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八月未央》評分4.0,安妮寶貝發文回應,這部影片都有哪些槽點
很多網友們在看一些電影的時候,也會發現有些電影的主題並不適合所有人,甚至很多網友們在看了一些,他們感覺到三觀不正的電影之後也會給差評。比如說像熱映的電影《八月未央》,對於這部電影很多網友們也是褒貶不一,並且也是打出了一個比較低的分數。
從故事的過程來看的話,很多網友們看了之後也是感覺到非常的難受,並且也會覺得像這樣的故事如果發生在現實中的話是實在不敢想像。畢竟如果自己的愛情和親情愛情和友情捆綁到一起,只能夠擇一或者是同時消失的話,彷彿也是一件非常打擊人的事情。所以針對於這樣的劇,大家也會感覺到他的劇情引起大家的不適,甚至會覺得他的劇情有一些三觀不正。對於這個電影的劇情來看的話,很多網民也會發現它是根據一個小說進行的改變,並且這個作者也是安妮寶貝此前他的另一部作品也是被改編成了電影。而且劇情也是有著類似的情況,所以很多網友們會覺得一些小說作品,他們所傳達的一些思想並不是大家所想看到的。
『貳』 安妮寶貝書籍裡面提到過的一部電影
我認為是《天使愛美麗》
『叄』 告訴我,安妮寶貝的所有作品
2000年1月:小說結集《告別薇安》出版
告別薇安
2001年1月:散文及短篇小說集《八月未央》出版
2001年9月:長篇小說《彼岸花》出版
2002年9月:攝影散文集《薔薇島嶼》出版
2004年1月:長篇小說《二三事》出版
2004年10月:攝影圖文集《清醒紀》出版
2005年5月:《薔薇島嶼》新版本
2005年8月:《八月未央》新版本
2006年3月:長篇小說《蓮花》
2007年9月:隨筆集《素年錦時》
2009年1月:中篇小說《月》
譯作
2010年3月:兒童文學繪本《白雪晶晶》(作者:阿爾文·崔塞特[美])
2010年4月:兒童文學繪本《有一天》(作者:艾莉森·麥基[美])
隨筆列表
主要分類:
安妮寶貝《八月未央》(散文部分)(老版本,新版本刪去了差不多一半的散文)
安妮寶貝《薔薇島嶼》
安妮寶貝《清醒紀》
安妮寶貝《素年錦時》(大部分,除《月棠記》外)
安妮寶貝在城市畫報專欄上發表的隨筆
安妮寶貝在新浪博客上發表的隨筆
《八月未央》老版本全部散文:
『肆』 《七月與安生》有什麼看點
電影《七月與安生》改編自華語青春文學鼻祖慶山(安妮寶貝)的同名成名小說,講述了 「安生」和「七月」這兩個女孩從13歲相識開始,羈絆十幾年的成長故事。當叛逆灑脫的「安生」遇上乖巧淑女的「七月」,她們一拍即合,一同成長,分享彼此心事,喜歡上同一個男生, 也因為「愛」與「讓」而分開。她們怨過、恨過、撕扯過,也為「我恨過你,但我也只有你」的羈絆修復友情,最終直面真心,大膽追尋自己的青春夢想。作為第一部登上大銀幕的安妮寶貝作品,電影《七月與安生》在原著只有21頁文字的基礎上做了大量的加法, 力圖讓人物更立體,故事情節更豐滿,並設計了全新的結局,更貼近當下的價值觀。在前幾輪的媒體和觀眾場放映中,這些全新的設計不僅讓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驚訝「意料之外的感動」,也讓原著粉絲分外滿意,稱贊影片「保有安妮寶貝的風格,同時又充分擴充了一個豐滿的故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七月與安生》還獲得了原著小說作者安妮寶貝的贊賞。她在看片後「心生感動」,對電影團隊說:「其實我的作品還挺難改編成電影劇本的。沒想到你們拍的那麼好。」安妮寶貝還破例在微博兩次撰文,大力推薦電影《七月與安生》。其中一條,她如此寫道:「是十八年前寫下的早期故事,也是曾經動盪與對抗的一段人生。覺得製作誠懇、演得認真。謝謝所有人的因緣聚合,這第一部成型的由作品改編的電影是很好的緣起。正式放映時會去影院重看一次。」
『伍』 安妮寶貝為《八月未央》發聲,看完這部電影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八月未央》的故事文本終究還是討論的三角戀,只不過將台灣偶像劇中的兩位男生一位女生, 變成了電影中的兩位女生和一位男生,確實有些俗套。 原生家庭的影響或者讓一個人順從,或者讓一個人叛逆,顯然未央是前者,因為母親對愛情的絕望,所以她順從, 她也不相信愛情,這是你的自由,沒問題。 可是作為一個不相信童話的人硬生生的打破別人的童話就說不過去了吧,那個人還是你最好的閨蜜, 一個人是要多厚顏無恥才能做到一邊撬牆角一邊還瞞著對方,甚至將閨蜜剋死了後,還帶球跑, 厚顏無恥的說這樣的我,你還要嗎?
『陸』 安妮寶貝的一篇短文《電視》里提到的日本電影叫什麼名字
是《清醒紀》裡面寫那個吧?藍色的封面,六個女人的生活……
《東京變奏曲》(TOKYO SORA),2002年的電影。
『柒』 安妮寶貝的作品有哪些她的作品哪部最好
2000年起出版小說集《告別薇安》,《八月未央》,長篇小說《彼岸花》。所有作品均持續登上書店系統銷售排行榜,並進入全國文藝類書籍暢銷排行榜前十名。作品在眾多讀者中深具影響。並已介入香港,台灣,日本,德國等地區。
《素年錦時》在這本書里,安妮寶貝以文字探索呈現自我與外在環境及內心世界的關系,以及與之保持的疏離感。這種疏離感使她得以對照記憶與真實之間細微層次,談論身世,家庭,童年,南方,流失,生命的客觀性。作者沉著剝離個人回憶在時間中的內核,將它的黑暗與光亮,呈現在多年新舊讀者的面前,是一場清談的形式。書中另一部分屬於思省的層面,坦率討論寫作和作品,涉及天分,交際,孤立,圈子,爭議,價值觀,讀書,世相,人情,個性……風格清淡洗練,觀點直率深入。
《素年錦時》自序:自談
《素年錦時》之一 南方
《素年錦時》之二 村莊
《素年錦時》月棠記
在新作《蓮花》中,安妮寶貝堅持了一以貫之的冷冽風格。女子在拉薩遇到可以結伴一程的男子,這男子生命的一端,連接現實人生中的真實和虛妄,而另一端,是艱難至極的徒步長旅。他們兩人穿越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去看望他講述中的女子。這樣三個生命,在異地的相逢,當往事漸漸清晰起來,前路依舊渺茫……
《蓮花》勝過其以往作品的美感和力度。三個人殊途同歸的隱秘軌跡,代言一代人的精神處境和內心困惑,他們對於愛,信仰和生命本質的追尋和探詢。一部百轉千回的心靈歷史。一幕寓意高遠的華麗畫卷
蓮花 二三事 我最喜歡這兩本
《告別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攝影集《薔薇島嶼》.《二三事》.都市心情筆記《清醒記》.長篇小說《蓮花》.隨筆集 《素年錦時》. 8本
《告別薇安》是使安妮寶貝一夜成名的代表作,也是各大書店的暢銷書之一。城市黯淡的背景,白棉布裙的女孩,一個名字叫林的男人,關於愛情和死亡的黑色主題。這部作品在網路上出現後即被迅速傳播,至今在青少年中間影響深遠,其文風也多被模仿。
喜歡《八月央末》《蓮花》
代表作;《告別薇安》
『捌』 《八月未央》內容介紹
《八月未央》是安妮寶貝第一本小說散文集,其中虛構和紀實部分文字比例相當,執著於低調的清冷風格,詮釋宿命和無常、愛情和死亡、告別和流浪,形成她延續至今的獨特文風。
作者簡介:安妮寶貝,浙江寧波人,中國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早前曾在銀行、廣告公司、文學網站、雜志社任職。出版長篇小說、短篇小說集、攝影圖文集、隨筆集等各種著作。2014年6月「安妮寶貝」發微博證明自己筆名改為「慶山」,隨後並署名出版了最新散文集《得未曾有》。安妮寶貝主要作品有:《告別薇安》、《七年》、《七月和安生》、《八月未央》等。
『玖』 安妮寶貝在書中提到的電影
岩井俊二的《情書》、《燕尾蝶》。
呵呵,我就是從《清醒紀》中看到這個電影名的。
還有《E•T》 ,以及》《瓶中信》
安妮寶貝也提到過由杜拉斯小說《來自中國北方的情人》改編的電影《情人》
『拾』 推薦幾部好看的電影..以及安妮寶貝書里的電影...
《胭脂扣》
某夜,一冷艷女鬼來報館求登尋人廣告,並纏著袁永定不離開。女鬼原是五十年前石塘咀名妓如花,當年拜倒裙下者眾,卻獨鍾情富家子弟陳振邦。
陳門乃望族不接受妓女作媳婦,逐振邦出門,於是兩人在窮困中掙扎。如花與振邦終訂陰世之約,復吞鴉片自殺。如花在陰間久候不見振邦,便來陽世尋覓。永定和他的女友楚娟,同情如花的遭遇,傾力幫助她找人,現在已是1987年了,事過四十年,人已兩三代,簡直是大海撈針,而如花之七日期限即將屆滿……
袁永安在某報社廣告部任職,一天他正要下夜晚,突有一名身著30年代打扮的艷麗女子出現在報館,她要來登一則尋人啟示,但又無錢付廣告費。袁要她次日再來,不想她堅持不肯,並尾隨他一路。在閑談中,袁驚聞她原是30年代死去的女鬼,名叫如花,當年曾是石塘咀的名妓,愛上人稱為十二少的紈絝子弟陳振邦。二人的戀情因地位懸殊遭陳父母反對,遂離家私訂終生,以胭脂盒為信物。兩人同居後經濟拮據,再加上染食鴉片,如花知好景不長,二人約定服食鴉片自盡,來生再結緣,不想如花死去,陳被救。50年後,如花苦等陳不得,遂上陽間來尋。此時已是1987年,時守境遷。如花得袁及其女友凌楚娟幫助,終於在一家制衣廠找到早已潦倒和衰老不堪的十二少。如花將胭脂盒歸還,帶著無限遺恨返回陰間。
《玻璃之城》
羅眾鐵和張婉婷將自己當年就讀香港大學時的求學經驗與面對九七問題而產生的思想感情投射在作品中,使它成為一部兼具歷史視野和個人感懷的影片,不過,本片在結構與包裝手法上較欠缺原創性,不時流露出西片《廊撟遺夢》與港片《甜蜜蜜》等片的影子,教人感到遺憾。黎明與舒淇飾演七十年代的港大學生,原是人人稱羨的金童玉女,後來因黎明參加政治抗議運動被囚,導至兩人分手。不料事隔多年,當兩人已各自婚嫁之後卻意外重逢,在往事與舊情揮之不去下重續前緣偷偷幽會,最後死於九七年來臨時的英倫街頭。編導透過兩人的子女處理喪事和拍賣舊居的過程,將劇情的來龍去脈分段交代,也趁機對比了昔日精英學生的為理想犧牲和今日大學生的輕浮隨便,懷舊之情甚濃,不過,「試著回憶」這首西洋片金曲無疑運用得太過單調和重復,跟《甜蜜蜜》中穿插的鄧麗君歌在戲劇效果上相去甚遠。
《她比煙花寂寞》
這是一對有著深厚感情的姊妹。杜普蕾的姐姐是個天才笛子手,在一次邀請演出中,姐姐告訴媽媽,若妹妹不能參加,那她同樣也不去。杜普蕾的確很好強,經過刻苦練習後,竟然在一次兒童樂器比賽中,同姐姐一起獲了第一。當然杜普蕾拉奏的是大提琴,而姐姐吹奏的是長笛。於是,原本聚集在姐姐身上的掌聲與鎂光燈一下轉向了妹妹。謝幕時,高傲而嫉妒的姐姐轉身跑向儲藏室一隅默然不作聲。最後,小杜普蕾隨著母親走出比賽場,在樓梯轉彎處,記者給他們留了影。發黃的照片上,唯一不笑的是姐姐。但這意外的成功固然沒有到能影響姐妹倆感情的地步。
許是一個家庭僅有的精力只可能培養一位天才兒童的緣故,父母選擇了小杜普蕾。若干年後,杜普蕾的名聲響譽世界,而姐姐從小杜普蕾獲獎的一刻起,就註定了落寞的命運。
正當姐姐混沌於工作與笛子學院時,伯樂出現了。他追隨姐姐回了家,並毫不猶豫告訴她,他愛她。然後,他們便結婚。當杜普蕾知道這事後,殘酷地對姐姐說,你要性生活,並不一定非得結婚。深夜裡,姑娘們的卧室沒有打燈,外面的星光透進來,姐姐慘白著臉回道,他讓我知道我是個特別的女子。可妹妹內心的孤寂驅使她再次說出不負責任、傷害親人的話:你,並不特別,你知道你一點都不特別……
過了沒多久,杜普蕾在一次party上也結識了自己的丈夫。兩個年輕音樂家用演奏音樂的方式、以最短的時間鞏固了對方在自己生命中的地位。於是,杜普蕾與丈夫開始同台演出。而演出檔期看上去是那麼緊湊,彷彿永無止盡。
一天,杜普蕾著蘭色大衣,拖了大提琴箱子,投奔已在鄉下定居的姐姐與姐夫。下了計程車,她便哭倒在姐姐懷中,並要求姐夫把她這個小妹妹抱進小木屋。晚上,安頓完三個孩子後,他們就圍著火爐做游戲。游戲很有意思,是猜對方在想什麼。當然,這對姐妹總是能心心相印。到了最後,杜普蕾在與姐姐耳語的過程中說,姐姐,我要與姐夫做愛。溫馨的氛圍終結在杜普蕾吐出的最後一個單詞時。第二天,杜普蕾跑進小森林。她邊哭邊跑,邊跑邊把身上穿的衣服沿途丟。姐姐找著了赤身裸體的杜普蕾,她正抽搐哆嗦著,右手拿起枯樹枝就狠命抽自己的左手腕。空空的天空啊,鄉下那小溪、岩石、樹木與積雪,所有的生命都靜靜等著杜普蕾喊出——其實,其實我只是想與他做一次愛……你說我們什麼都可以分享的,原來都是騙人的……你不愛我。
接下來的故事該如何發展呢?錯位了,一切都錯位了。
終於某個晚上,姐夫去找姐姐。杜普蕾醒來後,在卧室里拉響了震撼人心的大提琴。
於是,第二天,杜普蕾如來時一樣,孤傲地拖著琴箱走了。
於是,生活又重復起來,杜普蕾又加入丈夫演出活動的行列。但這時的杜普蕾好像再不能很投入地表演。甚至於,某次演出終了時,她發現自己站不起身。作為樂團指揮的丈夫驚訝地走上前去,輕聲對妻子說,沒有關系,我抱你。
病因被找出來了——多發性硬化症,一種迄今為止尚無特效葯的絕症。
杜普蕾的身子跨了,可稟賦得天獨厚的丈夫又怎會守著風采不再的妻。他借口工作原因搬出了家,先是一禮拜回家一趟,再是一個月。在一次電話中,杜普蕾分明聽到丈夫那邊傳來孩子的吵鬧聲,於是,她知道丈夫背棄了她。
在此之前,杜普蕾曾強烈要求丈夫安排她上台演出,她在整場音樂會唯一要做的事是,敲響定音鼓。
病越來越重了,杜普蕾漸漸失去行動、聽覺甚至呼吸的能力。可她始終不願別人看到她凄慘的光景,所以她拒絕一切朋友包括家人。一次,母親建議大女兒去看望小女兒,並拿出那張杜普蕾第一次得獎時的照片,說杜普蕾也許需要它。可電影的畫面變得邪惡起來。姐姐說,是誰,那時照片上沒有笑的是誰?然後,夫妻倆相視無言。這個曾默許妹妹與自己的丈夫同床的姐姐,在妹妹最為痛苦的時候也背棄了她。
終於,彌留時候到來了。杜普蕾渾身抽搐,不吃也不喝,早已說不出話來。這姐妹的情分到底是斷不了的。姐姐終究去看了妹妹。她摟著她,喂她喝水,並與她回憶小時一起去海賓玩耍的事:她們跑到了海邊,看到海邊立著個奇怪的孤身一人的女子。小杜普蕾向前與她問好,然後,徑直跑回來,擁著姐姐,道,沒事,有我在(一切會好的)。至此,電影畫面凌亂起來,那幼時海邊立著的奇異女子轉過身來,而她,就是杜普蕾。
在回家的公路上,電台廣播杜普蕾去世的消息。姐姐聽了,下得車來,站在空曠的森林裡失聲痛哭。
《一樹梨花壓海棠》
蘇聯名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布可夫親自改編他的爭議性小說《洛麗塔》,由大導演斯坦利.庫伯力克執導,並啟用了早熟少女休.萊昂擔任色誘中年教授的女主角,在六十年代初期曾引起相當熱烈的議論。影片將洛麗泰年齡由十二歲提高為十五歲,藉以避免太大爭議。劇情描寫英國教授(詹姆斯.梅森飾)到美國大學任教,中途住在寡婦(謝利.溫特斯飾)家裡,沒想到卻被她女兒洛麗泰的青春胴體深深迷戀上。後來電視劇作家彼得.謝勒引誘洛麗泰離開教授,但卻沒有讓她獲得美好的生活,教授乃決定殺他報仇。劇情發展不夠緊湊俐落,但導演仍然成功地刻畫出中年知識分子迷戀少女的微妙心理,演員均有精彩演出。
《情人》
我的父母受到殖民地政府的欺騙,滿懷希望,遠渡重洋,從法國來到印度支那,卻一無所獲,父親客死異鄉,母親在當地的一所法文學校當校長,以此來養活我們兄妹3 人。母親花掉自己的全部集蓄,在柬埔寨的貢布省買了一塊地,但土地管理部門竟無一人告訴她,這塊土地無法耕種,因為它每年都要被海水淹沒六個月,最後破產。
我在西貢國立寄宿學校外面的一所專門為法國人辦的的中學里讀書。要時常乘坐汽車和渡船往返於學校和家之間。
15歲那年,有一天,在從家去西貢學校的一條渡船上,遇到一位比我大12歲的華裔男子,他對我一見鍾情,並主動用他的黑色大轎車送我回學校。這位青年是個中國人,他住在沙瀝河岸上的一幢藍瓷欄桿的別墅里,他家財萬貫,非常富有。他家是控制著殖民地廣大居民不動產的金融集團。他母親去世了,他從巴黎趕回來,為母親奔喪。他是個獨子,父親獨斷專行而財權在握。
這以後,我們常在城南的一座單間公寓里私會了,我們在一起談得很融洽。15歲的我就知道享樂,雖然我不知享樂為何物,卻已習慣了男人對我投來的那種貪婪的目光。
不久,在這間單身公寓里,我奉獻了我的童貞,盡管我還是個尚未成熟的孩子。在這以後的一段時間里,我們不斷地在這間公寓里幽會。他病狂地愛著我,我卻只希望他像往常把女人帶到他房間里來那樣去做。對我來說,我是因為他有錢才來的,我說我要現在有錢的他。
我需要他的錢為卧病在床的母親治病,我需要他的錢供荒淫無恥的大哥尋歡作樂,我需要他的錢改變這窮困潦倒的家。這位黃皮膚的情人帶著我們全家人,去上高級餐館,去逛夜總會,滿足我們可悲的虛榮和自尊。
我生活在一個支離破碎,怪異扭曲的家庭中,純朴、剛強卻被世人欺騙,最終絕望的母親;殘暴醜陋、惡魔般的大哥;倍受屈辱而默默忍受的小哥哥。他們雖然瞧不起我的中國情人,極力反對他,卻無恥地以我的肉體作交易,滿足他們的金錢慾望。我的愛,從做童妓的時候就被人偷走了。在長達一年半的時間里,我們不斷地幽會,盡情地滿足情感和慾望的需要。
但這段感情終究還是一段感傷絕望的愛情。我不能戰勝膚色和民族的偏見,不得不離開印度支那,回巴黎定居。他也掙脫不了幾千年封禮教的羈絆,不得不尊從父母之命,與一位素未謀面的中國姑娘結婚了。
許多年過去了,我結婚、生育、離婚並開始寫作,他和他太太來到巴黎並給我打了電話。他說他和從前一樣,還愛著我,他不停止對我的愛,他將愛我,一直到死……
《重慶森林》
第一個故事:失戀無聊的警察223愛上了戴金色假發的女殺手。神秘金發女子利用幾個印度人運毒,印度人欺騙了她。她殺了這班印度人後逃走,在酒吧遇上了失戀便衣警探223。金發女子在重慶大廈疲倦睡著了,223守護她一夜在清晨離開。警察223每次失戀都要去跑步,正在雨中的准備離開時,CALL機收到金發女子的生日祝福。
第二個故事:在速食店打工的女孩暗戀著每晚來買宵夜的警察663。警察663每天在"午夜特快"快餐店為女友買廚師沙拉,後來為她買炸魚排換口味。女友卻提出她也要換口味了。速食店女孩拆了警察女友留在快餐店留下的信,拿到了警察家的鑰匙,以後就經常偷偷過去他家中打掃裝修,好像夢游一樣。一日,被警察663撞見。當晚,663約她在California酒吧見面。女孩卻去了真的加州,留給他一封信。663始終不知道信中約會的地點。一年後,女孩回來了,回到表哥的快餐店,663已經是這家店的老闆了。女孩一身空姐制服,給663寫了一張新的「登機證」。
《我的父親母親》
初戀的回憶,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感覺,而當生子的父親已經過世,年邁的母親講述她夢系魂牽的初戀時,生子不但體味到那初戀情愫的凄美動人,甚至還分明讀出對美妙人生的執著追求……
母親乳名招娣,年輕時是遠近聞名的美人,不僅心靈手巧,而且勇敢地成為十里八鄉第一個自由戀愛的女孩,她暗戀上生子的父親--一個淳樸幽默的青年教師,她以家傳的青花大碗為記號,給心上人花樣翻新地送最好吃的「派飯」;她通宵達旦織出最艷的「房梁紅」裝點他的教室;為了聽到他的朗朗讀書聲,她不惜繞遠路去擔水;為了引起他的注意,她每天在送學生的路邊等著他。
終於,招梯的美麗和誠摯打動了青年駱老師的心,他們很浪漫又很傳統地相愛了。一隻塑料紅發卡就是他給她的愛情信物,然而,就在心靈剛剛撞擊的那一刻,悲劇降臨了:駱老師莫明其妙被打成右派,招娣特意為他做的晚飯蒸餃子沒吃上,就被帶走了。她瘋了一般,懷揣蒸餃沿路追趕,人摔倒了,蒸餃爛了、青花碗也碎了……
技藝精湛的鋦碗匠鋦好了青花碗,卻彌合不了姑娘破碎的心靈,招娣決心拖著病弱的身體去遠行尋找初戀情人,瞎媽媽的淚水阻止不了招娣的決心。她瞞珊上路了,卻昏死半途,被路人送回,執拗的招娣掙紮起身還要冒死去尋覓。恰在此時,駱老師意外地來了,她躺在病床上,大滴的淚珠從她美麗而又憔悴的大眼睛中盡情地滾落。
他再也沒有離開她,兩個人一愛就是四十年,相濡以沫,心心相印。
丈夫的葬禮後,年邁的招娣在悲慟中又聽到了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那是駱老師自編的「識字歌」——人生在世、要有志氣、讀書識字、多長見識……招娣沿著當年的小路向學校走去。教師里,她的兒子駱玉生像當年的駱老師一樣,以淳樸、清朗、穿越時空的聲音在教孩子們讀書。頓時,兒子和丈夫的身影在她眼中置化,在她眼前,又出現年輕盈巧的招娣穿著碎花紅襖雀躍在讓她走不完初戀的那一條小路上。
不好意思,蠻久不看安妮了,好多不記得出處了,但都是她書中提過的。有些作為散文寫了,比如《玻璃之城》《她比煙花寂寞》有些只是在文中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