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鼠鯊科生活特性
鼠鯊科的成員以其兇猛的性格聞名,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大白鯊"就是其一員。這些魚類的身體形似紡錘,軀幹部位修長,使得它們擁有驚人的游泳速度,追捕獵物時能夠躍出水面。它們的吻部通常尖突或錐狀,有些種類則稍微扁平,嘴巴寬大,位於腹部。鰓裂寬大,自頭部向上延伸,幾乎延伸至背部,且五對鰓裂位於胸鰭基部之前,沒有鰓耙。鼠鯊科的牙齒種類繁多,有尖銳的鑽子形狀,也有寬扁的刀狀或扁平的三角形,顯得格外醒目。背鰭包括兩個,第一背鰭通常大於第二背鰭,呈直立的三角形或稍帶圓角。胸鰭狹窄且長,與頭部長度相近,尾鰭呈彎月形,下葉略短於上葉,但強勁有力,尾柄有明顯的側隆脊。
鼠鯊科魚類體型龐大,最大可達600公分,它們的食性廣泛,不僅捕食小型生物,大型哺乳動物、人類甚至船隻都可能成為它們的攻擊目標,這在電影中並非無稽之談。盡管危險,但由於經濟價值高,它們仍成為漁民的獵捕對象。然而,過度捕撈導致它們的數量急劇減少,甚至可能被列為保護動物。鼠鯊科魚類分布廣泛,從溫帶到熱帶海域幾乎隨處可見,全球共有3個屬5種,台灣海域則有2屬3種活躍。
在生活習性上,鼠鯊科主要生活在近海中上層水域,採用卵胎生的方式繁殖。它們是典型的雜食性動物,以魚類、其他鯊魚、魟、海鳥、水生哺乳動物、烏賊以及底棲甲殼類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