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學拍微電影題材一定要與大學有關嗎
完全不用啊,拍你最想拍的啊!張藝謀早期作品為什麼經典,因為那是他發自內心想表達的東西。後來為什麼爛片一部部,那是因為他受市場左右了,自己不知道真正要拍的是什麼了。任何一部經典電影都是忠實於導演自身思想的,微電影也是啊。
其實很想做導演的,但是這輩子沒機會了,所以當你有機會能拍點東西的時候,請你好好把握,遵從內心,不要落於俗套。那樣你的電影才有思想內涵,至於思想對不對,先不要擔心,電影的世界裡沒有是非對錯!
如果你有幸拍出一部在中國禁播的作品,那你絕對是大師!參考作品《44路公交車》,不需要投資,一樣的震撼人心。
⑵ 大學生微電影有什麼好的主題
大學生微電影可以拍攝大學生活的點滴。
微電影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它是指能夠通過互聯網新媒體平台傳播「幾分鍾到60分鍾不等」的影片,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
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超短)時」(幾分鍾-60分鍾)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7-15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
微電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超短)時」(幾分鍾-60分鍾)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7-15天或數周)」。
「微(超小)規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它具備電影的所有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主題和故事情節。
⑶ 大學生開展微電影的意義和目標是什麼
我拍過幾部劇情短片,應該有點發言權 製作視頻的流程非常復雜,就這樣說你是學不來的 首先,你要有劇本,有個好劇本,這是重中之重!!但即便你有一個很好的劇本,你的影片才完成了25%,後面的東西還多著呢 然後你要有好演員,即便不是好演員,...
⑷ 大學生怎樣拍微電影
1,想法。
2,劇本。
3,攝影師。接受來自其他攝影師的反饋或參考同行作品既能夠激勵你自己,又能夠開闊你的眼界,讓你發現提升自己的方法或者不同的拍攝方式。如果沒有機會類似攝影俱樂部,你可以考慮將你的作品發布在網路上,聽聽觀看者都是如何評論你的照片的。其中一個很好的辦法,是將你的作品發布到網路攝影社區里,與那些你所欣賞作品的作者建立聯系,並讓他們知道你想要他們給你哪方面的建議。這些攝影師既能通過他們的作品給你靈感,還會用他們的評論來指導你,使你得到技藝的提升。
4,配音。
5,演員。
6,非編。非線性編輯是藉助計算機來進行數字化製作,幾乎所有的工作都在計算機里完成,不再需要那麼多的外部設備,對素材的調用也是瞬間實現,不用反反復復在磁帶上尋找,突破單一的時間順序編輯限制,可以按各種順序排列,具有快捷簡便、隨機的特性。非線性編輯只要上傳一次就可以多次的編輯,信號質量始終不會變低,所以節省了設備、人力,提高了效率。非線性編輯需要專用的編輯軟體、硬體,在現在絕大多數的電視電影製作機構都採用了非線性編輯系統。
7,AE,3D等特效。
8,推廣。
9,後期收入的分配。
10,發展。
⑸ 大學要80年校慶了要拍一部微電影,大家有什麼看法,該怎麼拍
你用舌尖上的中國那樣的也可以啊··老李是學校的環衛上班有十年了每天早上起來怎麼這么的··誰考上你們大學第一天上課還是怎麼的···那個老師每天都會在你們學校那個地方看著學生上課下課·····
⑹ 大學生如何拍微電影和紀錄片
器材一個單反就夠了,有三腳架最好,軟體學會生會影就足夠了。當然p2要更專業一些,拍之前明確好自己要拍什麼內容,准備階段是大於拍攝和後期階段的,當然如果只是玩玩的心態,按照自己的心情拍就行,想咋拍就咋拍,想到啥就拍啥,自娛自樂就好,我就拍得很隨意。
⑺ 為什麼每個大學都要拍微電影
因為總有愛好微電影的人,不管是拍著玩玩還是為了自己想成為導演啥的。
也算是閑暇之餘充實大學生活的樂趣咯~
當然從學校的角度,拍的好的話還是吸引宣傳的好手段。
愛微電影里有很多學院學生自己拍的很不錯的電影呢。
我反正是很愛看微電影的O(∩_∩)O~
⑻ 大學生微電影都是在校大學生自己演的嗎還是像普通電視劇隨便找演員演的不過演成大學生樣。不過如果都
大學生拍微電影不需要找演員,一般是自己跟身邊的師生朋友合起來一起拍的,大學生拍微電影主要是興趣愛好,還有部分學生本身是音樂舞蹈、電影藝術專業,拍微電影能夠鍛煉自己。我們學校就有好多愛拍微電影。
⑼ 大學生微電影的發展現狀
大學校園微電影的現狀,我們不得不先了解大環境下微電影的現狀及發展趨勢。中國第一部被稱為微電影的作品是吳彥祖主演的《一觸即發》,2010年年底面世,無論是從演員陣容還是技術團隊來看,其付出了較大的努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近幾年,諸如微博、微信、微小說、微支付、微公益、微基金等微文化不斷被消費大眾所接受,而微電影作為一種藝術文化,也加入到微文化的行列,國內微電影的起步雖然晚,但發展迅速,並很快適應了當下微時代的主流環境。
針對時下電視劇插播廣告現象嚴重,廣電總局明文規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在每集電視劇之間不得以任何形式插播廣告,然而廣告事業發展已久,一紙限播令對其的發展似乎並無致命性打擊,於是,其必定要從其他領域尋求發展空間與活力,便出現了在影視作品中大量植入廣告的現象,恰逢其時,微電影的傳入與發展無疑給廣告事業帶來了旺盛生命力,微電影的發展為廣告帶來了賴以生存的新鮮血液,廣告的發展又為微電影提供進一步發展的動力,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前進,微電影與廣告事業相結合的趨勢也是日漸清晰。
其次,在之前我們對「草根」文化的概念已有所了解,對微電影也做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和闡述。首先,微文化是一種大眾所能接受、理解的,在消費大眾中廣為流傳的文化,其與「草根」文化有許多相似之處,而目前社會各階層也在不斷宣傳、推廣大眾文化,又不令其過於通俗化,腐朽化。所以,綜合目前形勢看,微電影在未來走的將會是一條精品化的大眾路線,而在微電影精品化的道路上,就勢必會淘汰一些缺乏競爭力和發展活力的「微影」家們,這就要求每個「微影」家不斷增強自身競爭實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爭先創優。
在了解了大環境下微電影的現狀和發展後,我們再來看特定環境下微電影的現狀和發展——校園微電影的現狀和發展。5月12日晚,2012首屆華語大學生微電影節頒獎典禮在南京大學舉行,這是微電影界的一大盛事,也標志著大學校園開啟微電影時代。在當今校園內,大學生拍攝以自己及身邊發生的故事為題材的微電影已成為一種時尚,大學生慢慢地走進微世界,並逐漸形成微電影界的新生力量,也為微電影界帶去了無限活力。目前,青春、愛情、職場等題材越來越被微電影界所追捧,而青春正是當今大學生的生活主旋律,在這其中也穿插著許多或唯美,或凄楚,或感動,或殘敗的愛情故事,職場又是所有大學生走向社會的必經之路,職場對每個大學生而言,既是挑戰,又是對大學生活的檢驗。而時下大學校園內微電影的現狀則是呈現出一派雨後春筍的跡象。
順應大環境下微電影的發展趨勢,校園微電影也將不斷向著總體發展趨勢靠近的同時,依然保持其自身原有色彩,大學生既在消費群體中占據較大比例,又在微電影生產中占據較大比例,另外,近幾年,大學生的生活現狀在熒屏上出現頻率越來越大,更多的生產者選擇把大學生原滋原味的生活故事作為題材,以大眾所能接受的形式即影視展現出來。不管是針對影視題材還是消費者愛好而言,大學校園將成為影視,特別是微電影界中具有較大發展空間的陣地。種種跡象表明,微電影在大學校園內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