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的祖國》的創作背景
背景資料 《我的祖國》是故事片《上甘嶺》的插曲。喬羽作詞,劉熾作曲,作於1955年。
這首歌是喬羽、劉熾上世紀50年代為電影《上甘嶺》創作的歌曲。其作品採用抒情和激情相結合的筆調,贊頌了美麗家鄉的景色,表達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熱愛祖國的深情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這首歌以抒情為主的女高音獨唱形式出現,波涌而來的思鄉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聲中。著名歌唱家郭蘭英出色的領唱,增添了歌曲的藝術魅力,使它在全國廣為流傳。
《我的祖國》是著名詞作家喬羽的經典之作。本曲是故事影片《上甘嶺》的插曲,詞作家用三段歌詞,生動描繪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豐富物產。贊頌了人民的勤勞勇敢,寬廣胸襟。歌曲的核心唱詞有三句。第一句是「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第二句是「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第三句是「這是強大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這三句核心的唱詞,是歌曲前面部分具體形象描寫後感情的自然升華,抒發了志願軍戰士熱愛祖國、摯愛和平的熾烈情感。這幾句速度稍快,宏偉壯麗的旋律,明亮、流暢,激動人心,令人陶醉和嚮往。
B. 《我的祖國》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歌
《我的祖國》是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郭蘭英演唱的一首愛國主義歌曲。是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歌。
歌曲歌詞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是美麗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姑娘好象花兒一樣 小伙兒心胸多寬廣
為了開辟新天地 喚醒了沉睡的高山 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這是英雄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條條大路都寬敞
朋友來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來了 迎接它的有獵槍
這是強大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
歌手信息:
郭蘭英1929年12月生於山西平遙,中國女高音歌唱家,晉劇表演藝術家,歌劇表演藝術家,民族聲樂教育家。中國文聯第四屆全國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二、三屆理事。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1982年到中國音樂學院任教,1986年在廣東番禺郭蘭英藝術學校任校長。1989年榮獲中國首屆「金唱片獎」;2005年榮獲首屆中國電影音樂特別貢獻獎等。
1981年,郭蘭英舉辦歌劇片段晚會,到中國音樂學院任教。
1985年,郭蘭英開始在廣東番禺創辦民族藝術教育事業。
1986年,郭蘭英在廣東創辦郭蘭英藝術學校(原名:廣州中國民族民間藝術專業學校),任校長。
2016年,郭蘭英參演央視春晚歌曲節目《回聲嘹亮》,演唱歌曲《我的祖國》。
C. 《我的祖國》是哪部電影的插曲
《我的祖國》是電影上甘嶺的插曲,原唱郭蘭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
《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作曲過程
1956年,沙蒙請劉熾為《我的祖國》作曲。劉熾為了讓人們喜愛這首歌,調查研究了1949年至1955年人們喜歡唱的歌曲,從中選出十首歌曲反復傾聽,最後從其中一首《盧溝問答》中的第一句找到了《我的祖國》開始的半句。
期間有一件很搞笑的事,劉熾在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小白樓創作時,為了避免外界的干擾,在門上貼了「劉熾死了」的條子。
D. 劉熾的音樂作品
劉熾是我國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一生譜寫了上千首歌曲,他創作的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電影《英雄兒女》主題歌《英雄贊歌》、電影紀錄片《祖國的花朵》插曲《讓我們盪起雙槳》,以及歌曲《翻身道情》、《新疆好》,組歌《祖國頌》,歌劇《阿詩瑪》等,成為影響幾代中國人的音樂經典。
劉熾創作生涯是從1939年發表處女作《陝北情歌》開始的,創作了大型作品70餘部,作品包括歌劇音樂,大合唱、電影音樂各10部,及其它中、小型音樂作品。著名的有大合唱《祖國頌》;《我的祖國》(電影《上甘嶺》插曲)、《英雄贊歌》(電影《英雄兒女》插曲)、《讓我們盪起雙槳》(電影《祖國的花朵》插曲);舞蹈音樂《荷花舞》等。
歌劇有《白毛女》(曲作者之一牧羊姑娘》(與人合作)、《火》、《阿詩瑪》等;其它有《工人大合唱》、《邊疆戰士大合唱》、《天天向上》、《荷花舞》、《牧笛》,第三、六套廣播體操音樂,管弦樂《哀樂》等。童聲大合唱《英雄少年》、《天鵝之歌》、《山谷里的回聲》、《藍天和大地》、《金色的小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