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看一部電影的觀後感怎麼寫
正確把握文章內容。
常見的觀後感一般包括三大塊內容:
1、內容簡介。用簡單幾句話概括影片內容,就像我們平時讀了一篇課文歸納主要內容一樣,做到既完整又簡練。
2、發表評論。寫這部分時,同學們可向自己提這樣幾個問題:你對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為什麼?哪個人物你最喜歡,為什麼?哪個場面最使你感動,為什麼?只要選擇其中一個問題深入思考並寫下來,就構成了自己對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個鏡頭的個性評價。
3、抒寫感受。這是觀後感的主體部分,學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號。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較:或將片中人物與自己比較,尋差距,找不足;或與身邊熟悉的人相聯系,闡發自己的觀點;或將電影中的先進事跡與生活中、社會上的現象比比較,從正反兩方面談感受。在寫作時,同學們可簡單列舉一些親身經歷、耳聞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敘議結合。一句話,只有聯系自己,聯系生活和實際,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貳』 看電影怎麼寫作文400
今年大年初一,姐姐帶我去電影院看了3d電影,我非常開心!
電影院里人山人海,我們不得不在擁擠的人群中排隊取票,姐姐讓我在人少的地方等她,而她到自助取票機前去取票。我乖乖站在那裡等了好久好久,姐姐終於回來了。本來計劃著取完票到服務台取我最愛的爆米花和奶茶,可是電影已經開始十幾分鍾了,為了不耽誤精彩的電影,我們只好先進去看電影了。
影廳里人很多,大多數都是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去看的。電影講的是《熊出沒之變形記》的故事,光頭強不經意間用自作文https://www.zuowen8.com/己發明的神器手電筒把熊大、熊二和自己都變小了,於是踏上了尋求幫助的路。他們在「巨人世界」里經歷了重重困難,但在三個夥伴和光頭強爸爸、蛋殼俠、英國漂亮姐姐貝絲的共同努力下,他們成功地幫助了迴流的馬哈魚回到家鄉,我真佩服馬哈魚逆流而上的勇氣!
讓我最感動的是光頭強爸爸愛兒子的片段,我們天天都在唱「世上只有媽媽好」,但是爸爸也為我們付出了很多。
爸爸媽媽愛我們,我們也應該多關心和陪伴他們,「一定找機會陪爸媽看場電影」,我在心裡暗暗地想。
『叄』 和爸媽一起看電影的作文怎麼寫
今天是星期天,晚飯吃好後,爸爸媽媽帶我去圖書館影院看電影。到了以後,爸爸先上一步到售票處買了3張電影票,等差不多開始的時間,我們通過檢票走進影院,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了下來。
電影院不大,我數了一下,大概二百來個座位,坐著很舒服,還有擱放東西的架子。媽媽說這個椅子的設計比較人性化。影院比較寬敞,屏幕也非常的大,七點半,電影准時開始,全場息了燈。,只留下了通道里的幾盞節能燈。今天放的電影是美國科幻大片。講的是紐約市東河片區出現了一條大章魚,經常會神出鬼沒的出來襲擊岸上和船上的人們,並吞噬掉,非常的殘忍和恐怖。為此,警察和章魚展開了生死搏鬥,後來通過警察們的努力和奮斗,最後終於戰勝章魚並摧毀了這個大怪物,保衛了這個城市。本來影片預告說是恐怖片,要帶好救心丸,隨著故事情節的展開,我一點也不害怕,一點也不恐怖。比較上次我看的電影《海神號》相比,就沒有後一部電影精彩和吸引人。
我盼了很長時間等著看這部《章魚東河驚魂》的電影,結果還是有點失望。
『肆』 觀後感的寫作格式
觀後感大體上分為四個部分:
1、第一部分,由觀而引出感。
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看了什麼影片,有什麼感想。
一般來說,這一部分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賣關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說出感受是什麼?簡單但明確,不含糊,這樣就可以了!不必展開來說。
2、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麼。
讀書看電影都有一個過程,都需要一段時間,而我們的感受也是在這個過程、這段時間內一點一點產生的,感受由淺到深,感受由心而發、發自內心,因此要自然真實,有感而發,不要無病呻吟,虛假不實,這樣才能感人,打動讀者。
寫法上,可採用夾敘夾議的形式,「敘」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或詞句敘述出來,「議」就是抒發自己的感受,要有層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頂點,得到升華。
敘述是簡述,抓住要點,不能太長,否則就有湊字數的嫌疑,再者,這樣也影響文章的結構。
3、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
聯系生活中的事例來談感受,因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導我們的實際行動,要不就毫無意義了。具體說來,就是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和電影中感動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較與對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樹立學習的榜樣。
4、第四部分,文章的結尾,要對全文內容做個收尾總結。
可以進一步抒發理想或希望與祝願,把全文的情感升華到頂點。
(4)看電影怎麼寫作擴展閱讀:
撰寫觀後感的注意事項:
1、重在「感」:
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
2、離不開「觀」:
要讓「觀」和「感」相吻合。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3、聯系實際
要寫好「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伍』 看電影作文應該怎麼寫
星期天晚上,我和爸爸去影院觀看《變形金剛3》3D電影,到達影院時,等待看電影的人群如潮,有很多和我一樣是小孩。爸爸趕緊去買了票,進入影院門口,看到賣爆米花的,我的肚子馬上「咕咕」響,商量著跟爸爸說:「爸爸,聽說《變形金剛3》播放時間很長,等會看電影時間坐久了,肚子餓了怎麼辦?我們還是買點爆米花和奶茶吧。」嘿,果然爸爸上當,馬上依了我。拿到爆米花後,我可不管什麼,馬上吃了起來,喝了起來,心情好,什麼東西都覺得香。時間到了,人群都瘋一樣往裡擠。爸爸牽著我,讓我走前面,嘴裡不停地對人群說著:「別擠,慢點……」
進入影院大廳,爸爸叫我到中間找兩個位置坐下,同時爸爸給了我一幅眼鏡,我好奇地問:「爸爸,這是幹嘛用的?」爸爸說:「這就是3D眼鏡,看電影它會呈現立體效果,彷彿你看到的影像就在你眼前。」盡管爸爸說的我沒聽懂,但想想等會看看不就知道了。燈熄了,電影終於開始了,裡面在唱歌卻聽不懂,爸爸說這是讓觀看的人試看3D的效果,果然裡面的水滴就像潑到你的身上,花絮就像飛到你眼前,我伸手去抓卻什麼也沒有。摘下眼鏡影片卻模糊一片,嘿!真奇怪!到今天寫這篇日記時,爸爸問我還記得影片裡面什麼內容時,我茫然,接著說:「只記得……變形金剛打架時的畫面,還有變形金剛的名字。」爸爸愕然,我卻偷著樂。
『陸』 《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要「會看」電影
要寫觀後感,首先要「會看」電影。也許有人會發笑:只要眼不瞎耳不聾,誰不會看電影?可是為什麼許多人看完影片留不下印象呢?更不必說寫出感想了。因此,老師在此提醒各位同學在看電影時要「投入」,要讓自己沉浸在影片所營造的情感世界裡,與主人公同悲歡、共休戚。同時,還要並用眼、耳、腦各種感官,留意細節。
所謂細節,就是影片畫面中對表現對象的局部或細微的變化進行精要細致的描繪。細節包括人物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道具的運用,色彩的調度,聲音的變化等。典型的細節對展現人物性格、設置懸念、推動情節發展都起著積極作用。觀眾觀看影片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視聽享受的過程,既是視覺美感逐漸積累的過程,也是情感刺激不斷深化的過程。只有聚「睛」會神,我們在觀看時獲得的感受才能愈豐富、強烈,對影片內涵的理解也就愈深刻、透徹,寫觀後感就更有基礎。
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寫觀後感,要從自己觀賞影片的感受出發。可是,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應強調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五六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
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系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系,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有個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挨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要聯系實際而「感」
要寫好觀後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觀後感屬於評析性的議論文一類。電影觀後感,即對影片發表評論,抒發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它又有別於影評:影評--重在「評」,在挖掘了主題之後,應當對主題的成功與否、主題的表現所依賴的環境是否真實,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現實生活以及電影語言的運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開評價與論述;觀後感--重在「感」,表達方式以抒情、敘述為主,內容多為電影對觀眾的啟發,觀眾看了影片後的感想等。
在影片中可感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從主題、人物、細節、場面、語言等方面入手;就多部影片來說,有的側重於思想內容,有的側重於表現形式,有的截取影片的某個場面、某個事件。「感點」的選擇,各具特色,可資借鑒。
寫電影觀後感,要選擇好角度。一篇幾百字的觀後感,容量很小,而一部電影所牽涉的內容卻很多,切忌面面俱到,必須選好角度,把重點放在一個側面上,這就叫「口子要小,挖掘要深」。選擇角度,一方面要看影片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面要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麼地方。角度選得好,對立意、選材、構思、謀篇都直接產生連鎖反應,有利於把觀後感寫好。
厚積薄發,調「兵」遣「將」
寫電影觀後感,要充分而又妥貼地運用學過的語言。民間有一個給「語言」下定義的謎語:「不是蜜,但是它可以粘住一切。」高爾基也說過類似的話:「語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文學的第一個要素是語言。」電影是一種藝術,電影觀後感自然要牽涉到方方面面,沒有足夠的語言儲備,就無法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對影片沒有真切而深刻的感受,自然寫不好觀後感;有了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如果語言貧乏,同樣也寫不好電影觀後感。
針對這樣一篇觀後感,作者盡管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和語言要求上看,都是不合格的。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語言平淡無味,很難吸引讀者的眼球。
正確把握文章內容。
常見的觀後感一般包括三大塊內容:
1、內容簡介。用簡單幾句話概括影片內容,就像我們平時讀了一篇課文歸納主要內容一樣,做到既完整又簡練。
2、發表評論。寫這部分時,同學們可向自己提這樣幾個問題:你對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為什麼?哪個人物你最喜歡,為什麼?哪個場面最使你感動,為什麼?只要選擇其中一個問題深入思考並寫下來,就構成了自己對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個鏡頭的個性評價。
3、抒寫感受。這是觀後感的主體部分,學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號。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較:或將片中人物與自己比較,尋差距,找不足;或與身邊熟悉的人相聯系,闡發自己的觀點;或將電影中的先進事跡與生活中、社會上的現象比比較,從正反兩方面談感受。在寫作時,同學們可簡單列舉一些親身經歷、耳聞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敘議結合。一句話,只有聯系自己,聯系生活和實際,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找准寫作的切入口。
一部電影人物眾多,內容紛繁,情節縱橫交錯。寫作時不能面面俱到,必須找到一個切入口展開全篇,好像一條紅線將「簡介-評論-感受」三塊內容串連起來。下面簡單介紹幾種方法:
1、選擇一個人物。一部電影看完,有的同學對主角贊不絕口,有的對某一配角記憶深刻。不管怎樣,只要挑選一個人物,透過其言行舉止走入他的內心,由此而發表評論,抒寫感受。2、截取一個片斷。即選擇影片中的一個小故事或一個獨立的情節展開。如電影《任長霞》中,表現任長霞一心為民的事例很多。同學們就可選擇其中的一個小故事作為切入口,聯系實際談感受。
3、描寫一個鏡頭。即採用特寫或素描的方法,生動描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一個鏡頭,引發自己的情感共鳴,進而談體會說感受。
『柒』 怎樣寫電影觀後感
語文寫作方法——如何寫觀後感
一、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如一個同學在寫《一個獨生女的故事》觀後感時,先將整個故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先寫張鳴鳴如何品學兼優,再寫張鳴鳴的父親突然去世,母親因承受不了這一打擊而重病纏身;接著寫張鳴鳴從自己學梳頭開始,怎樣擔負起繁重的家務,接受一個個嚴酷的考驗,然後寫她在社會的幫助下一天天長大。最後結尾時才寫到:我要向張鳴鳴學習,不被困難所屈服,從小要學做自己能做的事。針對這樣一篇結構的觀後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認真,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寫偏了,好像一篇電影內容簡介。我強調學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四、五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觀看了《偉人愛迪生》後,我要求學生: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有個同學說:本片主要講述愛迪生從一個身無分文的打掃地下室的清潔工成長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的過程;還有個學生補充說:主要講了他發明電燈的事,他給全世界帶來了光明。我將兩位同學的發言進行比較:前者准確些,後者只是無數發明中最突出的一項,並肯定他們能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內容,然後讓學生抓住一點談自己的感受。如愛迪生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怕失敗的精神,敢於創新的精神等,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克服以敘述故事為主的毛病了,不僅突出「感」字,而且讀後能感人。
二、「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我進行指導後讓學生先打草稿,然後收了部分習作,發現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系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系,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中找了幾篇寫的好點兒的進行評講、引路。有個叫王天波的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挨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習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三、要聯系實際而「感」
要寫好「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
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如觀了《四個小夥伴》,我讓學生說說丁小東等四個小夥伴他們開始錯在哪裡?你們也有過他們的想法嗎?學生討論很熱烈,認為四個小夥伴錯在認為只做一件好事就會成功。有個同學說,他自己原來就有類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認為自己就是雷鋒似的好少年了。還有個同學說,他為班級主動打掃過兩次清潔,有的一次也沒主動打掃,卻還被評為「紅花少年」。認為老師、同學們偏心。看了《四個小夥伴》後,他和四個小夥伴一樣,都認識到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去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看了《林則徐》後,學生認為無法聯系實際,我就這樣啟發學生:你看後印象最深的是哪個鏡頭?有的說林則徐帶領官兵虎門銷煙的鏡頭,大展中國人的志氣;有的說,當時的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給我教育最深;有的說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受鴉片毒害,痿糜不振的、瘦骨嶙峋的人們。然後我再要求學生用比較法,針對現今社會,看是否有類似於林則徐這樣有民族氣節或與此相反的人。什麼東西給現今人們帶來精神和身體摧殘?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樣,學生馬上想到了電視上披露有的海關把關不嚴,讓一些走私物品進入中國,有的想到了社會上的吸毒現象和不健康的游樂場所,同學們暢所欲語,彷彿一下子有話可寫了,一個同學在《觀林則徐有感》一文中這樣寫到:「……在18世紀,鴉片使我們國敗家亡,但可悲的是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吸毒的現象又有抬頭,有的因吸毒走向犯罪,家破人亡,我們青少年一定要認識它的危害,如發現吸毒、販毒現象要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同時希望我們的海關把住家門,不讓毒品再次蔓延。
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寫好觀後感,不僅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認識能力,還能起到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作用,比老師嚴肅地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不應忘記的歷史——電影《東京審判》的觀後感
《東京審判》歷史背景
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梅汝璈飛抵東京。東京的中國同仁及朋友為梅汝璈舉行了一個歡迎宴會,席間,顧毓秀鄭重地贈送了一把寶劍給梅汝璈。《大公報》記者肖南負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全程跟蹤報道。在宴會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動和歡欣,但他卻預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艱難……
9月18日晚,軍訓團組織06級新生在圖書館廣場觀看了電影《東京審判》。這部電影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視覺和聽覺上的震撼,更是心靈上的沖擊,點燃了心中雄雄的愛國主義熱情。我們為革命前輩的傲骨豪情而喝彩,為日本戰犯死不認罪而激憤,為最終的勝利而欣慰,充分感覺到身為一名中國人的驕傲。
東京審判,是國人給死難同胞的一個交代,是向世界討要公道的一場審判,這是一段真實而又不為所熟知的歷史。看了這部電影後,我覺得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即將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成為未來的創造者,我們要從各方面鍛煉自己,使體魄更加強壯,技術更加先進,意志更加堅毅,思想更加成熟。
《東京審判》讓我學會用更加理性和成熟的心態面對這段苦難的歷史……
『捌』 看電影寫作文不少於300個字數
上個周末,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在家裡看了《亞歷山大大帝》這部電影。
電影里的人物栩栩如生,我看的全神貫注,好似自己到了那個時代,是他們中的一員。我彷彿穿越了著名的高加米樂戰場,與亞歷山大並肩作戰;與格雷塔特共同尋找世界的盡頭;與印度國王喝酒談天;在原始森林與野獸展開殊死搏鬥……
一次次驚心動魄的戰斗,使亞歷山大統治了大半個亞洲。後來他去了歐洲,並對別人說:「遲早我會佔領它,佔領整個世界」他加快了統治的步伐,這使他的性格變得暴戾,在一場叛亂中,他瘋狂得屠殺了所有懷疑的將領。後來,他回到了馬其頓,這里的一起事件加快了他死亡的步伐:他兒時的好朋友格林特提安死了,亞歷山大悲痛欲絕,在精神上受到了致命的打擊,終於他遵守了自己對好朋友的的諾言:「你死的時候就是我死的時候。」
亞歷山大大帝就這樣英年早逝,他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充滿了冒險和戰爭。他的有生之年,他統治了整個亞洲,死後,他統治的亞洲又被熊熊戰火佔領。
亞歷山大大帝實現了自己擴充版圖的偉大願望,卻使亞洲人民失去了和平與幸福,流離失所。是啊,世界上所有的不幸莫過於戰爭!比起他們,今天的我們已經夠幸運,夠幸福,我們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今天,快樂向上地度過每一天,我相信,這個世界會越來越祥和,越來越美好,因為我們人類越來越文明!
『玖』 看電影的作文怎麼寫100字作文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一起去黃岩時代電影院看電影。
我們看了一部剛上映的電影,名叫《馬達加斯加企鵝》。這是部3D電影,我可喜歡看了。雖然看得人少,但是在播放的過程中,有的人在看播放的情景之中,看得哈哈大笑,還有的人看得無動於衷。為什麼呢?我走上前仔細地看了看,發現原來他們看得正入迷呢!電影放完了,我們一個個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出了影廳,個個都去了自己該去的地方。至於我和媽媽呢,就高高興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