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赤道》你看懂了多少
電影在下很大的一盤棋,影片的標准和情節鋪設一看就是照搬好萊塢大片的模式,好的方面是在這個基礎上發揮出了香港本土的特色。就比如張震走進一家香港隨處可見的路邊茶餐廳,老闆娘默契的給他端上來一份香噴噴的鐵板豬蹄,兩人聊天的只言片語和偶爾的對視一笑,就有一種王家衛附體的即視感,老一些的港片里所有街頭混混或者外來殺手的文藝情懷都體現於此了。論視覺效果,影片有貼身肉搏追逐戲,也有百步穿楊爆頭戲,還有速度與激情兼並的飆車戲。最最重要的是這次影片中的武器裝備,爆破空襲等大場面跟不花錢似的,很密集,演員們的出手也果斷,幾乎每個男演員都在片中有一段如戰神附體般的表現。唯一一點讓人撓頭的就是有點主次不分,出場演員戲份過於平均。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就會感到不知不覺中,我們生活著的這個密不可分世界其實也已經被隱藏得那麼深不可測了,一家不起眼的飯館竟然是軍火交易的據點,一個天天念經的印度阿三竟然是世界上最牛掰的情報人員。港片也正在向好萊塢的大製作大陣容靠攏,香港不大,但理想很大,能在香港這一畝三分,向外連接內地、東南亞、日韓折騰出這樣一部驚世駭俗的巨制也相當不容易,也許不久的將來,亞洲面孔才是拯救世界的主力軍,而亞洲也逐漸成了被威脅與被破壞的主戰場,到時候看到維港淪陷,摩天大樓倒塌都別被嚇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