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部電影裡面有關於 白蓮教 的事情呢
白蓮教
南宋至近代流傳的民間宗教。淵源於佛教的凈土宗。相傳凈土宗始祖東晉釋慧遠(334~416?)在廬山東林寺與劉遺民等結白蓮社共同念佛,後世信徒以為楷模。北宋時凈土念佛結社盛行,多稱白蓮社或蓮社,主持者既有僧侶,也有在家信徒。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吳郡崑山(今江蘇崑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凈土結社的基礎上創建新教門,稱白蓮宗,即白蓮教。
早期的白蓮教崇奉阿彌陀佛,提倡念佛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合稱五戒)以求往生西方凈土,教義與凈土宗大致相同。茅子元採用天台宗教理,繪制《圓融四土三觀選佛圖》,用佛像、圖形和比喻來解說佛土的高低;簡化並統一前人製作的念佛修懺儀式,制定《白蓮晨朝懺儀》。先前的凈土結社,參加者之間只是鬆弛的社友關系,社與社互不相屬,茅子元將其改為師徒傳授、宗門相屬。他在崑山澱山湖建白蓮懺堂,自稱導師,坐受眾拜,又規定徒眾以「普覺妙道」四字命名,從而建立了一個比較定型的教門。
白蓮教產生之初曾遭到官方禁止,茅子元被流放到江州(今江西九江)。但因教義淺顯、修行簡便而得以傳播。到南宋後期,雖仍被一些地方官府和以正統自居的佛教僧侶視為「事魔邪黨」,但已到處有人傳習,甚至遠播到蒙古統治下的北方。元朝統一中國後,白蓮教受到朝廷承認和獎掖,進入全盛時期。廬山東林寺和澱山湖白蓮堂是當時白蓮教的兩個中心。
白蓮教以「普化在家清信之士」為號召,形成一大批有家室的職業教徒,稱白蓮道人。因為他們「在家出家」,不剃發,不穿僧衣,又被稱為不剃染道人或有發僧。元代由白蓮道人組成的堂庵遍布南北各地,聚徒多者千百,少者數十,規模堪與佛寺道觀相比。堂庵供奉阿彌陀佛、觀音、大勢至(合稱彌陀三聖)等佛像,上為皇家祝福祈壽,下為地方主辦佛事,也有一些修路築橋之類的善舉。堂庵多擁有田地資產,主持者往往父死子繼,世代相傳,堂庵的財產實際上是主持者世傳的家產。有些頭面道人勾通官府,交結豪強,成為地方一霸。
經過長期流傳,白蓮教的組織和教義在元代起了變化,戒律鬆懈,宗派林立。一部分教派改奉彌勒佛,宣揚「彌勒下生」這一本屬彌勒凈土法門的宗教讖言。有的教徒夜聚明散,集眾滋事,間或武裝反抗元廷統治。至大元年(1308),朝廷忌白蓮教勢力過大,下令禁止。經廬山東林寺白蓮堂主僧普度奔走營救,白蓮教才在仁宗即位(1311年)後恢復合法地位。及至至治二年(1322),其活動又被限制。此後許多地方的白蓮教組織對官府抱敵對態度,外加其信徒多為下層群眾,故當元末社會矛盾激化時,一些白蓮教組織率先武裝反元。紅巾起義領導人韓山童、劉福通、徐壽輝、鄒普勝等都是白蓮教徒,他們以明王(即阿彌陀佛)出世和彌勒下生的讖言鼓動群眾,產生很大影響。
明初嚴禁白蓮教。洪武、永樂年間,川、鄂、贛、魯等地多次發生白蓮教徒武裝暴動,有的還建號稱帝,均被鎮壓。明中葉以後,民間宗教名目繁多,有金禪、無為、龍華、悟空、還源、圓頓、弘陽、彌勒、凈空、大成、三陽、混源、聞香、羅道等數十種,有的一教數名。它們各不相屬,教義、儀軌頗多歧異,信奉的神■極為繁雜,有天宮的玉皇、地獄的閻王、人間的聖賢等等,最受崇奉的是彌勒佛。從正德年間開始,出現了對無生老母的崇拜,又有「真空家鄉,無生老母」所謂八字真言。據稱,無生老母是上天無生無滅的古佛,她要度化塵世的兒女返歸天界,免遭劫難,這個天界便是真空家鄉。各教派撰有自己的經卷,稱為寶卷。統治者認為這些不同的教派實際上仍是白蓮教,民間也籠統地稱它們為白蓮教。
明代白蓮教信徒眾多,主要來自社會下層。各派內部實行家長制統治,尊卑有序,等級森嚴。首領的成分十分復雜,對明廷的態度很不一致。有的借興教欺騙信徒,聚斂錢財;有的憑撰寫經卷攀附上層,取悅朝廷;有的在宮廷太監、官僚豪門中發展信徒;有的則與下層群眾反對官府的斗爭相結合,發動武裝起義,如永樂十八年(1420)唐賽兒起義和天啟二年(1622)徐鴻儒起義。永平府灤州石佛庄王森、王好賢父子創建的聞香教(又稱大乘教)在明代後期白蓮教諸教派中處於特殊地位,影響尤大。王氏父子聚斂錢財,廣置田莊,與官府既勾結又矛盾,其後代入清後繼續傳教,前後歷三百餘年。
清代白蓮教又增加許多支派,如老官齋等,名目竟達百餘種。教義更加蕪雜,對無生老母的崇拜有增無減。乾隆後期到嘉慶年間是白蓮教極盛時期,不僅活躍於北方諸省,在東北和南方各省也廣泛傳播。不少教派受反清復明思想影響,與清廷處於敵對狀態。乾隆三十九年(1774)清水教徒王倫起義,嘉慶元年至九年(1796~1804)的鄂、豫、川、陝、甘五省白蓮教起義(見川楚白蓮教起義),嘉慶十八年李文成領導的天理教起義(見天理教),都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但這些教派的教義並不包含反封建的革命因素。道光以後直至民國,白蓮教的組織與活動往往為反動階級所利用。1949年以前在個別地區尚存的少數白蓮教支派已淪為反動會道門組織。
Ⅱ 李連傑版黃飛鴻有一部是關於白蓮教的,請問是哪部
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 (1992)
Ⅲ 李連傑主演的中國功夫橫掃舊金山是什麼電影名
摘要 親~這邊給您查詢分析該電影是黃飛鴻第二部哦。被譽為「功夫皇帝」的李連傑可以說是武俠電影最具代表的人物。他在影片中顯示出了武打方面的表演天賦,他的功夫使力量與美感結合在一起,從而造就了力量、速度、柔韌三者有機融於一體的武術美感。動作柔中帶剛、敏捷漂亮,招式中蘊含了豐富的中國哲學意境。李連傑的功夫展現了他深受傳統中國文化熏陶的思辯,並且具有一種不露聲色的儒雅。他的一招一式華美如舞,內含豐富的中華武俠精髓。
Ⅳ 查查義和團運動時期的天津白蓮教中的白蓮花電影
李連傑的《獅王爭霸》好像有一點這方面的。
Ⅳ 李連傑版黃飛鴻有一部關於白蓮教的,請問是哪部
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
Ⅵ 黃飛鴻里是不是有一個故事講的是紅蓮教
《黃飛鴻》系列電影中有一個故事講的不是紅蓮教,是紅燈照,是在《黃飛鴻之王者之風》中。
1、《黃飛鴻之王者之風》劇情介紹:
清末年間,八國聯軍依仗船堅炮利之勢威逼中國,並組織八國獅隊向中國挑戰。清廷為了維護國體,不得不派隊參加。副都統阿蘭成都舉薦剛在朝廷舉辦的「獅王大會」上奪得「獅王」的廣東佛山拳師黃飛鴻出賽。
正准備去廣州會見十三姨的黃飛鴻,見八國獅隊氣焰如此囂張,為重建朝廷威信,遂答應出獅迎戰。
十三姨的妹妹十四姨在京城目睹國勢日漸緊張,遂辦報以喚起國民對時局的關心,可是守舊的遺老鄉紳不僅抵制,而且批評女性不應拋頭露面。黃飛鴻挺身而去為其進行宣傳,推銷報紙。
一日,黃飛鴻與十四姨外出,目睹「紅燈照」放火燒毀洋房,為防止傷及無辜,黃上前阻止,卻被紅燈照大師姐苗三娘誤會,與之大打出手。
二人同被德軍拘捕,在危機時刻,神甫湯姆士將他倆暗中營救出獄。
紅燈照教主黃蓮聖母,命弟子到黃家質問黃飛鴻為何幫助洋人,可言語不和,雙方展開激戰。紅燈照的仙姑們用葯將黃麒英、梁寬、鬼腳七、十三姨等熏倒後囚進香堂。
黃飛鴻在苗三娘的暗助下,救出全家人。黃飛鴻帶領弟子趕往賽場,洋人的獅隊不僅獅頭巨大,而且均藏有暗器,阿蘭成都頑強苦戰,最終被暗藏在獅頭中的機槍打死。黃飛鴻目睹這一切後,要決一死戰。面對出獅慘敗,國民更加痛恨洋人。紅燈照率眾焚毀教堂,直向洋人宣戰。苗三娘在烽火中救出湯姆士,卻被二師妹認為是叛徒,將其當場殺害。
「獅王」重賽之日,黃飛鴻手持一頂銅獅頭苦戰八國巨型怪獅,破壞了聯軍獅隊的各種暗器,在一場激戰後,黃飛鴻不負眾望,奪得「獅王」稱號。
正當人們歡呼之際,卻傳來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的消息。
2、電影簡介:
《黃飛鴻之王者之風》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嘉禾電影(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徐克擔任編劇、元彬擔任導演,趙文卓、莫少聰、王靜瑩、王菁華、劉洵、熊欣欣、錢嘉樂、周比利等領銜主演。
Ⅶ 李連傑演的黃飛鴻電影從第一部開始分別叫什麼
第一部《黃飛鴻之壯志凌雲》
《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是由徐克執導,李連傑、關之琳、元彪、鄭則士、張學友、午馬等主演的動作電影。該片於1991年8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該片講述了清朝末年,佛山武師黃飛鴻常教人練武可自強救國,但見政府苟且,洋人橫行,民眾受苦,漸覺單憑武術不足以解國困,於是努力尋找其他救國出路,並不時與洋人作對。
第二部《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
《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是由徐克導演,李連傑、關之琳、莫少聰、甄子丹等主演的動作冒險電影。
本片講述了黃飛鴻應國際醫學會的邀請,與梁寬、十三姨前赴廣州,途中與白蓮教結下糾紛。後得革命義士陸皓東之助,寄居英國領事館,並結識革命領袖孫文。清朝大臣元述為對付革命義士,煽動白蓮教團攻打英國領事館,黃飛鴻為保存國運命脈,與元述對抗,並幫助孫文等人逃脫。
第三部《黃飛鴻之獅王爭霸》
《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是於1993年2月11日上映,由徐克執導,李連傑、關之琳、莫少聰、劉洵、熊欣欣等主演的動作片。
該片講述了黃飛鴻來北京看望父親,卻被京城惡少趙天霸欺壓;後得知俄國人慾刺殺李鴻章,民族大義在前,毅然參加獅王大會,並成功救下李鴻章並說明治國策略的故事。
第四部《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由洪金寶執導,徐克編劇,洪金寶動作導演,李連傑、關之琳、熊欣欣、吳耀漢、王靜瑩等人主演的動作電影 。
該片講述了黃飛鴻帶十三姨來到美國,為他徒弟慶祝寶芝林開張一周年。在途中的一次打鬥中,黃飛鴻掉入河中,丟失了記憶力,被當地土族人所救。寶芝林所有人員後來被稼禍搶了銀行,為證明清白,黃飛鴻與真凶打鬥,將其正法。
第五部《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
《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是由王晶執導,李連傑、張敏、袁詠儀、張衛健、陳百祥等主演的動作電影。
該片講述了黃飛鴻結識尋找妹妹的鐵燕父女,鐵燕父女發現朝廷的捕快正和僧人在商議販賣人口的計策。但不料行蹤被發現,結果父親被打傷,女兒只好逃出去向黃飛鴻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