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手機電影 > 哪個電影裡面的小說有第三人稱

哪個電影裡面的小說有第三人稱

發布時間:2025-10-03 00:32:07

Ⅰ 《阿甘正傳》敘事技巧分析

根據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的同名政治諷刺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阿甘正傳》(Forrest Gump)可謂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從上映以來就一直備受關注和熱議。在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的角逐中,《阿甘正傳》一舉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和最佳視覺效果等六項大獎。我國著名編劇吳迎盈曾評論該片為“一則成功而及時的美國神話,一部穿越了歷史的人生寓言”。

一、內容簡介

作為20世紀90年代美國反智題材電影的代表作,該片通過描述一個智商僅為75的智障者的傳奇人生經歷,刻畫了主人公阿甘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又富於同情心的正面形象,並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對美國50年代至80年代的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展現。主人公阿甘是一個很不幸的人,他的智商只有75,就是人們通常稱之為的傻子,不僅如此,阿甘自幼患有腿疾,因而倍受其他小夥伴的欺負。為了躲避欺辱,他在好友珍妮的建議下開始學著奔跑。在跑動的過程中,他的腿箍散架了,但他卻越跑越快,越跑越遠並機緣巧合地跑進了大學的校門,成為了橄欖球明星。畢業後的阿甘參加了越戰,在戰爭中,他結交了好友巴布並成功地挽救了丹中尉和其他戰友的生命,也因此立功,受到美國總統的接見,被授予榮譽勛章。退役後的阿甘信守對已故戰友的承諾,從事捕蝦行業並收獲了人生的成功。在電影《阿甘正傳》里,有句極其富有哲理的話,那就是: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誠然,阿甘正是憑借著對理想的簡單而執著的追求而取得了對於聰明者尚為奢望的成功,這不得不為人深思和慨嘆。影片自始至終都充滿著溫情和善意,影片所宣揚的傳統道德觀念也由此彰顯無疑。本文藉由這部電影,試圖從敘事技法的角度出發,從敘事結構和敘事視角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探討這部經典之作的獨特的藝術魅力。

二、敘事結構

人類對敘事的研究由來已久,羅蘭·巴特曾經說:“敘事遍存於一切時代、一切地方、一切社會……它超越國度、超越歷史、超越文化,猶如生命那樣永存著。”(羅蘭·巴特:《敘事作品結構分析導論》,轉引自《敘述學研究》,張寅德編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電影是一種以敘事為主的藝術形式,其敘事結構承載著電影創造者對整個文本的闡釋方式,也是觀眾解讀影片,把握影片精髓的基點。不同的影片由於題材不同,所採取的敘事結構當然會有所不同,但無論如何都是為了能更好地突出主題並感染觀眾。作為傳記題材的影片,《阿甘正傳》整體上採用了倒敘的手法。在影片開頭,觀眾就被一幅靜謐祥和的畫面所吸引:一根隨風飄舞的羽毛從樹梢到天空,最後掉落在坐在公交車站長椅上的阿甘腳下,隨即阿甘就用稍顯笨拙但簡單平和的語言向來往的人群講述自己的經歷。至此,觀眾便在導演的指引下,伴隨著影片的雙重線索一步步地走近阿甘的世界。整部影片藉助一表一深兩條線索交織行進的對比性張力運動,推動全片的敘事進程,架構全片的敘事主題:第一重線索以現實時間為基礎,觀眾隨著主人公的所作所為進行著場景和視角的更迭變換,因此我們稱之為表層的線索。第二重線索以主人公過去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導演以主人公親身回憶的方式,採用順序的敘述方式,向觀眾展示了阿甘的生活片段。這些無不為觀眾全面立體地了解阿甘,了解阿甘的成長背景提供了更為詳細的補充成分。因此,我們稱之為故事的深層線索。正是藉由這個深層線索,觀眾可以更真實地貼近主人公的生活,更真切地體悟到這個“傻子”身上所體現的正直、善良、堅持和誠信的寶貴之處。

三、敘事視角

敘事視角是指作品中對故事內容進行觀察和講述的角度,由作品採用的人稱來體現,一般分為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兩種。在電影作品中,第一人稱的敘述往往採用的是人聲和畫面的結合形式,有時人聲與畫面共同出現,有時以畫外音或旁白的形式出現。第三人稱敘述則是從與故事無關的全知全能的旁觀者的立場進行的敘述,往往給觀眾留有高屋建瓴的觀影感受。電影《阿甘正傳》中,導演交替使用第一和第三人稱敘事角度,使觀眾或近或遠,或親或疏地全面理解影片的主題。影片開頭的羽毛畫面和阿甘開始向周圍路人講述自己故事的情景描繪採用了第三人稱的視角,觀眾藉由全知全能的旁觀者的眼睛看到了現實中的阿甘,居高臨下地看著阿甘開始講述自己的人生經歷,電影猶如一幅長卷展現在觀眾眼前。從童年,到大學,到越戰,到經營公司,最後到園丁,在阿甘的每一段經歷中,導演採用了第一人稱視角,並在幾乎每個故事展開前插有阿甘的一段旁白。阿甘獨特的音色、語調、說話的節奏和因為智商不高而使用的簡單用語及不規范的句子等無不給影片增加了極大的真實性和親切感。觀眾因此不僅能真實地體會到阿甘那簡單的快樂和對理想執著的追求,更能體會到他作為弱智者遭受奚落的冷遇和成功後的欣慰和喜悅。這對於該部電影主題的烘托與表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試想,如果此處的第一人稱改為第三人稱,主人公人生經歷的低谷和高潮完全由全知全能的旁觀者講述,那麼一切將變得索然無味,影片所著力塑造的那個簡單、善良、勇敢的阿甘形象也將大打折扣。

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風搏擊,或隨風飄盪,或翱翔藍天,或墮入深淵……影片中的阿甘是傳統美德的化身,影片也因此成為了理想化道德的象徵。導演高超的敘事技法使故事於傳奇中體現平凡,於平凡中蘊含哲理。影片交叉敘事結構和多維敘事視角的綜合使用使觀眾從更深的層次上理解了影片的主題和思想,可以說,該影片敘事手法的成功運用奠定了影片成功的基礎。

閱讀全文

與哪個電影裡面的小說有第三人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剪輯如何算原創 瀏覽:417
查泰來特夫人的情人迅雷4K電影 瀏覽:433
疫生微電影 瀏覽:672
觀看外國電影的網站大全 瀏覽:709
電影名動畫片全集 瀏覽:94
印度鐵血柔情電影主題曲 瀏覽:23
有一部電影每個人都在說謊 瀏覽:205
大胸西瓜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69
2345影視大全最新電影電視劇 瀏覽:176
情侶電影通話軟體 瀏覽:513
小女孩在游戲世界的電影 瀏覽:376
1978年上海放映老電影追捕 瀏覽:689
電影解說有沒有文案網站 瀏覽:59
捉迷藏中文版電影片段 瀏覽:215
推薦一個3d電影網站 瀏覽:933
電影老師好哪裡看 瀏覽:779
印度電影菜鳥警探哪裡下載 瀏覽:191
騏什麼電影 瀏覽:52
每次看完小電影都會射 瀏覽:456
世界級恐怖懸疑電影 瀏覽: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