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林心如最近要上映的微電影叫什麼名字
你好
如果是
微電影
的話,那是
2012年
上映的《遺忘》
電影劇情
《遺忘》主要講述了一對
夫妻
,因為生活觀念的不同,面臨離婚的地步,一場車禍,讓一段岌岌可危的
破碎婚姻
,有了重新開始的契機......
在
妻子
受傷失憶後,分居的夫妻
兩人
,竟開始發覺彼此心中最真、最初的
情感
。他們婚姻的命運,因這場意外而改變,他們是會牽手過一生?或是放開彼此的手呢?
如果是電影的話,那是
2013年
3月28日
即將上映的《樓》
電影劇情
一幢相傳多年鬼樓,頻頻出現鬧鬼事件。有人發起一個「鬼樓探秘」的徵集令,作家夏立冬(林心如
飾)加入了此次行動,和大聖
等人
一起探尋鬼樓的真面目。不斷深入的同時,她卻發現自己被捲入了一個驚心策劃的陰謀中,最為恐怖的鬼遠非她所見……[
如有疑問
請追問
滿意的話
望採納
『貳』 《歸來》微電影觀後感6篇
《歸來》微電影觀後感篇1
日日夜夜盼他歸來,可你卻不知他一直在你身邊。你在盼望他的歸來,也在忘記他歸來的痕跡。
你說你忘了,因為頭上的創傷和你心底的傷痕,你不想再記起那個混亂的年代和那些更加混亂的人。你恨他們,所以對你來說忘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呢?
可你真的忘得掉嗎?
如果真能忘掉,為何就不願原諒你深愛的,卻奪走你所愛的女兒呢?每當丹丹來到你身旁的時候,你都不願直視她。也從不願接受她對你的歉意。你只是冷冷的說「我不會原諒你的,丹丹,不會的」為何你連自己的女兒都不願接受?我想,是因為你對那個男人愛的深沉。
可你真的愛他嗎?
如果真的愛他,為何你只記得奪你所愛的女兒,卻再也記不起你的深愛的人?是失億的緣故嗎?還是你被他傷的太深?陸陸續續地再想到那些痛的記憶,就使你忘記,連他也被忘記。
可你真的願意忘記他嗎?
為何你想要忘記,卻仍記得他歸來的日期?5號,你重復的念著,期盼著,你說「5號我愛人就回來了,我得去接他。」每個月的5號,也都能見到你孤獨的身影。你獨自舉著牌子,在寒風中佇立。然後10年,20年過去了,你的身影已不再挺拔,你的臉上已爬滿了皺紋,但唯有你期盼的目光,一如往常。
可這畢竟不是時光列車,你已等不到那個過去的他。
但不意味這,他已不在了。相反,他一直就在那裡。難道你就看不出那個送你去火車站的同志眼裡的無奈嗎?難道你就聽不去那個念信的同志聲里的悲哀嗎?可你卻從未發現,也從未想起,那個陌生的同志的熟悉的臉和那段難忘的回憶。
這就是《歸來》故事,一段望歸不歸,已歸忘歸的半生思念。
《歸來》微電影觀後感篇2
對於《歸來》,我第一次看它是在公映後不久,那時只當看了個「熱鬧」,還不太懂影片所要表達什麼,很快也忘了這部電影。有緣在這學期影視鑒賞課上再次看到《歸來》,結合兩次所想也略微找到了自己的感覺,似乎我對於一部電影的欣賞與理解也歸來了。
先不得不說下這位我個人也挺喜歡的導演。張藝謀是「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電影集民族文化、社會思考、文化尋根和電影創新於一體。(他執著挖掘電影語言的潛力、追求構圖的力度、意想的豐富和色彩的飽滿,通過反常規的銀幕造型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達到獨特的藝術境界。)張導是攝影出身,而攝影在電影創作中,地位非凡,不僅涉及美學,涉及技術,還涉及鏡頭和調度,涉及表現人物內心和情緒,真正的好攝影幾乎控制著每個鏡頭的質量,所以張導的大多電影中唯美的畫面感十足,讓欣賞者百看不厭。當然,《歸來》是張大師時隔多年回歸文藝風格,對於他來說也是一種歸來吧!
電影主要說:與家人音訊隔絕多年的勞改犯陸焉識,因思念心切在一次農場轉遷途中逃跑回家仿純。由於時代因素,被女兒阻止了他回家與妻子見面,一隔又是多年。文革結束後,陸焉識終於**回家,卻發現家中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女兒丹丹放棄了自己的芭蕾夢想,成為一名普通的女工;而更讓陸焉識深受打擊的是,他深愛的妻子馮婉瑜,因患病已然不再認識眼前的他。深厚的感情、生活的變故,迫使陸焉識做出了對他來說最荒誕卻又最合理的人生選擇。
雖然有人評價說,張導自信地對文學骨架大刀闊斧改造而建立劇本時,戲劇和文學的薄弱便暴露得一覽無余,覺得《歸來》絲毫沒有沖突力量。但是,我私下認為,就算這部電影不是各方面都合情合理,但它在對觀看者的敘述中,讓我們發自內心的傷感與深思,以藝術反觀生活,讓我們多多少少在自己人生閱歷里長了些智慧。
陸焉識在西北大荒草漠上被改造了二十年。精神的匱乏、政治的嚴苛等惡劣環境,終使他身上滿布的舊時代文人華貴的自尊碎了一地。枯寂中對繁華半生的反思,更讓他確認了內心對婉喻的深愛,並且在回憶里她成為他完美的歸宿。他歸來了,而記憶中的馮婉瑜又成了什缺大稿么樣呢?《歸來》里的一句話——「文革結束後,飽經思念的陸焉識和馮婉瑜終於伏孝可以團聚,婉瑜失憶,陸焉識想盡辦法也沒能讓她想起來。」二十多年的人生況味,近乎半生的孤獨心酸,似乎歸來的是陸焉識,永不歸來的也是陸焉識。或許馮婉瑜是對的,「你不是陸焉識。」她能做的,只有在車站舉著寫著他名字的牌子,一天天的等,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
我特別被電影最後的場景打動了:雪天的車站,陸焉識拿著寫著自己名字的牌子,陪著馮婉瑜一起望向車站里走出的人群。有人說,「真正的愛並非相互凝視,而是共同朝向一個方向望去。」不知這里是不是有這個意思,但是我想他們早就將愛情修煉成了最完美的親情。其實在我們每個旁觀者的心裡都會構造一個自己希望的好的結局,然而這在影片里沒有。把原本可以美好的東西毀滅,這便是悲劇吧。
張導在悲愴與無奈中描繪了一個愛情故事,這個故事的原因是那個讓人無奈的時代。最後一幕的平靜也可能真不是心靈的平靜,而是無奈的接受現狀。此時這不僅是個愛情悲劇,更是個時代悲劇,我不知道這一句話合不合適,只是覺得我們之前在對近代史的反思中,這句話似乎成了永恆的回答。不過,對於一段過往,我們確實得靜下來認真反思,是人們遷就了時代,還是時代控制了我們,因為我們總要找到生活的歸屬感,坦盪追求自己的幸福。胡性能說,直到演職人員的名字出現在黑色的銀幕上,他依舊被摁牢在座位上,被故事的餘味所控制。我們在這種中國式的愛情及思想的中國式表達中,雖平平淡淡的,但心裡怎麼說,也得是久久不能平靜吧。
(胡性能影評中的一段:「一個人在精神深處期待著陸焉識能夠回到她的過去;另外一個人在現實里守候馮婉瑜能夠回到他的當下和未來。彼此的堅持恰恰讓兩人無法在清醒的現實中重逢,這是兩條鐵軌相互守望的愛情,感人卻又無望??沒有山盟海誓,沒有玫瑰花,也沒有卿卿我我的境頭,刪繁就簡的情感呈現是那樣的含蓄內斂,中國式的愛情以及思想的中國式表達,讓簡約的劇情分泌出巨大的能量,直到演職人員的名字出現在黑色的銀幕上,我依舊被摁牢在座位上,被故事的餘味所控制」。)
《歸來》微電影觀後感篇3
歡陳道明演的《圍城》中的方鴻漸,那麼不溫不火,人前不敢昂首闊步,時時半躬著腰身,低著頭又忍不住斜眼的一瞥,與老婆生氣時又毅然決然地摔門而出。總之,那個時代中有一點閱歷卻又無能,既羨慕別人的成功自己又不能完全泯滅良心去騙人的不太壞的知識分子,被刻畫得入木三分。看完小說,我就覺得方鴻漸的形象應該就是陳所演的那個樣子。
以至於陳道明的新作(應該是老謀子的)一出來,就忍不住要看看。依然是知識分子,只是頭發花白了,鬍子拉碴的,還有一段渾身散落著煤渣的逃亂時的形象,但是,骨子裡還是那個幾分軟弱幾分清高的知識分子。只是這個比方鴻漸外表更謙恭,內心卻更平靜更堅毅。
電影沒有宏大的敘事,基本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文革中,陸焉識(陳道明扮演)從監獄里逃跑後不同人的不同反應。監獄指導員找他的妻子(馮婉瑜)女兒丹丹談話,讓她們與陸劃清界限,並日夜監視他們家。當陸深夜偷偷冒著大雨,裹挾得嚴嚴實實,潛逃回家時,妻子在門內暗暗抹淚而不敢開門。樓道中遇到自己的女兒,丹丹稱呼他:「陸焉識?」當陸要求丹丹告訴她媽讓她第二天八點在火車站等他,丹丹堅定地反對,並且報告了指導員。而陸又用自己家門框對聯上的一角紅紙寫一張便條遞進自己家後,他妻子不管不顧地為他蒸饅頭,打點行裝。第二天,那慘烈的一幕,震撼人心。不同的人,在擁擠的、嘈雜的、簡陋的火車天橋上奔走時,馮看見了天橋底下陸向她招手,也看到了那些穿著制服的人飛奔來抓他。她只好拼盡嘶啞的嗓子喊「快跑,跑……」他丈夫,不僅沒有逃跑,反而向著她跑過來。是的,對於黑暗中的人,那是他唯一的光。
而他們的女兒,守著房門一夜,醒來卻發現她媽媽不見了,也飛奔向火車站。想追上媽媽,不讓她見爸爸,好保證她能獲得芭蕾舞《紅色娘子軍》的女主角吳清華的機會?還是不忍心看到媽媽受到傷害?但是,最終,陸馮在還有咫尺之遙的地方被抓住了,馮的頭磕地流了很多血。
第二部分,便是平淡的以無數意像組建而成的鋪敘,寫著「陸焉識」的紙牌子,火車站古老的天橋,兩扇大鐵門,變了的是推門的兩個小夥子穿著不同時代的服裝…….一箱子的信,念信的人…..陸平反,從監獄回來,馮把他當成了傷害過她的方師傅,把他趕了出來。因為馮得了「心因性」記憶障礙。陸為了喚起她的記憶,寫信告訴馮「五號回來」。從此,馮每月五號准時去車站舉著牌子接人,而即使陸從車站走出來,馮也不認他。陸以熟悉的鋼琴聲,也只是短暫地讓她得到依靠。最後,陸只好將自己在監獄中十多年的未能寄出寫在各種亂七八糟的紙上的信寄給了馮,從而借機可以每天陪伴她,讓她生活在他的世界裡,也適時補充一些新的信件,給她一些建議。
陸除了當了馮的念信的人,也當她接車的人。每月五日,用一輛專制的三輪車,送她到車站,直等到最後一個旅客出站,工作人員將鐵門關上。從他們的頭發花白一直到全白,從腳步矯健一直到老態龍鍾,最後定格在陸拿著寫著自己名字的牌子,輕輕拂掉馮身上的雪花,無限深情,又似乎無奈……
這部片子,很多人認為是《山楂樹之戀》第二。這里描寫了愛情故事不假,可是如此凄涼;更多的是一種親人的守候,對歷史傷害的縫補,也是對一種信念的堅持。陸始終不離不棄,雖然有傷心又無奈卻,毫無怨言,堅定而執著。這種近乎信仰的感情令人感動。正如陳道明自己說,「還有一種東西叫癒合,叫感動。明明知道一個東西壞了,一點一點在粘接它,在癒合它。這個也會產生感動,也是眼淚。我覺得這個社會需要它。」
恰恰就是這些細節,這平淡的鋪敘的方式,將一個在平常不過的家庭,再普通不過的愛情置於這歷史之中,便有了沉重的意味。一個平常的家庭,卻不能共處一室,即使是人回來了,政治待遇也獲得了,工作也有了,可是,他們的愛情沒法匯聚了,他們的心靈滿是傷痕,馮永遠只是認同過去歲月中那些信紙中的陸焉識,那個有見識有學問的大學教授,而現實中的那個鬍子拉碴的人卻因為方師傅的侵害而無法接近她的世界。陸也只好在生活中充當她的念信人,一個時時在深夜抬頭遙望她窗戶的人。
而他們的女兒,在幼小的年紀,就將她置於選擇自己的政治前途還是拋棄親情的泯滅人性的殘忍境地中,而且她被灌輸的觀點是他的父親是壞人。她的傷害是無形的,也是被我們今天無數人所痛恨的。然而,我覺得她在忍受著最深沉的痛,和最無辜的傷害。在一個最應該接受真理公平文明思想的年歲,卻被拉到道德與人性的斷頭台上,將自己的良心、親情拋棄,然而,最後蠱惑的人四散,她卻在默默承受著煎熬。不僅沒有得到夢寐以求的喜愛的舞蹈角色,而且連舞也跳不成了,當一個毛紡廠的女工。更難過的是,被媽媽趕出來,不許她住在家裡。一個孩子,在追求「進步」的年代,選擇了「進步」的方式,卻失去了所有,也使她的良心一直在責難她,即使她最後向父親坦白自己告狀,即使她的母親讓她回家住了,可是,他們家依然無法團聚。我相信,她的一輩子將是在懺悔中度過,那是何其沉重的枷鎖!……當然,那個加害於馮的方師傅也抓進了監獄,這一點也沒讓陸有快感,也沒讓我獲得一點快感。在那個時代,沒有贏家,都是受害者。讓我想起覆巢之下無完卵,豈不痛哉?
《歸來》微電影觀後感篇4
今天,我們觀賞了一部感人至深的動畫電影——《大聖歸來》。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齊天大聖孫悟空因大鬧天宮,觸怒了如來佛祖,被封印在五指山下,並且被封上了法印五百年後,人間被妖怪鬧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一個叫江流兒的小孩兒,為了躲避山妖的追擊,誤打誤撞地解開了孫悟空的封印,孫悟空護送江流兒回家。一路上,一行人歷經了許多風風雨雨,江流兒也為了幫助孫悟空犧牲了。孫悟空被江流兒的善良及淳樸所感動,最終掙脫了封印,打敗了山妖王。
看完了這部影片,我的眼眶濕潤了。江流兒,他,只是一個小孩兒啊!力量、權利、金錢何必去顧慮這些呢?江流兒,在西遊記中明顯是唐僧的縮影,但他不像唐僧,動不動就要念緊箍咒,而是吧孫悟空當做一個朋友、一個偶像來看待。豬八戒,本劇中純屬打醬油的角色,但他的心胸和他的肚子一樣大。當年被孫悟空一把扔下了天庭,落到人間變成了只豬,但他見到孫悟空後只是貧了他幾句嘴,便把仇恨拋到了九霄雲外去了。最令我佩服的便是本片中最璀璨的亮點——孫悟空了。孫悟空,當年的齊天大聖,被剝奪了力量後,幾度思考人生,但都無果,直到最後那一刻:江流兒為幫助他而被妖王殺害。他才終於明白了:力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親情。最終,他沖破了法印,打敗了妖王。
?大聖歸來》這部影片使我懂得了很多:在漫長的人生路途中,有許多人迷失了方向,但只要始終懷著一顆善良的心,希望之光就會照亮前行之路。
《歸來》微電影觀後感篇5
走在去看電影的路上,心中熱血澎湃,一直與身邊的朋友議論這部電影,從電影的預告片與新聞媒體的大肆炒作中我知道了這是一部十分火熱的動畫大片,但是在電影院的僅僅一個半小時,我知道了這部電影不僅僅只是好,值回票價。這部電影帶給我們更多的是道理。
這部電影的四個主要角色分別是孫悟空,江流兒,豬八戒,還有混沌。孫悟空疾惡如仇,武功高強。江流兒天真無邪,勇敢無畏,崇拜齊天大聖。豬八戒好吃懶做,卻懂得道理,勸醒了孫悟空。混沌是在五行山上的妖怪王。嫉妒孫悟空,最後被齊天大聖打敗。影片講述了已於五行山下寂寞陳潛五百年的孫悟空被兒時的唐僧——俗名江流兒的小和尚誤打誤撞地解除了封印,在相互陪伴的冒險之旅中找回了初心,完成自我救贖的故事。
電影的最後一刻,大聖歸來的亮相,我的眼眶濕濕的。歷經磨難,英雄不死,終於法力無邊,有能力保護江流小師傅,戰勝邪惡!維護正義是需要足夠的力量的,是需要勇氣的,江流兒去救丫頭,明明知道是送死,他還是去救丫頭,江流去救大聖的時候,何嘗不是去送死?大聖右手的法印封住了大聖的法術,去救江流,去救童男童女時,他又何嘗不是去送死呢!他們的勇氣,不怕犧牲的精神讓我敬佩,他們正義的表現,胸懷中的正能量更值得我去學習。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有不足的地方,但這只是真的是一部好電影,它為我講述了正義,勇敢的道理,它讓我明白了什麼叫正能量,它讓我明白了什麼叫正能量,它讓我懂得了邪不勝正的道理,我要像孫悟空一樣疾惡如仇,勇敢,像江流一樣心中充滿著信念,我要像電影中的人物學習,學習他們的優點,讓我自己變得更好!
《歸來》微電影觀後感篇6
他們在似曾相識中清醒和混沌著,清醒著本能的堅貞美好,混沌著無法言說的記憶傷痛。
那夜,她沒有打開那扇門,從此,她終生再不鎖門,她終生再不鎖門,卻終於關閉了心門。他痛苦於她不再認識他,卻在她的不認識中終生體味她,認識她,明白她。
人最記憶之深在於最痛苦與最感動。她一生在幸福地追憶他的名字,半生也在封閉風雨交加中「迷失」的那個夜晚,「焉識」,於她於他焉能不識。這個問號沒有留給馮琬瑜,卻留給了叫「焉識」的那個人,她用忘記在告訴他「我的心裡只有你!」
那段鉤沉的歲月,他成為她唯一的牽掛,她成為他唯一在等的人,「焉識」在她心中焉能不識,「琬瑜」在他心中豈止宛如美玉,而他們的女兒「丹丹」,淹沒於紅彤彤的世界,為了耀眼反而失去光芒,未經淬煉的父愛並未阻止幼稚的紅心。
一紙凄涼的離箋壓在玻璃下,一滴濁淚落在玻璃上,清脆致斷腸,清冷的淚隔著玻璃卻擁抱不了看得見、摸不著的溫暖;一曲熟悉而陌生的鋼琴曲,喚醒了一顆被歲月苦痛浸透的心靈,那顆心流著血,那個人卻依然在沉睡,不,沉睡的人如何流著淚,不能忘卻的記憶里,他們相互著唯一,偎依,;一筐凌亂的信,是他們二十年謀心不謀面的生活,清輕的誦讀卻又是謀面不謀心的溫暖悲傷。
用半生的「無好」去迎接曾經的不好,終於明白那個日子是她的最好。
雪花飛舞的日子,他們去共同迎接一個叫「心心相印、相濡以沫、患難真情」的客人,那個「客人」是他們共同的記憶:爐火上冒著的熱氣,書案上的一杯清茶,一首淡淡的鋼琴曲,一抹會心的笑語……
歸來,是一個人,是一顆心,是一種生活,是一坎幸福,是一腔期盼,是一份守望。
歲月,那段歲月,那段「老方」的歲月,再不歸來。
『叄』 屬雞的名人和明星有哪些
屬雞國內歷史名人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漢族。孔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
漢武帝劉徹(前156~公元前87年),中華千古名君之一,他在位時使漢朝國力達到最鼎盛時斯。
諸葛亮(181~234年),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隋文帝楊堅(541—604年),隋朝創立者,合並南北二朝,使中國重歸於一統。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又稱為「唐明皇」,在位前期,唐朝國力達到鼎盛,世稱「開元盛世」。
郭子儀(697~781年),唐朝中期傑出將領,平定安史之亂,中興唐朝的第一功臣。
顏真卿(709~785年),唐代名臣、詩人和大書法家。
南唐後主李煜(937~978年),五代十國時期最著名的詞人,多才多藝,政治昏庸,被宋滅。
寇準(961~1023年),北宋著名政治家,愛國宰相,力主抗遼。
王安石(1021~1086年),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任宰相時進行變法改革。
黃庭堅(1045~1105年),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與蘇軾交好,為「蘇門四學士」之首。
屬雞人的生活一直都很穩定,做事細心認真,勤奮熱情。屬雞人一般都胸懷大志,天資聰慧,但為人處世顯得比較性急。屬雞人很在乎儀表,喜歡打扮自己,他們通常對不修邊幅的人不屑一顧。屬雞人交遊廣闊,人緣很好,善於辯論且有說服力。屬雞人往往比較心口如一,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經常頂撞權貴,很有骨氣。屬雞人一般比較健談,喜歡聽恭維之詞。但是屬雞人往往比較自私,做任何事都以自我利益為出發點,對別人的意見不會去虛心接受,心胸狹窄,愛慕虛榮,傲慢自大。
劉徹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
劉徹十六歲登基,為鞏固皇權,漢武帝設置中朝,在地方設置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范圍,另外開辟絲路、建立年號、頒布太初歷、興太學等亦影響深遠。
劉徹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但在位後期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為其整體正面形象留下負面評價。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劉徹下罪己詔。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於茂陵。
孔明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謚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
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相傳他是魯國姬姓貴族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代表作《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王顧左右而言他》已編入初中語文教科書中,《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
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 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游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後世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受儒教祭祀。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共同編寫完成。
楊堅
隋文帝楊堅(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隋朝開國皇帝。漢族,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
鮮卑小字為那羅延(金剛不壞),鮮卑姓氏為普六茹,普六茹鮮卑姓氏是其父楊忠受西魏恭帝所賜的。後楊堅掌權後恢復漢姓「楊」,並讓宇文泰鮮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漢人恢復漢姓。
楊堅在位期間,軍事上攻滅陳國,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擊破突厥,被尊為「聖人可汗」;內政方面,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戶,是中國農耕文明的輝煌時期。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廟號「玄宗」,又因其謚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垂拱元年(685年)秋八月戊寅,李隆基生於東都洛陽,性英明果斷,多才多藝,知曉音律,擅長書法,儀表雄偉俊麗。永昌年間(689年)過繼給李旦的長兄孝敬皇帝李弘為嗣,初封臨淄王,後改封楚王兼任潞州別駕。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後。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後賜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國家的最高統治權,於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前期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他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後期寵愛楊貴妃,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天寶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寶應元年(762年)病逝,終年78歲,葬於泰陵。
蘇東坡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馬致遠
馬致遠(約1250—1321以後),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名不詳,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元代戲曲作家,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約在公元1250年,卒年約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後,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
馬致遠是元代著名雜劇作家,大都(現今北京)人。因《天凈沙·秋思》而被稱為秋思之祖(已選入7年級上人教版語文15課古代詩歌四首之一)(8年級下蘇教版語文書詩詞曲三首之一)。所作雜劇今知有15種,《漢宮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輯本《東籬樂府》。青年時期仕途坎坷,中年中進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後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馬致遠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死後葬於祖塋。
屬雞國內近代名人
雨田
雨田,80後新銳攝影師,攝影講師,新加坡攝影協會文禮分會會員,國家認證高級攝影師。男,漢族,本名張雷,筆名雨小田,雨田,英文名,RAIN,屬雞,出生在吉林省。
敖歌
敖歌,原名金剛石,筆名金玉仙、老友、飛揚、楓葉等,四川馬邊人,1969生於四川馬邊茶葉世家。18歲開始研究茶道,大學畢業後先入新華書店工作,後宣傳茶文化,並創辦綠茶加工企業。做產業的同時,將茶藝表演搬上舞台,成功導演了《茶香中國》。創業間隙,筆耕不綴,先後發表了多部長篇小說,以及多篇茶藝專業論文。敖歌是一位涉獵領域廣,做實業兼文學創作和專業研究的復合型專家。
鐵凝
鐵凝,1957年生,當代著名作家,河北趙縣人。現任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主要著作:《玫瑰門》、《無雨之城》、《大浴女》、《麥秸垛》、《哦,香雪》、《孕婦和牛》以及散文、電影文學劇本等百餘篇(部),總計300餘萬字。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哦,香雪》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青春片最高獎。電影《紅衣少女》獲1985年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優秀故事片獎。部分作品譯成英、法、德、日、俄、丹麥、西班牙等文字。亦有小說在香港和台灣出版。
屬雞國外名人
巴西總統盧拉
巴西左翼政治家,第40任巴西總統(2003-2010),他是巴西歷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總統。巴西歷史上第二位通過直接選舉獲得連任的總統。他發展了經濟,減少了貧富差距,將巴西帶到金磚四國的行列,他離職時支持率依然高達87%,給國家還留下一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無限的希望。
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
哈米德·卡爾扎伊 (Hamid Karzai),1957年12月24日生於阿富汗南部城市坎大哈,普什圖族人。卡爾扎伊早年曾先後在喀布爾哈比比亞高等學校和印度西姆拉的喜馬偕爾邦立大學學習,後在美國留學。他是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第一任總統。2009年11月2日,卡爾扎伊競選第二任總統成功。
斯里蘭卡總統庫馬拉通加夫人
庫馬拉通加夫人,1945年6月29日生於科倫坡,是斯里蘭卡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1967年赴法國留學,1970年獲巴黎大學政治學學士學位;曾在印度尼赫魯大學和英國布拉德福大學任客座講師。1974年起隨其母從政,任自由黨婦女聯盟執委和國家土地改革委員會合作安置司司長;1976年至1979年任聯合國糧農組織特別顧問;1984年脫離自由黨另組人民黨;1992年重返自由黨,任中央委員;1993年出任自由黨副主席、西方省首席部長;1994年8月出任總理,同年11月當選總統,1999年12月連任(至2005年11月)。
華金·桑切斯·羅德里格斯
華金·桑切斯·羅德里格斯(Joaquín Sánchez Rodríguez,1981年7月21日-),通常稱華金(Joaquín),乃一名西班牙足球運動員,司職右翼,曾效力西班牙的瓦倫西亞足球俱樂部,現轉會馬拉加俱樂部。華金早於2001年開始出道,著名於盤球技術、傳中功力及爆炸力。2002年世界盃已入選西班牙國家隊,在比賽中一鳴驚人。及後華金經常被傳與多家大俱樂部扯上關系,包括英超常勝軍曼聯、意甲班霸國際米蘭、尤文圖斯等等,但截至2006年3月,華金一直都效力西甲小俱樂部皇家貝蒂斯足球俱樂部。現效力於西班牙皇家貝蒂斯足球俱樂部。
格拉芙
施特菲·格拉芙fú(1969年6月14日-),或譯為施苔菲·格拉芙,德國女子網球運動員,德國史上最優秀的女子體育人物之一,為第5位登上WTA單打排名第1的選手。是世界網球歷史上最成功的女選手之一,尤其是1988年創下整個網球運動史上、所有男女選手當中至今唯一的年度金滿貫。她與德國另一名男選手鮑里斯·貝克爾締造了德國網球傳奇。最擅長打法是正手大力抽球和反手切削球。德國人將她稱為「正手姑娘」。施特菲·格拉芙在各種類型的場地上都能發揮穩定,這在網球界非常罕見。此外,施特菲·格拉芙也非常具有女性魅力,屬於網球界的偶像派與實力派的結合。
俄羅斯選手庫爾尼科娃
庫爾尼科娃,著名網球運動員。她的照片經常出現在一些生活類雜志的封面上,全世界流行。
1998年,她還當選《人物》雜志評選的「全世界最美麗的50人」。2011年7月9日,庫爾尼科娃出席了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活動。
「小甜甜」布蘭妮·斯皮爾斯
布蘭妮·斯皮爾斯(Britney Spears),1981年12月2日出生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美國女歌手、演員。
童年時期,布蘭妮加盟電視節目《米老鼠俱樂部》後開始演藝生涯。1997年,她與Jive唱片公司簽約成為旗下藝人。1999年,布蘭妮發行首張專輯,憑借首張個人單曲《愛的初告白》而成名[1] 。2000年,發行第二張錄音室專輯《愛的再告白》,首周售出一百三十一萬張,創造了史上女歌手首周銷量最高記錄。[2] 2001年,她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為爵士,接受亞歷山德拉公主授予的王室榮譽勛章。2003年,她憑借《Toxic》獲得格萊美最佳舞曲錄制獎。2011年,她獲得MTV音樂錄影帶MV先鋒獎。2013年,布蘭妮為電影《藍精靈2》獻唱主題曲《Ooh La La》,並發行專輯《Britney Jean》,同年布蘭妮在美國拉斯維加斯開啟Britney:Piece of Me駐唱演出。2014年11月拉斯維加斯所在的克拉克郡委員會主席Steve Sisolak為布蘭妮頒發了城市鑰匙,鑒於布蘭妮Piece of Me駐唱演出為賭城拉斯維加斯帶來的巨大收益,11月5日被定為"布蘭妮日"。
屬雞明星有哪些
羅中旭
出生日期:1969年3月1日
生肖:屬雞
羅中旭,創作型歌手、音樂製作人。1995年曾以一曲《星光燦爛》獲得歐洲最大規模的「羅馬尼亞第8屆金鹿杯國際流行音樂節」個人演唱第一名,轟動了整個華語乃至世界流行樂壇。其後更有《為你自豪》《為愛存在》《你可以不懂》《自己主宰》《讓愛靠近》等無數飽含濃郁「羅氏」風格的佳作問世,獲獎無數,加上俊朗的外型,奠定了他「內地第一創作型偶像歌手」的地位。2011年,羅中旭新海派音樂《見與不見》優雅呈現,再次受到歌迷的關注,歌曲中傳達出了人世間愛的至高境界。淡然、脫俗、雅緻的曲風也是羅中旭現今生活狀態的一種寫照。
代表作品:星光燦爛、為你自豪、刺、唱假聲的男人等。
毛寧
出生日期:1969.5.23
生肖:屬雞
毛寧,昵稱毛毛。中國著名男歌手,有內地情歌王子之稱。於1969年出生於沈陽,1990年簽約廣州新時代影音公司,推出了他的經典之作《濤聲依舊》。這首歌很快傳遍大江南北,使毛寧一舉成為國內最紅的男歌星之一。1992年,他又推出了至今仍廣為傳唱的流行金曲《藍藍的夜,藍藍的夢》,再次奠定了他在國內歌壇的一線紅星地位,成為當之無愧的歌壇巨星。毛寧與當時同樣走紅的內地女歌手楊鈺瑩合作演唱了多首經典通俗流行歌曲,並與其並稱為「金童玉女」。
代表作品:《濤聲依舊》《晚秋》《心雨》《藍藍的天藍藍的夢》等。
林俊傑
出生日期:1981年3月27日(農歷二月廿二)
生肖:屬雞
林俊傑,新加坡人,著名男歌手,詞曲作者、音樂製作人,華語流行樂壇領軍人物,「新四大天王」之一。2003年以《樂行者》正式出道,2004年以《江南》紅遍兩岸三地。形象健康,才華卓越,唱功出眾,聲線迷人,迄今為止共創作數百首音樂作品,唱片銷量在全亞洲逾1000萬張,是當之無愧的「唱作天王」。2007年成立個人音樂製作公司JFJ,2008年創立潮流品牌SMG。2012年發行故事影像書《記得》,成功躋身暢銷書作家行列。2013年與多位名導名演員合作,將音樂與影像完美結合,以十支MV十支微電影的形式,最高規格呈現《因你而在》。跨界發展身兼數職,在諸多領域均有所成就。2013年7月13、14日,將於台北小巨蛋開啟全新世界巡迴演唱會【時線TimeLine】。
代表作品:《江南》《一千年以後》《曹操》《小酒窩》《因你而在》等。
范冰冰
出生日期:1981年9月16日(農歷:八月十九)
生肖:屬雞
范冰冰(1981年9月16日—),中國著名女演員。生於青島,籍貫煙台。1998年參演瓊瑤劇《還珠格格》一舉成名。
2004年憑借電影《手機》成為首位榮獲大眾電影百花獎影後的80後演員。2007年憑借《心中有鬼》獲得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隨後成立「范冰冰工作室」,簽約旗下藝人,並製作出《胭脂雪》《金大班》等熱播劇。2010年主演《觀音山》榮獲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成為國際A類電影節影後,次年擔任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2013年,一舉奪得福布斯中國名人榜冠軍。近年來,范冰冰憑借其不斷攀升的影響力,屢次受邀出席國際電影節和國際時裝周,從龍袍裝到仙鶴裝,范冰冰以其個人魅力征服了全世界,是中國籍女藝人的傑出代表。
代表作品:還珠格格、手機、蘋果、觀音山、二次曝光等。
伊能靜
出生日期:1969年3月4日
生肖:屬雞
伊能靜(AnnieIno,1969年3月4日-)中國台灣藝人,祖籍山東濟南,抗日英雄楊元丁先生的外孫女。伊能靜集歌手、演員、作家、主持人,編劇等多種身份於一身,是公認的娛樂圈中才情與美貌並重的才女。已年過40的伊能靜依舊保持著20多歲的年輕面孔,被譽為「不老女神」。1995年憑借電影《好男好女》中「梁靜」一角獲得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同年受頒「台灣傑出藝人」榮譽。代表作有歌曲:《一千遍我愛你》《螢火蟲》《你是我的幸福嗎》等;電視劇:《人間四月天》《浣花洗劍錄》《鎖清秋》等。2013年5月30日,時隔多年未出新歌的伊能靜推出全新單曲《可愛的寶貝》。
代表作品:《大清後宮》、《好男好女》、《國道封閉》等。
王菲
出生日期:1969年8月8日(農歷六月廿六)
生肖:屬雞
王菲(FayeWong),中國著名女歌手、演員,流行樂壇超級巨星。1990年代中期至今,華語樂壇首席天後、亞洲天後。是繼鄧麗君後大中華地區成就最高、影響力最大的華語女歌手。更是被華語樂壇同行及眾多明星一致贊美、視為偶像崇拜的超級巨星。以其極具辨識度的天籟空靈般嗓音,在華語歌壇創造了屬於她自己的王菲時代,並成為一個時代的傳奇。她是首位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並接受CNN專訪的華語歌手。她是身價最高,演唱會上座率最高,演唱會票房累計最高的華語女歌手。代表作《我願意》《紅豆》《天空》等已成為華語歌壇永恆的經典。
代表作品:《我願意》《執迷不悔》《天空》《紅豆》《流年》《催眠》等。
全智賢
出生日期:1981年10月30日
生肖:屬雞
全智賢(本名王智賢),早年為服裝雜志模特,2001年憑電影《我的野蠻女友》一躍成為韓國一線女星。2012年4月13日與崔俊赫結婚。
代表作品:《我的野蠻女友》《雪花與秘扇》等。
李小璐
出生日期:1981年9月30日
生肖:屬雞
李小璐,中國女演員,畢業於北京美國英語語言學院。3歲參演電影《小島》,並從此進入演藝界。因出演電視劇《都是天使惹的禍》一舉成名。憑借電影《天浴》《戀愛地圖》獲得台灣電影金馬獎、法國首屆亞洲電影節、羅馬尼亞國際電影節三項最佳女主角影後桂冠,是金馬獎史上最年輕的影後及首位獲獎的大陸女演員。另外《絕世雙驕》、《八大豪俠》、《少年張三豐》、《奮斗》等等多部熱播劇中,李小璐亦擔任重要角色。2012年7月6日,李小璐與賈乃亮舉行婚禮。2012年10月23日,李小璐在北京誕下6斤7兩8的女兒,小名甜馨兒。
代表作品:都是天使惹的禍、奮斗、唐宮美人天下、絕世雙嬌、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等。
『肆』 林心如最近要上映的微電影叫什麼名字
確實叫《樓》。不過不是微電影,是大銀幕作品。會在電影院上映。
一幢相傳多年鬼樓,頻頻出現鬧鬼事件,有人發起一個「鬼樓探秘」的徵集令,網路女作家夏立冬(林心如飾)也加入了此次行動,和探秘發起人孫大聖(苗皓鈞飾)等人一起探尋鬼樓之鬼的真面目。一夜過去,一行人的經歷雖然驚奇,但依然沒有見到鬼,於是相約再來探尋。
夏立冬的情人、有婦之夫梁浩男(陳司翰飾)在得知夏立冬參加鬼樓行動之後,意外地表示支持,並將夏立冬送到了鬼樓。因為遲於約定時間趕到,不明情況的夏立冬隻身進入了鬼樓。恐怖的景象接二連三地發生,夏立冬以為自己所經歷的就是鬼樓的真相。當她准備將這一切公之於眾時,卻不知自己已被捲入一場巨大的陰謀漩渦,最為恐怖的鬼樓之鬼也遠非如她所見……
『伍』 有哪些適合小學生看的微電影
《指環王》,這部電影猶如一部史詩,講述著友誼、信念、勇氣、責任、信任和愛,影片中弗羅多在接受摧毀魔戒時不停地抱怨:「為什麼這么大的麻煩要由我來解決、承擔?」甘道夫說出了富有哲理的話:「有時候我們希望生活中的煩憂永遠不要到來,楞事情既然發生了,責任落在我們肩上,我們想到的第一點應該是如何解決問題,我們要學會勇敢承擔責任」。相信孩子看到這點,這樣的感悟將會影響他的一生,影響他對人、對事的態度。
『陸』 林珍釗影視作品
林珍釗,以其對微電影的獨特見解與卓越的導演才華,活躍於影視領域,作品豐富多樣,深受觀眾喜愛。
首先,林珍釗執導的旅遊微電影《尋找大聖》,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生動的故事情節,帶領觀眾踏上了一場尋找內心的旅程。
緊接著,微電影《別惹醜女》中,林珍釗通過細膩的表演和巧妙的剪輯,將一個「無敵醜女」的瞬間轉變呈現得淋漓盡致,展現了人性中不可忽視的閃光點。
感人至深的《希望樹》、溫情勵志的《田埂上的夢》、情感細膩的《幸福》等作品,均體現了林珍釗對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對情感細膩描摹的能力。
獨立電影《為了榮譽開槍》、《第一部電影》、《尋找夢想》等作品,則展現了林珍釗在獨立電影領域的深厚功底和創新精神。
在廣告領域,林珍釗同樣展現了其非凡的才華。從賽園橄欖廣告、美國寶露泰奇洗手液廣告,到中國移動創意無限、年光明優酸乳廣告《青春篇》等,每一部作品都精心設計,創意無限。
MV領域,林珍釗導演的《該放手就放手》、《如果你是我》等作品,以動人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觸動了無數人心弦。
KAPPA廣告《KAPPA寵物提包篇》、廣告游戲華夏《真男人PK網游》等,林珍釗以創新的手法和獨特的視角,為品牌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
最後,林珍釗執導的中聯微電影《初見》,將浪漫與溫暖巧妙結合,為觀眾帶來了不同尋常的觀影體驗。
林珍釗,中國十大新銳導演,作品以情感、喜劇見長,華南獨立電影、微電影領軍人物,其作品深受年輕一代觀眾的喜愛,成為了受眾超過千萬的青年導演。80後出生的他已經創作過數十部獨立電影、微電影、廣告,被福建媒體譽為福建省最有潛力、最具影響力的青年導演,著名製片人李傑明等人在電影節上稱其為中國新類型電影的未來(中國網路導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