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以什麼的微感動為主題寫作文大全
校園里的微感動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磕磕絆絆,一幕幕……相信都有值得我們回味和感動的事吧……走進歲月的長廊,翻閱生命的相冊,重溫那曾今令我感動的瞬間……
有一次上寫字課的時候,老師叫我們拿出《練字書》,我本以為自己有帶書,就去翻書包,但怎麼找也找不到,我非常著急。我的同桌轉過身來,說:「你怎麼了?」我非常傷心的說:「我忘記帶《練字書》了,我怕老師罵我。「同桌說:「不要哭了,我們一起寫吧。」我一下子開心起來了,對同桌說:「好的,謝謝你。」老師叫我們練習第一課,同桌總是寫錯,這時我才發現,原來同桌把書都推到我這邊來了,同桌只看到一點點,所以有時看錯,跟著就寫錯了。我把書推回同桌眼前,他又推到我這邊,這樣推來推去同桌假裝生氣地說:「你再這樣,我就不給你看了。」我說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但你也很清楚,學習是爭分奪秒的,書只給我看不行,書我們倆都要看,如果我們在這樣推來推去,人家復習好了,我們卻什麼也復習不到,這樣就會被老師留堂,來,我們一起看,爭取一起過關,這次你聽我的,把書放在中間我們一起看。」同桌點了點頭。我心裡想:還好老師沒發現,如果發現了我就倒霉了。「叮鈴鈴……」又下課了。
有一次上寫字課的時候,老師叫我們拿出《練字書》練鋼筆,我以為我帶著,於是就打開了文具盒一看沒有帶。四處張望了幾下一看都帶著鋼筆於是我向別人借,不借我,我就向同桌借,他說有兩根就借了我一根。直到下課,我才還給他,我一看他全是用圓珠筆寫的。這時我眼角濕潤了。
那一幕幕瞬間,如今會為,人會深陷那張感動的網……觸及到我心中最柔軟的角落,勾起我無限的回憶……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事擦肩而過,但有一件小事,至今還在我的腦海回盪,讓我感動。
這事發生在一家商場,那天這家商場搞活動,所有的商品打七折,另有獎品贈送,而且規定晚上7:00-10:00。我和媽媽吃過飯就急忙趕去。我拿著籃子,隨便拿了幾件東西,媽媽就叫我趕緊排隊了。由媽媽去挑選東西。隊伍像一條長長的巨龍,我已經排在後面了。不一會兒,我後面來了一個男孩,年齡跟我差不多,他穿著一套校服,頭發有些枯黃,黑黑的臉。不一會兒,我便和他交談起來, 我問:「你上幾年級了?」他說:「四年級。「你就買這點東西嗎?」「不,我媽媽在選購。」在交談中我才知道他媽媽下崗了,聽說這打折,才特意過來的,一般很少來超市。前面還有幾個人就到我們了,我們在焦急地等著媽媽。
突然,從商場出來了一個提著滿藍東西的人,我以為是媽媽,認真一看,結果是一個大約六十歲左右的婆婆,她看了看排得那麼長的隊伍,放下東西,嘆了一口了,搖了搖頭,自言自語的說:「哎呀,看來想買打折的東西還真不容易啊!」說著,正准備要走。這時,我身邊的男孩站出來,對婆婆說:「你用我這位置吧,婆婆。」「這怎麼行!」婆婆說。男孩不管怎麼樣堅決要把自已的位置讓給婆婆。自己站在旁邊等他媽媽了。
就在這時,男孩的媽媽提著滿滿的商品興沖沖地出來了,男孩低著頭向他媽媽說:「媽,我已經把位置讓給婆婆了。「他媽媽先上感到驚訝,然後微笑地帶著男孩離開了商場。
我看著他遠去的身影,突然感覺他的身影越來越大,我也是少先隊員,難道我不能這樣做嗎?
我曾經在書上讀到這樣一段話:成功是一杯甜美的酒,成功是一首奇麗的詩,成功是一縷溫暖的陽光,成功記載著我最美好的感覺,令我回味無窮.我也曾經體驗過這樣的感覺.
記得寒假的一天爸爸媽媽帶我去青島旅遊,其中的一個項目就是爬嶗山.聽到有阿姨講,嶗山很險峻,高1494米.我望著高聳如雲的山峰,心想:山峰這么高,還不如坐纜車呢,再說,我能爬上去么?爸爸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對我說:「世上無難事,只怕肯登攀.你還沒體驗過爬山的樂趣呢!敢挑戰自己么?」我毫不猶豫地回答:「好,我當然敢!」話沒說完,我就拉著爸爸的手,開始沿著山路飛奔而去.
爬到半山腰時,我覺得一點力氣也沒有了,呼呼的直喘氣,兩條腿向幫了沙袋一樣,又重又酸的,抬也抬不起來.爸爸和我在台階上休息時,他看到我氣喘吁吁的樣子就說:「實在不行就下山吧!"這時候我看到比我矮小的男孩還連蹦帶跳,健步如飛地從我面前走過時,頓時我又爬了起來,沒多久我們就聽到遊客們陣陣歡笑聲,我抬頭一看,原來我們離山頂只剩一步之遙了,這時我已經大汗淋漓,渾身發軟了.但我毫不在乎,咬著牙堅持繼續往上爬.哇!我終於登上山頂啦!我學著爸爸的樣子,張開雙臂呼喚起來.
我太開心了,因為我戰勝了我自己,成功地爬上了山頂,成功的感覺真好
青春里的微感動人生就像一場微電影,而青春是這場電影中最重要的片段。
人物,故事,每天都在變換,而感動在這場電影中卻是永恆的。--題記青春像海浪一樣,時而波濤洶涌,時而波光粼粼,就像人生一樣,時而平靜,時而瘋狂,時而明媚,時而陰暗。
我認為,在這變化多端的生活中,還有著許許多多的的微感動……夕陽西下,太陽漸漸消失,蔚藍的天空中只剩下一片通紅和陰暗。我和她留在教室中黑板報,她畫畫我寫字,配合的十分默契。
諾大的黑板在我們倆的努力下只剩下了最後一小塊兒。紫紅色的天空漸漸變暗,雷聲從遠處沉沉的壓過來,閃電撕開了天空中一道裂縫,讓豆大的雨點從空中一滴滴掉落。
我寫著黑板上的最後幾個字,突然,我的胃部傳來一陣絞痛,我使勁按著胃部,想把板報完。可是,痛卻沒有消失,反而越來越厲害。
她轉過頭來看到了我的異樣,扔下粉筆就向我跑來。她把我扶到座位上,問我是不是又犯胃病了,我點點頭,然後她便忙忙地跑了出去,還不忘叮囑我不要亂動,說她一會就會回來。
我忍痛走到窗前,看到她微弱的身影在雨中跑著,不久便沒了身影。過了一會,我看到了她的身影向教室急匆匆地跑來,手裡還拿著東西,接著變聽到了她的聲音從門口傳來:「你怎麼站在那啊,趕緊過來坐下把葯喝了,然後拿著這瓶熱水暖暖肚子。」
我一轉頭看見她全身已經濕透,頭發上還滴著雨水,我的視線一片模糊……青春仍在,可我們卻分開了,我們畢業了,都到了不同的學校,都有了新的朋友,可是那些感動卻永遠不會消失,它永遠都是我青春中最美好的,最難忘的事情,那是我青春中最美好的微感動。
親情如歌,友情如歌,歲月如歌,生活如歌。
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有許多動人心弦的樂章,請以「那是一首歌」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立意自定。 問題解讀: 這是一道富有意蘊的比喻型命題作文,要做好此題,就要對題目有準確的把握。
審題時應把握三個關鍵詞:歌、那、一首。由文題中的「歌」字,我們首先可以確定要寫的內容一定是給我們以感動、欣喜、美好之類的東西,要展現留在我們心底的最深刻、最感人的那份記憶。
其次要考慮好「那」所指代內容,可以指代某一時間段,比如「童年是一首歌」、「春天是一首歌」 、「初三是一首歌」、「青春是一首歌」;可以指代某一地點,比如「故鄉是一首歌」、「清晨的校園是一首歌」等等;還可以指代人物情感,比如「父愛是一首歌」、「媽媽的嘮叨是一首歌」等;還可以指代某一事物,比如「大自然是一首歌」「那微黃的燈光是一首歌」等。這樣,讀懂了這一文題,我們就會寫出切合這一題目要求的好文章。
「一首」就是所選的材料不能繁雜,要麼寫一個材料,要麼將多個材料整合,否則寫出來就可能不是「一首」 而是「多首」了。 在具體寫作時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是盡力把事情寫詳細。
一個人、一件事值得自己歌唱,一定有他的尋常之處,也一定深深地把你打動著,所以要多運用各種表達方式和描寫手法。二是要寫出思想感情來。
「動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做到充滿情感的生動描繪,寫出你自己心中的歌。
三是用歌曲創新。例如讓歌曲貫穿全文,在文中多次出現;用歌曲呼應首尾,以收到情景交融的效果;摘引經典歌詞作為題記,在第一時間抓住讀者的目光。
四是一定要注意在文章開頭結尾處點題,使所作之文緊密扣題。
身邊的感動
一到冬天,鵝毛大雪從天而降,路上積滿了一層厚厚的積雪.由於無人清掃,路面上的雪很快就被來往的行人踩實了.走上去很滑,尤其是去姥姥家的一段坡路,更是不敢形容.淘氣的小孩子在上面溜冰,還有一些不文明的人往上面倒臟水.造成路面像鏡子一樣,都照得出人影.
大人走到這里都會嘆氣,然後沿邊小心地走過去.如果是年邁的老人來到這里都不得不繞道而行,偶爾有一些膽大的老爺爺從這里走都會來個亮相.我和媽媽每次走到這里也會嘮叨幾句,可是光滑的冰面依舊是那樣.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又要經過這條路去姥姥家,心裡不免有些擔心.可是在很遠的地方我們就看見在坡頂有一個弓著腰的身影,好像在干什麼.我和媽媽趕緊快走兩步,定睛一看,哦,原來是一個年邁的老爺爺在吃力地用鐵鍬把路面上的冰雪鏟除掉.鐵鍬和地面摩擦發出「咔咔」的聲音,傳出很遠很遠.只見他的額頭上沁出了汗珠,時不時地抬起手擦汗.他站在冰面上,時不時地打個趔趄,寒風吹得他站不穩,立不牢,好像會被風吹跑似的.但是他並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而是堅持把雪塊一片一片的鏟下來,裝進小推車里.偶爾還會喘幾口粗氣,老人的兩鬢斑白,足有70多歲了.歲月的痕跡布滿了老人的臉、手.
看著清掃干凈的路面,我的眼睛迷糊了,想起小孩為老人讓座,老人把撿垃圾廢品掙來的血汗錢全部投到了募捐箱……啊!身邊的「感動」真不少,這種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感 動
佚名
翻書的時候,一片銀杏葉悄然滑落。
我彎腰,拾起,驚覺這是初中畢業時同桌送給我的,背面上寫著「珍重,朋友!」不記得當時是否有種想哭的沖動,只是現在,枯黃的葉片上早已是滴滴淚痕。想起,這世上還有一種心情叫感動。
很長一段時間,我似乎已經忘了感動的滋味,是我心已冷漠,還是我的心被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充斥得沒有了空間?
曾有朋友寫給我這樣一句話:「我們之所以會擦肩而過,不是因為無緣,而是我們的生活中少了兩個字——感動。」的確,我們的心因此不再敏感,我們不再用心收藏起身邊的一絲一毫感動,只有當我們錯過它,再回首時,才發現原來我們真的失去了很多。
總有人抱怨這世上可感動的事情越來越少。可是,只要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你就會發現,其實感動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讀書累了,父母為我們削個蘋果,是感動;口渴了,朋友幫你打回一杯水,是感動;沮喪時,得到一句寬慰的話,是感動;高興時,有朋友與你一起分享快樂,是感動;平凡的日子,收到一份小小的祝福,哪怕只是一片花瓣,一片樹葉,也是感動……
人啊,每天被多少平凡的事情感動著!或許,有時正是由於它們的平凡才讓我們視而不見。有這樣一句話:「人之所以會感動,是因為他生活在愛之中。」紅塵有愛,人間有情,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要讓庸碌蒙住我們的眼睛而無法感受感動的滋味呢?
感動是什麼?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但,無論是誰,都無法對一個毫無感情的人說出感動究竟是什麼。因為感動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而是用心品出來的。
感動,如沁人心脾的甘泉。暢飲甘泉,我們的內心變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動,如熏人慾醉的海風。感受海風,我們的內心變得純凈而又寬敞。
感動,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領略白雪,我們的內心變得安靜而又平和。
這個世上已無感動的足跡的時候,那它也就隨之成了一個冰封的天地。冷酷,亦無情。
朋友,請把心從泥淖中 *** 吧!請騰出一點小小的空間來承載這足以讓我們回味一生的感動吧!
解剖:本文有兩點值得學習,一是取材生活,雖然零碎,但以「感動」之線串之,雖散而整。再一個是語言表達熱情洋溢,特別是文末,一組比喻、排比,不僅使得「感動」這個抽象的東西具體形象起來了,而且也把感情抒發推想 *** ,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例文二
餃子情結
吳愷
去年,去了一個很遠的親戚家做客。這個家中的長者,是一對老夫婦。很不幸,這個我應稱之為「姑婆」的人患了老年痴呆症,幾近是六親不認,不認識丈夫不認識女兒,更何況是我。
那天,我們正圍成一桌吃餃子,她的糊塗勁上來了,管我姑公叫「叔叔」,管我叫「阿姨」,一會兒要吃米飯,一會兒要下面條,稍不如意,抓住一個東西就往地上摔。姑公見她鬧得不象樣,便板臉起來,說到:「再胡鬧,再胡鬧我就不理你了。」說也奇怪,姑婆立刻乖順得像一個孩子,千依百順。這時,電話鈴響了,有人急著要姑公出去一下。姑公丟下碗筷匆匆要走,臨行前哄姑婆說:「聽話,好好地吃,我一會兒就回來,否則我就再也不回來的。」這時,姑婆悄悄地把姑公拉到一邊,從衣袖裡掏出了幾個快要揉爛了的餃子,一面偷偷地像做了錯事的孩子似的朝我們這邊張望,一面緊張地遞給姑公,說:「我知道,你最喜歡吃咱們家門前槐花包的槐花餃子,這幾個是槐花餡的,我趁大家不注意偷偷地藏在這里,怕他們都給拿了,你在路上吃吧。」姑公望著神志不清的姑婆,望著碎得無法下咽的槐花餃子,一時間老淚縱橫。
這一幕,在場每一個人都看在眼裡,它是那樣的動人。我見到了每一個人的眼中都噙著淚花。一個人,可以不認識家人,不認識朋友,也可以把自己的丈夫稱為叔叔,也可以稱比自己小幾輩的人為「阿姨」,但卻永遠無法磨滅掉心中那份隱約的愛,那份似有若無的牽掛。什麼樣的感情能這樣超越時空,在空白的記憶里留下這樣的一筆?
從此以後,每每再有人向我談起愛情或親情的偉大時,我都會想起這個故事,這個讓我不知道該稱作為愛情還是已升華為親情的愛情。
解剖:本文講述了生活中一件感人的事——一位神志不清的老人也難以磨滅愛的痕跡,告訴人們愛情、親情的偉大。文章先記敘老人種種荒誕的行為,然後採取突轉的方法,寫老人的一個不尋常的舉動,從而獲得了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最後稍加議論,深化文章主題。
歲月無痕,當我們驀然回首,翻閱著自己的心靈,總有一段段記憶在你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跡。
每當我們想起它時,心裡總涌動著一絲久違的沖動,這便是感動。
從不會有人刻意得去尋找感動,因為是一種樸素的真實,一種心靈的震顫。當我們看見自己的同伴們為了這個集體而戰時,總會不禁為他們加油,失敗了哭,成功了也會哭,從鼻尖湧起的是酸酸的,但從心裡湧出的卻是甜甜的。許多人總喜歡聽一些老歌,也許並不是那麼好聽,只是,那些熟悉的旋律和簡單的音符總能讓人想起過往的人事,回想著當時聽這首歌時的心情。同樣的,無論想起的是悲傷還是快樂,總有感動縈繞心頭。
其實,在生命的長河中,無時無刻沒有感動的存在。
父母牽掛的目光,一天一天憔悴的背影是一生一世的感動,
朋友的信箋,一條祝福的簡訊是給飄落在遠方的你的慰籍,
生活便是如此,我們不經意間的一聲招呼,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一點緣分……這些東西藏在心裡便是一種真實,久了,便是深刻,甚至是一生的刻骨銘心。這些溫馨的記憶,當我們孤單寂寞時會不自覺的湧出,備感溫馨,
所以,每每捧著一張偶然翻出的舊照片,不要驚詫自己為何淚流滿面,也許那模糊的身影是你曾經的牽掛。
所以,夢里飄來一片紅葉,不要驚詫於它的無端,或許它是你一段塵緣的珍藏。
所以,臨窗偶讀一篇精緻的小品,不要驚詫於自己為何指尖微顫,也許那一段哲理演繹的正是你走過的滄桑。
而感動也需要懂得體驗與回味,在別人給你愛的同時,你是否也想過付出?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老人,她的丈夫去世了,自己的孩子也各自走了,只剩她一個人,她覺得生命對於她已經沒有意義,於是便走到了海灘邊,想要結束自己悲慘的命運。就在她沿著海灘走的時候,迎面走來一個女孩,送給她一個深深的微笑。頓時老人感覺有一束陽光灑進了她心裡,原來生活並沒有放棄她,她決定要好好活下去。
只是一個微笑,一簇感動,就能讓一位老人重新接受生命,那麼讓我們不妨在雨中為別人撐一把傘,給陌生的過客一杯暖茶,送給親愛的人一束鮮花,甚至一束無名的小草也好,只要不是敷衍,不是故弄玄虛,只是為了表達你的情懷,有你真誠的目光,捧著那一抹純朴而清鮮的碧色,定會讓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生活是美的,感動別人也會讓自己感動。
哲人說,只要慧心獨具,即使隨處拈花微笑,也能感受也一份愛意,一份情趣,一份韻味,甚至哲理。
感動是春風吹拂下冰封已久的慢慢融化的小河;
感動是白茫茫的雪地里一株傲然挺立、暗香浮動的紅梅;
感動是濃密的叢林中汩汩流淌的一泓清泉;
感動是無邊的暗夜裡那一輪如鉤的月亮;
感動是什麼?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但,無論是誰,都無法對一個毫無感情的人說出感動究竟是什麼。因為感動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而是用心品出來的。
感 動 佚名 翻書的時候,一片銀杏葉悄然滑落。
我彎腰,拾起,驚覺這是初中畢業時同桌送給我的,背面上寫著「珍重,朋友!」不記得當時是否有種想哭的沖動,只是現在,枯黃的葉片上早已是滴滴淚痕。想起,這世上還有一種心情叫感動。
很長一段時間,我似乎已經忘了感動的滋味,是我心已冷漠,還是我的心被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充斥得沒有了空間? 曾有朋友寫給我這樣一句話:「我們之所以會擦肩而過,不是因為無緣,而是我們的生活中少了兩個字——感動。」的確,我們的心因此不再敏感,我們不再用心收藏起身邊的一絲一毫感動,只有當我們錯過它,再回首時,才發現原來我們真的失去了很多。
總有人抱怨這世上可感動的事情越來越少。可是,只要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你就會發現,其實感動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讀書累了,父母為我們削個蘋果,是感動;口渴了,朋友幫你打回一杯水,是感動;沮喪時,得到一句寬慰的話,是感動;高興時,有朋友與你一起分享快樂,是感動;平凡的日子,收到一份小小的祝福,哪怕只是一片花瓣,一片樹葉,也是感動…… 人啊,每天被多少平凡的事情感動著!或許,有時正是由於它們的平凡才讓我們視而不見。有這樣一句話:「人之所以會感動,是因為他生活在愛之中。」
紅塵有愛,人間有情,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要讓庸碌蒙住我們的眼睛而無法感受感動的滋味呢? 感動是什麼?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但,無論是誰,都無法對一個毫無感情的人說出感動究竟是什麼。
因為感動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而是用心品出來的。 感動,如沁人心脾的甘泉。
暢飲甘泉,我們的內心變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動,如熏人慾醉的海風。
感受海風,我們的內心變得純凈而又寬敞。 感動,如令人心折的白雪。
領略白雪,我們的內心變得安靜而又平和。 這個世上已無感動的足跡的時候,那它也就隨之成了一個冰封的天地。
冷酷,亦無情。 朋友,請把心從泥淖中 *** 吧!請騰出一點小小的空間來承載這足以讓我們回味一生的感動吧! 解剖:本文有兩點值得學習,一是取材生活,雖然零碎,但以「感動」之線串之,雖散而整。
再一個是語言表達熱情洋溢,特別是文末,一組比喻、排比,不僅使得「感動」這個抽象的東西具體形象起來了,而且也把感情抒發推想 *** ,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親情如歌,友情如歌,歲月如歌,生活如歌。
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有許多動人心弦的樂章,請以「那是一首歌」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立意自定。 問題解讀: 這是一道富有意蘊的比喻型命題作文,要做好此題,就要對題目有準確的把握。
審題時應把握三個關鍵詞:歌、那、一首。由文題中的「歌」字,我們首先可以確定要寫的內容一定是給我們以感動、欣喜、美好之類的東西,要展現留在我們心底的最深刻、最感人的那份記憶。
其次要考慮好「那」所指代內容,可以指代某一時間段,比如「童年是一首歌」、「春天是一首歌」 、「初三是一首歌」、「青春是一首歌」;可以指代某一地點,比如「故鄉是一首歌」、「清晨的校園是一首歌」等等;還可以指代人物情感,比如「父愛是一首歌」、「媽媽的嘮叨是一首歌」等;還可以指代某一事物,比如「大自然是一首歌」「那微黃的燈光是一首歌」等。這樣,讀懂了這一文題,我們就會寫出切合這一題目要求的好文章。
「一首」就是所選的材料不能繁雜,要麼寫一個材料,要麼將多個材料整合,否則寫出來就可能不是「一首」 而是「多首」了。 在具體寫作時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是盡力把事情寫詳細。
一個人、一件事值得自己歌唱,一定有他的尋常之處,也一定深深地把你打動著,所以要多運用各種表達方式和描寫手法。二是要寫出思想感情來。
「動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做到充滿情感的生動描繪,寫出你自己心中的歌。
三是用歌曲創新。例如讓歌曲貫穿全文,在文中多次出現;用歌曲呼應首尾,以收到情景交融的效果;摘引經典歌詞作為題記,在第一時間抓住讀者的目光。
四是一定要注意在文章開頭結尾處點題,使所作之文緊密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