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手機電影 > 電影鐵道游擊隊是哪個年代的電影

電影鐵道游擊隊是哪個年代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2-10-16 11:28:00

① 鐵道游擊隊評價怎麼樣(要影評!)

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黑白電影《鐵道游擊隊》應該算是新中國成立後「十七年」電影中的優秀作品。尤其是電影中反復出現的那首琵琶彈唱的主題曲,成為了影視劇中的經典曲目至今傳唱。

② 電影《鐵道游擊隊》主要內容

《鐵道游擊隊》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sE0f3EHUPGDv5GvoBk4o8A

提取碼: 3xsy

抗日戰爭時期1940年,山東臨城棗庄一帶活躍著一支鐵道游擊隊,他們專門在交通線上打擊敵人,牽制敵人兵力,被老百姓稱為飛虎隊。

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寇軍運更加的繁忙。敵軍企圖消滅飛虎隊,飛虎隊經常在鐵道上出擊,搞得敵人寸步難行。1945年,抗戰勝利,飛虎隊又有了新的任務同時。飛虎隊打擊企圖北竄的蔣匪軍,救出芳林嫂,逮住了逃跑的小林和他的殘兵敗將。鐵道游擊隊更加壯大了。

③ 鐵道游擊隊又叫什麼有沒有與之相關的電影電視劇

鐵道游擊隊是八路軍正式番號,成立時稱「魯南軍區鐵道大隊」,由於這支隊伍作戰英勇,神出鬼沒,老百姓又稱之為「飛虎隊」。長期活躍在山東地區南部隊伍人數最多時有300多人多為窮苦百姓、鐵路工人、煤礦工人組成。於1940年成立1945年解散後被編入華東野戰軍。

相關的電影電視劇有:

1985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電視劇《鐵道游擊隊》是一部由馮笑執導的抗戰劇。該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山東魯南地區的鐵道游擊隊員和八路軍在黨的領導下,深入日寇白區,機智勇敢地開展對敵斗爭的傳奇故事。

劇情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山東南部棗庄礦區以劉洪、王強為首的一批煤礦工人和鐵路工人,不堪日寇的欺壓和蹂躪,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秘密建立起一支短小精悍的游擊隊,他們飛車搞機槍、血染洋行、智打票車、夜襲臨城、打岡村。



偽警備團被殲滅,孫玉田擊斃團長後帶走了白菊花。而暗藏在警備團的松尾和小野等29名日軍卻僥幸逃脫。松尾不甘失敗,他糾結地方土豪劣紳王雅銘實施武裝暴動,他利用筷子幫會,在鐵道線上,與鐵道游擊隊展開一次次驚心動魄的較量。

(3)電影鐵道游擊隊是哪個年代的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劉洪演員: 趙恆煊

鐵道游擊隊大隊長兼鐵路局局長 劉洪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可撼動的,他是鐵道游擊隊的創始人,絕對的核心人物。可以說鐵道游擊隊的發展很大成分依賴於劉洪的個人性格魅力,鐵道游擊隊的成員對劉洪是發自內心的敬佩和愛護。

2、芳林嫂演員: 史蘭芽

機智勇敢又具有堅定的斗爭信念卻不乏溫柔的女性形象。她在劉洪的影響以及多次與敵斗爭中不斷進步成熟,在婦女當中具有很高的影響力與號召力,支持配合了鐵道游擊隊的各種行動,特別是打探消息、巡查追蹤敵特等,為鐵道游擊隊提供了很多情報。

④ 鐵道游擊隊有哪些值得重新回味的細節

老版《鐵道游擊隊》電影在1956年全國上映,領銜主演的的都是我們很熟悉的老藝術家,其中有秦怡和曹會渠。電影主要講述了山東棗庄以及臨城附近的游擊隊隊員們共同抗日的故事。而且這部電影中有很多細節都值得我們重新去回味。

其次,電影中人物的性格設定和身份設定很統一,沒有反轉劇情,而且整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是游擊隊員們在有計謀的李正和勇敢無畏的劉洪帶領下,一次次取得了革命的勝利,也讓我們看到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本質。

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屬最後的湖上化妝突圍。後來聽說這個片段沒有在微山湖拍攝,因為導演感覺取景不是很理想,所以把大部隊拉到了太湖,拍攝了那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劇情。導演的用心,讓觀眾對這部影片久久不能忘懷。

⑤ 鐵道游擊隊原型

親,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根據題主描述的問題來看,《鐵道游擊隊》原型本身就是真實的故事,首先他是又同名小說《鐵道游擊隊》改編而來,這部小說本身又是真實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山東棗庄,八路軍劉洪就是原來的鐵道大隊的隊長劉金山和洪振海。


《鐵道游擊隊》是很早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伴隨著很多人的童年走過來,在很多人的腦海里時時都會浮現出這些英勇的鐵道戰士。特別是那首電影主題曲更是激起了很多人的心潮澎湃。

《鐵道游擊隊》這部小說最早在1953年由劉知俠完成寫作,3年後於1956年就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改編成為同名電影,當時就非常轟動,基本是一夜紅遍大江南北。

筆者小的時候就看過這個片子,如今這個片子已經改編成了電視連續劇了,如此宏大的片子更加詳實地表現了這部小說的更多細節。

⑥ 電影鐵道游擊隊

《鐵道游擊隊》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6年攝制,由趙明執導,曹會渠、秦怡等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在魯南鐵路沿線有一支鐵道游擊隊,他們破壞日軍鐵路運輸,有力地打擊了敵人。

⑦ 永遠懷念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紅色經典電影都有哪些

《鐵道游擊隊》、《開國大典》、《集結號》等等。

總之,紅色經典文化是值得中國人民的重視的,並且它不僅僅存在於《鐵道游擊隊》、《開國大典》和《集結號》之中,還有更多的紅色經典電影等待著我們的感受。

⑧ 電影《鐵道游擊隊》主要內容50字左右

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山東臨城棗庄的一支鐵道游擊隊在大隊長劉洪、政委李正的帶領下,活躍在鐵路線上,與日本侵略者展開斗爭的故事。

《鐵道游擊隊》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趙明執導,曹會渠、秦怡等主演的劇情片,於1956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評

該片是一部具有傳奇色彩的影片,它情節曲折驚險,險象環生,緊扣觀眾心弦,同時也有相當強的抒情性,表現了戰士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影片的細節設計的機智幽默與劇情的緊張展開有機結合、相得益彰;攝影和美工的創造也各具特色,較好地展示了環境和人物風貌。

⑨ 《鐵道游擊隊》是何時拍攝的

《鐵道游擊隊》「翻拍」史

1956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鐵道游擊隊》第一次將劉知俠同名原著搬上銀屏,同時劉知俠本人還擔任了該片編劇。該片由趙明導演,曹會渠、秦怡等人主演。影片中,導演的處理樸素而又生動,細節設計的機智幽默與劇情的緊張展開有機結合,攝影和美工的創造也各具特色,較好展示了環境和人物風貌。

1957年,本片在由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和北京日報聯合舉辦的國產片評選中列入該年度最受歡迎的十部影片之一。

1985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了12集電視連續劇《鐵道游擊隊》,這部電視劇本身並沒有給人留下太深的印象,反倒是其中的主題曲成為傳唱一時的佳作。

1995年由謝洪執導演的《飛虎隊》也是《鐵道游擊隊》家族中的一員,這部影片匯聚了眾多的著名演員,其中有劉威、李雪健、陳小藝、張豐毅、王志文、潘長江等人。 電影以老洪、王強參加游擊隊與日偽軍作斗爭為主線,以他們最終捨身炸臨城作為結局,濃縮了鐵道游擊隊的故事。但是這部影片在上映之後並沒有取得太好的成績,倒是被稱為是一部反映抗日戰爭時期的「警匪片」。

導演王新民讓《鐵道游擊隊》變得更「武俠」

時間:2005年10月18日08:18

《鐵道游擊隊》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銀幕,早已家喻戶曉。日前,該故事再次被翻拍成35集電視連續劇,並在眾多電視台播出取得收視第一的成績。該劇由曾經導演《俠客行》、《連城訣》《燕子李三》等劇的著名導演王新民執導。

本報記者昨天電話采訪了王新民,他就讀者關注的問題一一作了回答。

讓戰爭片呈現出武俠色彩

「鐵道游擊隊」這一題材,1956年有轟動一時的同名電影,上世紀90年代有名為《飛虎隊》的電視劇。那麼,再次翻拍是否能夠出新意?是否能超越觀眾心目中的那些經典作品呢? 對於這些問題,導演王新民顯得相當自信。他說,作為動作導演出身,他一直以來都想做一部反映戰爭的動作片,《鐵道游擊隊》剛好符合自己的要求。「其實電影帶給我的壓力不小,畢竟它影響了整整一代人,但是這種壓力也是動力,翻拍也意味著能夠把這些老觀眾吸引回來。」 說到出「新意」的問題,王新民導演十分自信。他表示,為該劇加入武俠元素,應當是最吸引觀眾的一大賣點。「觀眾在新版《鐵》中可以看到非常刺激的打鬥場面,動作的部分也十分精彩,我要做的就是讓戰爭片呈現出真正的戰斗的感覺。」那麼,加入武俠元素會不會讓觀眾覺得很假呢?王導指出,「鐵道游擊隊」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動作元素的注入,無疑會為觀眾帶來很大的看點。

人物不再是高大全

說到對經典電影精髓部分的繼承,王導指出,在新版電視劇中,他特意保留了老電影中的一些經典場面,並把這些「照搬」在電視劇中。 至於對原作的顛覆方面,王導告訴記者,劉知俠的原小說《鐵道游擊隊》有40多萬字,之前的一些影視作品沒有一個版本拍出小說的全部內容。同時,以前的作品在人物塑造、打鬥場面的設計等方面都較粗糙,那麼,新版《鐵》剛好就做了一個非常好的補充。王導特意指出,僅打鬥場面而言,「我們將傳統武術和電腦特技製作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形成真實性和欣賞性俱佳的武打風格。」 說到主要人物的塑造,王導表示,以前的作品中,劉洪、王強等人一出場就是一個英雄人物,因為篇幅的限制,觀眾很難看到他們成長的過程。那麼,在新版電視劇中,「這些英雄人物不再像以往那麼高大全。他們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普通人。」

再次狠狠地「懷舊一把」

記者在采訪追看該劇的觀眾時了解到,不少人在新版《鐵道游擊隊》中看到了連環畫似的場景,其中不少幾乎是對連環畫上的場景的重現。記者就此向導演王新民求證時,他笑言,這的確是故意而為的。 眾所周知,上世紀60年代,連環畫《鐵道游擊隊》在全國十分風行,許多人就是看著這樣的連環畫長大的。為了通過電視劇狠狠地「懷舊一把」,重拾那一代人當年的激動心情,王新民在拍攝一開始,就給劇組每人買了一本《鐵道游擊隊》的連環畫,大家一有空就琢磨當年的場景。於是,電視劇中的許多鏡頭都是根據這些畫面「照搬」上去的。

「心愛的土琵琶」不可替代

翻拍經典作品,新老版本有著糾纏不清的關聯。電視劇《鐵》也是如此,除了前面提到的「照搬」連環畫的經典畫面之外,連主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也未加改動。 對此,王新民的說法是,這首歌曲的影響太大了,而其他任何一首歌曲都無法替代。對王導來說,保留這首歌曲,也是對經典作品致敬的一種方式。

在火車上表演真功夫

新版《鐵》打出的宣傳口號是「中國最大的火車戲」,可見其製作人員的自信程度。王新民導演表示,為了拍好火車戲,導演組特意在棗庄搭建了一條10多公里的鐵道線,另外,還調來了一整列十幾節火車協助拍攝了一個月。「我們不少演員都是演動作戲出身,但在拍攝過程中還是有7個人受了傷。我們這樣盡心付出,就是為了給觀眾呈現出真實自然的打鬥場面。我相信我們這個戲是紅色經典中最好的一部,而打鬥場面一定超過港台武打劇。」 盡管導演在語氣間表現十分自信,但是記者在觀看火車戲時,發現不少特技鏡頭看上去卻有點「假」,看來,在這方面,製作組以後還需要再下工夫。

⑩ 經典中國老戰爭電影

下面這60部最經典的革命老電影,你看過幾部,又還記得幾部呢?
01.《鐵道游擊隊》
電影《鐵道游擊隊》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6年攝制。主要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魯南鐵路沿線的鐵道游擊隊與日軍鬥智斗勇的故事。
02.《地道戰》
《地道戰》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戰爭電影的經典之作。至今為止,《地道戰》已創造出共18億人次觀看的紀錄。
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利用新創造的斗爭方式——地道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03.《永不消逝的電波》
《永不消逝的電波》是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的作品,是一部表現我黨地下斗爭生活的影片。著名演員孫道臨在片中扮演的李俠的形象深入人心。
04.《閃閃的紅星》
《閃閃的紅星》是根據李心田同名小說改編,1974年上映。該影片講述了在30年代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05.《雞毛信》
電影《雞毛信》,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54年。
主要劇情為:抗日戰爭期間,河北冀中抗日民主根據地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給八路軍送雞毛信,半道上遇見了日本鬼子和偽軍,海娃利用老綿羊的尾巴保住了雞毛信。
鬼子被海娃引進山裡,八路軍全殲了敵人;根據雞毛信里報告的情況,八路軍又襲擊了一個日本鬼子的據點,活捉了貓眼司令。
06.《冰山上的來客》
該片1963年上映,曾獲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的最佳導演獎。
影片從真假古蘭丹姆與戰士阿米爾的愛情懸念出發,描繪了邊疆地區軍民驚險的反特斗爭生活,驚險緊張、引人入勝。
07.《地雷戰》
1962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
地雷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山東民兵最重要的作戰方法之一,地雷是當時最重要的作戰武器。抗戰時期,地雷大顯神威,在抗戰史上塗上了濃重的一筆。
08.《小兵張嘎》
1963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小兵張嘎》改編自當代著名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這部作品自1961年發表至今,已經五十多年了。
小說和電影中的「張嘎」,因其「英氣」與「嘎氣」,已成為新中國幾代人童年記憶中的最燦爛的一部分。
09.《紅色娘子軍》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60年,著名導演謝晉執導。
影片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紅色娘子軍的斗爭業績為素材,圍繞吳瓊花從奴隸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經歷,用寫實的手法突出反映了舊社會婦女在反抗和斗爭中成長的典型事例

閱讀全文

與電影鐵道游擊隊是哪個年代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方廣場橫店電影院 瀏覽:974
煽情電影精彩片段 瀏覽:172
戰爭電影特效 瀏覽:818
校園欺凌微電影大綱 瀏覽:277
兩學一做微電影系列心得 瀏覽:143
十二生肖電影高清免費觀看 瀏覽:775
一群小孩擁有超能力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53
迷你世界二電影 瀏覽:194
內地電影小演員圖片 瀏覽:462
朝鮮戰爭主題電影國產 瀏覽:338
時代少年團微電影完整視頻 瀏覽:383
北京電影學院2002級表演系 瀏覽:353
電影的床戲迅雷下載迅雷下載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948
電影捐贈者哪裡能看 瀏覽:619
去哪裡看芬芳電影 瀏覽:75
鼎珍影視文化傳媒出品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91
電影里的歌曲怎麼識別出來不出來 瀏覽:818
二戰電影黑白老電影 瀏覽:119
北京電影專業考什麼 瀏覽:472
下面哪個不屬於內地電影三大獎 瀏覽: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