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兩個早熟西瓜新品種
一、海育-號
審定編號:蘇審瓜2OO7Ol。來源與類型:原名aO2O8,屬早熟花皮橙黃瓤小果型西瓜品種,由海門巿農業科學研究所以Oll一O2×Oll一O4配組,於2OO2年育成。適應范圍:適宜江蘇省各地春季保護地栽培。
1、產量水平及特徵特性。⑴產量水平:2OO4一2OO5年參加江蘇省區試,兩年平均畝產l8O4.3千克,較對照小蘭畝增產5.7%。2OO6年生產試驗畝產l8O6.4千克,較對照增產6.O%。⑵特徵特性:植株生長勢強,第-雌花節位8節左右,坐果性強,從坐果到採收約3O天,全生育期85天左右。果實高圓形,果形指數l.O5左右,果皮綠色覆細條紋,外形美觀,皮薄而有韌性,單果重l.5千克左右。中心折光糖含量ll.6%左右,邊緣折光糖含量9.2%左右,單果籽粒數l93粒左右,種子褐色,果肉橙黃略帶紅色,質地緻密,汁多爽口,風味好。區試田間調查,未發現枯萎病,抗逆性較強。
2、栽培技術要點。⑴適期播種:春季保護地栽培南京地區一般為1月下旬至2月上旬,每畝播種量3O一4O克。⑵適宜密度:株距O.45米左右,行距2米左右,畝栽75O株左右,三蔓整枝。⑶肥水管理: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OOO千克左右、45%硫酸鉀型復合肥25千克左右。果實膨大期適時適量追施膨瓜肥,同時葉面噴施鉀肥。追肥時視墒情澆水。⑷病蟲害防治:預防為主,農業防治和葯劑防治相結合,及時防治蚜蟲。
二、金玉玲瓏
審定編號:蘇審瓜2OO7O2。來源與類型:屬早熟花皮黃瓤小果型西瓜品種,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採用n37×n38配組,於2OO2年育成。適應范圍:適宜江蘇省各地春季保護地栽培。
1、產量水平及特徵特性。⑴產量水平:2OO4年參加全國區試,平均畝產27O2.5千克,較對照黃小玉增產3.O%。2OO5年參加江蘇省區試,平均畝產l6O6.4千克,較對照小蘭增產6.4%。2OO6年生產試驗畝產l8l9.5千克,較對照小蘭增產6.8%。⑵特徵特性:植株生長勢強,第-雌花節位9節左右,座果性強,春季早熟栽培從座果到採收3O天左右,全生育期88天左右。果實高圓形,果形指數l.l,淺綠果皮上覆有墨綠色鋸齒狀條紋,外形美觀,皮厚O.6公分左右,薄而有韌性,單果重l.7千克左右。中心折光糖含量lO.8%左右,邊緣折光糖含量8.O%左右,單果籽粒數2l5粒左右,種子褐色,果肉黃色,質地緻密,汁多爽口,風味好。區試田間調查,未發現枯萎病,抗逆性較強。
2、栽培技術要點。⑴適期播種。春季保護地栽培播種時期南京地區一般為1月下旬,畝播種量爬地栽培用4O克左右。⑵適宜密度。株距O.6米左右,行距2米左右,畝栽55O株左右,三蔓整枝。⑶肥水管理。施足基肥,一般畝施腐熟有機肥2OOO千克左右,45%硫酸鉀型復合肥25千克左右。果實膨大期適時適量追施膨瓜肥,同時葉面噴施鉀肥。追肥時視墒情澆水。⑷病蟲害防治。預防為主,農業防治和葯劑防治相結合,及時防治蚜蟲。
⑵ 西瓜蟲的介紹,越詳細越好!
西瓜蟲,學名Armadi天llidiμm vulgare Latreille,是一種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等足目、鼠婦科的昆蟲,因其外形酷似西瓜而得名,俗稱為潮蟲或鼠婦。在中國各地都有廣泛分布。它們主要作為害蟲,對瓜類幼苗、十字花科蔬菜如油菜、芥菜等的幼芽、嫩根以及草莓等果實造成損害。受害植物會出現缺苗斷壟或果實孔洞,對農業生產產生負面影響。
西瓜蟲的形態特徵獨特,成蟲體長約10-14mm,體寬5-6.5mm,呈長橢圓形,共13節,顏色灰褐色。雌雄蟲體色有所不同,雌蟲背部暗褐色,有隱約可見的黃褐色雲狀紋,尾部末端有兩個片狀突起。初孵幼蟲白色,後逐漸變深,與成蟲形態相似,但大小和體色有差異。它們是胎生繁殖,幼蟲孵化後會跟隨母蟲活動,每隔一段時間需鑽入土中蛻皮。雌蟲可繁殖大量後代,幼蟲主要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生活,夜晚和清晨活動最為頻繁,有趨性,會避開陽光和受驚時卷縮成球形。
在中國,還有一種名為Porcellio scaber Latreille的西瓜蟲,也稱為球鼠婦,常見於室內和潮濕環境,對油菜等作物也有害。防治西瓜蟲的方法包括:在菜地附近加強防治,清除雜草,利用腐草進行誘殺;避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在油菜苗期發現蟲害時,可使用如25%愛卡士乳油或20%蟲死凈、10%吡蟲啉等農葯進行噴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