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最近一部朝聖的電影

最近一部朝聖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2-05-31 11:50:45

❶ 誰知道電影《朝聖者》的別名

holy man 中文譯名一般叫做搖錢樹 朝聖者是另外一個譯名 你用這個的話 比較難找片源

❷ 電影《岡仁波齊》主要講了什麼

近日,一個在多倫多電影節上映過的電影,在中國大陸地區正式上映——電影《岡仁波齊》,一部關於「朝聖之路」的電影。

❸ 朝聖之路電影

鏈接:https://pan..com/s/1mx7rKpvt01tJ-xD4_C7qOg

提取碼:rkpr

《朝聖之路》是由艾米利奧·艾斯特維茲執導,馬丁·辛、黛博拉·卡拉·安格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主要講述了美國醫生湯姆在兒子丹尼爾不幸在法國遇難之後,動身前往法國取回兒子的遺體和遺物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❹ 尋一部電影,有西藏朝聖的僧侶的

紅河谷》,我記得裡面有這樣的鏡頭,只是記不起來身體貼向大地的人是誰了。邵兵主演的那個版本

❺ 香港電影《朝聖之旅》給我們展示了哪些不一樣的畫面

當我真的要去香港的時候,我並不打算去迪士尼、海港城,以及海洋公園。我決定去尋訪那些曾經留在青春記憶中的經典港片的取景地。這些電影分別是《天若有情》《重慶森林》《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喜劇之王》《無間道》《歲月神偷》以及《志明與春嬌》,來一次香港電影的朝聖之旅。電影中的香港,香港造的電影,過去和現在,光影和現實,相互映襯,令我這一次的朝聖之旅光芒萬丈。

香港電影朝聖之旅第一站《天若有情》取景地:聖瑪加利教堂


接著劉德華(華弟)對吳倩蓮(jojo)說:「jojo,如果你希望我們將來會怎樣,你就請上帝賜給我們」。於是吳倩蓮(jojo)跪在教堂的階梯上,開始祈禱。但因為劉德華還是要去報仇,於是騎著摩託疾馳而去,留下吳倩蓮(jojo)無助地在黃泥涌道上赤足狂奔。這個畫面也成為了香港電影史上永恆的經典,留在了萬千的影迷心中。

❻ 電影《岡仁波齊》將於6月20日全國公映,信仰的力量到底有多強大

用朴實無華詮釋的美
文/夢里詩書

《岡仁波齊》偽紀錄片式的手法,對藏族匍匐叩拜朝聖之路的聚焦,在導演張揚的鏡頭下,所為人感受到的是一種淳樸的美,電影這種美的締結,卻又並不是單依靠西藏壯麗的景色,而是對朝聖者們一言一行的細膩捕捉,使這種美在不經意間便得以躍然光影。

「岡仁波齊」是一座山的名字,在普通人眼中他或許就是一座壯麗的山峰,但在無數藏傳佛教信徒眼中,它的意義卻遠不止於是一座山那麼簡單,在藏傳佛教里他們認為岡仁波齊是神的住所,代表了無量的幸福,而在神山岡仁波齊的本命年前去朝拜,更是會獲得乘倍的功德,由此電影也拉開了序幕,一群包含了孩子、孕婦、屠夫等男女老少的藏民出於不動的期望,不遠千里的朝拜之路,構築了電影劇情的脈路。

磕頭前行,風餐露宿,甚至不惜搭上了自己的生命,只為前往神山朝拜,或許很多人都不解這種行為,會認為它是一種落後的愚昧,所以張揚在《岡仁波齊》的故事上選角其實非常巧妙,他並沒有糾結於宗教本身,而是讓所有觀眾都能在這樣一部作品中,看到了一種被電影藝術所提煉的魂魄,這魂魄既源於一群藏民本色出演的真實,也更源於深植於這群信徒身上對信仰的虔誠。

在長達一年的朝聖之路上,這個由不同的年齡身份的人組成的隊伍,沒有人會去偷懶,在這條充滿了苦難和危險的道路上,也沒有人會去遲疑,影片中朝聖者們對信仰的虔誠無是讓人嘆服的,而電影本身更多的只是在原生態的去展現這種虔誠,沒有刻意的升華,也沒有對信仰的質疑,甚至沒有對西藏的景緻給予太多的鏡頭,在這個角度上,電影是如此的朴實,而劇情的植入,在讓這個故事變的更為飽滿充沛的同時,更還讓那信仰中善的光芒變的如此奪目。

關於信仰的宗教電影其實並不少,但卻鮮有一部國產電影能這樣真正客觀的去展現信仰,去在虔誠的信仰中朴實無華的詮釋真善之美,而《岡仁波齊》正是這樣的一部佳作。

❼ 彝族電影《我的聖徒》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說起朝聖,一般人想到的肯定是麥加,每年幾百萬人前往聖城,盡管時有踩踏事件發生,卻難擋虔誠之徒的朝聖之旅;還有那些在青海湖邊、藏區高原,一步一磕頭、一步一附身的藏民們,風雨無阻,披荊斬棘,只為到達心中聖地。


《我的聖途》講述的也是這么一個故事。時代背景,影片被設置在了上世紀二十到四五十年代之間。片中,一個名叫沙馬達伊的年輕畢摩(祭司,彝族文化與歷史的傳承者),為完成父親的遺願,實現心中的夢想,一路潛行,修煉心性。雖歷經坎坷,卻始終能披荊斬棘,只為尋找心中的聖潔之地。


期間,沙馬達伊邂逅了阿幾及其一家,親歷了涼山彝族彝民所經歷的風風雨雨。愛與恨的交織,情與仇的糾葛,一幕盪氣回腸的史詩級朝聖之旅,生死之戀躍然幕上,盪人心魂,凈人靈魄。觀眾雖不在朝聖的路上,卻也因此擁有了一顆朝聖之心。正源於此,影片所勾聯而出的情感共鳴、心理共振才能入山澗清泉,汩汩而來。


雖然是一部頗具文藝氣息的民族史詩巨作,但《我的聖途》卻不乏商業元素。


片中,大段大段來自涼山彝族民間的原生態歌謠,附和著那山那水的青草、密林、溪流、白雲,直抵心間。這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聲再現,也不禁讓人想起了來自彝族的彝人製造、吉克雋逸、阿魯阿卓等享譽全國的歌者。總之,音樂文化作為彝族民風民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的聖途》中,展示的淋漓盡致。重要的是,這些歌曲、音樂、民謠、小調、鄉音的反復吟唱,又不單單是一種吟唱,更是在訴說,在傾訴。它是情感的寄託,是心靈的港灣,是魂體的慰藉,點綴在影片之中,為影片增色不少。


《我的聖途》有堪稱一部旅遊廣告宣傳大片。當鏡頭語言隨著沙馬達伊的朝聖之履,一步步走過涼山的山山水水的時候,極清鏡頭或近景或遠景的呈現,都將這片神聖之地展示的美輪美奐,美到窒息。這里空氣清新,簡直就是天然的氧吧。這里山水清濯,簡直就是人間的天堂。這里密林蔥蔥,白雲悠悠,溪流淙淙,青草幽幽,是一個來了就不想再離開的地方。心中的聖地,也莫過於此。


《我的聖途》更有驚心動魄的史詩級生死絕戀。沙馬達伊與阿幾的坎坷情路,憂傷、悲涼、戳淚、虐心,溫情到暖心,凄絕到極致。還有鈕特與阿果的悲情,直叫人淚不夠流,泣不成聲。


《我的聖途》還有對涼山彝族原生態民情風俗的精準還原和再造。比如那一幕幕頗具古典意味的且形式感濃郁的大比拼,大決斗,大決戰,弓、弩等神器一一再現,角斗絞力頻頻上演,其所呈現出來的卻是彝民的血性,彝人的熱辣。彝族的民族性也隨著沙馬達伊的朝聖之旅一點點釋放出來。


不過,在文藝氣息、文藝調性的打造上,《我的聖途》依舊保持了一貫的高水準。對聖史的精準再現,對聖地的精細還原,對聖潔的精度解讀,對聖心的精雕細琢,都讓影片從頭至尾洋溢著史詩般的氣勢。《我的聖途》,不只是好看那麼簡單!!!

❽ 為何電影《阿拉姜色》中女主身患絕症之後,選擇去拉薩朝聖而不是接受醫療救治

《阿拉姜色》是一首傳唱在康巴地區的藏語祝酒歌,也叫《阿拉嗆色》、《阿拉嗆色兒》、《阿拉羌色》等。

經過《岡仁波齊》的票房發酵,藏民轉山磕長頭被放在了一個崇高的位置上,經過提純想像,有如一幫鋼鐵意志、百折不饒的聖人。 而《阿拉姜色》所透露的是,那些完成朝聖的,並不是被幻想的完人,而是帶有一己心願、私情未了的平凡人。一段心靈的旅途,電影中的人已出發在路上,電影外的人不知何處是歸途

❾ 電影《岡仁波齊》里小女孩輟學磕大頭去朝聖這一場景,小女孩為什麼要這么做

張揚導演的《岡仁波齊》上映有段時間了,票房已經突破了9000萬。對於一部題材比較冷門的影片來說,這個成績有些意外。票房逆襲的同時,《岡仁波齊》產生的爭議也不小。看這部片子之前,大海和多數人的想法可能一樣,覺得朝聖是一種愚昧、落後的行為。預告片里,一位母親對小女孩說「磕頭好,磕頭長見識」,這句話尤其刺激了我的神經。

很多人說,宗教信仰是迷信,但是真的經歷親人離去的時候,誰不希望有一套方法體系讓自己減輕悲痛,也讓死者有個體面的葬禮。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或傳統習慣,這些傳統代代相傳,構成了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特徵。

題中的小女孩其實很簡單,就單純的是信仰,一種對生活的渴望。

❿ 熱門電影《岡仁波齊》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普拉村村民尼瑪扎堆(尼瑪扎堆飾)在父親去世後決定完成父親的遺願,帶著叔叔去拉薩和神山岡仁波齊朝聖。時正馬年,正好是神山岡仁波齊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裡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瑪扎堆的朝聖隊伍。這支隊伍里有即將臨盆的孕婦、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殘疾的少年,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故事也懷揣著各自的希望。為了去岡仁波齊,這支十一人的隊伍踏上了歷時一年,長達2500多公里的朝聖之路。

閱讀全文

與最近一部朝聖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槍戰電影大全國語版全集 瀏覽:59
女的看小電影都沒反應了 瀏覽:919
魔獸世界任務電影 瀏覽:413
天堂第一電影院 瀏覽:592
小電影福利群免費下載 瀏覽:472
扎導拍過哪些電影 瀏覽:320
爆笑沙雕電影片段 瀏覽:794
手機必備電影軟體 瀏覽:906
凝雨哪個電影里的人 瀏覽:766
去北京電影學院要花多少錢 瀏覽:696
mc微電影想像力方塊 瀏覽:547
韓國明星馬東錫拍過哪些電影 瀏覽:520
機械戰警是哪個電影公司的 瀏覽:366
電影追虎擒龍是哪個公司出品 瀏覽:576
微電影波仔的夢 瀏覽:291
功夫片電影打鬥片段 瀏覽:691
哪個電影採集站好 瀏覽:300
酒的故事北京電影學院 瀏覽:419
方中信關之琳電影全集 瀏覽:828
類似登陸之日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