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霧都孤兒什麼版本最好
首選榮如德的版本,榮先生精通英、俄語,英語主要譯作有狄更斯《奧立弗·退斯特》、斯蒂文森《金銀島》、王爾德《道連·葛雷的畫像》、薩克雷《花花世界》,譯文很幽默;另外,譯林版何文安譯得也相當好,黃雨石的譯筆也很不錯。
『貳』 關於《霧都孤兒》是哪一年的版本
估計你看到的是1968版的《霧都孤兒》,原名,《奧利弗·特維斯特》;產地:英國 ;表現形式,歌舞;該版是所有版本中最經典的(個人意見),好像還獲得了當年年度奧斯卡金像獎,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都很經典,尤其是小滑頭...... 奧利弗的扮演者是馬爾科·李斯特。 最新版的好像是2006版《霧都孤兒》,原名《奧利弗·特維斯特》;產地,美國;故事片,感覺一般般,並無可圈可點之處。強烈推薦68版!歡迎交流qq910604127
『叄』 獲得41屆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是哪個版本的霧都孤兒
確實是有兩部
一部是1968年老版的,也就是得獎的
另一個是2006年的
41屆奧斯卡得獎的 不用想也知道是舊版的
怎麼區分也很簡單
新舊兩個英文名字不一樣
翻拍名著電影其實利益只是一個小小的方面
主要還是在教育意義上而且畢竟是1968年的老片
電影的製作水平和06年新拍的肯定有差距
但是在電影的內涵,表現力等方面
哪部更好或者說觀眾更欣賞哪部還是在於個人
我建議你要下就兩個都下下來看看 不過1968年那個可能不好找啦 也許中國曾經引進過這類名著的 建議去電驢上找找 迅雷上新的肯定有老版的就有點玄
還有一點就是老版更接近原著
以下是兩個版本的簡介
霧都孤兒 Oliver! (1968)
導 演:卡羅爾·里德 Carol Reed
主 演:Oliver Reed
Hylda Baker
Robert Bartlett
John Baskcomb
Graham Buttrose
Jeffrey Chandler
Kirk Clugston
Dempsey Cook
上映日期:1968年09月26日
本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藝術指導及最佳原著音樂等六項提名,而片中更有"Food Glorios Food", "Consider Yourself", "I''ll do anything",及"As Long As He Needs Me"等歷久彌新的膾炙人口曲目。
片名:Oliver Twist(2006)
譯名:霧都孤兒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Roman Polanski
主演: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巴尼·克拉克 Barney Clark
劉易斯·蔡斯 Lewis Chase
莉妮·洛維 Leanne Rowe
馬克·斯庄 Mark Strong
上映日期:2006年4月24日
『肆』 《霧都孤兒》有幾個漢語版本比較有名是哪些
查爾斯·狄更斯(1812一1870)生於英國朴次茅斯一個貧苦家庭,父親是海軍
小職員,十歲時全家被迫遷入債務人監獄,十一歲起就開始承擔繁重的家務。他在
鞋油作坊當學徒時,由於包裝熟練,曾被僱主放在櫥窗里當眾表演操作,作為廣告
任人圍觀,給狄更斯心上留下了永久的傷痕,他感到自己「成名和為人所愛」的心
願破滅了。
不過,狄更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就取得了驚人的成功,書中
那位可笑的胖紳士的名氣比當時的英國首相名氣還要大,狄更斯本人也獲得很大聲
譽。一八三六年下半年,二十五歲的狄更斯應出版商理查德·本特里的約請,擔任
《本特里》雜志的主編,並且以筆名「博茲」再寫兩部長篇,其中一部次年二月起
在《本特里》雜志連載兩年,並於一八三八年十月出版單行本。這本全書五十三章
的小說就是《霧都孤兒》,原名《奧立弗·退斯特歷險記》,中國最早的譯本是林
琴南的《賊史》,我這里採用的還是更為讀者熟悉的書名《霧都孤兒》。
《霧都孤兒》是狄更斯的第一部偉大的社會小說,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位
置。小說主要反映剛剛通過了濟貧法的英國社會最底層生活。作者在創作上愛憎分
明,形象生動的特點也得到了很充分的體現。他筆下的人物富有鮮明的個性,整個
作品有著強烈的感染力。狄更斯堪稱一位傑出的語言大師,擅長運用諷刺、幽默和
誇張的手法,他筆下的人物風貌和語言風格富有濃厚的浪漫主義特色。
馬克思曾經寫道:「現代英國產生了一批傑出的小說家,他們通過自己描寫生
動的傑作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會真理,比所有的職業政治家、政論家和道德家加
在一起所揭示的還要多。」馬克思在他的《英國資產階級》一文中列舉的英國小說
家中,有《名利場》的作者薩克雷、《瑪麗·巴頓》的作者蓋斯凱爾夫人、《簡·
愛》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而狄更斯則名列這批傑出小說家的榜首。
人們經常說狄更斯是偉大的幽默家,但更重要的是,他是文學上偉大的革新家。
他描寫為數眾多的中下層社會的小人物,這在文學作品中可以說是空前的。他以高
度的藝術概括,生動的細節描寫,妙趣橫生的幽默和細致入微的心理分析,塑造了
許多令人難忘的形象,真實地反映了英國十九世紀初葉的杜會面貌,具有巨大的感
染力和認識價值,並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他反映生活廣泛、多樣,開掘深而有力。
他不採用說教或概念化的方式表現他的傾向性,而往往以生動的藝術形象激發讀者
的憤慨、憎恨。同情和熱愛。他筆下的人物大多有鮮明的個性。他善於運用藝術誇
張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描寫特徵,用他們習慣的動作、姿勢和用語等揭示他們的
內心生活和思想面貌。他還善於從生活中汲取生動的人民的語言,以人物特有的語
言表現人物的特點和性格[注]。
《霧都孤兒》問世一百多年來,早已成為世界各國讀者最喜愛的經典作品。小
說中那個愚蠢、貪婪、冷酷的教區幹事「邦布爾」在英語中已成了驕橫小官吏的代
名詞,並由此衍生出「妄自尊大,小官吏習性」等詞義。邦布爾先生婚後訓斥老婆,
「哭能夠舒張肺部,沖洗面孔,鍛煉眼睛,並且平息火氣。」這句話收入了美國哥
倫比亞大學出版社的新版《哥倫比亞名言辭典》。小說《霧都孤兒》後來改編成了
多種電影、動畫片、連環畫,搬上了熒屏、舞台。在中國,《霧都孤兒》大概可以
算得上一代又一代讀者最熟悉的世界文學名著了。「奧立弗要求添粥」一節編入了
我國出版的多種英語教科書。進入九十年代,喜愛狄更斯的廣大觀眾又在電視屏幕
上看到,在美國推出的一部動畫片中,所有的人物都是由小動物擔任。
《霧都孤兒》在一問世即受到熱烈歡迎的同時,長期以來也引起了激烈的論戰。
時至今日,許多爭論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煙消雲散,但正如美國著名文學評論家
愛德華·勒孔特所指出的,「迄今為止,仍然使我們感到震驚的是作者的一種偏好,
即對作品中的人物費金動輒使用渾名『老猶太』。」勒孔特在一九六一年美國新文
學叢書版後記中說:「小說中使用『老猶太』差不多有三百處。」這種用法在今天
看來的確十分刺眼。實際上,狄更斯早在差不多一百年前似乎就已經發現了這個問
題,在出版一八六七——一八六八年版的時候,作者將大量的「老猶太」一語改為
「費金」。勒孔特指出,作者頻頻使用這一渾名與「反猶太主義」扯不上:「『老
猶太』這一稱呼連對其人極度蔑視的賽克斯都沒有用過,只有作者自己才用(奧立
弗)。」狄更斯在他的自傳中告訴我們,小說中那個讀者皆曰可殺的賊首費金得名
於作者少年時代當童工的鞋油作坊里一位對他十分關照的同伴鮑勃·費金,「他比
我年長好幾歲,個兒也高得多。」
我與《霧都孤兒》的緣分起始於烽火連天的文化大革命。一九六八年,一個同
齡的朋友借來一本早年出版的《霧都孤兒》,說這是一本講怎樣教小偷的書,不幸
的是,小夥子將書名和作者名整個念反了,還錯了兩個字。其實,曾經留學英國的
父親早就和我講過「霧都孤兒」的故事。這一次,我與《霧都孤兒》擦肩而過。一
九七六年,一位現已移居美國的年輕朋友拿來一本《霧都孤兒》原文版,約定我們
倆各譯一半,哪知老兄他還沒開始就打了退堂鼓。那年夏天,我感到自己真是走到
了絕境:父親頭年去世,母親頂著那個年頭最暢銷的產品:一頂「右派分子」帽子
和三頂「反革命」帽子。暑假我只領到十二元工資,連每月接濟家裡的五元錢也拿
不出。沒有辦法,只好躲進《霧都孤兒》了。接下來的十五個月,我與《霧都孤兒》
獨守高樓。聽說這件事的人沒有一個相信,與重慶大學一位同行談起,他也認為決
不可能,直到我把全部譯稿送到重大才相信。我至今想起來還感到惋惜,為了《霧
都孤兒》,我甚至錯過了參加普天同慶粉碎「四人幫」的盛大節日。一九七八年,
初稿完成,與人民文學出版社和上海譯文出版社聯系,編輯同志給當時還是一名自
學青年的我以極大的鼓勵。
此後,我與《霧都孤兒》的約會一拖就是二十年。這二十年中,和我們這個國
家一樣,我的境遇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二十多年教齡,英語專業翻譯教學也搞了
十多年,譯了二十多本書。一九九六年冬,譯林出版社施梓雲先生來電話,社裡同
意由我擔任重譯《霧都孤兒》的工作。能夠國青年時代的一個舊夢,此時的興奮自
不待言。另一個遠非當年可比的條件是,世界進入了信息高速公路時代,我在昔日
連做夢都沒想到過的多媒體計算機上瀏覽微軟公司的《書架》、《網路全書》,查
閱最新版本的《韋伯斯特英語大詞典》,從光碟版《聖經》中查找出處。我常有一
種我自無所不能的豪情。
這次重譯所持原著為一九六一年美國新文學叢書版,和我二十年前用的略有出
入。在三讀原稿的同時也細細拜讀了《霧都孤兒》七十年代的譯本《奧立弗·退斯
特》,這個譯本出自本人心儀多年但素未謀面的榮如德先生筆下。讀榮先生的譯文,
深感原譯為這部世界文學名著付出了極大的心血,與對照原文讀其他一些名著譯本
時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翻譯工作,無論中外,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如果說,
任何譯作都可能出現瑕疵,那麼已有譯本的瑕疵則只能歸因於歷史條件的限制。盡
管現在已經到了世紀交替的時期,譯者工作起來依舊極其小心,生怕留下一些不應
該留下的遺憾,也就是像傅雷先生說的那樣,「盡量將虱子多捉去一些」,以無愧
於這一部傑作,不辜負讀者和出版社的信任。
何文安
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六日初稿
一九九七年六月三讀完畢
重慶西南師范大學
『伍』 十分喜歡《霧都孤兒》2005版影片的色彩,一種古典的感覺,大家來談談!
同意!這是羅曼波蘭斯基最溫和的一部片子,每個鏡頭都像油畫一般。
應該還是後期有一些調色,但是膠片和鏡頭也應該是經過處理的,鏡頭前面可以加濾鏡。
『陸』 霧都孤兒電影共有幾個版本
包括無聲片在內,有二十多個版本。其中波蘭斯基的05版評價最高。
『柒』 霧都孤兒這部電影有兩部嗎有些搞不清
豈止兩部。樓主說的那部是改編自同名音樂劇的電影 Oliver! (1968),這部電影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Oliver 的扮演者是Mark Lester, Dodger 的扮演者是 Jack Wild 。
『捌』 那麼多版本的《霧都孤兒》,請問哪個版本好看
2005年版版得。太早的可能看的不是特習慣
『玖』 霧都孤兒電影版本(可提高分)
我知道那個音樂劇,中文名字翻譯的很難聽,叫孤雛淚,你可以去找找,不過我都沒找到,找到了給我個信。我所知道的,劇匠魅影里有3個片段,一個叫神聖的食物,一個叫你得做小偷,另一個叫as long as he need me,中文忘了,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
『拾』 我想知道所有版本的<霧都孤兒>電影版
英國文豪狄更斯的代表作《霧都孤兒》曾多次搬上銀幕,1948大衛里恩版是公認的最佳版本。整部影片沒有一個薄弱環節。最早的1922年版本是默片;1933年版的小演員才七歲,可信度不高;1982年的版本由著名的喬治·斯各特演費根,總體水平較高;1985年改編成333分鍾的電視連續劇;1997年的版本中,伊利亞·伍德扮演主角的朋友;2000年版電視連續劇比較著重背景故事;1968年的歌舞版也很出色,獲當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2005羅曼波蘭斯基版亦受到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