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無盡噩夢》這款游戲有多恐怖游戲畫面可怕嗎
總有一些人喜歡尋求刺激,去做一些極限運動,或者去體驗人為製造出的恐怖,比如去鬼屋、看恐怖電影和玩恐怖電子游戲。信奉著唯物主義的人們,明明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鬼,但是在人為製造出的恐怖氣氛中依然膽寒,恐懼的心態會刺激大腦,讓人處於一種別樣的亢奮當中,會在驚悚當中產生快感,恐怖元素帶來的就是另類的快樂。電子游戲《無盡噩夢》做出一種極其恐怖的游戲氛圍,刺激你的視聽感官,「快樂」可以翻倍。
恐怖游戲中最關鍵的就是渲染恐怖氣氛,《無盡噩夢》的氣氛營造非常成功,就連一個小小的開門聲,都會讓人有毛骨悚然的感覺,如果你也喜歡在恐怖游戲中尋找刺激的話,可以來《無盡噩夢》中感受一下極限恐怖,用第一視角去體驗未知的危險。
Ⅱ 為什麼國外的恐怖游戲比中國恐怖游戲還恐怖
我們不是想不到,而是做不到。做出來也到不了玩家手裡。
首先國內游戲做出來得審批,審批過不了就沒有上市資格。這個審批標准就不用說了,恐怖游戲幾大核心要素都得給你ban完了。走出來一個閹割版的游戲,啥意義。
其次,輿論環境。雖然這個話題比較惡心,但是該說還是得說。現在國內輿論分為幾個階【防止和諧】級:家長為孩子好屬於第一階,扯上影響孩子身心發展就一定能占據道德高地;游戲元素抄襲屬於第二階,游戲里不能有絲毫借鑒,否則就會被掛起來噴;腦癱營銷號屬於第三階,在微博貼吧帶節奏,敗壞路人緣。
就隨便舉個例子,游戲標注未成年人禁止游戲,總有一些腦癱小學生硬要玩。玩就算了,萬一被嚇到了,被家長看見了,朋友圈一發,營銷號一截圖,得嘞。然後這時候有人就跳出來發幾個模稜兩可的證據,說抄襲游戲還有人吹?
一套組合拳,這游戲想翻身都難。到時候家長理直氣壯,我為孩子好怎麼了?營銷號直接裝死,消失,發文假道歉博同情。噴子都是鍵盤俠,消失一下沒事了。國內就是這樣啊,網民的智商有時候超乎你的想像,明明是腦癱學生不看年齡段,家長沒教育好只能甩鍋游戲,正好營銷號想賺錢,噴子想找存在感,戲檯子就搭起來了。說多了惡心,就這樣吧。
最後,游戲廠商。前段時間黑神話悟空的招人廣告大家應該都知道了,發出來以後各方大廠直接伸手挖人。這叫什麼,這叫惡性競爭,這叫資源壟斷,沒人管的了。
現在國內游戲都是這個宗旨,我能躺著把錢掙了,為什麼要站起來?現在隨便出個手游就能掙大把的錢,做個良心大作得多費勁啊,人家大廠心裡明白著呢。關鍵是人家不做,你小作坊做了,你這不是壞我飯碗嗎,不識抬舉啊?直接動手給你核心挖了,或者收購然後擱置,直接讓你游戲做不出來,大家又回到了惡臭的環境里,一起賺黑心錢。好啊,手段真的牛。
我的看法,國內游戲必須要來一次核爆。只要有一個國際3A級別的大作問世,不管是恐怖還是神話什麼別的題材,能讓國內玩家體會到,原來我們國內能做出這種好游戲,然後橫向對比發現某些大廠做的游戲真的只為賺錢,就夠了。目前國產之光,我看好悟空,也期待著它問世那一天,國內游戲環境能得到群眾自發的清洗。
我懷疑我這回答能不能過審,畢竟老敏感詞系統了。過不了也無所謂吧,過了的話,知道牛逼
Ⅲ 為什麼恐怖游戲比恐怖電影恐怖那麼多
電影你是以局外人看的,知道那不是自己
游戲你自己身在其中,當然恐怖。
Ⅳ 為什麼玩恐怖游戲比看恐怖電影更恐怖
電影吸引的是你的眼球
游戲就像是把你整個人都吸了進去
Ⅳ 恐怖游戲和恐怖電影哪個更恐怖
恐怖游戲好玩,恐怖電影好看
拿最垃圾的恐怖游戲和最好的恐怖電影比
或拿最垃圾的恐怖電影和最好的恐怖游戲比
是分不出高下的
Ⅵ 大家認為恐怖游戲和恐怖電影哪個更
游戲恐怖多了 你這是帶入了角色 你就是被嚇的那個
Ⅶ 為什麼孫美琪疑案系列的恐怖游戲都這么恐怖比其他恐怖游戲還要恐怖
氣氛環境好,代入感強。恐怖游戲,電影之類的環境氣氛塑造要強,才顯得恐怖
Ⅷ 問一個國產恐怖游戲
國產恐怖游戲《迷離詭夜》現已上架Steam,游戲將於2021年12月20日發售,現已推出試玩Demo。
關於這款游戲
一人開發
故事模式是靈異互動故事,有濃厚的中國特色場景及劇情
可以挽救NPC.獲取美女好感,玩家的行動導致劇情不同的發展
結局是全員死亡還是大部分存活下來?
靈感來自搞笑恐怖片,又怕又好笑.
僵屍模式則類似生化8的玩法探索 ,打怪,有不同劇情及BOSS
新的DEMO已經發布!
增加撲臉殺少量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