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推薦幾部戰爭類電影。比如二戰的,古代的,力求經典!
細細的紅線,巴頓將軍,黑鷹墜落,紅色海岸,最長的一天,莫斯科保衛戰,中途島,全金屬外殼,野戰排,現代啟示錄,野鵝敢死隊,鐵十字勛章,孟菲斯美女號,空戰英豪,兵臨城下,從海底出擊,珍珠港,虎虎虎,滑鐵盧戰役,愛國者,U-571,父輩的旗幟,硫磺島家書,納瓦隆大炮,桂河大橋,赤膽忠魂
都是非常非常優秀的戰爭佳片,很多都是影史舉足輕重的作品。
國外古代,首推古希臘雅典時期,《斯巴達300勇士》《特洛伊》,不過偏向於神話;
還有就是歐洲中世紀,《聖殿騎士》;俄羅斯的《1612動亂時代》
到後面歐洲戰爭就更多了
國外的:魔戒系列、亞瑟王、角鬥士、聖女貞德、愛國者、劍俠風流、三劍客、鐵面人、佐羅、佐羅的面具、加勒比海盜系列、亞歷山大、阿育王、埃及艷後、斯巴達300勇士、天國王朝、羅賓漢、羅賓漢竊賊王子、特洛伊、諸神之戰、木馬屠城、鐵甲衣、
中國的
赤壁、英雄、趙氏孤兒、滿城盡帶黃金甲、十面埋伏、江山美人、見龍卸甲、西楚霸王、關雲長、戰國、墨攻
韓國:武士、神機箭、清風明月
日本:影子武士、七武士、亂、幕府武士
很多啊
古代:
《亞瑟王》---英國
《亞力山大大帝》---英國
《貝奧武甫》---英國上古時期
《斯巴達300勇士》---希臘
《俠盜羅賓漢》---英國
《特洛伊木馬》---希臘
《勇敢的心》---英國
《飄》---美國
2戰:
<兵臨城下>
<太極旗飄揚>
<風雨者>
<諾曼底登陸戰>
<珍珠港>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越南浴血戰>
<拯救大兵瑞恩>
兵臨城下,講的是蘇聯狙擊手和德國狙擊教官的戰斗經歷。 老美拍的,不錯。 還有《拯救大兵瑞恩》,《黑鷹墜落》都很經典呀
《u571》
《珍珠港》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橋》
《獨立日》
《魔界》
《特洛伊》
《星球大戰》
《阿凡達》
《地雷、地道、平原、鐵道、大決、甲午、小兵》
十大經典電影(戰爭篇)
1、《巴頓將軍》
2、《拯救大兵雷恩》
3、《現代啟示錄》
4、《戰爭與和平》
5、《野戰排》
6、《西線無戰事》
7、《最長的一天》
8、《獵鹿人》
9、《遙遠的橋》
10、《黑鷹墜落》
勇敢的心
斯巴達三百勇士
指環王
霍比特人
最震撼
《兵臨城下》法國
導演:讓·雅克·阿諾
主演:約瑟夫·費因斯 裘德·洛 瑞切爾·薇茲
瓦西里·澤索夫是烏拉爾山區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練就了瓦西里的好槍法,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後,瓦西里應征入伍。他一槍斃敵的絕招在不到10天的戰斗里就狙殺了40多名德國兵,一時間「瓦氏神槍,例無虛發」的神話傳遍整個戰場。然而在之後的幾天,蘇軍的狙擊兵也連連被人槍殺,對方同樣只使用一發子彈。真正的對手來了!
《兵臨城下》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現實生活中的瓦西里在二戰 *** 斃敵400餘名,是前蘇聯著名的狙擊英雄。和好萊塢的戰爭大片相比,這部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的影片不遑多讓,影片中,瓦西里和德軍狙擊手鬥法的鏡頭讓觀眾不由窒息,新兵們乘船渡河的場面扣人心弦,而蘇聯全線反攻的震撼場景,又使人欣賞到一道視覺盛宴。
《兵臨城下》也是歐洲影壇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作品,達到了9000萬美元,這其中德國資金的注入,也使得影片擁有了反省德國歷史的特別含義。
最難忘
《橋》南斯拉夫
主演:瓦·濟沃耶諾維奇 斯·派羅維奇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的邊緣,然而他們仍不死心,為了挽救危局,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
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
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影片是南斯拉夫經典二戰影片,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炮彈從頭上掠過,大橋在腳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見》更是讓人久久難忘。
最傷感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義大利
導演:吉塞普·托那托雷
主演:莫妮卡·貝魯奇
1941年,整個世界都被籠罩在二戰的硝煙之中,但西西里島仍是一片寧和,這里正是男孩雷納托的家鄉。他和所有13歲的孩子一樣,天真、快樂、不安分,對生活充滿幻想。終於有一天遇到了改變他生活的女人——瑪蓮娜。這位漂亮的寡婦令所有的男人著迷,也令所有的女人妒忌。
戰爭在繼續。傳來了瑪蓮娜丈夫的噩耗。瑪蓮娜為了生存,開始了出賣肉體的生涯。
影片沒有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但是戰爭留給女人的傷痕,永遠無法癒合。
最悲情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前蘇聯
導演:斯·羅斯托茨基
主演:安德列依·馬爾蒂諾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
影片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面,只是表現了一場局部戰斗,幾位女兵在准尉的帶領下展開與德軍的戰斗。影片結尾處,准尉在女兵們的墳墓前憑吊,觀眾們也都不由自主地為德國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憤慨並為女兵們的犧牲流下熱淚。
這部出品於1972年的戰爭影片,曾經獲得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以及1975年列寧獎金等多項大獎。在中國,《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也享有極高的知名度。這不僅是因為片中有一幕在當時算是驚世駭俗的「裸戲」,更因為它將女性在戰爭面前的抉擇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戰爭,往往應該讓女人走開,而在偉大的蘇聯衛國戰爭中,女人卻大膽地走入了戰爭。影片中,女兵們曾擁有的夢幻般愛情生活和戰爭的慘烈殘酷相交織。當這群充滿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女孩子最終相繼戰死沙場時,影片控訴法西斯暴行的主題得到了完全的展現。
最經典
《辛德勒的名單》美國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利亞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爾夫·費因斯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是個國社黨黨員。他好女色,會享受,善於利用關系攫取最大的利潤。在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
然而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使辛德勒越來越不滿。1943年,納粹對克拉科夫猶太人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後一點幻想也破滅了,他清楚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恐怖。從那時起,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多地保護猶太人,使其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
不久,戰爭結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有人還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贈送給辛德勒,戒指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於救全人類。辛德勒淚流滿面,他為未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大雪之中,猶太人目送辛德勒離開了城市。他的義舉將永遠被猶太人銘記在心。
《辛德勒的名單》讓全世界感到震驚,這部深刻揭露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恐怖罪行的電影,於1994年3月1日在德國法蘭克福首映,德國總統親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最真實
《最長的一天》美國
主演:埃迪·艾伯特 保羅·安卡
此片描述的是被艾森豪威爾稱作「歷史上最長的一天」的諾曼底登陸戰。這也是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戰爭片,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底登陸這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仿如在觀眾眼前重現整個事件。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決策的將軍或登陸的士兵都顯得栩栩如生,成績相當難得。
影片的演員陣容也屬空前,歌手保羅·安卡也演出了一個動人的角色,並為本片寫了一首雄壯的主題曲。《最長的一天》被影迷奉為二戰電影蓋棺之作。
最幽默
《虎口脫險》法國、英國
導演:傑拉爾·奧利
主演:路易·德·菲奈斯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飛機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3位飛行員分別被油漆匠、動物管理員和樂隊指揮所救。迫於形勢,油漆匠和指揮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飛行員,去和中隊長大鬍子在浴室碰頭。在幾次誤會後,他們終於接上了頭。
在熱情的法國人的掩護下,飛行員們與德軍展開了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戲。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中立國瑞士。這部影片拍攝於上世紀60年代,當年曾創下法國歷史最高票房紀錄,成為法國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法國喜劇大師路易·德·菲奈斯與演技派明星布爾維爾配合傑拉爾·奧利天才的編導手法,使影片成為世界公認的喜劇經典之作。
或
《布穀鳥》(俄羅斯、《安妮日記》(美國、《狙擊手》(蘇聯、《老槍》(法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南斯拉夫、《橋》(南斯拉夫、《虎口脫險》(法國、《六月六日登陸日》(美國共8部精彩的二戰電影在每晚10時播出。 這其中《老槍》、《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虎口脫險》
好萊塢在過去50年拍過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經典之作起碼有好幾十部,本文主要將重點鎖定在描寫戰爭場面的正統戰爭片,稍為邊緣化的二戰電影,像《辛德勒名單》、《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愛。
或
1。《西線平魔》1949年出品,描寫二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發生遭遇戰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雪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通過傑出的攝影加強了電影的張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講述德軍將領「沙漠之狐」隆美爾,本片敢於將德軍主帥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國老兵爭議。
3。《桂河大橋》1957年出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7項大獎。
4。《最長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的一部戰爭片,手法平實,場面逼真。演員陣容空前,有約翰·韋恩、亨利·方達、肖恩·康納利等。
5。《坦克大決戰》1965年出品,敘事手法流暢,加上亨利方達等演員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6。《大布列顛之戰》1969年出品,由英國精英群起出動拍攝而成,片中戰機遮天蔽日的空襲場面拍得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頓將軍》1970年出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
8。《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國與日本合拍,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來龍去脈,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9。《中途島》1976年出品,二戰影片多以西線為背景,這部是極少以東線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陣容強大,海戰場面真實,使本片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情有獨鍾,此前曾拍過《1941》、《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等。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它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長達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風語者
兵臨城下
拯救大兵瑞恩
《最長的一天》
《虎、虎、虎》
日本的《啊,海軍》
南斯拉夫的《橋》
美國的《細細的紅線》
前蘇聯的《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美國的〈黑鷹墜落〉〈珍珠港〉〈遙遠的橋〉〈兵臨城下〉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從諾慢底到柏林 、最後的空降
沙漠兄弟連 、兄弟連 、血戰台兒庄 、黃河絕戀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拯救大兵瑞恩 、記憶的證明
亮劍 、巴頓將軍
《西線平魔》《沙漠之狐》《桂河大橋》《坦克大決戰》《大布列顛之戰》《中途島》《歐洲!歐洲!》
U-571
從海底出擊
隆美爾傳
孟菲斯美女號
壯志凌雲
倫敦上空的鷹
現代啟示錄
馬爾他攻防戰
雷瑪根大橋
紅一縱隊
雷霆戰將
星星敢死隊
紅色警戒
血染雪山堡
倫敦上空的鷹
百戰雄獅
633轟炸大隊
大逃亡
鐵十字勛章
帝國的毀滅
六壯士
⑵ 《敦刻爾克》,差點把我淹死在電影院
這是一部無關乎戰略的遠大或者失敗,無關乎戰術的高明或者草率,無關乎正義和非正義,沒有大人物振臂高呼」保衛國家」,沒有英雄大喊」跟我上」。
只有令人窒息的如影隨形的死神的威脅和回家的心切。
中間,一個無名的絕望的士兵,直接跑進湧向海灘的海浪里。
從來沒見過這樣一個戰爭片的主角,從始至終,只想著一件事情,坐上回家的船。
家就在40多公里的海對面。回去的路是如此艱險。
湯米,從影片一開始,在空無一人的敦刻爾克的街道上,想抽空拉個臭,剛脫下褲子,小分隊被德軍襲擊,倉皇逃竄(是的,我們的電影主角,倉皇逃竄),在被追擊的途中,隊友先後全部被無情的子彈擊中倒地,他自己在驚慌失措的狼狽的逃跑過程中也連槍都丟了,頭盔也丟了。這就是一個新參軍的對於什麼是戰爭完全蒙圈的,可能沒有殺死過一個敵人的新兵吧。
這還沒完,為了趕上就要離開防波堤的撤軍船,湯米靈機一動,竟然和一個第一次見面,話沒說一句的吉布森假扮抬傷員的士兵,試圖混上船。他們擠過長長的士兵的隊列,簡單說,就是無恥的耍小聰明的加塞和逃離戰場。(當然了,敦刻爾克大撤退是丘吉爾批準的撤退計劃)
在整個片子里,湯米就不斷的試圖上船,船被擊沉,死裡逃生,游向另一艘船,回到海灘,尋找下一艘船,再沉掉,死裡逃生這樣的無助的 令人瘋掉和絕望的循環 。
請原諒,我竟然聯想起一個B級片,Final Destination,無論你多麼僥幸的一次一次躲過死神的刀鋒,他總在下一個路口等你。幸好諾蘭最後給了我們倒霉蛋湯米一線生機。
我們這個蒙圈的滿眼都是恐懼和滿眼都是要回家的生存慾望的小主角,甚至沒有什麼台詞。但是你可以清清楚楚的讀懂他的眼神,那眼神始終直勾勾的盯著任何正要離開海灘的撤兵船,眼神里寫著,我要離開這,我無比疲倦,我無比忐忑,我只想好好睡個安穩覺,好好吃頓飯。
不擇手段想率先離開戰場的湯米,應該說是懦弱的吧。但是,在漁船上,當其他士兵發現吉布森是法國人,用搶指著吉布森的腦袋讓他下船(船太沉,老也浮不起來)的時候,湯米說這樣做不公平,他說法國佬也是盟軍,拿槍的士兵說,這就是人性,我們幾個是一個部隊的,你能怎麼著,要不然你也下去吧。這時候湯米說,我可以下去,但是你們這么做不對。
湯米這時候很勇敢。
人性既暴露了湯米的懦弱,人性也挖掘了湯米的勇敢。
片子里,你和主角們,無數次被困在被炸沉的軍艦里,被打漏的漁船里,無數次看著海水沒過頭頂,聽見主角在水下發不出聲的呼喊和消失的光線,聽著電影要命的越來越緊張的如同敲破鐵桶一樣的節奏和配樂,你在電影院也憋死過去。
NND,整個電影里,除了看見德國人的戰機,你一個德國鬼子也沒見過。影片後面的時候,湯米和吉布森和另外一個士兵跑到一艘擱淺的漁船,等待海水漲潮,期望海水帶著漁船離開海灘飄到海里。他們上船的那個時刻,回頭望瞭望遠處海灘邊上擋住視線的沙丘,心中充滿了莫名的恐懼,因為他們知道德軍隨時可能從沙丘後面湧上來。
跟所有血戰或者號稱殘酷真實的戰爭片相比,這部片子完全不血腥,看完整個片子,甚至不記得見過血。
請注意,連moonstone(月光寶石)號民船上那個被落水士兵在沖突中意外摔落樓梯腦部受傷,最後死去的小夥子,都沒有出血。
這些在防波堤上排隊等待登船的士兵們,在德國空襲的飛機俯沖過來的時候,除了蹲下什麼都不能做。相比較其他戰爭片,德軍的炸彈的爆炸力太小了,炸彈炸到防波堤的時候,也就是炸掉一小塊,沒有人肉橫飛,沒有血花四濺。但是這些士兵什麼都不能做,沒有防空兵防禦,沒有小步槍打飛機的神跡。只能祈禱,不要炸到我。
一船英軍士兵登上戰艦後,半夜被魚雷擊中船身的時候,船艙是緊閉的。
飛行員海上緊急迫降之後,駕駛艙的窗戶卡住了。
即使是民船道森船長的船,也是滿滿的塞了55個士兵,半路上還遇到德國戰機俯沖掃射。
一艘戰艦被德機轟炸傾覆,士兵紛紛跳海,突然海面上泄露的燃料油著起大火,一個士兵潛下海面,頭上方就是無盡的火海,一秒兩秒,一直到再也堅持不下去……
你在一個悶罐里,無處可逃。
這么壓抑緊張的配樂,你們一定要自己去聽,我才覺得公平。
我簡直難以想像這位Zimmer先生也是當年獅子王的配樂,那麼陽光的配樂和這么陰暗的配樂,竟然出自同手。
在慣常的電影表現手法裡面,一個場景只有一條時間線,但是多個場景的多個時間線可以交織切換。在同一個場景里,可以在一條時間線上切換不同視角。不過在這部影片里,導演把同一個場景的不同視角採用了完全分離的敘述方式,所以同一場景的同一時間線會以三個視角重復三遍。一個是英雄飛行員法瑞爾的空中視角
在空中,我們看見一艘船斜斜的要沉沒,有士兵跳下船,就會想,倒霉蛋湯米是不是在裡面。
一個是船上的主角湯米的視角,我們就又經歷一次死也回不了家的噩夢。
一個是民船船長道森的視角,我們心裡就在喊,開快點,開快點,去救人。
1940年,30多萬英國士兵完全不體面的搭著各種亂七八糟的船逃回英國本土,運完英國士兵,他們還還營救了6萬法國士兵,最後沒運完的4萬法國士兵在敦刻爾克被德軍俘虜。
1944年,這些當年成功撤回英國本土的士兵其中很多人又出現在諾曼底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