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電影好似家人神馬

電影好似家人神馬

發布時間:2022-09-03 02:05:54

1. 在張國榮的心中,他究竟有沒有喜歡過梅艷芳

張國榮和梅艷芳,是一種兄妹之情吧。梅艷芳曾一度陷入感情泥沼中無法自拔,是張國榮陪在身邊,悉心照料。最了解梅艷芳的人,莫過於張國榮。哥哥曾這樣描述梅艷芳的性格:「阿梅雙重性格,靜如處子,動若脫兔。大家玩起來很快樂,此外,她很有藝術天分。」

哥哥也曾經坦言:「我整天和梅艷芳在一起,梅艷芳很怕黑,我們好像兄妹一樣,我會讓她覺得是在自己房間。有時我會訂兩間可以打通的房間,打開房門,便可照顧對方。因為有一次,我陪梅艷芳去紐約演出,夜晚突然有個人闖入她房間,差點嚇死。」

張國榮

2. 親人骨灰可製成「生命晶石」隨身佩戴,你能接受嗎

隨著我們年齡的不斷增長,身邊的許多長輩們的也慢慢進入了古稀之年,耄耋之年。生命慢慢的也在接近尾聲了。親人的離世,對於我們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悲痛。因此很多人在親人離世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任然不能夠釋懷,活在過去的影子里。所以,我認為將親人的骨灰製成「生命晶石」隨身佩戴並沒有什麼不可以接受,反而應當要給予我們的理解。

當然,這也只是我個人的觀點。不過,我之所以覺得可以接受,是因為我覺得這只是一種精神的寄託的物品。這個「生命晶石」本身並沒有離開物品這一特定的性質。因此,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同一張桌子,一個板凳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區別。也許那些不能接受這一事件的人會認為我是一個所謂的「膽大」的人吧。因為,在當今的社會上,仍有不少的人相信鬼神之說。即便有些人嘴裡說著不相信,但半夜裡要是獨自在家或者是看見有個黑影子閃過心裡還是會犯怵吧。人死後變成鬼魂這一說法從我們小時候便一直都是口口相傳,雖然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漸漸知道事實並不是這樣的,但這個想法卻已在我們的心裡根深蒂固了。「無不害人之鬼」,這也是民間流傳的一種說法,再加上書本,電影等傳播媒介對於鬼魂的描述總是面目猙獰,陰森,吃小孩等等。因此,人們對於鬼魂本身就是懼怕的。

因此,親人的骨灰在那些並非親人的眼裡就變得可怕了,可能有些人就把它當成了不詳的象徵,因而感到害怕。不過,時代的發展,已經讓我們慢慢的打破了對鬼魂的理解,「生命晶石」只是物品,這世間又哪裡有真正的鬼魂呢,不過也是自己嚇自己罷了。

3. 張國榮,自殺前的最後一年,一月,一天,都做了些什麼

不到萬不得已,不是心冷絕望,我想,每一個人都應該不會輕易自殺。

尤其是像張國榮這樣優秀的人。

自殺前,張國榮已經聲名日隆,可以「呼風喚雨」,而且影響力遍及海內外。是要名有名,要錢有錢,要愛有愛,可以說是想要什麼,基本上都能有什麼了。

為什麼,卻在人生最好、最得意的時候——

還是毅然決然,選擇了自殺呢?

張國榮,自殺前的最後一年,一月,一天,都做了些什麼,又到底發生了些什麼?

或者,又 是什麼,成了壓倒他精神的最後一根稻草?

2002年,張國榮46歲。

這一年,是張國榮生前最後一年。第二年,他就永遠離開了我們。

2月份,張國榮參加了2個活動。一個是在香港中文大學演講,一個是接受《亞洲流行音樂》雜志訪談。

2月22日,張國榮在香港中文大學 新亞人文館 , 由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香港文學研究中心,合辦的」文學與影像比讀「講座上,做了一次演講。

題目是——《如何演繹小說中的人物——以李碧華作品為例》。

他說: 「 我跟李碧華是好朋友,主演過幾部碧華的作品,都是好戲! 」

張國榮面對港中大的學生們,很驕傲地說起他在李碧華小說改編的 《胭脂扣》中,如何演活了十二少這個「色鬼」的角色。

碧華為我的魅力所打動,於是特別為我增寫戲份,而導演關錦鵬也把我的拍攝期增至二十多天。」

張國榮侃侃而談,充滿傲嬌。

我是一個有魅力的演員 ,對一個作者而言,或從商業的角度而言, 我對觀眾有著一定的吸引力跟叫座力。」

所以,張國榮說,這正是市場的基本需求。

張國榮說完《胭脂扣》,接著又說起《霸王別姬》。電影一樣,也是由李碧華的小說改編。

談到劇中他演的蝶衣愛上張豐毅演的師哥(霸王),同樣面對「同性戀」,張國榮開始「笑話」張豐毅,說他放不開。

「張豐毅在同性戀演繹的表達上,他也很避忌。例如電影有一場摟腰戲,張豐毅抱著我的腰時,卻緊張得全身在發抖!」

而他張國榮,卻早已做了心理建設。 所以,完全把自己放開了。

「我以為一個演員應該義無反顧,為自己所飾演的角色創造生命,如此演員方可穿梭於不同的生命,亦讓角色真實而鮮明地活起來。」

當張國榮在台上講到程蝶衣的自殺,剖析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願自己——「 顛倒眾生的偶像年華老去,不能接受。」

所以,寧願在最美的時候,與世別離。這樣,人們就會永遠記住她的「美」。

台下的李碧華,聽後,怵然一驚。

一年後,聽聞張國榮一躍而死。44歲的李碧華就突然想起這次演講, 三月前,病發前,張國榮最燦爛、最迷人的日子。

悲痛到難以自抑的李碧華,提起筆來刷刷刷寫下悼詞——

「 經過四十多年的艱苦,亦算漫漫長路。把一切變成'往事',只用了一星期,甚或一秒。

人生風霜雨雪,少年子弟江湖老,紅粉佳人白了頭——

你堅決'不許人間見白頭',於是以後人人都老了丑了,心中你永遠是個萬人迷,傳奇中只有凄厲媚艷與深情,沒有歲月痕跡。

2月28日,亞洲的《POP ASIA》(亞洲流行音樂)雜志,對張國榮進行專訪,題目為《張國榮—亞洲的驕傲》。

2002年3月,距離張國榮自殺,剩僅僅一年時間。

3月2日,《明報》周刊第1738期,登出了采訪張國榮的文章。

采訪張國榮的林超榮,在圈裡被稱為「超人」。是主持人也是電影人,當時在《明報》周刊做專欄作家。

張國榮說——

「這回我們不談唱歌了,我做導演的片子快開拍了。我拍了七十多部電影,怎會不懂得做導演?」

只是即將開拍的電影,投資商出了點問題,電影擱淺了,再找投資商讓他心累。

林超榮就反問他:「為何不自己投資?」

張國榮卻說:「 不可以這樣的,意義不同的,我要有真心賞識我導演才華的投資者 。」

但這部電影,實際上還沒有名字。不過,演員已經定了1個,就是沈殿霞。張國榮開心地說——

「肥肥不再是演開心果,我要把她改頭換臉,不演喜劇人物。在這部戲里邊她是個悲劇人物,我相信她一定演得來, 人,誰沒有傷心事?」

但卻有一件讓張國榮耿耿於懷的事,那就是此前在尋找投資商的過程中,香港某投資者跟他坐下來談的時候,給他的感覺是——

「不外是一盤生意罷了。」

而張國榮,卻覺得自己不是在談一盤生意,而是要拍一部好片子。

「我張國榮為香港歌影壇貢獻了那麼多,得過那麼多的榮譽,為港爭光,為什麼他們不支持我一下?」

張國榮一連地和林超榮說著他心裡的小遺憾。

林浩榮很好奇,張國榮為什麼突然就想起要當導演,拍電影了呢?

張國榮毫不遮掩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我之所以這么迷戀當導演,就是演員只下過是一隻棋子,而導演卻可以控制一切。

過了一會,他看林超榮,沒有接他的話茬,便又繼續說道——

「我是有野心的,我最大的心願不是拿最佳導演獎,而是拿最佳影片獎, 因為那表示我令到team work完美,而不只是一個人好。」

張國榮曾經和朋友說過,作為演員,幕前的藝術生命是有年齡限制的,幕後便沒有了。

「人年紀大了,在銀幕上不再好看了,那又何必現世?」

旁邊的攝影師突然插了句話,問張國榮——

「哥哥,你現在那麼有錢,應是人到無求了。」

張國榮盯著他看了一分鍾,幽幽地說:「 不,人不會無求的。人要講有沒有志氣、有沒有人格,那不是金錢可以加分的,哀莫大於人格破產。

可惜,最終這部電影也沒拍出來。

不知道是張國榮的電影理想,太過「曲高和寡」,還是他等不及,灰了心,走得太急了。

讓我們很遺憾,沒有看到一部真正由張國榮導演的電影。 就像他很佩服的姜文一樣,自導自演,呼風喚雨,掌控世界。

2002年3月28日,張國榮主演的電影《異度空間》上映。

這是張國榮生前最後一部電影,有人曾經認為正是這部電影,讓張國榮身患抑鬱症,受到強刺激,從而導致他第二年的自殺。

其實不然,抑鬱症,張國榮早已有之,不能賴這部電影。

在這部片中,張國榮演一個心理醫生, 恰是治療抑鬱症患者的「福星」。

但, 張國榮演得太瘋魔了,他的表演讓人顫抖。他的眼睛從頭到尾都注視著一個東西,目光從開頭的炯炯到片尾的暗淡昏黃。

讓人不寒而慄。

「人有的時候很脆弱,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日積月累就會形成心結。卻又無法向人訴說,更難以找到可以訴說的人。」

在劇中,張國榮扮演的心理醫生治好了患抑鬱症的女病人(林嘉欣飾演),可是,自己卻得了抑鬱症。

就是所謂不信鬼,卻遇到了鬼。

不知是那女孩的病,傳染給了他,還是他被那女孩的病給影響了,並且還被吞噬。總之,她好了,他卻患病了。

而張國榮,最後還憑這部電影,獲得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之後,認識張國榮的人,都說張國榮變了,情緒非常低落。隨後,張國榮因為身體原因,辭演電影《美麗上海》,甚至幾乎銷聲匿跡於公開場合。

而實際上,這部電影深度揭秘了每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不可避免,或多或少會有的心理疾病。

即所謂「心病」。

電影將「心病」同現實 社會 中的 情感 困境、性格裂變結合起來,對人在巨大的生存壓力下所產生的心理疾病、被壓抑的潛在慾望進行解碼。

電影關注了兩種心理病症問題—— 延續至成年的童年陰影、難愈的 情感 創傷。

恰恰就是張國榮生前所面臨的「困境」。

反過來,也可以說,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張國榮在電影里淋漓盡致地把童年陰影, 情感 創傷都發泄了出來,卻不料——

不僅沒有消解這些痛苦,反被這些痛苦活活吞噬。

同樣,還是在這3月28日,39歲的梅艷芳,在香港紅磡 舉行「極夢幻演唱會」,紀念自己入行20年

4月6日那晚,張國榮作為特邀嘉賓,登台與梅艷芳,合唱《芳華絕代》。

「唯獨是 天姿國色 不可一世 顛倒眾生 吹灰不費……」

兩位巨星在台上揮灑自如,大跳貼身舞。張國榮轉身半跪在梅艷芳面前,拖著她的手,然後摸向她的臀部。梅艷芳亦伸手摸向張國榮的大腿。

張國榮背對著梅艷芳,用手托著她的下胸,看得台下觀眾嘩聲四起。

梅艷芳以「唯一的好朋友」介紹張國榮。

張國榮卻笑話她:「你好朋友有好多。」

梅艷芳立即糾正說: 「哥哥是我一個好似家人的朋友。」

接著,兩人又合唱一首《緣分》,當哥哥返回後台,欲罷不能的歌迷大叫「安哥」,梅艷芳開口道——

「不好啦,其實哥哥今晚不舒服,你們是來看梅艷芳演唱會嘛!」

其實,這一年梅艷芳已經查出宮頸癌,但她依然堅持舉辦了這場「極夢幻」演唱會。唱到最後,梅艷芳說——

「朋友問我演唱會怎麼沒有特殊嘉賓,我當然要留到最後一場啦!我生命中唯一的好朋友來了。」

這一晚,成為張國榮生前最後一次公開登台演唱。隨後,張國榮還發揮自己的導演才能,自編自導,為梅艷芳製作MTV《芳華絕代》。

想當年,梅艷芳還沒紅,但張國榮主動邀請梅艷芳到自己的演唱會上做嘉賓。

在不久的將來,她也會有自己的演唱會。我覺得應該有個機會讓她看看觀眾反應,對一個歌手來說,是一顆定心丸 。」

2002年5月,張國榮和莫文蔚,齊齊出席「護苗先鋒」成立典禮。

將通過每月定期捐款50元港幣或以上的形式,支持護苗基金長期的發展工作。第二年3月,基金會在石硤尾興建的「護苗中心」落成。

而張國榮已經故去。

張國榮生前一直熱心公益和慈善事業。

他還和身邊好友說,不要買生日禮物給他,全部折成現金,結果籌得近100萬港幣捐給了「護苗基金」。

6月,護苗基金舉辦《我要高飛》電影籌款晚會,本來只是邀請張國榮出席。結果,張國榮知道是為護苗籌款後,又自掏腰包買下一批門票。

2002年7月,張國榮與黃耀明合作,出了他生前的最後一張音樂專輯《Cross Over》。他最後一首作曲的作品《這么遠,那麼近》,就屬於這張專輯。

這是 一張有6首歌的EP,張國榮興奮地對記者說——

「很多DJ喜歡我們的合唱。於是我們就開始合作。黃耀明和我都是很認真地做音樂,並且都做了10多年。

我們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的合作引出了討論。我們要做特別一點的東西。我想做出自己的風格。」

可惜,只合作了一張專輯,張國榮便撒手人寰。

2002年9月12日,46歲的張國榮度過了最後一個生日。

沒有像以前那樣大操大辦,也許是因為朋友們都覺得以後還有時間。以往,張國榮生日會分別在酒店及酒家舉行,以方便賓客及打台灣麻雀。

而這次,張國榮生日會改在家中,而且不設麻雀耍樂。所以,生日聚會上,除了「好朋友」唐鶴德和助手Kenneth外,還請來了一眾圈中好友。

包括:施南生,陳潔靈,莫文蔚,上山詩鈉、陳自強、陳冠希,以及他老爹陳澤民等人,都來到張國榮在加多利山的寓所為他慶生。

不過,來自世界各地的歌迷們,對張國榮的熱愛,並沒有淡下來。

他們採用過各種方式慶祝偶像生日——武漢榮迷在漢江路巨型大熒幕,為張國榮送上46歲生日祝福。上海榮迷自行舉辦912生日會,並有模仿偶像比賽。

日本榮迷,在香港《明報》買了一個廣告位,祝賀哥哥生日快樂。

哥哥開心地說:「我衷心多謝對我支持了很多年的歌迷與傳媒,大家對我真的好好。」

說到生日願望,張國榮說——

「希望大家都身體 健康 ,香港經濟轉好啦, 最好能夠杜絕翻版,而 娛樂 事業可以更加彭勃。我個人願望?都系身體 健康 最緊要。

當大家都好關心張國榮的胃酸倒流病情進展如何時,哥哥說——

「比之前已好好多,但未算進度理想,尤其講得多就會聲沙,所以依然要休息,我最近亦推了很多部戲,無辦法,重未可以復工。」

過完生日,身體已經不太好的張國榮,又遇到了一件糟心事。

2002年11月,演藝界發生「陳寶蓮遺體偷拍事件」和「劉嘉玲裸照事件(東周刊事件)」。

11月3日下午,500多名香港影藝界人士舉行抗議集會,抗議香港《東周刊》刊登女星被虐裸照事件,劉嘉玲上台發言作出聲討。

張國榮也在遊行隊伍中,舉牌抗議。

時間很快進入2003年,誰也不知道,留給張國榮的時間已經不多。

2003年3月,張國榮生前最後一月。

3月8日,百事音樂家族慈善演唱會在香港紅館舉行。張國榮作為特邀嘉賓參與了演出前的啟動儀式,成為他最後一次出席的公開活動。

而陪同張國榮一同前往的,正是多年來一直真心陪在他身邊的唐鶴德。這也成為兩人最後一次公開露面。

21年前的1982年12月9日,彼時還未發達的張國榮,被命運巧意安排,與唐鶴德在麗晶酒店邂逅。

當時,張國榮窮得都沒錢交房租,唐鶴德二胡不說就借給張國榮自己幾個月工資給他。

多年後,張國榮說——

「這件事換了我走紅之後再發生,我肯定不會這么珍惜。」

1996年12月,張國榮在紅館舉行24場《跨越九七演唱會》,在台上以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贈給唐鶴德。

「我不管人家在批評、議論什麼,總言之,今天的我,只為自己興趣、喜歡地去干。」

並說——

「那是我至愛的人」。

4月1日,張國榮生前的最後一天。

前一天夜裡,張國榮還在和親友打麻將,罵著港府辦事不力。

4月1日上午11點,張國榮如常出門。 出門前,還跟唐鶴德約好晚上一起去打羽毛球。

張國榮從位於加多利山的住所出門, 中午與設計師好友莫華炳,約好在銅鑼灣一起吃飯。見面後,兩人一邊吃飯,一起聊了3個多小時。

張國榮顯得有些緊張,手有點發抖,但是胃口還好,吃了義大利粉。

吃飯時,張國榮對莫華炳說,他那天早上覺得很辛苦,只想開快車,最好就這樣撞車便算了。

莫華炳趕緊安慰哥哥,讓他不要說這些話。

之後,張國榮又向莫華炳要了身份證號碼,其實在半年之前就已經要過一次,當天是要確認一下。

據說,他在遺囑當中留了一份小禮物給他,此事件曝光後,不得不讓人懷疑,自殺難道早有準備?

當時非典肆虐,張國榮帶著口罩,看到附近有人咳嗽,還提醒莫華炳要小心。

張國榮談了很多如何去應對抑鬱症的辦法,張國榮提出,他想去四川吸靈氣,但莫華炳提議還是去美國看醫生。

張國榮問:「如果要是病得無葯可醫的話該怎麼辦?」

莫華炳回答:「那就吃安眠葯吧,如果要是過量了還可以救得回來」。

但張國榮卻說——

「想死的最好方法是跳樓。」

聽到哥哥這樣說,莫華炳連忙搖頭,開玩笑說——

「我和你都這樣貪靚,怎麼能這樣做,就像雞蛋落在地上,萬一一不小心壓到別人……

令莫華炳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當時以為的一句玩笑話,幾小時後張國榮真的選擇了這種方式。

午餐結束後,張國榮還特意開車,送莫華炳一直回到家。隨後,張國榮去了中環文華東方酒店24樓的私人健身會所。

此時,是下午4點左右。

據酒店工作人員回憶,在健身期間張國榮的心情似乎十分惡劣。 他曾走到露台狂煲電話,樣子顯得很煩惱。

然後,又叫了杯飲品,然後坐到靠露台的位置,眼睛凝望著維多利亞港。

下午5點左右,張國榮接到經紀人陳淑芬的電話,相約下午6點整在酒店見面。

隨後,張國榮讓服務員給他紙和筆,然後伏案寫字。後來據媒體報道,有兩份遺書,一份是有關財產的遺書,一份是寫給好友的。

陳淑芬准時在下午6點到達酒店咖啡廳,但直到了6點半也沒有見到張國榮。於是打電話給他,張國榮卻在電話中說——

自己還沒有停好車,讓陳淑芬到酒店門口的士站等他。

下午6點43分,張國榮從套房露台一躍而下。

「如果不能驕傲地活著,我寧願死亡」。

張國榮在遺書中寫到——

「Depression.多謝各位朋友,多謝麥列菲菲教授。 這一年來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謝唐先生,多謝家人,多謝肥姐。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

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

這句話,讓人猜測不已,也令愛他的人,心碎不已。從此,這個世界又少了一個希望它變得更好的人。

4月1日,本來是一個快樂的愚人節,而張國榮給人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此後,每年的4月1日,人們又哭又笑,想念張國榮,想念永遠的「哥哥」。

據說,只要是被想念,死去的就是沒有死去。只有被忘記的人,才是永遠死去的人。所以,張國榮從未真正逝去。

因為從活著的人身上,總能看到他當年的身影。而且是青春靚麗,最好的年華。


——END——


本文為「夏說而已」原創文章, 感謝您的轉發,點贊,點評 。嚴禁洗稿,抄襲,否則必究!圖片來自網路,若侵聯刪。

關注@夏說而已 ,每天吃瓜不已……

張國榮,自殺的3個原因,找到了,個個都致人死地

張國榮,本來可以不做演員,不自殺,卻被命運拖去開創了許多第一

張國榮,夢想結婚生子,卻至死未能如願…

閱讀全文

與電影好似家人神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大贏家怎麼投屏到電視上 瀏覽:26
美女家庭電影中文字幕迅雷下載 瀏覽:580
放一部免費的喜劇電影 瀏覽:76
燕子文鄭伊健什麼電影 瀏覽:586
青春二十四秒電影資源 瀏覽:763
最新法國女同電影 瀏覽:741
三星微電影角色 瀏覽:997
電影在線拼音怎麼拼 瀏覽:486
2015最新古裝電影 瀏覽:721
一部電影山姆被巫師囚禁 瀏覽:47
電影外遇老師和學生資源 瀏覽:304
有一部電影短發叛逆少女 瀏覽:517
美國二戰電影前十排行 瀏覽:458
電影費免費的 瀏覽:877
悲劇電影片段催淚 瀏覽:949
看電影有收益的網站 瀏覽:381
20更新快的電影網站 瀏覽:354
坦克大對決電影全集 瀏覽:915
vip雲點播電影網站百度雲 瀏覽:845
電影里最好聽的主題曲 瀏覽: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