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美中國」全國大學生攝影及微電影創作大賽獎項設置
全國大學生攝影及微電影創作大賽中,攝影部分的獎項豐富多樣。大賽特別設立"最美獎",共10個名額,每位獲獎者將獲得價值三千元的獎品。此外,還有多個級別獎項等待揭曉,包括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以及針對社團的優秀社團獎。同時,為表彰參賽者的創意和技巧,特別設置了最佳人氣獎、最佳創意獎、最佳色彩獎、最佳構圖獎和最佳瞬間獎,這些獎項的獎品價值均為兩千元左右。
而在微電影類別,大賽同樣設有"最美獎",同樣有十個名額,每個獲獎者將獲得價值五千元的獎品。更為精彩的是,電影節目的獎項設置更加全面,包括票房大獎,以表彰影片的實際影響力;最佳導演獎和最佳編劇獎,肯定創作團隊的才華;最佳創意獎則鼓勵創新思維;最佳剪輯獎和最佳攝影獎,表彰影片的技術呈現;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則為傑出的表演者頒發。這些獎項的獎品價值分別高達八千元。
「最美中國」全國大學生攝影及微電影創作大賽是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展現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文化追求,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路新聞宣傳局和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的指導下,文匯報、人民網、中國大學生在線共同主辦的創作比賽。2013年01月16日,大賽在上海舉行頒獎典禮。
B. 毓秀之星主要事跡
毓秀之星主要事跡如下:
曾獲第八屆「視友杯」中國高校電視獎微電影類三等獎;「萬名大學生淄博旅行攝」微視頻(電影)大賽優秀作品獎;「青春的禮物」2017年山東省首屆大學生短視頻大賽單項獎;2017年山東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服務隊;山東理工大學社會實踐報告一等獎;山東理工大學第五屆、第六屆「理工拍客」微電影大賽一等獎;山東理工大學「新生杯」辯論賽冠軍及優秀辯手;山東理工大學「晏子杯」辯論賽亞軍及優秀辯手等獎項,所帶領的班級獲得「優秀團支部」「紅旗團支部」「先進班集體」等榮譽。
C. 中國大學生微電影大賽的賽事內容
1、所有參賽作品,要求內容新穎,格調高雅,思想銷仿鉛健康,富有創新精神;
2、作品主題題材沒有特別限制,建議圍繞三大主題:倡導低碳環保的「綠色地球、和諧家園」公益主題、展示中國青年多彩風貌的「青春正能量、虧好放飛中國夢」主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內涵的「我的中國節」主題。
3、參賽作品需在片頭文字標明「本作品為原創,絕無抄襲」;片長不少於300秒(5分鍾)、不超過1800秒(30分鍾);技術指標須達到電視播出標准(畫面清晰,聲音清楚,提倡標注字幕)。
4、參賽作品須統一製成DVD格式光碟寄大液送到組委會。隨光碟附詳細文字說明,包括:作者或參賽者姓名、參賽作品名稱、作品主創姓名(編劇、導演、主要演員、攝影等)、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各參賽單位、個人根據大賽通知要求,填寫參賽報名表(單位組織參賽的,請加蓋公章),寄送給組委會。參賽表格從中國大學生微電影網下載。
D. 2020年有哪些微電影大賽
1、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微電影展,主辦單位:中國電影家協會微電影委員會,時間:2020年10月
2、第八屆北京國際微電影節,主辦單位: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時間:2020年10月
3、肢啟第三屆中國國際微電影大賽,主辦單位: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時間:2020年11月
4、歷叢如第鄭茄七屆上海國際微電影節,主辦單位:上海電影集團、上海文廣傳媒集團,時間:2020年12月
E. 中國大學生微電影大賽的賽事目的
近年來高校學生參與及自發製作視頻短片的熱情較高,但作品質量尚需提高,存在主題內容不夠明確甚至低俗的現象,作為中國電影行業最具理論引導義務的學術機構,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決定舉辦「中國大學生微電影大賽」,以更好地引導這類文化現象健康蓬勃地發展,努力傳遞青春正能量,引導大學生、青年電影愛好者實現青春電影夢。舉辦此次活動旨在鼓勵、引導大學生微電影創作,引導廣大電影愛好者,發現和展示身邊的青春正能量,匯集具備文化創新的精神作品,傳播格調健康的網路文化,為有電影夢的大學生及青年導演們、劇本創作者們及表演愛好者們提供公平的競賽環境和平台,讓市場多一些真正由青年創作的優秀微電影藝術作品,推進微電影文化藝術產業化發展。本屆大賽本按不同題材、組委會開設各類微電影獎項及專項獎,充分調動參賽者積極性,激發參賽者的創作熱情,評獎分為初選和終評兩個環節,評委會由影視文化界權威專家、學者組成。組委會力爭將大賽辦成全國校園群體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評委實力最強的大型賽事之一。
F. 黃敬哲主要作品
黃敬哲的創作才華橫溢,涵蓋多種藝術形式。他的作品豐富多樣,從微電影到小說,每一件都充滿了藝術的深度和情感的溫度。
他的首部微電影作品《遙忘》是一部愛情題材的作品,首發於優酷,片花的精彩瞬間被人民網選入2012年的「最美中國」全國大學生微電影大賽,展現了他早期的創新精神和對情感細膩的捕捉。
緊接著,環境紀錄片《尋莓之路》關注環保主題,參與了由SEE基金會、時針影像工作室和騰訊公益聯合舉辦的「環境與人」2012年徵集活動。盡管策劃方案僅獲得全國第15名,但在東北地區脫穎而出,位列第二,顯示出他對環保問題的深度思考和執著追求。
校園愛情的甜蜜在微電影《再愛下個她》中流淌,這部作品繼續探索年輕人的情感世界,展現純真與成長的交織。
《變數》則是一部探討人性、價值和變數的微電影,2013年在網路微電影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同時在第八屆「科訊杯」國際大學生微電影大賽中嶄露頭角,顯示了他在敘事藝術上的深度和廣度。
感人至深的親情主題在《回家的路》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這部80、90年代必看的微電影位列網路2013年排行榜前三,提醒我們在追夢路上不要忘記親情的溫暖,回家是夢想的新起點,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
此外,他還創作了小說《漂泊傳奇》,以及散文集《江魚隨筆》,這些文字作品同樣展示了他豐富的情感世界和獨特的文學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