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天堂春夢一九四七年民國老電影

天堂春夢一九四七年民國老電影

發布時間:2022-08-22 23:22:15

A. 推薦下國內早期的經典電影

1 十字街頭
一江春水向東流(上)
一江春水向東流(下)
萬家燈火
桃李劫 13 遙遠的愛
新舊上海
南島風雲
我這一輩子
2 八千里路雲和月
烏鴉與麻雀
秋海棠(上)
秋海棠(下) 14 家

龍須溝
西廂記
3 馬路天使
少奶奶的扇子
銀漢雙星
浪淘沙
武則天 15 梁山伯與祝英台
天仙配
啼笑姻緣
祝福
4 漁光曲
麗人行
太太萬歲
紅樓夢 16 秦香蓮
花木蘭
劉巧兒
清宮秘史
鐵扇公主
5 摩登女性
母與子
脂粉市場
體育皇後
不了情 17 夜半歌聲
英雄司機
神女
董存瑞
6 天堂春夢
還鄉日記
風雲兒女
小城之春 18 趙一曼
鋼鐵戰士

兒子英雄
山間鈴響馬幫來
7 一剪梅
漁家女
孤城烈女
如此繁華 19 中華女兒
風雨江南
關不住的春光
兒女親事
8 桃花泣血記
長相思
新女性
生死恨
天明 20 六號門
翠崗紅旗
上饒集中營
惡鄰
湖上的斗爭
9 母性之光
孤島天堂
二百五小傳
雪中孤雛
南國之春 21 鐵道游擊隊
平原游擊隊
百萬雄師下江南
呂梁英雄傳(呂梁英雄)
白毛女
10 壯志凌雲
春蠶
青年進行曲
希望在人間 22 渡江偵察記
南征北戰
腳印
草原上的人們
人民的巨掌
11 松花江上
船家女
慈母曲
大路 23 上甘嶺
雞毛信
三毛流浪記
神秘的旅伴
虎穴追蹤
12 國風
劉胡蘭
游擊進行曲
光榮人家
塞上風雲 24 智取華山
新兒女英雄傳
祖國的花朵
無形的戰線

B. 過去的鄉村老電影有哪些

001哀樂中年(1948)
002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
003白衣戰士(1949)
004表(1949)
005長恨天(1942)
006長相思(1946)
007乘龍快婿(1947)
008春(1942)
009春蠶(1933)
010大團圓(1948)
011都市風光(江青主演)(1935)
012二百五小傳(1949)
013風雨江南(1949)
014風雲兒女(1935)
015歌女之歌(1948)
016各有千秋 (1947)
017 孤城烈女(1936)
018光芒萬丈(1949)
019紅樓夢(周璇主演)(1944)
020 花外流鶯(1948)
021 還鄉日記 (1947)
022回到自己隊伍來(1949)
023 混江龍李俊(1940)
024家(1941)
025狼山喋血記(江青主演)(1936)
026浪淘沙 (1936)
027 勞工之愛情(1922)
028麗人行(1949)
029留下他打老蔣吧(1948)
030馬路天使(1937)
031莫負青春(1949)
032 母親(1949)
033母與子(1947)
034木蘭從軍(1939)
035南國之春(1932)
036怕老婆(1929)
037橋(1949)
038 清宮秘史(1948)
039情海重吻(1929)
040秋海棠 (1943)
041如此繁華(1937)
042塞上風雲(1942)
043三毛流浪記 (1949)
044 神女 (1934)
045 生死恨 (1948)
046十字街頭(1937)
047松花江上(1947)
048太太萬歲(1947)
049體育皇後(1934)
050天倫(1935)
051 天堂春夢 (1947)
052 鐵扇公主(1941)
053王老五(江青主演)(1937)
054烏鴉與麻雀(1949)
055無形的戰線(1949)
056武則天 (1939)
057希望在人間(1949)
058小城之春 (1948)
059新舊上海(1936)
060新女性(1934)
061壓歲錢(1935)
062遙遠的愛(1947)
063夜半歌聲(1937)
064一剪梅(1931)
065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
066迎春花(1942)
067游擊進行曲 (1941)
068漁光曲(1934)
069漁家女(1943)
070脂粉市場(1933)
071壯志凌雲(1936) 五十年代! 001白毛女(1950 )
002白求恩大夫(1954)
003寶山之歌 (1958)
004保衛勝利果實(1950)
005暴風中的雄鷹(1957)
006邊寨烽火(1957)
007冰上姐妹 [1959]
008不拘小節的人(1956)
009布穀鳥又叫了 (1958)
010草原晨曲 (1959)
011草原上的人們 (1953)
012長虹號起義(1958年)
013長空比翼(1958)
014朝霞(1959)
015船廠追蹤(1959)
016春風吹到諾敏河 (1954)
017春節大聯歡(1956)
018春雷 (1958)
019大地重光(1950)
020黨的女兒(1958)
021地下航(1959)
022地下尖兵(1957)
023地下少先隊(1959)
024董存瑞(1955)
025渡江偵察記(1954)
026兒女親事(1950)
027方珍珠 (1952)
028飛越天險(1959)
029汾水長流(1956)
030風從東方來(1958)
031風箏(1958)
032鳳凰之歌(1957)
033腐蝕(1950)
034復試 (1957)
035鋼鐵戰士(1950)
036高歌猛進(1950)
037哥哥和妹妹(1956)
038工地青年(1958)
039古剎鍾聲(1958)
040關不住(1956)
041鬼話 (1951)
042貴妃醉酒(1956)
043國慶十點鍾(1956)
044海魂(1957年)
045海上神鷹 (1959)
046海鷹(1959)
047和平保衛者(1950年)
048紅孩子(1958)
049紅色的種子(1958)
050紅霞(1958)
051湖上的斗爭(1955年)
052虎穴追蹤(1956)
053護士日記(1953)
054花好月圓(1958)
055花木蘭(豫劇)(1956)
056畫中人(1958)
057患難之交(1958)
058回民支隊(1959)
059雞毛信(1954)
060激戰前夜(1957)
061寂靜的山林(1957)
062家(1956)
063腳印 (1955)
064今天我休息(1959)
065空中小姐(1959)
066快馬加鞭(1958)
067礦燈(1959)
068蘭蘭和冬冬(1958)
069狼牙山五壯士(1958)

C. 求民國時期的電視劇或者電影

電影名:
《滿庭芳》
《夜半歌聲》
《彈性女兒》
《馬球大王》
《上海姿態》
《小朋友》
《空谷蘭》
《遠金記》
《早春二月》
《不了情》
《太太萬歲》
《肉》
《洞房花燭夜》
《人約黃昏後》
《哀樂中年》
《一江春水向東流》
《憶江南》
《天堂春夢》
《遙遠的愛》
《八千里路雲和月》
《假鳳虛凰》
我知道的那個時候的導演名:
鄭正秋
張石川
周劍雲
田漢
歐陽予倩
黎民偉
史東山
另外,史東山,浙江海寧人,主要作品有《共赴國難》、抗戰四部曲(《保衛我們的土地》、《好丈夫》、《勝利進行曲》、《還我故鄉》)、《八千里路雲和月》等

D. 民國時期電影

壓歲錢、八千里路雲和月、新舊上海、太太萬歲、聯華交響曲二:春閨斷夢、聯華交響曲三:陌生人、春蠶、國風、新女性、桃李劫、天堂春夢、萬家燈火、小城之春、夜店、都市風光、中華兒女、歌女紅牡丹、風雲兒女、漁光曲、銀漢雙星、一江春水向東流、一剪梅、神女等【國外的我比較推薦像卓別林、秀蘭鄧波兒、克拉克蓋博、朱迪嘉蘭的影片】

E. 百年中國電影史上的10大女明星的演藝經歷


阮玲玉(1910~1935)是中國第一位得到社會廣泛贊譽的女演員。阮玲玉自1927年主演第一部影片《掛名夫妻》起,在29部影片中飾演角色。她的出現標志著中國的電影表演藝術擺脫文明戲模式化表演桎梏、走向現實主義真實表演道路的開始。阮玲玉在短暫的一生中創造了舊中國各個社會階層的婦女形象,尤其是她在《神女》中飾演的那位被污辱被損害的女性,在表演上最為出色。當《神女》在國外重新展映,仍閃耀著不朽的藝術光彩。玩玲玉在表演藝術上,形成了自己真摯、朴實、自然、清新的獨特風格,她那飽滿的熱情、嫻熟的技巧、獨特的手法,使她達到了默片時代中國電影表演藝術的最高水平。
周璇(1920~1957)委婉、甜潤、動人的「金嗓子」和真摯、自然、感人的銀幕形象一直鐫刻在廣大觀眾的心裡。人們為她的藝術才華所贊嘆和迷戀;又為她凄苦的一生所哀憐和惋惜……她童年被賣為周家養女,1931年參加上海明月歌舞團,因主演歌舞《特別快車》而嶄露頭角。1934年在上海各電台聯合舉辦的歌星比賽中名列前茅,成為十大歌星之一,被譽為「金嗓子」。1935年從影,1937年拍攝的《馬路天使》,使周璇一躍而成為電影明星。給觀眾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的兩首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
八一三事變後參加大型話劇《保衛盧溝橋》的演出。後隨上海劇藝社赴菲律賓宣傳抗日救亡。1938年任上海國華影業公司演員,主演《孟姜女》、《李三娘》、《董小宛》、《西廂記》等近二十部影片。1943年在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主演《漁家女》、《紅樓夢》等影片。抗戰勝利後赴香港,相繼主演《長相思》、《各有千秋》、《憶江南》、《清宮秘史》等影片。1950年回上海。周璇短暫的一生是凄慘的,她是舊社會最後一個犧牲品。然而,她所創造的動人的銀幕形象和優美的歌聲,將會長久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上官雲珠(1922~1968)。一個眼神,幾個動作,能使一個小角色的性格在銀幕上熠熠發光,並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上官雲珠就有這樣的藝術功力。她是一位可塑性強、戲路子寬,有表演才華的性格演員。上官的表演「情於中,形於外」,有一種出自內心的魅力。雖然她個子矮小,可是上官善於揚長避短,藏拙顯優
,感情的流露分寸得當,能把角色的神韻細膩地表達出來。她在攝影機前一站,往往使導演感到她「神」了。在她短暫的一生里,她塑造了各種身份、性格、氣質迥異的人物形象,如《天堂春夢》里演漢奸的妻子、《一江春水向東流》中演「接收夫人」、《萬家燈火》中演含辛茹苦的家庭婦女、《舞台姐妹》中演人老珠黃的「戲子」和《早春二月》中演柔弱的寡婦、《南島風雲》中演抗日游擊隊的女護士符若華等,這些角色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秦怡(1922~)天生麗質,兩只大眼睛特別吸引人。著名劇作家吳祖光說:「她的美麗身姿和特別明亮的一雙眼睛把許多人吸引住了。」電影界漂亮的女明星不少,但像秦怡這樣有成就的不多。她從不以天生麗質為滿足、為本錢,她更注重勤奮進取,她的成功靠的是真本事。在抗戰時期,她就與白楊、舒綉文、張瑞芳,一起被稱為抗戰大後方的重慶影劇舞台上的「四大名旦」。1947年,抗戰勝利後秦怡回到上海,作為特約演員,先後在《忠義之家》、《無名氏》、《遙遠的愛》、《母親》、《失去的愛情》等影片中飾演主要角色。
新中國成立後,秦怡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演員劇團副團長,曾主演《農家樂》、《馬蘭花開》、《兩家春》、《摩雅傣》、《北國江南》、《夢非夢》等影片,並在《女籃5號》、《鐵道游擊隊》、《林則徐》、《青春之歌》、《雷雨》、《海外赤子》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1983年由她主演的電視連續劇《上海屋檐下》(兼任藝術顧問),再度向世人展示了她那不同凡響的表演技巧和具有東方女性魅力的風韻。她參演過30幾部影片,無論是大角色、小角色,甚至是「跑龍套」的群眾角色,她都全心全意去演,以真實、自然,毫無矯揉造作的演技征服了幾代影迷。 林青霞(1954~),有著「台灣美人」之稱的她,是港台影壇賦盛名的女星之一,縱橫電影界20餘年,獲得台灣影後頭銜,卻選擇在40歲那年嫁給香港商人邢李源,從此淡出影壇,她戲劇性的生涯轉變,讓人印象深刻。林青霞18歲豆蔻年華之際,以電影《窗外》的女主角江雁容迅速走紅,成為影壇閃亮的一顆新星。1975年,21歲的她在中影《八百壯士》中,飾演泅水渡江為八百壯士贈旗的女童子軍楊惠敏,隔年獲第22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早期的她讓影迷印象深刻的,應該是她演《我是一片雲》、《月朦朧鳥朦朧》等瓊瑤小說改編的電影。雖然年紀輕輕就走紅,但林青霞一直很努力轉型,1980年赴美進修表演,1984年又到美國聖地亞哥國際大學進修表演的相關課程。1990年更以《滾滾紅塵》,獲得第27屆金馬獎影後。1991年, 林青霞出演《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 掀起了反串的熱潮, 她的反串形象另人難忘。 林青霞塑造了無數經典形象,例如經典的東方不敗令人印象深刻,至今仍被台灣人奉為走下神壇的美人。 劉曉慶(1955~)曾經是中國最著名的電影明星,先後拿過6次「金雞」和「百花」獎,就是現在,她也還身處影視攝制第一線。她又不僅僅是一個電影演員,和同齡人一樣,她經歷過20世紀下半葉中國所有重要的歷史時段:三年自然災害、「文革」、改革開放,下過鄉,當過農民、工人、解放軍,比多數同齡人幸運的是,由於她的表演天賦、個人努力和機遇,劉曉慶成功地改變了個人命運,由一個普通的只受過中等教育的川妹子,成為眾所矚目的電影明星。作為女演員,她得到的評價是「表演戲路寬廣,善於捕捉形象,運用生活細節刻畫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徵」。
無論你喜歡她,還是厭惡她,認為她有個性也好,自大狂也罷,劉曉慶,這個二十多年來持續引起關注的電影明星,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集體記憶的一部分。
張曼玉(1964~),「對於一個有實力的女演員而言,是不會在乎走在紅地毯上時的裝束的。」成為本屆戛納影後之後,張曼玉用優雅而溫情的方式記下「這一生中難忘的時刻」,美麗的自信卻呼之欲出。
張曼玉最大的優點就在於,能在塑造千面人物的同時又展示出屬於角色的特有魅力,而能做到其中的一點,就足以使一個演員獲得成功了。
也許我們已經不記得張曼玉獲過5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4次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以及柏林戛納雙料國際影後等其他大大小小的獎項,但《阮玲玉》里她的美麗哀愁、《滾滾紅塵》中她的靈動慧黠、《新龍門客棧》里的她潑辣狐媚、《花樣年華》里她的隱忍孤寂……張曼玉20年的演藝人生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了一句話:「所謂美女,是時光雕刻成的!」一個女人在歲月與鏡頭里不斷地修正著自己,讓我們知道了什麼叫做不會隨時光被遺忘的風骨與美麗。
鞏俐(1965~)稱得上中國影壇的一個奇跡,由於與著名導演張藝謀的成功合作,在短短四五年的時間里,她從戲劇學院的學生成長為一名國際知名影星。她是中國女星的國際代言人。她創造了中國影人闖盪世界影壇的奇跡。她是第一個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女演員,第一個代言法國化妝品品牌歐萊雅的中國女星,榮獲法國騎士榮譽勛章,被「peoplemagazine」收錄為世界上最美麗的50個人之一,加拿大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上的特別獎,第51屆戛納電影節的特邀嘉賓,被奧斯卡委員會接納為會員,還是柏林、威尼斯、東京等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當年從紅花轎中走下來的九兒,呼啦一下就把這么多的耀眼光環都攬於懷中。
使鞏俐的表演邁向高峰的是1992年張藝謀執導的《秋菊打官司》,片中演員賦予角色的生活實感深深打動了觀眾,秋菊不僅使鞏俐榮膺「金雞」、「百花」雙料皇後,而且在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女演員獎,這是大陸女演員首次榮獲國際大獎。

F. 民國上官明珠

上官雲珠(1920年3月2日-1968年11月23日),女,江蘇江陰長涇鎮人。原名韋均犖[luò],字超群,家中排行第五,小名亞弟,又名韋亞君。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中國影協會員,上海影協常務理事,上海市政協第一、二屆委員和第三、四屆常務委員。民國26年(1937年),全家為避戰亂而到上海,韋君犖最初在何氏照相館當開票員,民國29年(1940年)考入華光戲劇專科學校學習話劇,繼人新華影業公司演員訓練班學習,改用藝名上官雲珠(著名導演卜萬蒼為其取的藝名)。民國30年(1941年)開始演藝生涯,首演話劇《雷雨》(飾丫鬟四鳳)獲得成功,後進入電影行業,主演的代表作有《天堂春夢》《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麗人行》《希望在人間》《烏鴉與麻雀》《香飄萬里》《枯木逢春》《血碑》《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1952年在全國第一屆優秀電影評比中,《烏鴉與麻雀》獲金質獎,受到毛澤東和周恩來的親切接見。「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迫害,因不堪忍受折磨,於1968年11月23日凌晨3時跳樓自殺。

G. 雲上宮的婚紗照,一不小心把這些美好的想像都拍成電影成品了。這樣的婚紗照,你們喜歡嗎

昨天是電影表演藝術家上官雲珠(1920.3.2~1968.11.23)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上海電影家協會在網上發起「雲紀念」上官雲珠活動,不少影迷也在網上自發紀念上官雲珠百年誕辰。人們重溫上官雲珠的經典影片片段、劇照,她在《太太萬歲》里的那句經典台詞「我的身世太苦了,要是拍成電影誰看了都會哭的」,被看成她一生的真實寫照。
一個背影就有戲
上官雲珠,原名韋均犖,江蘇江陰人。她自幼喜歡京劇,18歲隨家遷居上海,為生計進何氏照相館任職,由此與影劇界人士接觸日頻,耳濡目染,對演戲萌發了濃厚的興趣。
上官雲珠1940年考入華光戲劇學校學習話劇,繼而加入新華影業公司演員訓練班學習。1941年,在藝華影業公司拍攝了她的處女作《玫瑰飄零》。接著,又參加了《國色天香》《淚灑相思地》《花月良宵》《鴛鴦淚》等當時非常流行的文藝片演出,開始在影壇上嶄露頭角。
上官雲珠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石川介紹,當時電影演員流行取藝名。著名導演卜萬蒼請她拍攝《王老虎搶親》時,覺得她原名不夠響亮,於是改名為上官雲珠。姓「上官」,因為當時有一個明星叫上官婉兒。
藝校學習經歷對上官雲珠的演藝生涯起到決定性作用,在這里她認識了很多影壇前輩,也結交了很多同輩。很多當時演藝界的名流、大牌導演都在這里任教,著名導演謝晉也在這所學校就讀,上官雲珠和他就是那時候認識的。
拍攝《舞台姐妹》時,大家討論誰來演商水花,謝晉一看劇本說,「這個就是上官雲珠。」不過,商水花並非影片主角,謝晉一度還擔心上官雲珠這樣的大明星看不上這種小角色。有一次,謝晉在上影廠碰到上官雲珠,有點不好意思地跟她講了這件事情。聽完謝晉對角色的口頭敘述,上官雲珠立刻說:「我接了。」當時她還沒有看過劇本。《舞台姐妹》中,上官雲珠只有短短幾場戲,卻成了電影史上的經典。
「我有一次問謝晉導演,怎麼評價上官雲珠的表演,他說,『上官演電影,鏡頭都不用給她正面,一個背影就能有戲。』」石川記得在《舞台姐妹》里,商水花一出場就是背對觀眾,靜靜地看著兩姐妹化妝,但從背影里,能感受到人物狀態。
秦怡也曾這樣評價上官雲珠的表演藝術,「她常常在一個眼神,一個轉身,一兩句話這種地方琢磨得很多,下的功夫很深。」
上官雲珠是中國電影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謝晉曾說,「她演了那麼多的電影,和蔡楚生、鄭君里、沈浮、黃佐臨、桑弧等中國現代最優秀的導演合作,這本身就是一種榮譽和機遇。」
黃宗江認為,「她(上官雲珠)最顯著的是有本色的美麗、艷麗、清麗,更有性格的多種變化,她演了少女、老嫗、淑女、盪婦、家庭婦女、革命女性……均能一一恰如其分。內外行多知,演員大體可分為本色演員與性格演員,能二者兼長的不多,女演員尤為難得稀有。」
從「姨太太專業戶」演到游擊隊員
為了不斷磨煉與提高自己的表演藝術水平,上官雲珠還經常出現在話劇舞台上,以擅演《雷雨》中的繁漪著稱。她在《風雪夜歸人》《紅旗歌》《日出》《上海屋檐下》《北京人》等劇中擔任過主要角色。她還在《曙光照耀著我們》《瑪麗娜的命運》《世界的心》《牛虻》等譯製片中擔任配音演員,她的詩歌朗誦,如《他在我們中間》等,也曾在群眾中產生過較大影響。
「她的表演除了靠天分外,也是在舞台上摸爬滾打出來的。」石川說。抗日戰爭勝利後,上官雲珠為中電二廠和文華影業公司拍片,在《天堂春夢》和《太太萬歲》中飾演重要角色,後進入昆侖影業公司為基本演員,這是她在人生和藝術道路上的一個轉折點。1947年,在影片《一江春水向東流》中飾演滿身珠光寶氣的「漢姦夫人」何文艷,演出了鄭君里導演所說的「三棱面」般立體的、活的性格,為業內人士認可,奠定了她在影壇的地位。
上官雲珠不滿足「姨太太專業戶」角色束縛,大膽突破自我、改變戲路,在《萬家燈火》中飾演傳統型的家庭主婦藍又蘭,通過細膩而又生活化的表演方式,把角色既善良賢淑又軟弱私立的矛盾性格有層次、有分寸地刻畫出來,使圈內外對她的演技刮目相看。
《麗人行》中她扮演一個深受凌辱的貧苦女工,准確地刻畫了在敵寇凌辱和夫權歧視雙重壓力下底層勞動婦女的悲慘凄苦。上官雲珠個子嬌小,和人們通常印象里女工「粗壯」的外型不符。第一次到《麗人行》片場的時候,她穿著裁剪精緻的旗袍,旗袍上帶有自己手工縫制的滾邊花紋,被人質疑,這樣的上官雲珠和「女工」形象差了十萬八千里。一氣之下,上官雲珠回去換了身衣服,重新出現在片場宣布,「你們說我演不了,我就演給你們看看」。事實證明,上官雲珠成功了。
在《希望在人間》中,她飾演教授妻子陶靜寰,一個書香門第的知識婦女,與抗日報國的丈夫同甘共苦,生死相依。這一年,她只有29歲,卻鮮活塑造了一個深明大義、忠誠賢良的中年知識婦女形象。
「上官雲珠身上有三個特點:第一,有天分;第二,不服輸;第三,肯吃苦。」石川介紹,最開始,上官雲珠拍攝《王老虎搶親》時遭遇了換角風波,不服氣,也促使她毅然決然走上演員這條路。很多老影人都對她這種性格印象深刻。張瑞芳曾這樣評價上官雲珠,「她看起來很秀氣,可她是很豪爽的,挺講義氣的,也是個強者,她的成就都是自己奮斗出來的。她體驗人生有自己獨特的地方,不同角色、各種人物都演得比較深刻。」
「她的外型和個性有很強的反差。聽影壇前輩說她的性格很剛烈,心直口快,看到什麼不平事就要說出來,而且說話速度比較快。」石川說。
1955年,上影廠拍攝《南島風雲》,講述1943年海南島抗日武裝某大隊撤離山區根據地的故事。當時,黃宗英向導演白沉推薦上官雲珠,「她的戲很好,好多年沒有角色」。上官雲珠盡管接受了主演的任務,但十幾歲就在上海生活,沒有見過游擊隊,跟著攝制組下了幾天生活,一直找不到感覺。白沉靈機一動,決定請當地部隊幫助「假戲真做」。有一天,他們模仿游擊隊在樹林里行軍,突然槍聲大作,甚至有手榴彈在樹林里爆炸,所有演員都嚇蒙了,上官雲珠也跟著大家一起跑。到了一棵大樹下,突然聽到有人說「今天的演習就到這里」,那一瞬間,她對人物的感覺就來了。
在《南島風雲》中,上官雲珠「成為」了一名英姿颯爽、老練果敢的女游擊隊員,把歷經千難萬險的革命女戰士符若華演繹得讓人信服,完全看不到她以往擅長的「千嬌百媚」。這是她在表演藝術上一次新的拓寬與突破。正是由於她忠於藝術,敢於挑戰,才可以從容地塑造性格迥異的各種人物形象。
上官雲珠的兒子韋然認為,「通過追尋母親的人生腳印,以及她的藝術探索之路,漸漸明白,她的成功,絕不是吹出來的氣球,而是拼盡性命刻苦追求才達到的高度。」
因為她在《烏鴉與麻雀》中的出色表演(飾演忍辱負重的華太太),1957年她獲得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個人一等獎。1962年,她獲得文化部評選的新中國影壇「二十二大明星」之一的榮譽。
上官雲珠曾任上海市政協第一、二屆委員和第三、四屆常務委員,上海電影家協會(時名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上海分會)常務理事。
在上海,可以找到她生活的足跡
2005年5月20日,上官雲珠銅像在其家鄉江蘇省江陰市長涇鎮落成揭幕。2007年11月9日,上官雲珠紀念館在其故居江陰市長涇鎮開館。當時,謝晉、秦怡、牛犇等上海影人都參加了這項活動。
200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1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活動中,上官雲珠被評為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電影演員」之一。
上官雲珠紀念碑於2001年3月10日在上海福壽園落成,如今,在上海的很多地方還可以找到她生活的足跡。
「上官雲珠最早隨家人租住在西成里40號,也就是現在的馬當路,之後住在長樂路236弄18號的慶福里。和程述堯結婚後,又搬到復興路147號,現在為柯靈故居紀念館,當時柯靈住2樓,上官雲珠住3樓。」石川有夜間散步的習慣,有一個降溫的夜晚,他經過了建國西路641號建安公寓,望著4樓黑漆漆的窗戶,那裡是上官雲珠最後的寓所。「想起上官雲珠,總是有些遺憾。她去世比較早,留下的資料很少,在上海電影博物館里,也未能給她專門做成一個展區。」石川說。
無法線下舉行紀念活動,也有影迷建議,能否為上官雲珠辦一個線上專題影展?今年也是湯曉丹誕辰110周年、白楊誕辰百年,許多上海影人都在今年迎來重要紀念日。為此,上海影協曾在去年商議為這些老影人舉辦線下影展,但受到疫情影響,只能暫時取消這些計劃。
石川介紹,按照知識產權保護50年的限定,上官雲珠的老電影膠片版權都已經進入公版,可以在影院放映,但這些老電影的數字播映權比較復雜,並不在一家單位手上。「線上影展涉及到版權問題無法解決。不過,在cctv6的網站上可以檢索這些老電影觀看。我們也在安排,等疫情結束後,下半年盡量為這些老影人在特定影院做紀念影展,滿足觀眾的觀影需求。」

H. 上官雲珠紀念館的紀念人物

上官雲珠(1920年3月2日-1968年11月23日),江蘇江陰長涇鎮人,女,名均犖,字超群,小名亞弟,又名韋亞君。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中國影協會員,上海影協常務理事,上海市政協第一、二屆委員和第三、四屆常務委員。在亂世風雲里苦苦掙扎著的上官雲珠,幾乎走遍上海灘大大小小的演出團體,即使沒有報酬也要參加演出。終於,她因在《一江春水向東流》《麗人行》《希望在人間》《萬家燈火》《烏鴉與麻雀》等經典名片中塑造了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而蜚聲影壇。
上官雲珠江蘇江陰人,上官雲珠原名韋均犖、韋亞君,1938年5月到上海,為生計所迫,進何氏照相館任職。1940年考取華光戲劇學校,首次在洪深的獨幕劇《米》中登台亮相。不久,又進入新華影業公司的演員訓練班。1941年,在藝華影業公司拍攝了她的處女作《玫瑰飄零》,從而走上銀幕。在主演由名導徐欣夫掌鏡的新片《王老虎搶親》時,著名導演卜萬蒼專門為她取了「上官雲珠」的藝名。抗戰勝利後,她為中電二廠和文華影業公司拍片,在《天堂春夢》中塑造了一個奢侈、兇狠的腐化女人,在《太太萬歲》中又塑造了一個放盪,驕騷的女子。1947年入昆侖影業公司。 這是她在人生和藝術道路上的一個轉折點。 在影片《一江春水向東流》中,飾演了滿身珠光寶氣的「漢姦夫人」何文艷;在《萬家燈火》中飾演了傳統型的賢淑主婦又蘭;在《希望在人間》中飾演了堅定沉著的教授夫人、婦科醫生陶靜寰;在《烏鴉與麻雀》中飾演了忍辱負重的華太太,她所精心創造的這些銀幕形象,人各有貌,性格鮮明,真切感人,受到輿論界的高度贊揚和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為表彰其在《烏鴉與麻雀》中的出色表演,1957年於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曾獲得個人一等獎。1995年獲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女演員獎,1994年獲寶鋼高雅藝術獎。 1955年,上影廠開拍《南島風雲》。讓上官雲珠這樣的演員去扮演英姿颯爽、老練果敢的革命英雄形象,白沉導演力排眾議,上官雲珠不負眾望,一改在銀幕上似乎早已定型了的「交際花」、「闊太太」形象,把一個歷經千難萬險的女人公演繹得讓人信服,精湛演技讓那些一向歧視並帶有偏見的人也不得不折服。在五六十年代,她參加了一系列影片的拍攝,其中以《枯木逢春》中的冬哥媽、《早春二月》中的寡婦文嫂、《舞台姐妹》中的商水花最負盛名,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天我休息》中的兒科大夫,戲雖不多,卻依然光彩照人。在一些譯製片中,如《曙光照耀著我們》、《瑪麗娜的命運》、《世界的心》、《牛虻》等,擔任過配音演員,她的詩歌朗誦,如《他在我們中間》等,也曾在群眾中產生過較大的影響。 1937年,其全家為了避戰亂而到上海。韋君犖最初在何氏照相館當開票員。民國29年(1940年)考入華光戲劇學校習話劇,繼人新華影業公司演員訓練班學習,改用藝名上官雲珠(當時的著名導演卜萬蒼為其取的藝名)。1941年開始演藝生涯,首演話劇《雷雨》(飾丫鬟四鳳)獲得成功,後進入電影行業,主演的代表作有《天堂春夢》、《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麗人行》、《希望在人間》、《烏鴉與麻雀》、《香飄萬里》、《枯木逢春》、《血碑》、《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1952年,在全國第一屆優秀電影評比中,《烏鴉與麻雀》獲金質獎,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的親切接見。「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迫害,因不堪忍受折磨於1968年11月23日凌晨3時跳樓自殺。 上官雲珠父親韋亞樵,母親金氏。韋均葷1936年輟學與當地富家二少爺張大炎(其兄張大烈)結婚,生一子張其堅。陳復官著有長篇紀實文學《上官雲珠》。曾於長涇工作過五年半的西歧先生於2014年推出了《哀愁如一江春水——一代影星上官雲珠》。

I. 像《馬路天使》一樣好看民國時期的電影嗎

1、《松花江上》金山與張瑞芳正處在熱戀之中的一部「私報於公」的作品,也是兩個人唯一一次的銀幕合作。
2、《漁光曲》第一部獲得國際電影節榮譽大獎的中國早期電影,最為突出的亮點是那首由蔡楚生作詞、任光作曲的哀婉綿長、旋律優美的主題曲。
3、《壯志凌雲》金焰、田方、王人美主演,最動人的是銀幕之外的於藍通過觀看這部電影而悄悄喜愛上銀幕上的田方,而當時享有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帝」之稱的金焰,通過這部電影,與「美牙美人」王人美一見鍾情,喜結秦晉之好。
4、《八千里路雲和月》白楊和陶金的「銀幕搭檔」的開門之作。
5、《家》、《春》著名大文豪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2,可惜缺少之3的《秋》與之相配套,想當年,大陸的上海和香港都曾經拍攝過這部名聞遐邇的代表作品。
6、《馬路天使》幾乎家喻戶曉的一部由明星組合的佳作,趙丹與周璇個人情感的最佳「激情交叉點」。
7、《南國之春》在影圈有「南國乳燕」之稱的陳燕燕的早期默片。
8、《青年進行曲》大劇作家田漢的憂國憂民的應時之作。
9、《太太萬歲》張愛玲的「小資情調」代表作,賣點不是女主角的「太太」,而是喧賓奪主的大有「觀眾緣」的上官雲珠。

10、《桃李劫》袁牧之和陳波兒的珠聯璧合。
11、《啼笑因緣》「言情大聖」張恨水加上「電影皇後」胡蝶,精心演繹一出民國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喜劇。胡蝶一人飾兩角,對當時的觀眾來說是倍感好奇。
12、《萬眾一心》民族電影加抗戰題材的雙相結合。
13、《西廂記》「銀幕慈母」林楚楚的古裝扮相,中國最早把王實甫的古典名著改編拍成的電影。
14、《塞上風雲》當時話劇界的明星,如陳天國、舒綉文和黎莉莉等聯合主演的一部少數民族題材的應景之作。
15、《夜半歌聲》1937年拍攝、被譽為早期電影名片的號稱「中國第一部恐怖片」。
16、《游擊進行曲》《青年進行曲》的姊妹篇。
17、《大路》一部男性電影,充滿陽剛之氣,金焰的代表作,聶耳的(開路先鋒),陳燕燕、黎莉莉的花枝點綴。
18、《鐵扇公主》中國動畫片鼻祖「萬氏兄弟」的第一部動畫長片。
19、《摩登女性》著名影星歐陽莎菲的個人電影代表作,一部維護女權的新潮電影。
20、《清宮秘史》周璇與舒適主演。當年宏大的電影巨制,後來被毛澤東主席點名批判、並與劉少奇主席「關於愛國主義還是賣國主義?」的千古奇冤相牽連、還由此氣死該片的導演朱石麟。
21、《漁家女》「金嗓子」周璇與「袖珍小生」顧也魯聯合演繹出一出富家少爺愛上可愛清純的漁家姑娘的愛情故事。著名的歌曲(瘋狂的世界)便是源於此片。
22、《脂粉市場》又一部由「電影皇後」胡蝶主演的電影。

23、《不了情》張愛玲的言情故事,劉瓊、陳燕燕的男女情事,當年大上海典型的「小資情調」,劇情纏綿悱測,堪稱文藝類型片的代表作品。後來,還又發展到香港的同類片名和不同內容的一種無限延續。
24、《長相思》周璇和舒適的又一部時裝電影,著名歌曲《夜上海》就出自此片。
25、《船家女》「標准美人」徐來和當年的當紅小生高占非主演。
26、《慈母曲》顧名思義,「銀幕慈母」林楚楚的電影代表作。
27、《惡鄰》一部題材狹小的無聲電影小品。
28、《兒子英雄》沒有任何名氣,但很有廣泛的社會意義。
29、《二百五小傳》田漢編劇,另名《梨園英烈》,把傳統的故事和戲曲演員的悲歡離合結合一起,增強故事的戲劇性。
30、《風雨江南》另名《結親》,用諷刺的手法表現一幕「結親」的鬧劇,後來的《抓壯丁》的風格與之有異曲同工之效。著名小生馮喆一掃「英俊小生」的模樣,扮演了一個迂腐的老地主,令人叫絕。
31、《風雲兒女》該片的出名,主要來自於片中結尾處的《義勇軍進行曲》,也就是後來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令人浩氣回腸的國歌。
32、《腐蝕》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此片並非列入中國早期影片當中,因為它是在1950年由上海的文華公司拍攝的。電影是根據著名作家茅盾的長篇小說改編,電影較好的體現了小說中主題的精髓。
33、《孤城烈女》陳燕燕的形象一反常態,所以,「四大名旦」的頭銜當之無愧。

34、《關不住的春光》趙丹、徐韜、王為一作為「新疆難友」加多年知己好友,在銀幕前後唯一一次的友情合作。女主角是與金焰離婚之後的王人美。
35、《秋海棠》秦瘦鷗的小說,馬徐維邦的導演,李麗華的主演,一出舊中國戲曲演員催人淚下的愛情絕唱。
36、《紅樓夢》曹雪芹的傳世名著,在百年來的影壇上不知演繹了多少回。此番由當年的「四大名旦」之一的袁美雲反串「公子哥」賈寶玉,周璇扮演林黛玉,王丹鳳扮演薛寶釵,清一色的漂亮女明星,令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37、《聯華交響曲》由幾部短片共同組成,貼近現實的寫實作品。
38、《還鄉日記》張駿祥與白楊短暫戀情的銀幕合作,另一部是張駿祥導演、白楊與金焰主演的《乘龍快婿》。
39、《混江龍李俊》早期的武打功夫片,取材於「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滸傳》章節。
40、《浪淘沙》吳永剛的「另類」導演作品,是中國影壇最早的探索影片,全片僅有2個人物,金焰和章志直把「逃犯」和「警長」這兩個劇中人的鮮明性格,表演得很有層次。
41、《戀愛之道》馮喆和舒綉文繼《裙帶風》的再次銀幕合作。此片在香港上映時引起廣泛影響。
42、《明末遺恨》著名小生梅熹和「四大名旦」之一顧蘭君的古裝演出,該電影是在當時話劇演出轟動後開拍此片。
43、《母與子》盧碧雲與張伐的主演,家庭生活和夫妻、母子親情表露得真切感人。
44、《女兒經》女兒家的私事、煩惱事,這類題材在今後多年常演不衰。
45、《前台與後台》著名電影大師費穆的「實驗性」電影作品。
46、《青春之歌》與1959年北影廠的建國十周年的獻禮片同名但內容卻與之截然不同。前者是又名《青春頌》的充滿「小資情調」的文藝生活片,而後者則是革命題材的典範傑作。
47、《人民的巨掌》「左翼」昆侖公司在解放之時的順應新形勢的過眼雲煙之作。
48、《桃花泣血記》「電影皇帝」金焰與一代「無冕影後」阮玲玉的美麗與哀愁。
49、《天倫》傳統的故事,傳統的情節,傳統的題材。
50、《體育皇後》黎莉莉的健美與風韻,早期明星的造星聲勢。

51、《天明》不錯的題材,陌生的電影,深邃的立意,卻距離太遙遠。
52、《天堂春夢》路明、石羽、藍馬、上官雲珠,四大影星,他/她們都是當時紅透半邊天的影星,該片也在中國影壇上享有一定的聲譽。
53、《武則天》同類題材在不同年代反復上演,百演不厭,這是當年「四大名旦」之一的「顧蘭君版」的大型宮庭巨制。
54、《希望在人間》上官雲珠和藍馬繼《天堂春夢》、《萬家燈火》後再度聯手,由銀幕上的「夫妻」演變成真實生活中短暫的「情人」。
55、《相思債》一部模仿好萊塢的充滿懸念的文藝類型片,在同時期不多見,很好看,戲中的插曲也很有味道。
56、《如此繁華》如此酸甜苦辣,如此悲喜交加。
57、《都市風光》看盡大人物和小人物的前前後後,里里外外。
58、《少奶奶的扇子》根據外國作家王爾德的著名小說改編,此劇曾多次被中國影人搬上銀幕,這部影片是由「四大名旦」之一的袁美雲和英俊小生梅熹主演。
59、《生死恨》著名京劇表演大師梅蘭芳主演的中國第一部人工上彩的京劇戲曲藝術片。
60、《新舊上海》狹義上的「新」與「舊」之間的老上海之比。舒綉文主演。
61、《新女性》一代影星艾霞自殺後復活於銀幕,阮玲玉精心傾情的電影代表作。

62、《野玫瑰》王人美的美麗與粗野,金焰的率真與純情,兩個鼎盛時期的紅粉佳人和英俊小生的「最佳銀幕伴侶」與「最佳生活愛人」的影壇結晶。
63、《雪中孤雛》一部煽情的悲情故事。
64、《壓歲錢》並非兒童題材,而是成人的事情。
65、《遙遠的愛》秦怡和趙丹扮演的一對志不同、道不合的掛名夫妻,明星效應是這部影片的突出光彩。
66、《夜店》該片來自於俄國大作家高爾基的小說《在底層》,眾明星捧場。
67、《一串珍珠》觀看默片時期的無聲形體,好似恍然隔世之感。
68、《銀漢雙星》又一部張恨水的「才子佳人」、「鴛鴦蝴蝶」,金焰是演出此片的「情場高手」。
69、《表》類似《三毛流浪記》,舊社會兒童的悲慘遭遇。
70、《姊妹花》「電影皇後」胡蝶聞名海內外的佳作,她一人扮演大寶、小寶兩個貧富懸殊的姊妹,面貌相同性格各異,只可惜該片的姊妹片《再生花》現在不復存在。
71、《小城之春》1948年開拍,距離50年之後神奇地被世界權威電影機構評為中國唯一一部的世界十大經典名片。影片給人最大的感受是那濃濃的揮抹不去的鄉思情愁。
72、《萬家燈火》上官雲珠和藍馬繼《天堂春夢》、《希望在人間》後再度銀幕結緣。
73、《一江春水向東流》距今為止,上座率最高、放映周期最長、觀眾觀看人數最多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電影佳作。
74、《十字街頭》含淚的喜劇,帶笑的悲楚,冷酷的現實,還有白楊和趙丹的風華正茂。
75、《三毛流浪記》雅俗共賞、老少皆益的兒童經典形象和兒童經典故事,同類題材時隔多年至今無可與之比肩。
76、《烏鴉與麻雀》看完此片,你才會懂得什麼叫做「中國早期電影的典範」。
77、《神女》全片僅有三個人物出場,兩段連貫的情節發展,一個形象鮮明的偉大女性—那就是阮玲玉。
77、《麗人行》上官雲珠的轉型,黃宗英的成熟演技,還有曾經風靡影壇「沙莉年」的沙莉,三個女性一台好戲。
78、《春蠶》大文豪茅盾早期的小說搬上同樣是早期的中國銀幕。
79 《孤島天堂》電影大師蔡楚生的代表作,黎莉莉的風情萬種,在銀幕上盡現。
80、《勞工之愛情》又名《擲果緣》,最早銀幕上的工人階級、勞動人民的談情說愛,只可惜是默默無聞的默片。
81、《情海重吻》比《勞工之愛情》進一步,但美中不足的仍是難聽明白。
82、《方珍珠》老舍的原著,陶金的「破風箏」,戲曲演員的一出愛與悲。
83、《狼山喋血記》電影大師費穆的「實驗作品」,比這出寓言故事更為稱奇的是銀幕之外的驚天秘密。
84、《寧武關》戲曲的原汁原味,與中國第一部電影的問世之作《定軍山》一脈相承。
85、《憶江南》田漢的名劇,周璇和馮喆的主演,其中,馮喆的英俊瀟灑,周璇的一人分飾兩角,都顯示出大明星的風采和無法抵擋的超人魅力。
86、《三個摩登女性》阮玲玉、陳燕燕、黎灼灼和金焰,三女一男組合成一幅三十年代青年男女的「浮世繪」。
87、《蝴蝶夫人》模仿外國名劇,迎合流行潮流,不是正宗,但很有味道。
88、《春殘夢斷》大明星劉瓊和李麗華的文藝片典範。
89、《母親》范雪朋、顧蘭君等明星都演過同名的「母親」,此次由秦怡主演的母親,別有一番感覺,因為當時才二十幾歲在影片中要將母親從24歲一直演到74歲,是錘煉一個傑出演員最佳的良機。
90、《青青河邊草》大明星王丹鳳和嚴俊再次演繹中國版的《魂斷藍橋》,故事情節感人至深,結局把原片的悲劇收場,改為更符合中國百姓容易接受的「大團圓」。

91、《夜來風雨聲》王丹鳳與另一小生的愛情悲情,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不知讓多少觀眾留下同情的淚水。
92、《新漁光曲》著名的《漁光曲》之後,再並非「狗尾續貂」的成功演繹。
93、《西廂記》這回是周璇的紅娘,慕容婉兒飾崔鶯鶯,白雲演張生,片中的《花好月圓》由周璇演唱,好聽又流行。
94、《失去的愛情》秦怡與金焰結合後唯一一次的銀幕合作,電影中兩人演的是悲劇,而現實生活中兩人卻是新婚的喜劇開篇。
95、《幸福狂想曲》趙丹與黃宗英銀幕上的首演伴侶,而銀幕下的兩人也由此片喜結良緣。
96、《假鳳虛凰》石揮與李麗華的諷刺喜劇,由此還引發出當年上海界理發行業的集體大罷工。
97、《裙帶風》馮喆與舒綉文的時事諷刺劇,話劇先紅,電影後續。
98、《龍鳳花燭》英俊小生馮喆一人扮演兩兄弟,與小鳥依人的陳燕燕兩情相依。
99、《鸞鳳怨》青年男女的恩怨情天,愛恨情愁。王丹鳳與馮喆一對「金童玉女」的最佳銀幕搭檔,到了16年之後又在銀幕上聯合演出了另一出「才子佳人」的《桃花扇》。
100、《共赴國難》第一部以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為內容的故事片,它讓電影吶喊出民族革命的呼聲,點燃起大眾抗日救亡的火焰,當時的觀眾贊譽它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閱讀全文

與天堂春夢一九四七年民國老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秋楠是哪個電影 瀏覽:781
電影小王子在線觀看 瀏覽:862
上海2017白玉蘭電影節 瀏覽:780
怎麼把電影拷到ipad 瀏覽:900
看電影一般用什麼軟體訂票 瀏覽:521
河南農村微電影 瀏覽:733
微信轉發的最新電影鏈接 瀏覽:406
青山眾圓廣場電影院12號電影 瀏覽:510
冬瓜影視怎麼看小電影 瀏覽:925
武士刀電影全集 瀏覽:947
頭條發表電影要審核多長時間 瀏覽:28
電影消失的你到底什麼意思 瀏覽:295
哪些恐怖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瀏覽:753
9377手游官網電影網站 瀏覽:326
微電影金華站 瀏覽:769
電影色卡如何使用 瀏覽:989
石家莊榮盛廣場有電影院嗎 瀏覽:737
大紅包搶先版電影天堂 瀏覽:45
大上海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 瀏覽:376
亞洲高清電影天堂網 瀏覽: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