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手機電影 > 西廂記電影哪個好

西廂記電影哪個好

發布時間:2022-11-05 15:07:54

㈠ 西廂記哪個版本最好

《鶯鶯傳》
《董西廂》
《王西廂》,元代王實甫在《董西廂》的基礎上又將其改編成雜劇《西廂記》。
《西廂記》對傳統雜劇的突破:突破四折的通例,擴展為五本二十一折;幾個角色都可以唱;使用多種宮調,用韻廣泛多變。

其實真的差不多,我看的是王西廂,很多都看不下去,大段的唱詞。如果不懂戲劇的話,看白話文版的

㈡ 茅威濤的三部越劇電影

由越劇名家茅威濤掛帥的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日前從杭州趕到北京,以新版《梁祝》一劇參加國慶獻禮演出的茅威濤一口氣透露了劇團的三個最新動向:作為首個赴台慰問演出的內地藝術團體,她們以新版《梁祝》一劇為台灣「八八」水災募得3000餘萬新台幣的善款;拍攝了近8個月的三部越劇電影《西廂記》、《陸游與唐琬》和《梁祝》近日殺青;位於西湖邊以演越劇為主的浙江小百花藝術中心即將啟用。此番晉京演出與茅威濤演對手戲出演祝英台一角的是劇團的80後新秀章益清。雖然這是她第一次在舞台上飾演這一角色,但在今年2月開機的越劇電影《梁祝》中,她就已經在片中小試身手了。預計年內,《西廂記》、《陸游與唐琬》和《梁祝》這三部由茅威濤領銜的越劇電影將正式上映,這次嘗試也堪稱茅威濤率領的「小百花」以及越劇的一次華麗轉身。據悉,浙江小百花藝術中心也即將啟用,這標志著她們擁有了自己的駐場演出場所。據茅威濤介紹,「藝術中心將在演越劇的同時,兼顧話劇等其他藝術形式,形成『小百花』文化產業鏈」。

㈢ 求《西廂記絕傳》,電影。

求《西廂記絕傳》,電影。
西廂記》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古典戲劇名著,它敘述了書生張君瑞和相國小姐崔鶯鶯邂逅相遇、一見鍾情,經紅娘的幫助,為爭取婚姻自主,敢於沖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而私下結合的愛情故事,表達了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和反抗,以及對美好愛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幾百年來,它曾深深地激勵過無數青年男女的心。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題思想和藝術形象,仍然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封建禮教罪惡本質的認識。
說起《西廂記》,人們一般會想到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殊不知,在王實甫之前,金代的董解元也有一部《西廂記》,這兩部「西廂」一般被人們稱為「王西廂」和「董西廂」。要說到王西廂的成就,就不能不提到董西廂。
崔張故事,源遠流長,最早見於唐代著名詩人元稹所寫的傳奇小說《鶯鶯傳》(又名《會真記》)。《鶯鶯傳》寫的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戀愛生活,結果是張生遺棄了鶯鶯,是個悲劇的結局。這篇小說不過數千字,卻情節曲折,敘述婉轉,文辭華艷,是唐代傳奇小說的代表作之一。它寫出了封建時代少女對愛情的嚮往和追求,也反映了愛情理想被社會無情摧殘的人生悲劇,宣傳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此後,故事廣泛流傳,產生了不少歌詠其事的詩詞。到了宋代,一些文人直接以《鶯鶯傳》為題材進行再創作,現在能看到的有秦觀、毛滂的《調笑轉踏》和趙令畦的《商調蝶戀花》鼓子詞。這些詩詞,對鶯鶯的命運給予了同情,對張生始亂終棄的薄情行為進行了批評,但故事情節並沒有新的發展。
當《鶯鶯傳》故事流傳了400年左右的時候,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問世了,這就是所謂的「董西廂」。董解元,金代諸宮調作家,名不詳,「解元」是金元時代對讀書人的敬稱。他性格狂放不羈,蔑視禮教,具備比較深厚的文化修養,並對當時的民間文學形式如諸宮調非常熟悉,喜歡寫詩作曲。其長篇巨制《西廂記諸官調》,是今存諸宮調中惟一的完整作品。
「董西廂」是在《鶯鶯傳》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一種以第三人稱敘事的說唱文學。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遠遠超過前人。它對《鶯鶯傳》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作了根本性的改造,矛盾沖突的性質衍變成了爭取戀愛自由婚姻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長之間的斗爭;張生成了多情才子,鶯鶯富有反抗性;故事以鶯鶯偕張生私奔作結,使舊故事開了新生面。董西廂隨著情節的增加,人物的感情更為復雜、細膩,性格也更為豐滿。在文字的運用上,作者既善於寫景,也善於寫情,並善於以口語入曲,使作品更為生動和富於生活氣息,藝術性較前有較大提高,為王西廂的出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董西廂」在藝術上尚嫌粗糙,對愛情的描寫也尚欠純至,還不能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到了元代,隨著都市經濟的繁榮,戲劇更加發達起來,這時,大戲劇家王實甫在「董西廂」的基礎上把崔張故事改為了雜劇,這就是我們今天普遍看到的《西廂記》。
「王西廂」直接繼承了「董西廂」,並在此基礎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男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王實甫不僅寫出了張生的痴情與風魔,更寫出了張生的才華,以及張生的軟弱,使他成為封建社會中多情軟弱的才子的代表。劇中聰明、伶俐、熱心、正直的丫鬟紅娘,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在後來的劇作中一再出現,取得了遠較鶯鶯為重要的地位。同時,《西廂記》在中國戲劇史上首度成功刻畫了愛情心理,是戲劇史上一部直接描寫愛情心理的作品。其對矛盾沖突的設計也足以示範後人。全劇以鶯鶯、張生、紅娘與老夫人的矛盾為基本矛盾,表現崔張與家長的沖突;以鶯鶯、張生、紅娘間的矛盾為次要矛盾,由性格沖突推進劇情,刻畫人物。這樣一種對沖突的組織,對古代戲曲中是很值得稱道的。
「王西廂」與「董西廂」的故事情節大略相同,但題材更集中,反封建的思想傾向更鮮明......

㈣ 西廂記電影哪個好看

西廂記電影新西廂記好看。西廂記電影多為古代影片,在西廂記電影眾多電影中《新西廂記》電影在其最為好看。電影講述了,生張珙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崔相國之女鶯鶯,對她一見傾心,因為家庭的反對張珙與鶯鶯依依而別,半年後得中狀元,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

㈤ 西廂記電影哪個好看

《新西廂記》。西廂記電影多為古代影片,在西廂記電影眾多電影中《新西廂記》電影最為好看,劇情完整,畫風優美,節奏緊湊,結局美好。電影中講述了,生張珙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崔相國之女鶯鶯,對她一見傾心,因為家庭的反對張珙與鶯鶯依依而別,半年後得中狀元,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

㈥ 有什麼好的邵氏電影推薦分享呢

我是 邵氏影迷 ,現在還經常看老的邵氏經典,真是 邵氏出品,必屬佳片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於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擔任總裁,邵氏已生產超過一千部電影;1958年,邵逸夫與邵仁枚成立"邵氏電影公司",在香港製作電影,邵逸夫任總裁。1961年,位於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於12月6日正式啟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當時發展迅速的電視行業,與無線電視合作,培訓藝員。

邵氏電影為什麼能稱霸亞洲半個世紀,號稱 東方好萊塢 ?主要原因是金牌導演、優秀編劇和演員。

四大金牌導演

李翰祥 :開創黃梅調電影

李翰祥在邵氏的創業階段進入公司,當時他力主拍攝黃梅調電影,選用林黛擔任主演拍攝出影片《貂蟬》,影片於1958年上映,隨即打破了國語片在香港的票房紀錄。李翰祥隨後拍出了《江山美人》,李翰祥的黃梅派電影漸漸成為邵氏出品影片中的一大支。

胡金銓 張徹 :確立新派武俠片風格

與李翰祥不同,胡金銓和張徹則以拍攝武俠片聞名,他們的風格被人定義為新派武俠電影,確定這一派的開山之作是胡金銓1966年起用岳華、鄭佩佩主演的《大醉俠》,次年,張徹的《獨臂刀》上映,成為第一部票房超過百萬元的影片。

楚原 :最古龍的武俠片導演

楚原拍攝的影片多以古龍的小說為藍本,他的《流星。蝴蝶。劍》等都是這類超現實武俠片的代表作。經常在楚原的影片中出現的演員是狄龍,當年,人們習慣地把楚原、古龍和狄龍三人稱為鐵三角。

金牌編劇

倪匡,原名倪聰,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於上海,籍貫浙江寧波,著名小說家。與金庸、黃沾和蔡瀾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 。

1960年代末,香港武俠影片興起,倪匡轉而從事劇本創作十多年間,倪匡編寫的電影劇本超過四百部,代表作有張徹導演的《獨臂刀》。據他自述,他在高峰期時曾一天寫下二萬字,十二份報章刊登其作品。

倪匡寫了四、五百套劇本,其中拍出三百套電影。他稱自己當年創作力驚人;三、四天可以寫好一套劇本,同時還在寫七、八篇連載小說。

邵氏培養班

TVB建立造星工廠,全面培訓新人,壟斷明星資源,1971年開辦藝員訓練班;包括梁朝偉、周潤發、周星馳、趙雅芝、袁詠儀、胡杏兒等明星。

總結:邵氏電影是亞洲電影奇跡,創造了幾千部經典,特別是武俠電影,無人超越。

邵氏電影的確好看,他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武俠, 歷史 ,恐怖,科幻,桃色風月等等。。。。

1.十八般武藝。

集中國武術兵器之大成,武打戲份非常的足,劉家良加入了詼諧的武俠影響後來的成龍,其動作設計與我打水平也登峰造極。影片諷刺義和團偽科學,清政府陰謀論,最後以狹義止干戈。神打壇金鍾罩、茅山壇傀儡術、術士壇瞳術、三岔口精髓的巷戰、鐵猴的暗器襯衫、十八般兵器破解法都非常精彩。

2.新獨臂刀。

開篇用了個亢龍有悔。兄弟之間情誼相惜用的也很好,正是這才是得潛龍升天。狄龍施展雙刀真是帥極了,棕色皮坎肩也英姿颯爽,大戰群寇出彩被攔腰斬斷既讓人感慨又覺悲劇有餘。結尾,白衣獨臂長橋大戰,為兄弟之情泣淚重出江湖也是緊接著的亮點,一手三刀的絕殺更秒。

3.風月奇譚

李翰祥的風月民俗題材非常有趣,這個片子特別推薦。三段式嵌入敘述主線。色慾情迷的香艷故事中充斥著見血的諷刺、極致的荒誕。《捉姦記》女人聽鐵匠打鐵以自我安慰,風箱借指性交,淬鐵戒指射精,很精彩。《畸婚記》民俗房中術蔚為大觀,映射人情炎涼,連小孩子也滿肚花腸。《偷情記》充氣娃娃前衛十足,整蠱故事貴在有趣!

七十二家房客

7.4

胡錦/岳華/井莉/中國香港/喜劇/1973-09-22

楚留香

7.7

狄龍/岳華/苗可秀/中國香港/劇情/1977-05-03

陸小鳳傳奇之綉花大盜

7.3

劉永/岳華/凌雲/中國香港/動作/1978-02-19

無翼蝙蝠

6.5

井莉/爾冬升/歐陽佩珊/中國香港/武俠/1980-12-11

風雨雙流星

6.4

王羽/成龍/藍毓莉/中國香港/武俠/1976-08-21

我愛HK 開心萬歲

6.9

曾志偉/梁家輝/吳君如/中國香港/劇情/2011-01-31(中國大陸)

天蠶變

6.6

徐少強/萬梓良/劉永/中國香港/動作/1983-09-30

水滸傳

6.9

姜大衛/狄龍/陳觀泰/中國香港/劇情/1972-03-17

天官賜福

6.7

爾冬升/王祖賢/汪禹/中國香港/喜劇/1985

五毒

7.7

郭追/孫建/江生/中國香港/劇情/1978-08-12

花田錯

7.4

樂蒂/張仲文/丁寧/中國香港/劇情/1962-03-14

1、《生死門》導演: 張徹、主演: 傅聲、郭追、 羅莽、林珍奇、劉慧出演。上映時間:1978年4月26日。

2、《楚留香之幽靈山莊》是由楚原執導,狄龍、顧冠忠、戴良純等主演的功夫片,上映時間:1982年

3、《叉手》導演: 張徹、主演: 郭追、錢小豪、江生、朱客,上映日期: 1981年05月15日。

說幾個代表人物:狄龍、姜大衛、陳觀泰、爾冬升,有邵氏黃金配角「谷峰」參演的都是經典的武俠片

上海灘十三太保,血灑天牢,十二道金牌,雙俠,保鏢,獨臂刀姜大衛版,獨臂刀王羽版,獨臂刀王,天下第一拳,太多了記不住了

1.《唐朝豪放女》

即便步入沒落,但邵氏畢竟是邵氏,它的古裝片在詩詞沉墨上的寫意已然是界內難以逾越的高峰,無論墜落淫香的場面,亦或流鄉別景的難情,它好像就生活在那過往的時代,講述著那時的男男女女與 社會 間的種種聯系,彷彿在以雅緩的節奏記下卷卷史冊,供日後閱者了解彼時政局。我想,這也是邵氏不朽的原因之一

2.《風月奇譚》

思路廣,歡樂多。好有趣好精緻的片子,讓人捧腹之餘還要贊嘆一下編劇的巧思。 服裝、布景都好精緻,對白更是妙處橫生,演員長得漂亮,演技也妙。尤其是第三個故事中的當鋪老闆娘,那個眼神真是太勾魂了。

3.《邪》

雖然對惡魔和怪談多有模仿,但卻是非常成功的本土化改編,敘事節奏好,細節鋪墊自然,演員的表現也很不錯,即使現在上映也算是佳作了。

4.《新獨臂刀》

狄龍和姜大衛少年時期真乃絕代雙驕,張徹很敏銳很穿越地洞悉到兩位秀色可餐的正太是香港武俠史上難得罕見的BL素材,於是將兄弟情描寫得堪比愛情又勝似愛情,即使這么多年過去,仍可以滿足廣大腐女的無限遐想。

5.《十八般武藝》

太過癮,各種兵器和硬橋硬馬的集中展示。C叔講解漲姿勢,梳理了劉家良及更早期功夫片的 歷史 脈絡,分享了大量的影視資料,電影本身就很有趣,各種周邊知識太好玩了。這次之後基本我對功夫片就有個系統的印象了。每個演員都處於體能正好的年代,打得又美又充滿想像力。美術也做得不錯,充滿喜感賞心悅目

6.《五毒》

五人各自的功夫對應其性格和處事作風:靈蛇擅遊走,頭腦靈活;蛤蟆修氣功,豪爽剛直;蠍子尾後針,隱藏心機;壁虎騰空攀附牆壁,變通不羈喜助人。功夫設計精彩,聯手破功也是奇觀。

7.《傾國傾城》

「傾國傾城」加上李翰祥的大名乍聽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一部製作精良大牌雲集的風月片,沒想到是宮闈 歷史 戲,亦是李氏第一部清宮戲,美術場景的華麗在記憶中覺得超出了垂簾和火燒,香港導演的魅力就在於能在狹小的棚里製造奇跡與幻覺,當在故宮實景拍攝時,反倒凸顯不出李翰祥這個獨特的長處了。

8.《三少爺的劍》

楚原拍的最好最有格調的武俠片;屬於邵氏必看片之一,配角陣容很強大,當時邵氏大牌幾乎一個不落全來客串了一把,可以數星星玩;男主爾冬升英氣逼人,完全把狄姜二人給比沒了。女主余安安也很靚;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王墨鏡的東邪西毒。

9.《五遁忍術》

張徹出品,雖然情節編排比較老套,但是貫穿全片的忍術還是給了我很多看片的樂趣。這么多年過去了,無論是電影的拍攝手法、導演的構思水平還是演員演技的錘煉都勝過了當年,不過為什麼現在的片子思路就那麼狹窄呢,無非警匪、黑幫、愛情、親情,總覺得不如當年的電影內容涉獵那麼廣。





簡直不要太多,但邵氏電影給今天觀眾的感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武俠片, 歷史 片和風月片。

特別是後者風月片,金瓶雙艷,大軍閥等為代表的,就是最有價值和意義的電影。

現在的觀眾去看邵氏電影,最大的兩個疑問,一是裡面的香港演員為什麼呢都是說的普通話呢?而且有的人明明現在講的不怎麼標准,但是那個時候反而講的很好呢?

二是裡面的布景是怎麼做出來的?特別是江山美人,傾國傾城等反映晚清 歷史 題材的電影,為什麼看起來的室內布景能夠以假亂真,栩栩如生呢?

因為解放前後,很多上海的電影人和文化人都到了香港,他們對於內地和上海的印象還停留在舊時代,他們及其後代的母語自然是普通話。只是隨著20世紀70年代粵語片的興起,這種以前的普通話慢慢沒有人看了。

所以能聽出來當時明星的普通話即便比後來的港普好很多,但也和現在的普通話有不小的差異了。

記憶中的邵氏武俠

香港電影

開創黃梅調電影,

確立新派武俠片風格......

片頭片尾的一句「邵氏出品,必屬精品」讓人終身難忘。

那個年代的人們,還很淳樸,

以為這句話是一句自吹自擂的廣告,

如今和過去做比較。僅僅通過影片中簡單的道具的對比,

我們應該不再將邵氏電影的那句口號當廣告了,

而是視其為「自我勉勵」——邵氏電影自始至終有精品意識。

在商業片時代,還堅持做精品電影的製作人估計也只剩邵氏了。

片名排版從右到左,是不是兒時記憶中的樣子?

看起來很親切,而且這個片名還有點互聯網特色。

《風流斷劍小小刀》劇照

1976年的《天涯明月刀》是香港邵氏公司根據原著改編的電影,

故事描寫天下「第一快刀」傅紅雪擊敗燕南飛

成為武林第一。其後兩人被殺手追殺,合力追查真相的故事。

《西廂記》由邵氏公司於1965年出品。這是深受歡迎的中國傳統戲曲之一,多次被搬上銀幕,大受觀眾歡迎。而這部《西廂記》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

《梁山伯與祝英台》被視為1960年代極其重要的電影之一,邵氏有古典美人之稱巨星樂蒂飾演祝英台,原本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一帶演廈語片的凌波首次反串演出男主角梁山伯,一舉成名。

李翰祥把曹雪芹先生的《紅樓夢》中那段至死不渝的愛情悲劇,

香港邵氏電影比較讓人歡喜,它情節鮮明,武打精練,故事簡單,內容該復雜時復雜,該簡單時簡單,劇情老少皆宜!

㈦ 西廂記電影哪個好看

西廂記電影岳楓導演的好看。岳楓導演的西廂記既有(黃梅)戲曲的招式和唱腔味道,又有精細化的電影要素,而且兩者取得了絕妙的平衡,凌波等一干演員的氣質風度,有著厚度、韻味的東方之美,超越時代,達致經典。

㈧ 西廂記電影哪個好看

題主是否想詢問「西廂記電影哪個版本好看」?1940版。1940版電影《西廂記》忠實原著、尊重戲曲傳統要素、是當時最先進的電影化表現,尤其是簡潔明了的幾首插曲《月圓花好》配上天然的出演和周璇的伶俐俏皮,將電影中角色展的淋漓盡致。是《西廂記》電影所有版本中最好看的版本。

㈨ 最接近西廂記原著的戲曲是哪一版本的,越劇版、京劇版、1965年岳楓導演電影版、2006年蘇舟指導電視電影版

其實,崑曲的版的還原程度最高。但是,原著一共就沒多少字。貌似5萬左右
樓主還是不想看,那麼估計你也不接受崑曲版的。
那麼,建議樓主去看,越劇的。上海越劇院的經典,建議看新版(方亞芬、錢惠麗08年),清晰度也好些。還原度較高。何英、茅威濤的有改編,是詩化的越劇,不過也有經典的地方。
至於06版電影絕對不推薦。65版電影,一般般,而且是黑白的。
京劇版的,主角是紅娘了。加了很多小情節是原著沒有的。(比如經典的藏在棋盤下,是原著沒有的)。不過,趙燕俠版的電影版也不錯,推薦一看。
另外,還有黃梅戲的電視劇西廂記是馬蘭的,有幾段唱也挺好的。相比還原度一般吧,很有有上個世紀90年代電視劇的風格。

綜合下來就去看,上海越劇院的越劇版吧。

閱讀全文

與西廂記電影哪個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看電影全集軟體下載 瀏覽:752
列車重疊是哪個電影 瀏覽:526
熱門電影什麼電影 瀏覽:789
女生生存游戲電影 瀏覽:15
油菜花兒開電影怎麼看 瀏覽:701
世界上第一架電影放影機誕生於 瀏覽:549
美到失語哪些好看的電影海報設計 瀏覽:752
電影大話西遊純音樂 瀏覽:173
馬原微電影 瀏覽:693
艾米莉金妮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385
韓國李妍序還拍過哪些電影 瀏覽:351
2021最新電影排行榜前十名電影排行榜 瀏覽:832
電影音樂樂器演奏 瀏覽:610
金城武電影資源 瀏覽:662
電視看電影軟體叫什麼軟體哪個好 瀏覽:478
蒼井空最近的一部電影有哪些電影 瀏覽:972
園子溫電影精彩片段 瀏覽:800
電影孕婦系列迅雷下載 瀏覽:266
生化危機電影全集免費 瀏覽:770
奉俊昊的電影為什麼關注現實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