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依蘭愛情故事電影上映了嗎
《依蘭愛情故事》電影已於2022年4月27日上映。
該片由李赫洋執導,周雲鵬、何泓姍、盧鑫、玉浩、蔣詩萌等人聯合主演,主要講述了商業大鱷因一次意外穿越到了平行時空,過起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失去百億身家的同時,也收獲了愛情和親情,並懂得了珍惜和付出。
影片評價
《依蘭愛情故事》根據方磊原創同名歌曲改編,影片在構思和設計上和賈玲的《你好,李煥英》很相似,同為穿越主題,主角在另一個平行時空體驗到了另一種人生,並重新懂得了內心幸福的含義。不過《依蘭愛情故事》和《你好,李煥英》也有不同,後者純粹是穿越到過去,而前者則是穿越到了男主十年前的另一個選擇,在平行時空中過上了和現在截然不同的人生。
② 《你好,李煥英》被指抄襲,你知道發生了什麼嗎
每年春節檔,都有黃金大片涌來,今年的大片有《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等等,唐3票房驚人,黑馬是後者。
她講述的是自己媽媽的經歷,這個故事在之前就被拍成小品,陳赫、張小斐的加盟,讓故事妙趣橫生。
這也是《你好,李煥英》告訴我們的!至於這個同名小品是不是抄襲,交給當事人處理吧!我們就好好看電影吧!
你看了這個電影嗎?看的時候,准備好紙巾喲
③ 是巧合還是抄襲《你好,李煥英》與三部影視作品都有相似之處
就在期待著賈玲自導自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之時,有傳言這部電影疑似抄襲話劇《曾經5—爸爸,哎呀》以下簡稱《曾經5》。
《曾經5》的編劇為了不讓自己的心血浪費,也發聲說並沒有授權《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因此賈玲或將陷入了一場抄襲的風波之中。
此前在賈玲的這部小品播出的時候,網上就傳出來小品和話劇《曾經5》有很多相似的情節。
並且在演員的走位和包袱煽情的設計上也都有許多雷同點。
賈玲也是因為這個小品,以懷念自己的母親為主題,拍了同名電影《你好,李煥英》,李煥英也是賈玲母親的真實名字。
那麼我們對比一下電影《你好,李煥英》與《曾經5》大概的劇情主線。
電影《你好,李煥英》回到的年代是1981年,整體以喜劇為主。
因為母親的意外離世也會引得觀眾淚點,其中有女兒對母親的彌補,也有對母親的全新認識,整體的劇情與小品有很強的關聯。
《曾經5》的背景也是80年代,同樣也是「穿越」,但是從劇情的簡介和編劇的話中,感受到這部劇的基調並不是以喜劇為主,更加註重情懷。
編劇謝霞說的話更加更強有力「那些身邊陪伴我們的人,想過有一天他或她會離開你嗎?」
至於說抄襲還是巧合,這個東西的界定真的很難衡量,至少他們二者並沒有完全相同,並且賈玲用的自己母親的真人真事,這就讓人很難斷定了。
話說穿越到80年代的,或者說如《你好,李煥英》《曾經5》這樣劇情設計的影視作品其中也有不少,其中有三部影視作品都與之類似。
這是一個比較小眾的網劇,豆瓣評分8.2,同樣也是講述了女主角意外「穿越」到了母親上學時期的年代,以母親小時候的朋友這一角色加入到了母親當年的生活中,進而又一次更全面地了解到母親有趣又不容易的另一面。
這部網劇很好地利用了「穿越」,並且還加入了猜誰是女主角父親的劇情設計, 沒有失去,沒有大流量明星 ,一些小眾演員演繹了一出非同一般的青春故事。
其實北方冬天過年和大雪也成為了這部劇非常吸引人的地方,這部劇與《你好,李煥英》相似的地方首先是「穿越」,其次是女主角「穿越」回去幫助母親找合適的父親。
最後女主角認識到了母親其實還有自己不知道的另一面,這部劇我認為比《你好,李煥英》更耐看,可以說除了母親的結局和穿越到你的年代不同以外,相似度能達到九成,這裡面其中很多配角都很耐人尋味, 演美了四季,演全青春年華。
這是鄧超主演的一部喜劇,這部作品是鄧超眾多喜劇中比較不錯的一部,其中的也有「穿越」劇情,只不過他穿越的年代給人的共鳴感不強烈,優點就在於電影完整地講述了整個故事,表達的東西不深奧,很直白。
這部電影最聰明的一點就在於選角,選擇了漂亮的趙麗穎加上對喜劇感覺良好的鄧超,加上有力量又有笑面相的彭於晏,所以作為喜劇它是成功的,它與《你好,李煥英》最大的相似之處是在喜劇方面還是題材上,在找身世之謎這點也與《我在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有相似之處。
這部由梁 家輝、梁朝偉主演的電影上映於1993年,也是比較早的「穿越」題材喜劇,這部電影講 故事的手法非常細膩,很知道人們心中需要的是什麼,想看見什麼。
這部劇或許在如今不會讓人感受到很多時代上的共鳴,但是對於成長的共鳴卻一點都不過時,這也是一部電影成為經典的關鍵。
這部電影和《你好,李煥英》在角色的上的相似點更高,父親是工廠的職工,母親是富家小姐。
《你好,李煥英》中父親也是工廠的職工,母親則是廠花,在設計上就是父親這一角色擁有了普通工人的屬性,母親的定位更富有顏值化,這也讓整個戲劇有了很強烈的沖突感,所有更吸引人看故事的結局。
其實如《你好,李煥英》這樣同類的題材的影視作品都經常出現,特別是「穿越」到80年代的戲份能夠產生同樣的劇情的幾率也會比較大。
在80年代誰不覺得自己的母親是廠花呢,多數家庭的父親也會在工廠工作,既然我們能夠「穿越」回去,就是想 彌補 當初錯過的,所以穿越回80年代,我們的做法都或將相同。
從另一個方面看, 相似的篇幅越多,就說明喜劇在缺少創新 ,就像小品《你好,李煥英》有很多表達方式與《曾經5》有相似之處,恰恰證明了生活中不是沒有喜劇,只是用怎樣的表達方式才能更好呈現在觀眾眼前更重要。
所以,喜劇市場缺的不是有趣的故事,缺的是有情懷的表達方式,缺的創新的表達手法,若把喜劇比喻成一個 瓷器 ,我希望在這個瓷器上看見不同時代、不同情懷留下的 五彩繽紛 。
你會在春節檔選擇看電影《你好,李煥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