人 瀏覽:766
去北京電影學院要花多少錢 瀏覽:696
mc微電影想像力方塊 瀏覽:547
韓國明星馬東錫拍過哪些電影 瀏覽:520
機械戰警是哪個電影公司的 瀏覽:366
電影追虎擒龍是哪個公司出品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