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電影《青青我心》讀後感
寫讀後感需要真情實感,所以還是自己閱讀後,自己動筆比較好,下面提供關於讀後感的寫作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一、讀後感的概念
讀後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後感,二是一種作文的體裁,考試時要接受各種條件的約束。下面這篇讀後感,就接近於第一種讀後感。寫這種讀後感,主要是給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實,有什麼感想(當然感想應當有意義,值得一寫)就寫什麼感想,與心得筆記不同,它要展開來寫,盡量像一篇文章,盡量寫得生動、實在、深刻。一般應當寫清楚讀了什麼,有什麼感想,聯想到了什麼,對自己有什麼作用等。它不追求文體、格式框框,寫起來也可長可短。
二、讀後感的寫法
寫讀後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讀出所讀書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開來寫的基礎、中心和出發點,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在上一講里說過了,這里就不多講了。其次,寫讀後感,有它一定的規矩,有的書上把它歸納為「引、議、聯、結」,四個字,想公式一樣。對於這些規矩我們不可以不學,考試時只要內容有創意,套用這種公式未嘗不可;但我們也不要受其所限,寫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嘗試在結構上有自己的創意,有自己的個性。但不管怎樣,讀後感也離不開「讀」——對原文的引述、概括、評價等等,離不開「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這兩個字表達好了,就是好的讀後感。
三、寫讀後感的基本技巧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
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四、寫讀後感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系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准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准確選擇感受點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2. 悠悠子衿,青青我心是什麼意思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意思是: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一、原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二、譯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就此斷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能主動來?來來往往張眼望啊,在這高高城樓上啊。一天不見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長啊!
出自詩經: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
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什麼意思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意思是: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一、原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二、譯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就此斷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能主動來?來來往往張眼望啊,在這高高城樓上啊。一天不見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長啊!
三、作者出處
先秦《詩經·鄭風》子衿
一、創作背景
關於此詩的背景,現代學者一般認為這是一首情歌。歌者熱戀著一位青年,他們相約在城闕見面,但久等不至,歌者望眼欲穿,焦急地來回走動,埋怨情人不來赴約,更怪他不捎信來,於是唱出此詩寄託其情思。
二、作品賞析
這首詩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戀人。全詩三章,採用倒敘手法。前兩章以「我」的口氣自述懷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對方的衣飾給她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見其相思縈懷之情。
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約,只好等戀人過來相會,可望穿秋水,不見影兒,濃濃的愛意不由轉化為惆悵與幽怨:「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捎個音信?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主動前來?」
這首詩是《詩經》眾多情愛詩歌作品中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鮮明地體現了那個時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獨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觀念和精神實質,女主人公在詩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即對情人的思念。這在《詩經》以後的歷代文學作品中是少見的。
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輕輕我心,伴君殷心」是什麼意思
表達的意思是:對心目中的追求表達出非常的嚮往。
《詩經》里記載,有一個多情的女人在城闕等候著情人。她望眼欲穿,就是不見情人的蹤影。她著急地來回走動,不但埋怨情人不赴約會,更埋怨他連音信也不曾傳遞。
她唱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5. 有個古裝電視劇 書生種茶花 還有個小茶精 一天到晚找知己 念的那個詩好像是什麼 青青我心 悠悠什麼的
是 《白蛇後傳》 那首詩是 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 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央。 別來半歲音書絕, 一寸離愁千萬結。 難相見, 易相別 ,又是玉樓花似雪。。。這個是女生版的 。 還有邱心志的 風無定,人無常 。人生如浮萍, 聚散倆茫茫。 我為萍飄蓬轉, 愛恨亦匆匆 。萍蹤浪無影 ,風剪玉芙蓉。青青子衿的 那個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 《詩經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哪個電視里說過的話
《青青子衿》,是電視劇《美人心計》的插曲。
7. 曹操的《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出處
曹操的《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出處:《詩經·鄭風》。這首詩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心上人久等不見他來,急得她來回走個不停,一天不見面就像隔了三個月似的。
《詩經·鄭風·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譯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就此斷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思緒。 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能主動來?來來往往張眼望啊,在這高高城樓上啊。 一天不見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長啊!
8.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輕輕我心,伴君殷心。 什麼意思
出處一:《詩經·鄭風·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此處描寫戀愛心理,類似篇幅,《詩經》中還有很多,可見詩經的時期的風氣十分開放。而孔子也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至於後來的儒教的發展出現的各種繁瑣的非人性的要求那就是後來的事情了!詳細可查詢其他相關內容。
[題解]
這詩寫一個女子在城闕等候她的情人,久等不見他來,急得她來回走個不停。一天不見面就像隔了三個月似的。末章寫出她的煩亂情緒。
[注釋]
1、子:詩中女子指她的情人。衿(今jīn):衣領。或讀為"紟(今jīn)",即系佩玉的帶子。《顏氏家訓·書證》:"古者斜領下連於衿,故謂領為衿。"
2、悠悠:憂思貌。《集傳》:"悠悠,思之長也。"
3、寧不:猶"何不"。嗣(似sì):《釋文》引《韓詩》作"詒(貽yí)",就是寄。音:謂信息。這兩句是說,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就這樣斷絕音信了嗎?
4、佩:指佩玉的綬帶。
5、挑達:往來貌。
6、城闕:城門兩邊的觀樓,是男女慣常幽會的地方。聞一多《風詩類鈔》:"城闕,是青年們常幽會的地方。"
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有學識的才子們啊,你們令我朝夕思慕。
【出處】《短歌行》——兩漢:曹操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譯文】宴會上歌聲慷慨激昂,心中的憂愁卻難以遺忘。靠什麼來排解憂悶?唯有豪飲美酒。有學識的才子們啊,你們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為您的緣故,讓我沉痛吟誦至今。
(9)青青我心微電影擴展閱讀
1、《短歌行》創作背景
此詩的寫作時間並不確定,一說赤壁之戰之前,二說赤壁之戰之後。第一種說法以章回小說為據,不可靠。第二種說法也無史政。所以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尚無定論。
2、《短歌行》鑒賞
這首《短歌行》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作者求賢若渴,希望人才都來投靠自己。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為了擴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統治基礎,打擊反動的世襲豪強勢力,曾大力強調「唯才是舉」,為此而先後發布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
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又正因為運用了詩歌的形式,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獨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傳了他所堅持的主張,配合了他所頒發的政令。
10. 請問青青我心是什麽意思
答案一: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翻成白話文是這樣的 青青的是你衣襟 悠悠的是我的心
短歌行 魏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短歌行
這首詩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抒發渴望招納賢才、建功立業的宏圖大願。用四言體寫來,內容深厚,莊重典雅,感情充沛。詩的開頭情緒稍嫌低沉,但整首詩的基調還是昂揚奮發的,在這點上和《龜雖壽》有點類似。按詩意劃分,每八句一節,共十六句四節。
前八句為第一節,詩人對人生的短暫發出感慨和憂愁,並要借酒來澆愁。表面看寫個人的感慨和憂愁,彷彿要放浪形骸,及時行樂,其實寫一個大政治家祈求建功立業的廣闊胸懷。「朝露」之比,形象鮮明,意蘊深刻,富有哲理。總之,第一節的節意可以一個「愁」字來概括。
接下來「青青子衿」以下八句為第二節,情味更加深厚纏綿了。「青青子衿」二句是《詩經·鄭風·子衿》中的原句,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你那青青的衣領啊,深深縈繞在我的心間。雖然我不能去找你,你為什麼不主動給我音信呢?)詩人用這古詩句,是表達對賢才的渴求。詩句語氣婉轉,情味深細,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活動,這也是他原來頒布的《求賢令》之類的政治文件所不能達到的效果。接下來又引用《詩經·小雅·鹿鳴》中的四句,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意思是說只要你們來到我這里,我是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的,我們是能夠歡快融洽地相處合作的。總之,詩人引用古詩自然妥貼,宛如己出,恰到好處地表達了心願。
----------------------
答案二:
子衿/詩經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在詩經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詩歌是描寫和歌頌愛情的。如果表達一種思念,我覺得最恰當的莫過於這一首。青青的是你衣襟 悠悠的是我芳心 .
縱使我不去看你 你難道就不迴音?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古人對於相思之情的描寫確實委婉真切,細膩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