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K19電影名稱
電影名稱:K-19: The Widowmaker
導演:凱瑟琳·畢格羅 (Kathryn Bigelow) 攜手了連姆·尼森 (Liam Neeson)、哈里森·福特 (Harrison Ford) 等實力派演員共同出演,為影片增色不少。
影片跨越了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英國、德國、美國和加拿大,對白語言為英語,展現了一段國際背景下的故事。發行公司01 Distribuzione確保了影片的全球發行。
2002年7月19日,K-19在美國正式上映,兩個中文片名"K-19寡婦製造者"和"轟天潛艦"揭示了影片的緊張氛圍。而哈里森·福特飾演的亞里克西·沃斯特賴克奧船長的使命是帶領潛艇K-19執行一項關鍵任務,這是一次冷戰時期的驚險歷險。
影片基於真實事件改編,講述沃斯特賴克奧接替患病的米克黑爾·波倫尼(利亞姆·尼森飾),在潛艇維護不善的情況下,他們面對的不僅僅是潛艇的處女航行,更是一場生死存亡的挑戰。核反應堆故障,一個即將熔融的燃料棒威脅著潛艇和所有船員的生命。潛艇在北冰洋深處,全艇人員的勇敢與船長對職責的堅守,最終避免了一場潛在的核災難。
『貳』 K19潛艇為何被稱之為 ldquo 寡婦製造者 rdquo
K19潛艇被稱之為“寡婦製造者”是因為它在冷戰期間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故和險情,導致多名艇員喪生,使得許多艇員的妻子成為了寡婦。
K19潛艇是蘇聯在冷戰時期製造的一艘核潛艇,它的歷史充滿了悲劇和驚險。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事件是1968年的一次事故,潛艇在北大西洋進行潛航試驗時,反應堆發生了故障,導致核輻射泄漏,艇員的生命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這次事故造成了多名艇員死亡,而倖存下來的艇員也遭受了嚴重的核輻射傷害。
除此之外,K19潛艇還發生了其他多次事故和險情。例如,在1981年,潛艇在巴倫支海進行演習時,因為艇員操作失誤,導致潛艇差點與另一艘蘇聯潛艇相撞。這些事故和險情不僅讓艇員們身處險境,也給他們的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悲傷。
由於K19潛艇的事故頻發,導致了多名艇員的死亡和家庭的悲劇,因此人們開始將這艘潛艇稱為“寡婦製造者”,以表達對這艘潛艇和其背後悲劇的深深痛惜和哀悼。這個稱號也成為了冷戰時期蘇聯核潛艇事故的一個象徵,提醒人們在那段歷史中,不僅有激烈的對抗和競爭,還有無數無辜生命的消逝和家庭的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