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肖邦的簡介,謝謝
肖邦,波蘭作曲家、鋼琴家。1810年3月1日出生於華沙郊區熱拉佐瓦沃拉。父親原籍法國,母親是波蘭人。他是個異常早熟的孩子棗六歲就寫詩棗他的音樂天才很快就證明他註定成為「莫扎特的後來人」。九歲時,在音樂會上公開演奏,散場後,他更關心的好象是他的衣領,而不是他超常的演奏技巧,他對母親說:「所有的人都在看我的衣領,媽媽。」
中學畢業後進入華沙音樂學院學習,同時開始了早期創作活動。1830年以後他到巴黎定居,在那裡度過了後半生。從此肖邦永遠未能回國。當時,正值波蘭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年代,反對外國奴役、爭取自由獨立的民族斗爭對青年肖邦的思想產生了深刻影響,從而培育了他的民族感情和愛國熱忱。
1837年他嚴詞拒絕了沙俄授予他的「俄國皇帝陛下的首席鋼琴家」的職位。舒曼稱他的音樂象「藏在花叢中的一門大炮」。肖邦向全世界宣告「波蘭不會滅亡」,足見他拳拳愛國之心。他晚年生活孤寂,痛苦地自稱是「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從1846年起,肖邦的創作開始出現衰退的趨勢。其原因一方面由於波蘭民族運動的幾次挫折對他打擊很大;另一方面同文學家喬治·桑的愛情破裂以及身體衰弱,大大影響了他的創作熱情,身體健康每況愈下。1849年10月17日逝世於巴黎寓所,他臨終時囑咐親人死後將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棗波蘭。
肖邦的創作生涯,以1830年為界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即華沙時期與巴黎時期。在第一個時期,他完成了這一時期最重要的作品《第一鋼琴協奏曲》和《第二鋼琴協奏曲》。在後半生的巴黎時期,他有與波蘭民族解放斗爭相聯系的英雄性作品《第一敘事詩》、《降A大調波蘭舞曲》,有充滿愛國主義熱情的英雄性作品《革命練習曲》、《b小調諧謔曲》,有哀痛祖國命運的悲劇性作品《降b小調奏鳴曲》,還有不少的幻想曲與小夜曲。
當他1831年9月初赴巴黎時得知起義遭沙俄鎮壓、華沙陷落的噩耗,精神受到強烈震動。《c小調練習曲》(別稱《革命練習曲》,1831)、《d小調前奏曲》(1831),即是這時完成的。激憤、悲痛之情同嚴整洗練的藝術形式之間達到了高度完美的統一,成為肖邦早期音樂創作中的傑作。巴黎時期是肖邦思想藝術高度成熟、創作全盛的時期。深刻的民族內容、富於獨創性的藝術形式和音樂風格,使其創作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肖邦在全部生涯中只開了三十次音樂會就建立了一種傳奇式的榮譽,這在鋼琴演奏史上別無他例。肖邦尊重並繼承古典音樂傳統,但他的琴藝具有獨特的風格。特別是在他的瑪祖卡和波羅奈茲舞曲中,創造性地運用民族民間調式、和聲和特性節奏,顯示出一個道地的「瑪祖爾人」對民族性格、風格、情趣及對藝術語言的熟悉和理解。
肖邦是十九世紀歐洲樂壇上的一顆明星。他那些詩意濃郁、充滿著震憾人心的抒情性和戲劇性力量的不朽作品,代表著「黃金時代」的浪漫主義音樂。同時,他的創作又具有強烈的波蘭民族氣質和情感內容,在歐洲音樂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一方面以歐洲浪漫主義音樂家的傑出代表著稱,另一方面以歐洲十九世紀民族樂派的奠基人載入史冊。肖邦之所以偉大,也正因為他把浪漫主義的時代風格和愛國主義的精神內容緊密地融合在音樂作品中。
『貳』 波羅乃茲幻想曲曲譜
春末。1838年5月20日、孤傲的肖邦吸引而不能自拔,肖邦逐漸對喬治·桑產生了依戀,在馬賽小住一段時間後。喬治·桑在當時的巴黎交際圈裡是個風頭很勁的女人,他基本上不公開露面了,因為孩子們的長大。」1839年6月喬治·桑寫的這封信的表明,星期天也不例外,喬治·桑還喜歡穿男裝。喬治·桑記述道,另外肖邦與瑪麗·達古爾和喬治·桑這些叛逆女性的交往也讓他們非常震驚,准備第二天的課。喬治·桑知道,一旦下雨。底層最重要的房間是餐廳:「我每天都給莫里斯和索朗芝上課,喬治·桑懷疑19歲的索朗芝與肖邦關系曖昧。被母親支持的莫里斯討厭他刁鑽。你的忠誠的肖邦,位於作家和藝術家偏愛的街區。喬治·桑租了相鄰一棟房子的二層,李斯特,肖邦巴黎在奧爾良花園廣場附近建立了自己的新家。母子倆遷怒於肖邦的波蘭僕人簡、溫和的夏季讓肖邦和喬治·桑都感到寫意,其中有降D大調華爾茲,這個著名的元帥還是波蘭國王的私生子、閑聊。在父母的反對下,過著舒服的「修道院生活」。我卻在繼續讀網路全書,肖邦對喬治·桑雖然依戀,這里離他從前的住所不遠,這里距巴黎300公里,朋友不斷來訪,是為喬治·桑的愛犬所作,喬治·桑和肖邦只是在1848年3月偶遇了一次,肖邦的身體狀況一天比一天差。他感到極其無聊,她是16歲的波蘭少女瑪麗亞。喬治·桑有時能夠寫作到天亮,把羽毛筆都弄壞了,即《小狗華爾茲》,兩人保持了這種關系長達9年之久,信以這句話結尾。」從下列目錄就可以看出肖邦在諾昂的收獲,以致肖邦被迫將簡解僱,1793年賣給了喬治·桑的祖母瑪麗-奧羅爾·杜邦。隨著友情的加深和交往的親密,7個夜曲。我將等待,原先迷漫在諾昂庄園的和諧的家庭氣氛漸漸消失:《b小調奏鳴曲》。
諾昂雖然單調但平靜,肖邦開始在暮色中給我彈奏鋼琴,該作品讓人聯想起那綿綿的雨,肖邦的心被另一個人占據著,法國著名女作家喬治·桑的另一個情人。當所有人都離去後。」後來,而索朗芝則只能在肖邦那裡尋求到支持,但祖母和喬治·桑買的裝飾品和傢具卻很有品位。
肖邦就這樣在諾昂生活了7年、任性的妹妹索朗芝,她和肖邦之間終究會有故事發生。所以,都不能讓他高興……」實際上,1837年8月,最忠實的一位客人是德拉克羅瓦。18個月後的1849年10月17日,而喬治·桑也對外表文弱但卻非常倔犟的年輕鋼琴家產生了一種類似母愛的奇異戀情,肖邦對這位比自己年長6歲的女人並沒有好印象。10月15日。1842年,包括24首前奏曲,喬治·桑寫信給一位女友,喬治·桑被柔弱,喬治·桑帶著肖邦和自己的兩個孩子15歲的莫里斯和10歲的索朗芝前往西班牙馬略卡島度假,從此再沒回到諾昂。
諾昂雖僻處鄉下,這位偉大的畫家甚至在那兒建了一個畫室,一會是這個一會是那個,即《葬禮進行曲》。庄園背後是一個大花園,上上下下來回走、修改同一個拍子。
諾昂庄園1770年由維耶爾宗總督修建,肖邦在李斯特和他的情人瑪麗·達古爾的宴會上首次見到喬治·桑時甚至懷疑她是不是女人,他們又前往義大利的熱那亞旅行,又回到諾昂。因為結核病,他就開朗,肖邦不得不回到巴黎,這架鋼琴讓肖邦非常稱心如意、廚房和放置肖邦鋼琴的房間,喬治·桑向一位朋友吐露,來這里抽煙,這段距離當時信使要跑30個小時,她從前是薩克森元帥的女兒,肖邦對鋼琴的質量非常重視。盡管肖邦的健康狀況越來越糟:「時間將證明;之後他像孩子一樣同莫里斯和索朗芝入睡了,還有菜園。在這一時期,被消磨和動搖,被人們稱為「新雅典」,這段感情最終結束,更使這種局面加劇,許多人包括她自己都覺得她的行為傷風敗俗。喬治·桑——離異後仍稱杜德望男爵夫人——於1821年繼承了庄園,肖邦和喬治·桑才返回法國。然後他們經馬賽直接去諾昂鄉下喬治·桑的庄園,除舉辦了幾次私人音樂會。建築雖然平庸,便親自在卡米耶·普萊耶爾訂購了一架鋼琴,在這段時間出版了20部小說。
幾乎與此同時,瑪麗亞只得與肖邦漸漸疏遠,從中午一直到下午5點,《h小調奏鳴曲》、美麗的古典式鄉村教堂。喬治·桑收養的一個遠房親戚的女兒奧古斯汀·布洛特的到來,他在那裡還是創作了大量經典之作, 1836年10月:除了與那些男作家的親密交往外。所以,但仍門庭若市,15首瑪祖卡舞曲,他們原本就不多的共同之處肖邦最愛的女人是喬治.桑
肖邦是繼作家桑多,第三和第四敘事曲,但僅僅是友情而已。7月28日他寄給喬治·桑一封信、梅里美和繆塞之後。持續了一冬的雨對他創作《降D大調第五前奏曲》(即《雨滴》)產生了很大影響,但肖邦還是禮貌地邀請她出席在巴黎新居的喬遷儀式。我們露天用餐,1876年喬治·桑死後就葬在這里。直到1839年春,這對情侶的生活節奏並不相同,一如既往,他們在二層上也各自擁有自己的房間、抽煙斗。我所做的和我喜歡的,他的心情就陰郁。但肖邦糟糕的身體狀況令瑪麗亞的父母非常擔憂:「陽光明媚時。
但從1844年夏開始,能望見鄉村廣場。但在兩人相識之初,因為這段時間。1847年:1839年、茂密的小樹林和家庭墓地。
盡管如此,降A大調波羅乃茲幻想曲以及幾部其它作品,以及1841至1846年。同年11月、巴爾扎克等密友經常來訪,第三和第四諧謔曲、法式花園設施。
庄園的入口視野很開闊,上百遍地重復:「肖邦在這間房間里譜曲時,甚至拋棄了自己原先的姓名改取了一個男性色彩濃厚的名字「喬治·桑」
『叄』 有沒有女的浴缸淹死的電視劇或電影
索朗芝怎麼了?
Cosa avete fatto a Solange?(1972)
導演:Massimo Dallamano
主演:Fabio Testi/Karin Baal
類型:懸疑/驚悚/恐怖
製片國家/地區:義大利 / 西德
語言:英語 / 義大利語
上映日期:1972-03-09
片長:Italy: 103 分鍾/ UK: 102 分鍾 / West Germany: 96 分鍾
又名:What Have You Done to Solange?
『肆』 誰有電影 索朗芝怎麼了 的高清資源
我有倒是有,不過你得先採納我,我才能給你資源,要不給了你資源。你不搭理我。我不是虧了
『伍』 有沒有美女淹死在浴缸里電影或電視劇
索朗芝
『陸』 索朗芝怎麼了怎麼樣
劇情很不錯,難得的Giallo片里的好故事。風格不是很強烈,不過漂亮的畫面還是不少的。
『柒』 肖邦與喬治桑的悲劇結局產生的原因
邦,偉大的波蘭鋼琴詩人,音樂詩人。有些羞怯,柔弱和一絲挑剔。一首哀哀的夜曲流傳至今,訴說著一個詩意盎然的音樂家的故事。 喬治 桑,巴爾扎克時期,法國最具風情,最另類的女作家,一生的愛情故事,每一段都耐人尋味,甚至被稱為文藝界有名的交際花。看看她的情史或許很容易讓人有這種錯覺:18歲時嫁給了青年貴族男爵--卡西米爾·杜邦,婚後育有一子一女,可喬治桑卻頻頻出軌,她給出的理由又那麼輕易:不能忍受丈夫的平庸粗俗和缺乏詩意。看到這些,不禁感覺這是一個放盪的女人,其實,我個人覺得,倒不如說她是一個追求唯美的女人,在她後來的戀情中不難發現這點。 法國文豪巴爾扎克、小說《卡門》(後被寫成歌劇)的梅里美、小她十四歲的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小她十七歲的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茶花女》作者小她二十歲的小仲馬。這些都是文學界的文豪們。當然還有偉大的藝術家,匈牙利的鋼琴之王----李斯特也對她格外沉迷。她也只結交文藝界的朋友們,我覺得,她在追求一種極致的美,一種靈魂上的共鳴,一種藝術美,心靈美的撞擊。 終於在1836年,一次李斯特主辦的酒會上,肖邦和喬治桑相遇了,這一遇非但沒有動人的一見鍾情,肖邦反倒覺得這個穿男裝,嗜煙斗的喬治桑沒有女人味,他說過:「這個喬治·桑多麼討厭!她真是個女人?我總表示懷疑!」。至於她為什麼用一個男人的名字?著男裝?那是因為她討厭並反感當時女性被支配的境況喬治桑,自從隨情夫於勒·桑逃到巴黎後便不在使用自己的本名---露西·奧羅爾·杜邦。她嗜煙、騎馬、飲烈酒、穿長褲,一切的一切,或許她只是想告訴外界:女人也不能隨意任人擺布,男人也不並不是至高無上的。可兩年後的一切,有截然不同了。在喬治桑原來的家---諾昂,28歲的肖邦和34歲的喬治桑不可遏制的相愛了。有人覺得喬治桑和肖邦相愛是因為她要找一個李斯特的替代品,她無法再像往常那樣蹲在李斯特的鋼琴旁,靜享那一首首讓她心醉的樂曲……她需要替代者,需要一個和李斯特同樣優秀,甚至更加優秀的音樂家,做她新的情人。其實這恰恰證明了喬治桑對美的追求,一種超脫的美,或許,可以說脫離現實。肖邦和喬治桑應該是滿足了對方靈魂上所追求的一切。例如:喬治桑從小就喜歡詩意盎然的音樂,而肖邦是絕對的音樂詩人,當然,還有諸多的原因。 1839年,兩人連帶喬治桑的孩子們回到了她逃離的諾昂庄園,開始了一種神仙般的生活,而肖邦在這種靈魂的碰撞中達到了創作的巔峰----《b小調鋼琴奏鳴曲》(即為紀念反抗沙俄統治而犧牲的華沙革命者而作的《葬禮進行曲》,《h小調鋼琴奏鳴曲》,7個夜曲,第三和第四敘事曲,第三和第四諧謔曲,15首瑪祖卡舞曲,降A大調波羅乃茲幻想曲以及幾部其它作品,當然,還有描述喬治桑與小狗嬉戲的《小狗圓舞曲》。這樣極致的愛,也免不了會被現實沖擊,因為它太超脫了,甚至脫離了現實,只要活在這世上,相信沒有誰會脫離生活。德國著名詩人海涅曾描述過他們的狀態:「她(喬治·桑)栗色的秀發一直披到肩上,有點暗淡而似睡的雙眼,是那樣的溫存和安詳;她的微笑充滿了天真的嬌媚;她的嗓音低沉不清,她生性沉默寡言,聽得多而說得少。
他(肖邦)異常敏感,稍為觸動一下,就是一個傷口,稍有一點聲響,也會引起雷鳴;他喜歡兩人獨處,隱居在神秘的生活之中,但是,有時因為被強烈迷人的或者說是古怪的念頭驅使,才走出來……」這樣的一對也會充滿著爭吵,充滿著矛盾,生活也在慢慢摧殘著極致的愛。 為了肖邦的身體,喬治桑也強迫著他過清心寡慾的生活。她在給一位友人的信中這樣說道:「我如處女那樣,和肖邦及其他人生活在一起,已經七年了。由於我對情慾是那樣地倦怠、失望、無葯可醫,我已經未老先衰,沒費什麼力氣,也無需做什麼犧牲。如果世上也許有一個女人值得肖邦絕對信任,那就是我;而肖邦根本不懂得……我知道有不少的人在責怪我。一些人說,我強烈的情慾,耗盡了肖邦的精力:另一些人說,我的行為出軌使他很失望。我認為你是知道內情的。肖邦埋怨我剝奪了他愛的權利,等於置他於死地;我堅信,如果不這樣做,那才真的置他於死地…… 」可是,命運就是喜歡安排捉弄人的戲碼,喬治桑的女兒索朗芝這時已然十八九歲,是一朵悄然綻放的花,索朗芝很樂意和肖邦交流,每當有委屈的事情,她總是要和肖邦傾訴一番。這也導致了喬治桑的高度懷疑,她懷疑女兒和肖邦的關系變質。所有的一切好像一觸即發,稍微的不經意都會一起一場激烈的爭吵,七年的廝守漸漸走向重點,在兩人生活的後期時,兩人的密友大畫家德拉克洛瓦,曾經為兩人畫一副畫像,他想鐫刻這對神仙眷侶,可卻被肖邦制止了,於是留下了幅未完成的作品:坐在鋼琴旁邊的剛剛畫好臉龐;喬治桑則像法國國花一般幽寂綻放。德拉克洛瓦去世後,這幅畫被分為兩部分,相傳是為了賣更高的價錢,就這樣肖邦的那半保留在巴黎盧浮宮,而喬治桑的那半存於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這似乎也映著兩人在被現實生活中種種消磨掉了激情和極致後的分離。1847年,喬治桑和肖邦7年的相守就此終結,但7七年的愛是不會輕易完結的。1847年7月28號,肖邦給喬治桑寫過一封信,結尾的一句話:「時間將證明。我將等待,一如既往。你的忠誠的肖邦……」,而喬治桑呢?雖然沒有具體的記載,我相信她對肖邦也不會再無愛戀,因為她對詩人繆賽寫過這樣一句話:「把你的心給我一小部分,把我的整個拿去……」愛,要愛得透徹,至少讓一生中有一次這樣全身心投入的愛,但,生活和愛是密不可分的,愛是生活的連接,讓愛超脫出生活就變得不真實,讓生活中充滿愛,幸福的相守一生。
『捌』 有沒有什麼電視劇或電影里有美女在浴缸或游泳池淹死的
死神來了2 兩位美女在曬紫外線的缸里果體被熱死了
『玖』 肖邦最愛的女人,他們在一起十年了,為什麼最後還是分開了
肖邦最愛的女人是喬治.桑
肖邦是繼作家桑多、梅里美和繆塞之後,法國著名女作家喬治·桑的另一個情人,兩人保持了這種關系長達9年之久。但在兩人相識之初,肖邦對這位比自己年長6歲的女人並沒有好印象。喬治·桑在當時的巴黎交際圈裡是個風頭很勁的女人,許多人包括她自己都覺得她的行為傷風敗俗:除了與那些男作家的親密交往外,喬治·桑還喜歡穿男裝、抽煙斗,甚至拋棄了自己原先的姓名改取了一個男性色彩濃厚的名字「喬治·桑」。所以, 1836年10月,肖邦在李斯特和他的情人瑪麗·達古爾的宴會上首次見到喬治·桑時甚至懷疑她是不是女人。
盡管如此,但肖邦還是禮貌地邀請她出席在巴黎新居的喬遷儀式。隨著友情的加深和交往的親密,肖邦逐漸對喬治·桑產生了依戀,而喬治·桑也對外表文弱但卻非常倔犟的年輕鋼琴家產生了一種類似母愛的奇異戀情。在這一時期,肖邦對喬治·桑雖然依戀,但僅僅是友情而已,因為這段時間,肖邦的心被另一個人占據著,她是16歲的波蘭少女瑪麗亞。但肖邦糟糕的身體狀況令瑪麗亞的父母非常擔憂,另外肖邦與瑪麗·達古爾和喬治·桑這些叛逆女性的交往也讓他們非常震驚。在父母的反對下,瑪麗亞只得與肖邦漸漸疏遠,1837年8月,這段感情最終結束。
幾乎與此同時,喬治·桑被柔弱、孤傲的肖邦吸引而不能自拔。1838年5月20日,喬治·桑向一位朋友吐露,她和肖邦之間終究會有故事發生。同年11月,喬治·桑帶著肖邦和自己的兩個孩子15歲的莫里斯和10歲的索朗芝前往西班牙馬略卡島度假。盡管肖邦的健康狀況越來越糟,他在那裡還是創作了大量經典之作,包括24首前奏曲。持續了一冬的雨對他創作《降D大調第五前奏曲》(即《雨滴》)產生了很大影響,該作品讓人聯想起那綿綿的雨。直到1839年春,肖邦和喬治·桑才返回法國,在馬賽小住一段時間後,他們又前往義大利的熱那亞旅行。然後他們經馬賽直接去諾昂鄉下喬治·桑的庄園,這里距巴黎300公里,這段距離當時信使要跑30個小時。
諾昂庄園1770年由維耶爾宗總督修建,1793年賣給了喬治·桑的祖母瑪麗-奧羅爾·杜邦,她從前是薩克森元帥的女兒,這個著名的元帥還是波蘭國王的私生子。喬治·桑——離異後仍稱杜德望男爵夫人——於1821年繼承了庄園。
庄園的入口視野很開闊,能望見鄉村廣場、美麗的古典式鄉村教堂。庄園背後是一個大花園,還有菜園、法式花園設施、茂密的小樹林和家庭墓地,1876年喬治·桑死後就葬在這里。建築雖然平庸,但祖母和喬治·桑買的裝飾品和傢具卻很有品位。底層最重要的房間是餐廳、廚房和放置肖邦鋼琴的房間。喬治·桑知道,肖邦對鋼琴的質量非常重視,便親自在卡米耶·普萊耶爾訂購了一架鋼琴,這架鋼琴讓肖邦非常稱心如意。喬治·桑記述道:「肖邦在這間房間里譜曲時,上上下下來回走,上百遍地重復、修改同一個拍子,把羽毛筆都弄壞了。」從下列目錄就可以看出肖邦在諾昂的收獲:《b小調奏鳴曲》,即《葬禮進行曲》,《h小調奏鳴曲》,7個夜曲,第三和第四敘事曲,第三和第四諧謔曲,15首瑪祖卡舞曲,降A大調波羅乃茲幻想曲以及幾部其它作品,其中有降D大調華爾茲,即《小狗華爾茲》,是為喬治·桑的愛犬所作。
諾昂雖僻處鄉下,但仍門庭若市,李斯特、巴爾扎克等密友經常來訪,最忠實的一位客人是德拉克羅瓦,這位偉大的畫家甚至在那兒建了一個畫室,過著舒服的「修道院生活」。
諾昂雖然單調但平靜、溫和的夏季讓肖邦和喬治·桑都感到寫意:「我每天都給莫里斯和索朗芝上課,星期天也不例外,從中午一直到下午5點。我們露天用餐,朋友不斷來訪,一會是這個一會是那個,來這里抽煙、閑聊。當所有人都離去後,肖邦開始在暮色中給我彈奏鋼琴;之後他像孩子一樣同莫里斯和索朗芝入睡了。我卻在繼續讀網路全書,准備第二天的課。」1839年6月喬治·桑寫的這封信的表明,這對情侶的生活節奏並不相同。所以,他們在二層上也各自擁有自己的房間。喬治·桑有時能夠寫作到天亮,在這段時間出版了20部小說。
肖邦就這樣在諾昂生活了7年:1839年,以及1841至1846年。1842年,肖邦巴黎在奧爾良花園廣場附近建立了自己的新家,這里離他從前的住所不遠,位於作家和藝術家偏愛的街區,被人們稱為「新雅典」。喬治·桑租了相鄰一棟房子的二層。因為結核病,肖邦的身體狀況一天比一天差,除舉辦了幾次私人音樂會,他基本上不公開露面了。春末,又回到諾昂。
但從1844年夏開始,原先迷漫在諾昂庄園的和諧的家庭氣氛漸漸消失。10月15日,喬治·桑寫信給一位女友:「陽光明媚時,他就開朗,一旦下雨,他的心情就陰郁。他感到極其無聊。我所做的和我喜歡的,都不能讓他高興……」實際上,他們原本就不多的共同之處,因為孩子們的長大,被消磨和動搖。被母親支持的莫里斯討厭他刁鑽、任性的妹妹索朗芝,而索朗芝則只能在肖邦那裡尋求到支持。母子倆遷怒於肖邦的波蘭僕人簡,以致肖邦被迫將簡解僱。喬治·桑收養的一個遠房親戚的女兒奧古斯汀·布洛特的到來,更使這種局面加劇。1847年,喬治·桑懷疑19歲的索朗芝與肖邦關系曖昧,肖邦不得不回到巴黎,從此再沒回到諾昂。7月28日他寄給喬治·桑一封信,信以這句話結尾:「時間將證明。我將等待,一如既往。你的忠誠的肖邦。」後來,喬治·桑和肖邦只是在1848年3月偶遇了一次。18個月後的1849年10月17日,肖邦在巴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