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視頻 > 失愛兒微電影

失愛兒微電影

發布時間:2025-06-03 16:51:58

A. 微電影觀後感

微電影觀後感篇一:微電影《迷路的孩子》觀後感

看完微電影《迷路的孩子》,我有一些感受在這里說一說。

感一:感動

感動有兩。第一,被大山裡孩子們的純朴善良感動。孩子們從未見過花露水,當秋老師把花露水放在講台桌上忘記拿走時,孩子們抑制不住好奇心把它拿來一一聞過,一不小心打碎了。他們緊張得不得了,害怕的不行,現實生活已使他們明白留住一位老師不容易。打碎了老師的花露水,在他們眼中無異於是打碎了老師繼續留下來的熱情。孩子們馬上想辦法補救,他們能想到的最好辦法是湊錢重買一瓶。火根自告奮勇承擔了買花露水的重任,卻因路途太遠在夜晚回來的路上迷了路,回來後還把所有的責任都攬下來。一個小小的孩子,為了把老師挽留下來,他承擔了所有的一切。這份純朴善良和擔當,實在令人感動。如果不是同學們當眾說明,秋老師不會明白事情的真相,也是因為事先不知道,秋老師在明白時才會特別感動,才會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和選擇。第二:被秋老師選擇留下來感動。秋老師來這里支教的初心,是為了更方便考研。來這里不久便被大山的艱苦打倒了,她巴不得能馬上離開。考上研究生是她名正言順離開的理由,她也如願以償考上了。但就在這當口,火根的純朴打動了她,可愛的孩子們的純真讓她決定留下來。這樣的選擇意味著責任擔當和之前理想的犧牲,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和熱情,特別是對一個剛大學畢業對未來充滿憧憬且對這里的艱苦已有所了解的女大學生來說是難能可貴的。所以說,秋老師的選擇讓人感動。

感二:不解

校長指責秋老師的言語舉動,我覺得有待商榷。影片里人物的言行舉止,反映的是導演想要展示給公眾的價值理念。校長的語言行為透露給公眾的理念是:支教,應該是純粹的奉獻,不該帶有個人的利益目的。能這樣當然很好,但真的只能這樣嗎?如果是,國家就不用出台相應的鼓勵政策,鼓勵大學生們去支教,通過支教獲得相應的優惠。秋老師支教,就是在優惠政策(方便考研)的吸引下去的,這不應受到指責。相反,她響應國家號召去支教,應該得到表揚。要求大學生們支教必須是純粹的奉獻,這要求恐怕也太高了。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們哪個不是對未來充滿華麗的憧憬?他們的未來景象里也許有過大山裡貧瘠的土地上幾十個基本沒受過教育的野孩子在望穿秋水等待老師來傳授知識的場面,但他們肯定沒想過這場面與自己有什麼關系或者是與自己有什麼長久的關系。他們涉世未深,還不可能擁有

純粹奉獻的靈魂高度。再說了,在物質喧囂甚上的社會中,有多少人能做到純粹的奉獻?為什麼他們不能因為支教更方便考研而來支教呢?校長傳達出的理念就是不能。筆者認為,大學生們在支教的同時考上研究生,兩全其美,有何不可?可是在校長眼中,為什麼秋老師不能去考研而且還沒有資格當老師?火根去買花露水徹夜沒回,秋老師並不知情啊,再說,也不是秋老師要求他那樣去做的呀,她如果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也不會讓孩子們那樣做的。知道孩子不見了後,秋老師也是心急如焚到處找,校長怎能說出那樣的話?難道在校長眼中,必須是純粹的紮根山村教學才能受到歌頌?否則就必須受到指責?如果這樣,還有哪個大學生敢去支教?校長憑什麼能搶走秋老師的錄取通知書?連國家都明文規定她可以邊支教邊考研,這說明通知書是合理合法的呀,是誰賦予校長那樣的權利?校長自己紮根於山村小學,為山村教育做貢獻,為孩子們操各種心,這值得贊美。但他憑什麼要求別人也必須像他一樣只能純粹奉獻,而不能在奉獻的同時還擁有積極追求其他的做法(影片里校長雖然沒有明說,但我覺得言外之意就是這意思)?校長的指責無厘頭,校長的要求很霸道。情節安排校長這樣的做法實在令我不解。

感三:迷路

影片中直接展示的是火根因買花露水迷路了,間接要表達的是秋老師的心靈迷路了。對於秋老師的心靈迷路之說,我不認同。如果說導演安排校長那樣做是為了給秋老師敲響警鍾指明方向,可我認為,秋老師並沒有迷路,她奔著容易考研的目標去支教,方向明確,無可厚非。雖然後來孩子們的純朴與善良讓她對人生、對教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而改變主意,那也只能說明她對自己的未來進行了第二次選擇,同樣也是方向明確。並不能就此論斷說之前為方便考研來支教就是心靈

的迷路,後來選擇留下來就是心靈的正道。她能選擇留下來助力山村教育當然值得贊美,她選擇去讀研也同樣值得尊重。如果她讀完研後擁有更大的力量來改變山村教育,給山村帶來更大的希望,不也是很好嗎?或者她畢業後在其他地方為社會做貢獻,也是不錯的。難道這些就不是心靈的正道嗎?選擇讀研與選擇留在山村,焉知哪個對社會的貢獻更大?焉知哪個選擇更為高尚?校長怎可一棍子打死?其實,真正迷路的是校長,他用自以為是的道德去綁架秋老師,這怎麼可以呢?人各有志,每個人都有合法選擇自己生活的自由,不受他人干涉。但校長的做法嚴重干涉了秋老師的選擇,強迫了她的思想,可見校長的思想迷路了。山村的教育需要改變,校長的思想同樣需要拯救。如果校長的思想不迷途知返,也許會阻斷了大學生們的支教路。

以上就是我觀影的感受。

微電影觀後感篇二: 《心牆》 觀後感

看了《心牆》微電影後,視頻開頭曾有一句史鐵生說過的話,「死是一件不必著急的事。」回過頭來想想,讓我頗有感觸,那就是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有多麼重要。

視頻中的曽念蕪所經歷的一切,雖然過程心酸,但結局也算完美。一個人的一生也就僅僅的幾十年,為什麼人們要因為不必要的事來浪費生命。話雖如此,但正處於人生有著大好年華的我們,卻未必理解深刻。因為我們年輕,所以不知貧苦。因為我們年輕,所以不知苦難。也正是因為我們年輕,所以不知我們所不知的一切。過早的.經歷這些,也許會帶來你的困擾,但這些只是一時的,當你挺過它之後所收獲的,是你無法用金錢所換得的。這是屬於我們的財富,我們人生路上所積累的財富。我們就該經歷一切,讓我們健康成長。試想一下,倘若曽念蕪一開始就沒有堅持,而是選擇結束生命,那該留下多少的遺憾。正是應了那句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從這部電影中我明白了,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或許有些事情還沒有經歷,但只要你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微電影觀後感篇三: 青澀而充滿激情的青春

何雙蘭

進入2014年歲末,非畢業年級的學生經過精心准備,認真編排,師生激情出演,終於在全校師生面前揭開其神秘面紗。復興中學第二屆微電影節拉開序幕,我和其他老師觀看了23部由各班學生自己創作的微電影,主要是關於夢想、責任、蛻變、青春等主題。各班有各班的創新,各班有各班的理念。出發點不同,視角不同,給我的感覺也不同!看著孩子們稚嫩的臉龐,看著他們真誠的笑臉,看著他們前進路上的糾葛、迷茫和苦悶,感受到他們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的成長的煩惱,感受他們的艱難的蛻變,情節雖然簡單點,但學生們領悟了自己的責任,放飛自己的夢想,對現實的蛻變讓他們活力四射。

責任,是一個人必須承擔的義務,我們在不同的地方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樣要承擔不同的責任和義務,相比之下,孩子們的世界是單純的,沒有成人的油滑和世故,自然容易產生碰撞。

初中部初二1班拍的《職責》還是受到大家的好評。小演員自然本色的表演還是很出彩,無論是演技還是主題無疑是略高一籌的。《職責》講述的是一位認真負責的班長由於過分嚴厲,因而得不到大多數同學的理解和支持,同學們的指責和不滿溢於言表,班長被迫「下台」,但後來班長積極處理與同學之間的矛盾並

改正自身的不足,化解了矛盾,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支持。

這個素材很有生活,這是現實中班幹部與同學之間矛盾的一個折射,它從初中生的角度寫出了孩子們眼裡的職責,作為一名班長既要做老師得力的小助手,又要和同學們搞好關系,還要扮演好一個監督的角色,這對於初涉人世的孩子著實不易。孩子們沒有成人的那種做事圓滑,也沒有成人會說的委婉措辭,也不會像成人那樣把心理的虛與委蛇,而是實實在在的展露出來,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小演員本色表現真實自然,毫無做作,非常自如地把一個小班長的直率干練與潑辣展現出來,看得很舒服。至於其他孩子的表演也很真實,初中部最好的微電影非《責任》莫屬。

欣賞學生們拍的微電影,感覺總體水平高中部要高一些,以各自的視角展示他們對人生的看法,其中 印象較深的是《我的音樂青春夢》和《蛻變》

高一3班《我的音樂青春夢》講述了一個男孩兒追逐夢想的過程。男主人公從小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尤其是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他從小的夢想就是考上音樂學院。在毫無准備的前提下突然得知父親失業,如晴天霹靂,媽媽在重壓之下也向他提出不讓他再學音樂的要求,他失望又氣憤地離家出走,曾一度絕望至極,在朋友的開導下才逐漸重拾信心。在老師的策劃下,同學們開始准備幫助他實現自己的夢想。恰逢學校舉辦「校園歌手大賽」,同學們紛紛鼓勵他參加大賽。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他決定參加。獲得校園十佳歌手大賽獎狀的同時他更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經過孩子自己的堅持,家長的努力,終於圓了孩子的夢!

夢想,是人類奮斗的目標,種下一棵夢想的樹,用堅韌不變的信念,澆灌養護,終有一天它們將枝繁葉茂。只要你堅持自己的夢想,總有一天會實現。

蛻變,也是微電影的一個主旋律,夢想與現實的差距,追求進步與自己的惰性常常產生矛盾,這些眼高手低的孩子們常常在現實中沉淪,但對理想的嚮往和追求是人前進的動力,只有經過生活的磨礪才能漸漸成熟,它促使孩子們成長,使他們由內而外的發生變化。

高一8班的《蛻變》講述了一個不學無術的經常動不動就打架的壞學生,在一次上課時夢到自己高考僅考了100多分後,在驚嚇中醒過來,幡然悔悟,從此勵志學習,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在兩年後的高考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大學,並最後當了校長。雖然情節有點誇張,但他的蛻變告訴了我們有錯就要改正,現在努力為時不晚,一個有擔當的孩子 ,要知道在這個階段該做什麼該怎麼做,也知道花要開在當下,過了花期就有可能再也無法綻放最年輕最美麗的花朵了!

蛻變,過程是殘酷的,結局是溫暖的,背後,是心靈的成熟,是對人格的升華!蛻變常常伴隨著痛苦。樹的傷口因流汁才成就了堅硬的疤,鳥兒因不斷地試飛、不斷地摔跤才實現了它的夢想,

人走過無數次痛苦的經歷,成就了堅毅的性格和繁華的人生,人在痛苦的動盪中變得成熟並走向前進;生命就像一次次痛苦的蛻變,在蛻變中走向成長。

總之,這次微電影節給學生們以施展才華的空間,鍛煉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及表演能力,豐富了學生們的業餘生活,也使得學生們明辨是非,知道美醜,在學生生涯里留下深刻的記憶,是一次很好的藝術實踐活動。

B. 《父親》微電影講述一位父親和他的智障兒子

我也看過這部,是微電影《口琴》

劇情:講述一位父親為患有自閉症兒子所付出的愛和艱辛,再度將一個感人的父愛故事搬上熒屏,點燃觀眾淚點。 住在胡同的父親認為自閉症的兒子也許是個音樂天才,費盡心力想讓兒子學口琴,為此父親努力賺錢供養兒子學口琴,在兒子學口琴的過程中,不僅遇到了一個不會教音樂的老師,父親還遭受到外人無數次的白眼,難以溝通的父子逐漸產生了矛盾,而最終卻在音樂中互相諒解。

C. 連詩雅簡介及詳細資料

早年經歷

連詩雅

連詩雅家境不俗,自幼入讀國際學校,思想開放,早熟早戀早混跡夜店,11歲便開始化妝,周末去蘭桂坊玩,坦言會喝酒但不會喝醉,12點前必歸家,但不時又會同朋友一起出錢去酒店作樂,未成年已成為蘭桂坊的常客。

連詩雅在讀書年代做過5份不同 *** ,包括翻譯、play group教小朋友、PA、舉辦活動及 *** 模特兒。

演藝經歷

2004年連詩雅做 *** 模特出道。2007年參演電視劇《激流青春》。2010年11月19日出版首張個人專輯《Moment》。2012年11月27日推出EP《Movin' On》。參演電影《喜愛夜蒲2》。

連詩雅

2013年1月,以連詩雅寫給前男友的一封信為藍本的歌曲《到此為止》獲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十大金曲獎。4月推出歌曲《說一句》。年中飛往日本為《月刊NEO》拍攝純影集,連詩雅是首位被邀請的香港女藝人。

2014年1月,歌曲《說一句》在第36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獲十大金曲獎,在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上獲「叱吒十大」第九位,第一次奪得叱吒獎項。7月推薯粗渣出唱片《Once Said》,歌曲以她的故事出發,講出不同感受,見證她在愛情路上的不同階段。8月29日,連詩雅與古巨基、方皓玟、林欣彤舉行拉闊音樂會。

2015年12月,與袁詠琳、衛蘭、吳汶芳等參與2016奧迪A3·QQ音樂「最好的時光」跨年演唱會。

2016年8月13日,舉辦入行以來首個演唱會Shiga vs Shiga Live 2016。

2017年8月,出演《西謊極落:太爆·太子·太空艙》。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 劇名 扮演角色 導演 合作演員 2015 野狼與瑪莉 雅詩 金沛晟 張睿家, 朱俊丞,鯰魚哥 2015 沒女神探 波波 黃柏基 王菀之、周柏豪、陳嘉寶 2015 吉祥酒店 -- 葉天行 周柏豪,羅蘭,盧海鵬 2014 求愛大作戰 白菊花 葉念琛 沈震軒,張建聲,庄思敏 2013 溝女不離三兄弟 - 葉念琛 沈震軒 2012 少林殺手:血錢 - Gregory McQualter 劉家輝;黃家諾;kiki 2012 喜愛夜蒲2 Summer 錢國偉 關楚耀;沈震軒;劉羽琦 2011 喜愛夜蒲 Jennifer 錢國偉 沈志明;陳柏宇;何佩瑜

參演電視劇

首播時間 劇名 扮演角色 導演 合作演員 2007 激流青春 思齊 黃國輝 張達明,黃一飛,馬凱儀

微電影

首播時間 名稱 合作演員 簡介 2013年 《熱煉蜜》 微韓劇 2012年數悄 《物語女子》 微電影 2012年 《茶木邂逅》 2012年 《最佳響友》 周柏豪、冼色麗、張致恆 微電影

音樂作品

專輯 時間 專輯名 2014 once said 2012 Moving On 2010 Moment 單曲 歌曲名稱(歌曲說明) 發行時間 窗外((電視劇《凳塵激流青春》主題曲)) 2007 Love Out Loud((與Dear Jane合唱)) 2012

個人生活

連詩雅父親早年生意失敗後來到內地,她自此與母親相依為命,17歲便 要身兼三職養家,更由九龍塘豪宅搬到灣仔的舊樓。屈住百尺(幾十平方)合作房。

連詩雅

連詩雅自小已經認識方大同,是方大同的小師妹,兩人是世交。

香港音樂監制舒文接受采訪時說,連詩雅不會中文,她看劇本要一個音一個音標出來,死記硬背。她唱歌也要花比別人多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准備。連詩雅每天幾乎都是睡四五個鍾,錄完音晚上還去跑長跑練氣,保持好的狀態。

社會活動

2014年4月13日,與歌手馮允謙、洪卓立、AGA等現身「飢饉三十」擔任表演嘉賓。

連詩雅

2014年7月15日,連詩雅出席一慈善相展,是次活動門票收益會撥捐乳癌基金。

2016年04月03日,顏子菲、林芊妤、鄭融、連詩雅、JW等近20位藝人,齊集數碼港參與慈善跑步活動,結果林芊妤挑戰8公里賽輕松奪冠。

獲獎記錄

時間 獲得獎項 2016 最佳流行歌曲大獎 舊街角 (提名) 2015 新城勁爆女歌手 (獲獎) 2015 第37屆十大中文金曲-十大金曲獎 只要和你在一起(獲獎) 2014 新城勁爆頒獎禮2014- 新城勁爆新媒體歌曲 只要和你在一起(獲獎) 2014 新城勁爆頒獎禮2014- 新城勁爆躍進歌手金獎 (獲獎) 2014 第36屆十大中文金曲-十大金曲獎說一句(獲獎) 2014 2014 Yahoo!人氣大獎2014- 人氣歌曲 只要和你在一起(獲獎) 2014 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 專業推介 叱吒十大說一句(獲獎) 2013 第35屆十大中文金曲-十大金曲獎到此為止(獲獎) 2012 第31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 喜愛夜蒲(提名) 2012 2011年度 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新晉演員銅獎 喜愛夜蒲(獲獎) 2011 新城勁爆人氣歌手獎 (獲獎) 2011 Sina Music頒獎禮電影主題曲大獎 " I'm Still Loving You " I'm Still Loving You(獲獎) 2011 Yahoo!搜尋人氣頒獎禮網上熱爆電影主題曲 " I'm Still Loving You " (獲獎) 2010 新城勁爆新登場女歌手 (獲獎) 2010 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最有前途新人優異獎 (獲獎) 2010 Sina Music頒獎禮我最喜愛女新人 (獲獎) 2010 Yahoo!搜尋人氣頒獎禮樂壇新勢力(女新人獎) (獲獎)

人物評價

連詩雅個子高高,眉宇間帶點英氣。(東莞時報評)被譽為香港樂壇玉女新歌手。連詩雅2011年主演電影《喜愛夜蒲》備受矚目,角色飾演得十分到位。(深圳晚報評)

人物爭議

連詩雅

2012年連詩雅捲入舊愛曲赤的欲照風波中,連詩雅默認16歲與曲赤拍拖並發生性行為,自小將陳冠希看做偶像的她,稱15歲前戀愛過4次,個個都是帥哥,「第二任」男友與陳冠希有八成相似。此後連詩雅挑男友繼續以陳冠希為目標,2004年時搭上Hip Hop歌手曲赤。

香港媒體揭發她自2008年開始在夜場「集郵」,無論高矮肥瘦、中西老幼。雖年紀輕輕,但集郵名單頗長,除曲赤和郭永淳外,還有關楚耀、王浩信、黃家諾、前SunBoyz成員麥子豪、Rosemary舊愛Gordon等,短短4年間連搭19人。早前被揭露當年破壞楊愛瑾男友、永安太子爺郭永淳與前妻Connie的婚姻,連詩雅承認16、17歲時曾跟郭永淳拍拖幾個月,強調分手時才知他已婚。

2013年時,她在社交網站悼念保羅·沃克,錯將Rest In Peace寫成「Rest In Piece」,之後更被揭原來她早在已故歌手陳僖儀悼念冊上就錯寫成「Rest In Piece」,以及多處英文錯誤,被網民恥笑為「連piece雅」。​

閱讀全文

與失愛兒微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羅生門高清完整版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43
我們的婚禮電影完整版 瀏覽:825
微電影愛的保險 瀏覽:689
張家輝蘇大強演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832
妹妹怎麼能這樣電影 瀏覽:841
新版我不是潘金蓮微電影 瀏覽:812
美國舞男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891
手機下載電視電影視頻播放 瀏覽:368
蘋果手機看sky電影 瀏覽:63
電影西瓜批發百度西瓜影音 瀏覽:437
電腦改變世界電影 瀏覽:104
關於二戰後一個兵的法國電影 瀏覽:814
在最近一部以17世紀的歐洲為背景的電影中 瀏覽:467
新世界韓國電影完整版觀看 瀏覽:404
我的世界電影預告片 瀏覽:70
長發微電影女傭 瀏覽:406
電視劇電影配音片段時間段 瀏覽:391
有看電影電視的免費的網站 瀏覽:900
喪屍微電影驚變 瀏覽:470
6歲孩子每天一部電影好嗎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