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簡述微電影在實際拍攝中會遇到哪些困難
1)攝像。即便是我們學導演的人,攝像都算不上精通,只是會而已。電影學院中有專門的攝像班。我們看到的微電影都由專業的攝影師拍攝,專業的和業余的區別在哪兒?區別主要在構圖、景深使用(畫面層次)和精確的畫面還原(行話叫做,在機器的寬容度內盡量表現從最暗到最亮的細節)。
因為不同季節,不同天氣,甚至一天之內的早上、中午、下午色溫都不同嗎?知道10個景別怎麼用嗎?
業余的攝影師,構圖不準,曝光不當,景深使用失誤……說高級一些還有拍攝主體的感情表達問題。
2)錄音是也頭疼的問題,錄音專業國內的極少電影學院才有。不同錄音設備適應的場景也不同,在室內用什麼話筒,室外用什麼話筒,唱歌用什麼話筒,電影做幾聲道,同期聲還是後期聲…
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在嘈雜的公共場合你怎樣錄音?
3)音效。學生電影可以隨意使用,但是公開放映甚至商業電影,音樂和音響的使用要付費的,要慶幸自己在中國。
4)燈光。知道鎢絲燈、鏑燈、鹵素燈……的顯色指數嗎?知道拍攝下來不同燈光的效果嗎?
你要在白天拍夜戲如何拍?在雨天拍晴天如何拍?知道基本布光法嗎?知道陰影怎麼用嗎?
5)演員。專業演員從小就在培養氣質,練聲,練形體。我們學校的表演專業學生每天7點,圍在操場,"八百標兵奔北坡…"
6)導演。知道長鏡頭最考驗什麼嗎?不是攝影師的能耐,而是導演的調度。導演的美學造詣需要大量的藝術作品熏陶和長期的實踐才能練就。
7)後期。調色、特效、蒙太奇…這些隨便挑一樣都夠你學幾年了。
8)劇組管理。製片有嗎?場記有嗎?
你要在商場里、咖啡廳里、酒吧里拍戲,甚至在公路上拍戲,要交通管制,要群眾演員的時候,就知道一個製片需要多少人脈了。
9)劇本、分鏡、場記單。紙上工作都簡單,但是需要注意,有的場景拍攝難度非常高,我隨便寫一句,"日 外,大全景,都市俯瞰",很簡單對吧?但拍好得用航拍器甚至飛機。
10)一個字,除了人和技術之外——錢。電影級的攝像機一套幾百萬,租的話1天幾千,錄音設備十來萬,租1天幾百。我室友自己組裝了一個航拍器,成本4萬多。然後演員1天一千。搖臂、滑軌1天幾百。好,,我知道這是微電影,BMCC 電影套件 Rode話筒 燈 PC,也有3萬了
② 關系拍攝微電影的一些問題
1.劇本,及導演的分鏡頭劇本。這是對編劇和導演的要求
2.拍攝場地的踩景。順便說一句,沒有踩景的分鏡頭大多是狗屎。
3.你需要一個劇組,基本人員如下:導演,編劇,場務,場記,化妝師,演員,攝像師,後期君(包括剪輯與特效)。如果是商業途徑還需要投資方,下面再給你說錢的問題。
4.拍微電影需要多少錢?這個問題沒有一個固定答案。我拍第一個片子花了五十塊不到,但是第二個片子就花了五六千。這和你所要拍攝的內容還有團隊都決定。如果你只需要拍攝一個校園類型的,經費可以節省很多。但是如果在外面拍你需要注意這么幾個問題。劇組租車的問題,一般市裡面一天兩三百可以解決。然後是劇組住宿問題,錢自己掂量。還有就是吃飯問題,你不可能讓一個劇組自掏腰包吃飯。場地的租賃問題。一般徵得拍攝場地都不是那麼順利,你最起碼得要對方不受利益損害。這個不明白再細問我。還有拍攝器材的購買與租賃,自己掂量。最後就是劇組人員的薪水安排。
如果你是學生的話可以省很多錢,為什麼我上面也都說了。
5.拍攝微電影最好有一個電影專業的指導老師,像我就是北影的某博士。看你的資源而定。
6.如果有投資方多半是廣告微電影,廣告微電影的類別也分幾種。我不細談了。作為導演的話,需要統籌全局,使全劇組像一台機器一樣順利運行,有卡殼的時候迅速解決,保證拍攝的質量。導演對製片人負責,劇組人員對導演負責。分工明確是重點。不要讓化妝師干攝像師的活。
來源:知乎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