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影評 | 陳凱歌微電影《百花深處》視聽語言最全解析
陳凱歌執導的微電影《百花深處》,以其獨到的視聽語言,巧妙地描繪了一幅時代變遷中的老北京畫卷。影片通過馮先生搬家的荒誕喜劇,展現了一個傳統與現代、過去與未來的交織故事,引人深思。
影片背景設定在世紀之交的新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北京從傳統平房區邁向高樓大廈林立的新北京。陳凱歌運用仰拍手法,將現代化大都市的宏偉與人的渺小對比,隱喻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們內心的困惑。熱鬧的鞭炮聲開場,與喧囂的新城區形成鮮明對比,強調了傳統與現代的沖突。
馮先生的出場,以一頂黃色帽子、紅色運動衣的裝扮,象徵著中國傳統文化與現實處境的交織。黃色與紅色作為中國傳統顏色,代表著馮先生內心的傳統思想,而灰色外套則象徵著被現實包裹的激情。通過馮先生與搬家工人的初次交流,導演利用框架式構圖與正反打鏡頭,展現了新舊兩代人之間的隔閡,以及傳統思想與現代消費主義之間的沖突。
影片中,馮先生試圖融入現代化北京的掙扎,與搬家工人的對話揭示了社會經濟轉型時期的尷尬,反映了現代人群對傳統建築的冷漠。導演通過框式構圖,將馮先生置於自然框架中,強調了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渺小與無助。搬家工人的唯利是圖形象,與馮先生對傳統文化的堅持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傳統文明與現代文明之間的對立與矛盾。
隨著情節的發展,馮先生嘗試搬回象徵著傳統文化的「家」,即百花深處胡同。導演通過特寫鏡頭和聲音的使用,強調了傳統文化的價值,以及在現代都市中的困境。馮先生對傢具和老物件的珍視,反映了他對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執著追求。搬家工人的態度轉變,暗示了對傳統文化的重新認識和理解,預示著傳統與現代可能的融合。
影片以開放式結尾,馮先生搖晃著鈴鐺奔向遠方,象徵著他對過去的懷戀與對未來的希望。《百花深處》通過馮先生的搬家經歷,探索了虛與實的交錯、歷史與現實的傳承,以及對於過往的細膩懷戀。該片展現了陳凱歌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風格,通過個人化的思維表達,深入探討了民族文化的歷史和民族心理的結構。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影片提醒人們不忘來時的路,珍惜傳統文化的精華,不忘初心,方能砥礪前行。《百花深處》不僅是一部微電影,更是一次關於文化傳承、時代變遷與個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B. 電影《長津湖》導演是誰
陳凱歌,徐克,林超賢共三位導演。
《長津湖》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合執導,吳京、易烊千璽領銜主演,段奕宏、歐豪特別出演,朱亞文、李晨、胡軍、韓東君等主演的抗美援朝電影 ,該片於2021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該片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在極寒嚴酷環境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東線作戰部隊憑著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扭轉戰場態勢,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故事 。
三位導演簡介:
陳凱歌:2020年8月24日,憑借《我和我的祖國》獲第11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9年度表彰大會年度導演提名。9月27日,執導的微電影《淑貞》定檔9月28日零點上線。10月25日,導演、監制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
徐克:徐克1950年2月15日出生於越南西貢市,祖籍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2020年,參與執導的電影《七人樂隊》在第25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上映。2021年9月30日,與陳凱歌、林超賢聯合監制、聯合導演的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上映。
林超賢:林超賢(Dante Lam),1965年7月1日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男導演。2021年8月5日,原定2021年8月12日上映的電影《長津湖》因疫情延期上映,新檔期待定,《長津湖》是與陳凱歌、徐克聯合監制、聯合導演的抗美援朝電影。
C. 有哪些五分鍾左右的經典微電影
《三分鍾》是陳凱歌給iphone拍的一部廣告類型微電影,在短短的幾分鍾時間內,不僅需要把想要表達的內容表達的步步到位,還要在鏡頭使用上給觀影者一個清晰的角度和聯想,跟著電影內容走是這部微電影最出色的部分之一,有時候我們往往忽略的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而吧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畫面之間的製作上,這樣我們會忽略了電影真正存在的意義。
D. 飛宇的爸爸是誰
飛宇的爸爸是陳凱歌。
陳凱歌,1952年8月12日出生於北京,中國電影導演,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2020年8月24日,憑借《我和我的祖國》獲第11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9年度表彰大會年度導演提名 。9月27日,執導的微電影《淑貞》定檔9月28日零點上線。10月25日,導演、監制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
陳飛宇
陳飛宇,2000年4月9日出生於美國,中國影視男演員,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2017年7月,主演青春校園電影《秘果》,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
2018年,憑借古裝玄幻劇《將夜》寧缺一角獲得閱文超級IP風雲盛典超級IP新人演員獎。2019年6月6日,主演的青春校園電影《最好的我們》在全國上映,憑借該片中的余淮一角獲得東京電影節金鶴獎最佳新人獎和最具人氣男演員獎、第11屆澳門國際電影節金蓮花優秀新人獎。
E. 電影 《路燈下的小女孩》中演小女孩的是誰
那個小女孩是丁彥丹,本人也特別喜歡這個微電影,特別是最後面的那些場景。
F. 《百花深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如何評價
《百花深處》是陳凱歌在2002年拍攝的一部微電影,屬於《十分鍾年華老去》中的一部分。《十分鍾年華老去》由世界范圍內15個導演分別拍攝的10分鍾短片組成,這部影片的主題是「時間」,因此陳凱歌這部短片的內核也是「時間」。影片在世紀之交,用一種奇幻的方式講述了時間的矛盾,是一部難得的佳作。
影片雖然是一時間為主題,但並沒有跟隨時間的步伐向未來走去。而是以「時間」為名,講了一個現代與傳統、現實與記憶、工業文明和文化傳承之間的矛盾。短短幾分鍾,藉由一個「瘋」(馮)先生的口,向觀眾展現了一個虛實交錯、新舊交替、回憶與重生的北京城。
G. 如何評價陳凱歌微電影《淑貞》
9月28日,騰訊視頻上線了一部微電影《淑貞》,影片用第三視角講述了一位老人淑貞晚年與家人與回憶有關的故事。這部微電影無疑將觀眾從生活的迷霧中喚醒,傳遞給觀眾有關「愛與快樂」的有機生活,而這部作品也被譽為「陳凱歌導演最有情感微電影」。
【什麼是有機生活?】
故事開篇在曾祖母淑貞出場就展示了這位老人最愛喝冰牛奶,當她聽到自己的孫子追問:「牛奶怎麼又少了一盒」時,她難掩暗喜的神色。隨後鏡頭一轉被曾孫子齊馬發現,神態又發生了轉變並「命令」孫子假裝沒看見。電影通過對淑貞偷喝涼牛奶展現出一位老人的童心未泯。
實際上,電影中的老人一直追尋的是一種有機生活。什麼是有機生活?在電影的結尾給出了答案「愛與快樂就是有機生活」。觀眾可以在影片中看到,淑貞開場時的節奏就是歡快的,她不只像年輕人一樣愛喝「涼牛奶」還愛品茶,就連續起茶來也是心不慌手不抖;她提倡自己的衣服自己個兒洗;告訴孫子買牛奶時別開車,「腿」著去……這些內容細節都是有機生活的體現,這與金典牛奶的理念不謀而合。
【嘗試新鮮事物,過有機生活】
始終對新鮮事物保持好奇,是一位老人最難得的生活態度,影片《淑貞》通過一系列具有強反差的行為來佐證。比如:高齡老人和孫子學打字,對著電腦單指敲字;想要嘗試吃漢堡,學孫子大口大口的吞食;看到孫子蹦出來碰樹枝,自己也蹦起來效仿。
雖然人到耄耋之年,卻保持著孩童的心理年齡,主動嘗試各種新鮮事物。不難看出「有機生活」貫穿整個故事中主角的行為。而金典「有機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不斷處於運動,不斷地處在人與外界的新陳代謝,影片人物對此做出了完整的詮釋。
【生活氣的小細節詮釋有機生活】
整部影片是置於一個有生活氣息的場景之中,無論是開場可愛鬧騰的小貓,還是對風雨雪雲的著重刻畫……這些生活元素讓大眾更直觀的進入到一個帶有療愈功能的人物世界,為這場溫情治癒的故事再增加一些美學色彩。
劇中的人物淑貞面對生活無外乎是積極向上的,並通過細節展現。片中有對「淑貞剪的紙人」懸掛在外的有鏡頭特寫,並借男主人公口說出「剪的紙人把天上的雲和雨都掃走了」。陳凱歌導演曾在采訪中解釋這部微電影的理念「愛和快樂就是有機生活」,因為整部片子蘊含著很多溫暖的人性,包括一些自然之間和諧的關系,這也是所謂的經典,同時這也是金典牛奶一直以來所倡導的理念。
【快樂與愛就是有機生活】
在影片結束之時,為觀眾揭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