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王淦昌的精神是什麼
王淦昌的精神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以及以身許國的愛國精神。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男,出生於江蘇常熟,核物理學家、中國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3年獲柏林大學博士學位。1964年,他獨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實現核聚變的設想,是世界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理論和研究的創始人之一。
(1)兩彈一星微電影擴展閱讀:
2018年5月28日是王淦昌先生的誕辰111周年,是王淦昌故居啟用一周年。王淦昌故居已日漸成為常熟市,乃至蘇州市重要的宣傳思想、青少年社會實踐教育基地。支塘鎮在故居觀影廳舉行—《追尋大師的足跡》王淦昌故事系列微電影品鑒會。
支塘鎮社會各界人士、青年代表們在這里齊聚一堂,共同緬懷王淦昌先生,學習他「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以及以身許國的愛國精神。
支塘青年們有感王淦昌愛國奉獻的精神,自發組織拍攝了9部微電影,本次微電影製作大賽,是支塘鎮「一村官宣講一故事」系列活動的一次再度創新,該工作品牌是支塘鎮宣傳辦、團委歷時四年打造的青年宣講工作品牌。
支塘優秀青年代表45人,組成9個小組,從王淦昌生平事跡中取材,經過大半年的創作、編劇、拍攝、製作,終於全部完稿,其中有講述王淦昌隨浙大西遷之時牧羊的故事,也有王淦昌不畏強權、為國吶喊的故事,還有王淦昌隱姓埋名、投身科研的故事等等。
Ⅱ 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
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5篇
浩瀚蒼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寫華章。中國載人航天精神偉大,「天和」探索之旅美好。對於浩瀚宇宙,一定也充滿了好奇心吧!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歡迎閱讀!
在「大思政課」里傳承航空航天紅色血脈
梁啟超在《過渡時代論》中寫道:「鯤鵬圖南,九萬里而一息」。毛澤東在《念奴嬌·鳥兒問答》中寫道:「鯤鵬展翅,九萬里」。中國人的飛天夢想凝結著幾代人的努力。2022年是沈陽航空航天大學70年校慶的紀念日,70載風雲歷程記載了幾代航空航天人建校的崢嶸歲月,為了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航空航天精神,在「我心中的思政課」微電影主題構思中,我們選取了以老校長楊風田院士為代表的老一代航空航天人的事跡,以他們在多年的祖國航空航天戰線上的拼搏奮斗歷程,胡枯以為祖國航空航天事業作出的突出卓越貢獻為背景,展現老一代航空航天人執著的理想信念、艱辛的奮斗歷程、銳意改革的創新精神。這些傳承是新時代大學生是最生動、最鮮活也是最接地氣的一種思政課教學案例,對於新時代大學生理解並踐行航空航天精神,有很好的啟示作用。追尋著老一輩航空航天人的腳步,在思政課微電影中我們力求將報效祖國的使命意識、家國情懷、志存高遠追求卓越的攻關精神、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等表達在視頻中,感召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傳承紅色血脈,續寫時代輝煌。
在「大思政課」中踐行航空航天精神
老一代航空航天人披荊斬棘甘當人梯,新一代航空航天人躊躇滿志茁壯成長。做新時代有情懷、有夢想、有擔當的大學生,要傳承紅色基因,矢志空天報國之志,同時也要勇於奮斗和不懈努力。在「我心中的思政課」微電影實踐活動中,我們刻畫了以大學生郝一航的人生觀發展變化主線,講述他從剛入大學時對人生目褲含洞標的迷茫、彷徨,到在思政課上聽到了楊鳳田院士的事跡後思想開始有了變化,加入校航模隊與隊友們刻苦鑽研、銳意進取,不斷突破自我、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參與設計完成了「雷鳥」的製作,並成功實現了「雷鳥」的飛天之夢,實現了自己的空天報國之志。
整個思政課微電影創作和拍攝過程中,我們帶領團隊學生們大多時間是在校航模隊里進行的,當我們走進校航模隊基地,瞬間就被深深吸引和震撼了:一排排擺放整齊的航模模型、櫥窗里一件件獲獎證書和各種獎杯,代表了校航模隊的輝煌。與航模隊的成員磨合的日子裡,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尤其是看到航模隊的大學生在航模操作間、在電腦前,克服各種困難認真做航模的樣子,和聽他們講述創造的輝煌成績和艱苦的大賽經歷時,給我們微電影創作團隊很大的啟示,並將這些點滴經歷和感受努力表達在思政課微電影里。歷時幾個月的創作實踐,在「大思政課」里強化了大學生對思政課理論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認知,並在認知中自覺實現認同。創作團隊的學生們紛紛表示,從航模隊員的身上看到了新時代航空航天人的勇氣、智慧與力量,體現了勇於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斗,敢於超越的進取意識,這種現實具體的實踐,是在課堂上感老畝受不到的思政課內容。「大思政課」結合教育教學規律,有效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充分發揮學生在思政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運用「大思政課」的方式表達對思政課教育教學需求的過程。
在「大思政課」中領悟航空航天精神的時代價值
黨的精神譜系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改革中披荊斬棘、千錘百煉鑄就的精神豐碑,載人航天精神是這座豐碑在航空航天領域發展建設的具體體現,是幾代航空航天人接續奮斗的精神凝結。賡續精神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在新時代領悟和弘揚載人航天精神的時代價值,是建設航空航天強國的需要,也是鼓舞和激勵青年大學生立志奮進成長的需要。
作為航空航天類行業院校的大學生,銘記歷史、傳承精神,科技強國、實現航空航天報國之志,已成為青年大學生的錚錚誓言。通過「我心中的思政課」微電影活動,在這一「大思政課」上,我們看到了老一輩航空航天人的奉獻經歷,也目睹了新時代航空航天學子的砥礪奮斗,「大思政課」讓我們深刻領悟了博大的航天精神時代價值。
矢志空天報國,實現航空航天強國之夢。「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到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無數科研工作者和無名英雄們心懷報國之志締造的 「兩彈一星」精神,實現了我國航空航天事業跨越式發展和奇跡。在這一精神的感召下,中國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在一些前沿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甚至「領跑」的跨越,彰顯了中國力量。航空航天人強烈的愛國心、報國志,在大漠戈壁深處、在酷暑難耐的研發車間,在祖國的藍天和世界的太空中,熠熠生輝。
傳承紅色基因,有力推動___學習教育。載人航天精神是中國精神與紅色基因的時代表達,是我們黨和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國航空航天事業持續發展的思想支撐、精神動力和文化源泉。在如火如荼的___學習教育中,作為新時代行業類高校的大學生,在「四史」學習的基礎上,深入了解學習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發展史、老一輩航空航天人的感人事跡、航空航天高校的建設史,從而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歷史的感悟中傳承報國之志,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好百年___中的青春傳唱人。
錘煉品德,勇擔重任,實現人生價值。「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新時代大學生是國家第二個百年目標實現的中堅力量,是航空航天強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新時代大學生生逢盛世,肩負重任。當他們在疫情抗擊中、在脫貧攻堅中、在科技創新中挺身而出,我們看到了一群群志願紅、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青春的面孔和堅定的目光,他們用實踐證明了自己的價值。航空航天精神是激勵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勇立時代潮頭、勇作時代先鋒的精神動力,感召著青年人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作為高校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大思政課」是科學理論與時代特徵、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思政課。在「大思政課」里傳承紅色血脈、踐行載人航天精神,賦予思政課以生動有力的實踐支撐,能夠直抵人心、培根鑄魂。
載人航天是人類航天活動中系統最為復雜、難度、要求最嚴的系統工程。按照空間站建造任務規劃,今明兩年將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於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之後,空間站將進入到應用與發展階段。
每次飛行任務都是一項「大工程」,背後凝聚著成千上萬人的心血智慧。
巴丹吉林沙漠深處,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內燈火通明,人影綽綽,工作人員穿行在飛船箭體與測試儀器之間,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業被形容為「千人一發箭」,任何環節都事關成敗,誰都不能掉以輕心。作為中國航天員進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一絲不苟的態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數十人的吊裝團隊協同執行任務,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錯,吊裝對接誤差更是小而又小。每個產品只允許一次吊裝落位成功,沒有重來的機會,不能有絲毫閃失。吊裝對接火箭,一圈數十個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對准連接。」基地工作人員石創峰承擔吊裝工作,為了做到既快又穩,他自創訓練方法,在吊鉤上系著焊條,操作吊車從高空將其插入啤酒瓶口裡。練到最後,他和同事揮動笨重的吊車鐵臂,就像揮動自己的手臂一樣靈活自如。
飛行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團隊把保護航天員生命安全作為底線,在神舟十二號發射、飛行、對接、停靠、返回等任務各階段,都准備了確保航天員安全的預案和舉措,還將首次啟用載人飛船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全力保證航天員安全往返天地間。
只有真正了解載人航天工程的起點在哪裡、道路在哪裡,才能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將由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准備期間,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射隊臨時黨委帶領大家赴東風革命烈士陵園,緬懷聶榮臻元帥、眾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號召大家以強烈的責任感、精湛的技術和奮勇拼搏的精神完成此次任務,穩操接力棒。
從小我就對航天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對浩瀚的宇宙充滿著好奇,爸爸經常給我買一些科普書籍,在書上,我看到了許多科普知識,同時,爸爸還告訴我,宇宙中還有許多奧秘,需要我們去不斷地探索研究,聽了爸爸的話,我夢想著在不久的將來,自己能成為一名航天員,去太空進行探索,去解開這些奧秘。
曾經有人說我是痴人說夢,也有人笑話我這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假如人類沒有飛天的夢想,萊特兄弟就不會製造發明飛機,現在,我們的祖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如此迅速,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我的夢想一定可以實現。
振奮人心的時刻終於來了「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發射的成功,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劉洋成了中華女子飛天第一人,我激動不已,欽佩和羨慕之情油然而生,我深知,要想成為一名女航天員必須有強壯的體魄,科學的頭腦,超人的毅力,但我認為要想實現我的航天夢,付出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因為我深知:「古人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此時,我讀了《放飛夢想》這本書之後,我的夢想之火越燃越猛烈,劉洋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中國載人航天的精神,更加堅定了我要成為一名航天員的決心。
就在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像劉洋大姐姐一樣駕駛著宇宙飛船去太空訪問,我首先來到月球上,嫦娥阿姨熱情地接待了我,令我在月球上到處參觀,並詳細地給我介紹了月球上的情況,接著,我又去了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許多星球,這些星球雖然離地球遙遠,每個星球上的生存環境也各不相同,但外星人對地球人非常地友好,我正高興的與外星人交談著,一陣清脆的鈴聲驚醒了我,我感到很可惜,真想跟外星人多交談一會。
我把夢中的情景告訴了爸爸,爸爸摸著我的`頭,語重心長的說:「你有一個遠大而美好的夢想,要實現你的這個夢想,不但要有堅強的意志力,還需要有廣博的知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只有為之奮斗的人,才會取得成功,實現自己的夢想。
「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承載著祖國的希望和未來,為了自己的航天夢想,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讓我美好的夢想成為現實,讓祖國為我們這一代人而驕傲!
聳立如巨人的東方紅衛星發射塔架已經光榮「退役」。站在東方紅衛星發射塔架下,大風在耳邊呼嘯。望向四周,高闊的天空下,戈壁灘一望無垠。正是在這里,老一輩航天人篳路藍縷啟山林。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百業待舉,航天事業處於一片空白。黨中央以非凡氣魄和膽略作出發展航天事業的偉大決策,航天人吹響了中華民族向宇宙進軍的號角。
作為人類歷規模的航天器,空間站代表當今航天領域面、最復雜、最先進和最綜合的科學技術成果。11艘神舟飛船成功發射,11名、14人次的航天員隊伍叩問蒼穹,天和核心艙升空,中國載人航天跨越了一次次重大關口,夢想逐步變現實。
不僅是載人航天,嫦娥探月、天問探火、北斗導航等無不捷報頻傳。中國航天起步晚,起點低,為何還發展快、本領高?
堅持黨的領導是「法寶」。每一次關鍵技術的突破、飛行試驗的成功、艱巨任務的完成,無不凝聚著黨中央的決策和關懷,凝聚著黨組織和廣大航天系統黨員幹部職工的智慧和力量。中國航天事業取得輝煌成就背後,是黨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的決策部署,指引著航天事業前進的方向。
「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說,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發展載人航天事業,建造中國自己的空間站,是實現新時代航天夢的必經之路。
據統計,在載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參與其中的研究所、單位多達上百家,配合單位多達上千家,涉及數十萬科研工作者。「實施載人航天這樣宏大的工程,沒有黨中央集中統攬,沒有全國大協作,是不可想像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棒接著一棒跑。在距離東方紅衛星發射塔架40多公里的載人航天發射場,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開辟攬天征途。
條件或許沒那麼苦了,航天精神卻是一脈相承。有人曾問兩度飛天的聶海勝和三度圓夢的景海鵬:「你們已經實現飛天夙願,未來還打算冒這么大的風險嗎?」
「航天飛行是我們的事業,更是我們的生命,為了飛天夢想,只要祖國需要,我們隨時准備再上太空!」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刻。神舟十三號載譽出征,由中國航天員組成飛行乘組逐夢蒼穹,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科技興國,航天築夢,寄託了億萬中國人民的熱切期盼,承載了中華民族富強繁榮的壯麗追求。神舟飛船揚帆再啟航、刺破蒼穹,彰顯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永攀高峰、開拓創新、拼搏進取的精神品格。
航天夢,照亮中國科技興國路。全球關注,舉世仰望;星空璀璨,神舟閃耀。科技引領,神舟飛行,中國航天精神正是攻堅克難、創新創造、不求安逸、艱苦卓絕的精神寫照,照亮了中國科技興國路。2003年,我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飛向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魂牽夢繞的數千年飛天夢想。今天,神舟十三號載人航天飛船乘載三名航天員進入空間站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工作,驗證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性能,驗證航天員長期駐留保障技術,驗證航天員與機械臂共同完成出艙活動及艙外操作的能力,檢驗東風著陸場的搜索回收能力等多項科學研究成果。神舟十三號必將圓滿完成所有的既定目標和重大任務,在浩瀚無邊的星空激揚中華民族的夢想,高擎起光彩奪目的五星紅旗,彰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追求理想的血脈基因,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奏響宇宙強音。
復興夢,照亮中國全面振興路。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開好新局、走穩征程,以神舟出征為象徵和指引,中華民族必將能夠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航天精神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匯聚起中華民族精神譜系,激勵著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建功立業、接續奮斗、矢志不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也將在我們的努力下一步步成為現實,成為彪炳史冊的千古奇跡。
中國夢,照亮中國繁榮富強路。中國夢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夢想。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實現祖國統一,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構成了中國夢的總體輪廓。實現中國夢,人民充分享有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權利,更加富足、平等、愉快、自由、安全。人民嚮往中國夢,中國夢是14億中國人的共同理想信念,是夢寐以求的幸福夢,是凝聚全民族全社會、凝聚全體中華兒女至高無上的旗幟。全國各族人民心中有夢、腳下有路,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就能夠用14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匯集起強大的磅礴力量。全體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都要堅定理想信念,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帶領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
「偉大事業都基於創新」「偉大事業都成於實干」。中華民族對宇宙由來已久的嚮往,終將在星空寫下無可替代的精彩一筆。這是一次偉大的出征,凝聚了億萬中華兒女航天強國的夢想,進一步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Ⅲ 胡歌和張譯誰的名氣更大,在娛樂圈是不是一個檔次的演員
可以說他們兩個人都是我很喜歡的演員!
在我看來,論名氣的話,我想兩人應該不分上下吧,但怎麼說,其實不好比較,兩人都是很優秀的演員。
張譯,平心而論,他不像胡歌,靳東,這些一眼看上去就很帥的演員。但是演技上面,如果要在所有青年演員裡面排,當屬第一(可能有部分個人主觀觀點)。 他可以很陰險,笑起來可以很逗比也可以很傻也可以很陽光。初看沒啥感覺,但是你會發現他演什麼角色,都能演出不同的味道。 雞毛飛上天,從流浪少年到遲暮之年。那角色過渡也是沒誰了,沒有做作,沒有用力過猛。讓你感覺到真的是一個人從小到大很自然的成長經歷。
我想論影視成就的話,可能張譯更高一點吧(個人觀點)
張譯與其他演員不同,他身上沒有距離感,總有一種就是你某個朋友的感覺。而且他也是近兩年才逐漸開始被業內接受被大眾熟知,2017年由他主演的《雞毛飛上天》出來時,幾乎所有人都在說「此人不紅,天理難容」。
部分獎項:
2015 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
2016 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
2017 第8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獎
2017 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主角獎
2017 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
2018 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
2018 第29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獎
而胡歌,不僅僅是在演藝圈有所成就,還在音樂、話劇和攝影方面有所成績:
2017 《騰訊 娛樂 白皮書》音樂篇 2017年影視綜藝歌曲熱度第10
2010 2009年網路 娛樂 沸點 最熱門網路 游戲 主題曲獎
2008 第1屆蒙牛酸酸乳音樂風雲榜新人盛典 最佳跨界新人獎
2013 2013年BQ紅人榜年度戲劇紅人獎
但我想兩個人都是優秀的,也沒必要評個高低,最多隻是個人偏好喜歡誰更多一點,而且兩人的人品也是沒得說的,一個不賣人設,不賣CP,用作品說話的人,不管是做什麼,都值得人尊敬。
你們覺得呢?
胡歌和張譯誰的名氣更大,在娛樂圈是不是一個檔次的演員?我認為:他們都是 娛樂 圈中實力非常強的男演員,而且塑造了很多經典的角色,在 娛樂 圈中的地位都很高,應該是一個檔次的演員。若非要比個高低的話,只是說胡歌成名比張譯要早,論資排輩的話排名比張譯靠前些,二人在電影中的都有自己的定位,戲外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胡歌,今年37歲,1982年9月20日出生於上海市徐匯區,中國內地演員、歌手、製片人。當年憑借《仙劍奇俠傳》中李逍遙這個角色一炮而紅。在事業最火的時候,胡歌遭遇了車禍,復出後他出演的《仙劍奇俠傳三》的景天、《神話》里的易小川,也都是白衣飄飄的形象,依舊是相當的火爆。代表作品仙劍奇俠傳、天外飛仙、仙劍奇俠傳三、神話、偽裝者、琅琊榜、大好時光、獵場主要成就第28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獎 第11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最具人氣男演員獎 第22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主角獎 第30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演員提名獎 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電視節目海外推廣大使」。
張譯,今年41歲,1978年2月17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國內地男演員。1997年至2006年服役於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話劇團。2002年,張譯在部隊排練《士兵突擊》的話劇版,後因機緣巧合參演的《士兵突擊》的電視劇,開始真正意味上的開始了演員的工作 。張譯在士兵突擊中飾演出身農家、本分卻要強班長史今,該劇是張譯出演的第一部電視劇作品。該劇上映後引起熱烈反響,獲得第27屆飛天獎、第24屆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等多個獎項。代表作品紅海行動、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生死線、北京愛情故事、好傢伙、雞毛飛上天、山河故人主要成就2017年第23屆上海電視節最佳男主角獎 2017第8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獎 2015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 2013網易 時尚 傳媒大獎年年度男性榜樣獎 2012全國話劇金獅獎表演獎。
論人氣:胡歌粉絲7000多萬,張譯粉絲8000多萬,張譯稍占上風。
論排名:中國內地男明星人氣榜,胡歌NO.24位,張譯NO.71位,胡歌占上風。
論票房:胡歌因主打電視劇,電影接拍的較少,出道以來總票房收入排名不及張譯。
論作品:胡歌參演電視劇25部,參演電影13部,參演話劇10個,音樂作品12首,專輯3張,單曲23首,參演MV2部,主持節目9檔,文學作品出版圖書36本,攝影作品10部以上,張譯參演電視劇33部,參演電影26部,參演微電影16部,音樂作品3首,單曲10首,參演舞台劇5個,主持節目5檔,參演歌劇1個,配音廣播劇5個,出版書籍1本,作品二者比較應該說伯仲之間,胡歌稍占上風。
論成就影響力:胡歌大小獎項97項,第28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獎 第11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最具人氣男演員獎 第22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主角獎 第30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演員提名獎 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電視節目海外推廣大使」;張譯大小獎項20項,2017年第23屆上海電視節最佳男主角獎 2017第8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獎 2015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 2013網易 時尚 傳媒大獎年年度男性榜樣獎 2012全國話劇金獅獎表演獎。獲獎數量多少來年,胡歌稍占上風,但張譯獲獎分量也不差。
二人的 社會 評價都不錯,胡歌從2005年電視劇《仙劍奇俠傳》中的逍遙哥哥,到2015年電視劇《琅琊榜》中的梅長蘇, 胡歌一路從唇紅齒白,一臉單純清秀的少年,蛻變成更真實的演員,堅韌地重生,用思想填充著演藝之路,他保持一顆童心,一步步轉型,努力爭取別人對他演員身份的認可 ;2006年的車禍,在胡歌的右眼留下永遠的疤痕,傷害也是一種財富,那場車禍帶來的人生思考,使得胡歌更加搏力地融進表演之中,雖然依然有著自我認知的迷茫,然而目標明確,絕不後退。張譯一向以率真、陽光的形象贏得喜愛,而十年軍旅生涯也造就了張譯性格中特別單純的一面。張譯的成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甚至可以用坎坷來形容。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表演的熱愛,從沒機會出場的配角到正宗男主角,從沒戲拍到拍不停,他卻一直保持著其他人少有的平和和淡定。
綜上所述,胡歌和張譯這二人現在都是風頭無限的實力男星,我認為,胡歌和張譯都應該算第一梯隊的演員,要顏值有顏值,要流量有流量,要演技有演技,都是票房的寵兒!朋友們,你們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
從名氣來看,應該是胡歌更大一些的,從圈中地位來說,張譯是電影咖,且獲得過很多重量級的獎項或者提名,他的檔次和地位是高於胡歌的。具體來說
胡歌從2005年《仙劍奇俠傳》大火,就占據內地一線小生的位置
2006年《天外飛仙》
2008年《射鵰英雄傳》
2009年《仙劍奇俠傳3》
2010年《神話》
2012年《軒轅劍天之痕》
2015年《偽裝者》《琅琊榜》
2014張譯憑借年陳可辛導演的《親愛的》獲得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
2015年3月電影《山河故人》作為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影片全球首映,張譯作為主演出席當日首映紅毯和新聞發布會
2016年,[32]主演由路陽執導、寧浩監製得動作片《綉春刀·修羅戰場》6月19日,電影《追凶者也》入圍第十九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張譯作為主演與導演曹保平,主演劉燁等一同踏上上海電影節節紅毯,該片榮獲2016微博電影之夜最受期待懸念新作獎
2018年2月16日,主演中國首部現代化海軍題材電影《紅海行動》全國上映,以36億的票房成績,榮登2018春節檔票房第一名,位列中國華語影史票房亞軍
2018年10月14日,獲得第12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第29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男演員獎
2019年1月21日,獲1978卓越大獎改革開放40年全國十佳男演員提名
因此,從名氣上看,胡歌的名氣更大一點,從 娛樂 圈的地位來說,一般是電影咖優於電視咖,張譯優於胡歌的。
先說張譯: 戴上眼鏡就能演教授,穿上羊皮坎肩就能演土匪,一身迷彩就能演特種兵,手把個飯盒蹲路邊他就是個小老百姓。還得說是他的戲路廣,對角色的把握挺好,有功底,也有自己的特色,就是「調皮」。
再說胡歌: 帥氣的偶像一點點努力,積累的演技經驗也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他比張譯張得好,這是先天的資本,但也成為他發展的一個阻礙。因為越是外形好的演員,有的時候反而會受限制,他們如果演一些嬉皮笑臉或是青春浪漫的角色時,就很容易又被劃回到偶像類。
到底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還是酒香也怕巷子深?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表達的意思卻是天差地別,選擇者擁有的心性更是天差地別。要說演技不錯的青年演員有哪些?大家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有很多,如:胡歌,萬茜等。但是有沒有人曾想過這樣一個人,他叫張譯。
筆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注意到這個演員的呢?大概是初中的時候吧,我接觸張譯的第一作品是《我的團長我的團》,但是當時筆者的年紀太小,心中滿是英雄主義思想,不是很喜歡、也不是很能接受《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面過於現實的劇情。當時也沒有「演技」這個概念,但是那個「小太爺」筆者還是記住了,以至於每次再看到他的作品,腦海第一浮現的就是「小太爺」,也許這就是演技吧。
筆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這個演員的呢?大學畢業之後,直到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不斷提升,喜好也會有所不斷變化,相對應的對於電視劇的要求也逐步增加。筆者總是會有一種劇荒的感覺,然後就會返回去看看之前的老影片。當筆者再次觀看《我的團長我的團》以及《北京愛情故事》時,才知道什麼樣的演員才叫演員,演員不是說是就是的,那個頑皮、倔強的「小太爺」,那個現實、無奈的石小猛都是張譯演技最好的證明。
這里強烈給大家「安利」一部劇,也是由張譯主演,它叫《雞毛飛上天》。不要這個被這個low到不行的名字勸退,面對《雞毛飛上天》筆者也曾「三過家門而不入」,但是筆者相信張譯的演技,最終還是點了進去。從此便如同長江流水泛濫,一發不可收拾,用了三天兩夜一口氣把它追完。
雖然筆者很喜歡胡歌,從筆者以前的文章就能看出來,但是不得不承認是,單論演技,胡歌不如張譯。筆者是「胡椒粉」,但筆者不會做無腦的「胡椒粉」,不如就是不如,沒什麼好丟人的。到底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還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筆者選擇前者。
胡歌和張譯出道時間差不多,名氣上來說還是胡歌大一點,畢竟顏值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方,而且當年胡歌出車禍的事件也聚焦了更多的眼球,知名度更高。從藝術的角度,兩人的演技其實不相上下,但是要說片酬,可能還是胡歌要貴很多。
張譯在今年的國慶檔的兩部電影里表現都非常出色,在《我和我的祖國》里他出演《相遇》中的男主角,他和任素汐演繹的一段愛情故事算是七個故事裡的經典之一。在《相遇》里張譯戴著口罩,僅僅依靠雙眼的表情,演繹了人物的內心變化,整整十多分鍾,屬於教科書級別的演技。
在《攀登者》里張譯扮演的曲松林更是一個經典角色,他和吳京的對手戲在整部電影里是最核心的部分。
其實張譯還是《紅海行動》的男主角,也憑借該片,張譯斬獲了百花獎最佳男主角。
胡歌是出演《仙劍奇俠傳》火的,在電視劇的領域,有很多深入人心的代表作。《偽裝者》《琅琊榜》都是其中的經典,胡歌塑造的梅長蘇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從2019年開始胡歌開始轉戰大屏幕,今年的《攀登者》《南方車站的聚會》,還有2020年的《李娜》,胡歌會給大家帶來越來越多的好電影。
相對來說,張譯其實經常出現在大屏幕上,在拍電影方面,張譯比胡歌資深。而在電視劇的領域,顯然又是胡歌更有江湖地位。
他們兩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兩個人都曾經在話劇領域活躍了一段時間。話劇是非常考驗演員的真實演技的,可見兩人都是好戲之人。
無論是胡歌還是張譯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演員,雖然名氣上胡歌要大一些,但是從演技上來說,兩人不相伯仲算是一個級別的演員。
問這問題的人頭是腫的吧?把胡歌和張譯並列?兩人從哪方面都不在一個檔檔,顏值差的不是一個檔,演技張譯也差的幾個檔,竟然這樣問,
我最喜歡胡歌,氣質百變可塑性強不斷挑戰自己,他並不比任何人差謝謝!唐人不能給他提供很好的影視資源,他靠著自己的奮斗才打出一片天地!八部電視劇入選中國電視劇年選,兩個角色成為中國電視劇百大經典人物,80後演員首屈一指!提名飛天獎還是80後唯一的金鷹白玉蘭雙視帝,今年白玉蘭頒獎典禮憑借多部主演的電視劇在海外廣受歡迎成為廣電認證的中國電視劇海外推廣大使,還是共青團認證國家偶像、上海 旅遊 形象大使、中國文聯官網青年藝術家、文代會代表。去年轉戰大熒幕第一部主演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是今年戛納主競賽華語片獨苗,版權銷售至幾十個國家地區,收到幾十個國家地區電影節邀請,胡歌本人登上戛納場刊,成為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嘉賓,預告片中胡歌眼神陰狠不羈動作凌厲狠絕非常帶感,定檔12.6值得期待!胡歌在最考驗演技的話劇也有突出成績,連續七年主演頂級話劇如夢之夢並且獲得北京丹尼舞台表演藝術最佳男演員獎,今年當選為烏鎮戲劇節藝術委員會委員,在建國七十周年大型慶祝晚會飾演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央視綜藝故事中的中國演繹英烈事跡展現深厚台詞功底,去年參加朗讀者紫光閣等各大官媒黨媒和各地政府官網以及各大高校官博自發宣傳,其他的商業價值和 時尚 封面這幾年胡歌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全面發展全方位優秀的好演員!
1)為什麼說胡歌的名氣大
咱們從兩個人所接影視劇的資源數量就能看出來,近兩年,胡歌的《琅琊榜》《偽裝者》那真的是現象級的口碑熱劇,《獵場》雖口碑不佳,但在火熱程度上可是有目共睹的。
而對於張譯,近幾年真正在口碑熱度兩方面都能拿得出手的電視劇只有《雞毛飛上天》,不過張譯也在影視圈有一定的發展,但除了《紅海行動》張譯還真沒有當過幾次男一號。
從名氣上來說,胡歌在影視圈確實是受眾面更大。
2)成就從哪裡看
說起成就自然少不了兩人近些年所獲得的獎項,不過在談獎項前咱們先大致看一下張譯的從影經歷。早在《士兵突擊》中,張譯作為配角其表現力就極其強烈,演技十幾年如一日,一直是頂尖水準。
胡歌獲獎記錄:
張譯獲獎記錄:
首先,必須說胡歌和張譯都是非常優秀和專業演員,他們都各自塑造了不同的經典角色和電視劇,也有自己不同的擅長角色和領域。因此,在目前階段很難比較誰比誰名氣更大,是不是在一個檔次上。
其次,胡歌和張譯又是不一樣的,他倆有屬於自己的特色和風格,兩位都是專業度極高的演員。而在電視上,胡歌走的基本都是正路的角色,從出道開始也都比較幸運,電視劇大多數是男一號。而張譯還是經歷了一個比較成長和逐步成為重要角色的過程,且在電影大屏幕上,獲得的成績更大。
再次,從演員的成名道路看,胡歌成名較早,算是年少成名,也有更跌宕一些的人生經歷,因為車禍而經歷人生的蟄伏,也經歷了很長時間的話劇舞台的表演,使得胡歌後期作品,在詮釋人物和角色上,更具有內在力量和張力。而張譯,則這幾年在這個年紀的男演員里,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位,大屏幕路線這幾年走得非常好。希望後續胡歌和張譯也有更好的作品出來。反正,兩位演員都是好演員,都很喜歡。
Ⅳ 電視連續劇《功勛》觀後感
《功勛》觀後感
篇一:《功勛》觀後感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觀看了電視連續劇《功勛》後,我受到了很多啟發,我為老一輩科學家的崇高精神而熱淚盈眶,並且,作為一名中國人,我為有這樣的英雄前輩而感到自豪。
劇中,無名英雄於敏有許多細節讓我印象深刻。
首先,愛國主義精神在於敏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當隱姓埋名做研究和出國留學的選擇題擺在於敏面前時,於敏說道:「你想要和平,就要有不怕打仗的底氣,什麼是底氣,我們造的就是底氣,核平衡才是平衡,咱不欺負別人,也不能讓別人欺負咱們,不平等只能挨打,國家存亡的事,必須干!」於敏斷然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打算,選擇了條件異常艱苦的氫彈研究,以史為鑒,在如今全球化時代,他的這種熱愛祖國的精神值得我們當代青年學習。
其次,於敏無私奉獻、大力協同的品質讓我不禁感慨老一輩科學家們的崇高品性。正如於敏的妻子玉芹說的:「他將一生奉獻給國家,我將自己奉獻給他。」這是於敏的家國情懷,是大奉獻。在與科研戰友夜以繼日地攻堅克難中,他與戰友團結協作,失敗、總結、再失敗、再總結,縱使條件艱苦,他們始終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辛勤耕耘,終有收獲。劇中,有兩個細節讓我難忘,一是於敏將家裡妻子為他和孩子准備的雞蛋拿出來,用作獎勵科研有突破的同事,激發大家的工作熱情,二是於敏與陸傑的戰友情,他們相互挑戰、相互激勵,而後,相互扶持,這種情誼,著實讓人動容。
最後,作為一名學生,觀看了於敏為科學獻身的示範後,我深受觸動,思考了很多。於敏始終相信科學,敢想敢幹。他說道:「搞科研,搞理論,講的是實事求是。搞科研,需要靈感,不是蠻干。」正確的理論指導正確實踐。正是由於這般腳踏實地的科研態度,我國氫彈研究少走了許多彎路,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在往後的學習生活中,我要將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貫穿其中,戒驕戒躁,做真正的研究。
忠孝最是難兩全,隱姓埋名數十載。無名英雄於敏,是國家之幸,是民族之幸,更是吾輩之幸。無論條件如何,他始終發揚「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於攀登」的精神。英雄光輝照亮未來的路,作為新時代青年,我應該繼承先輩優良傳統,發揚「兩彈一星」精神,爭取為國家和社會做更大的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