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泰坦尼克號的導演是哪個
基本信息欄
中文名: 詹姆斯·卡梅隆
外文名: James Francis Cameron
別名: 詹姆士柯麥隆
國籍: 加拿大
出生地: 加拿大安大略省
出生日期: 1954年8月16日
職業: 導演
畢業院校: 加州州立大學
代表作品: 《泰坦尼克號》《異形2》《真實的謊言》《終結者2》《阿凡達》等
昵稱: Iron Jim
身高: 188cm
星座: 獅子座
家庭資料
現任妻子:蘇茜·愛米斯(2000.6.4-)
前妻:琳達·漢密爾頓(1997.7.26-1999)
前妻:凱瑟琳·畢格羅(1989.8.17-1991)
前妻:蓋爾·安妮·赫德(1985-1989)
前妻:Sharon Williams(1978.2.14-1984)
[編輯本段]個人履歷
代表作-《深淵》1954年8月16日,詹姆斯·卡梅隆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電氣工程師,母親是一個藝術家,這似乎註定他一生下來就會具有工程和藝術兩方面的才華。少年時的詹姆斯·卡梅隆就具有非凡的工程才能和組織能力,他曾經帶領小夥伴們製造過一個足以在地面上留下彈坑的拋石機,以及用一個自製的潛水艇把一隻老鼠送到了尼亞加拉河底。在藝術方面,他曾和母親學習過多年的繪畫,並且曾在家鄉舉辦過畫展,並且很小就開始寫科幻小說,他12歲時所寫的一部科幻小說被看作是他的科幻影片《深淵》故事的原型。在他14歲的時候,他看到了大師斯坦利•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當時詹姆斯·卡梅隆被驚呆了,在電影院里連續看了10遍之多,從此在他心靈中萌發了製作電影的願望。他開始用父親的8毫米攝影機拍攝一些簡陋的影片。
中學畢業以後,詹姆斯·卡梅隆被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的物理系錄取,他很快就對大學的課程感到失望,跑出校園闖盪社會。他干過機械修理工,給別人開過大卡車。1977年,詹姆斯·卡梅隆看到了喬治•盧卡斯的經典科幻影片《星球大戰》,他激動地意識到這就是他想要創造的東西。這使得詹姆斯·卡梅隆確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並開始為此忙碌起來,從未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他開始到處尋找機會成為電影人,熟悉從鏡頭到攝影機導軌的各種電影製作器材,甚至和朋友制定了人生第一個拍攝計劃,想要利用手頭的設備和自製的模型製作一部10分鍾的科幻影片!
詹姆斯·卡梅隆是幸運的,他的才華很快就得到了好萊塢製片人羅傑•卡曼的賞識,從羅傑•卡曼那裡他得到了人生第一份電影方面的工作——為卡曼工作室1980年的影片《星空大戰》製作特技模型,第二年他就升職為這個工作室的另一部影片《恐怖星系》的第二小組導演和電影製作設計師。詹姆斯·卡梅隆是少有的以特技設計出身的導演之一,在以後的電影創作中,詹姆斯·卡梅隆一向把特技製作放在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而且還經常親自參與設計和實施特技的製作。在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里,卓越的特技製作不但總是創造出令人目瞪口呆、熱血沸騰的視覺效果,而且能夠和情節自然地融為一體,絲毫沒有生硬和炫耀的感覺。但這並不是說,特技就是詹姆斯·卡梅隆電影的全部。詹姆斯·卡梅隆不但是個優秀的特技工程人員,更具有一般的工程人員不具備的想像力,以及一些別的東西。
1981年,詹姆斯·卡梅隆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問世。這部名叫《食人魚2:繁殖》的影片完全在義大利拍攝,詹姆斯·卡梅隆和一口義大利語的工作人員相處得並不愉快,而拍攝完畢後,製片方出於對這個羽翼未豐的導演的輕視,不讓他參與影片的最終剪輯。25歲的詹姆斯·卡梅隆一氣之下,用一張信用卡撬開了工作室的門,自己想方設法學會使用了義大利的剪輯機,用幾個星期的時間自己剪輯了整部片子。在這個過程中,詹姆斯·卡梅隆下定決心不再為任何人賣命,一定要製作自己的電影。
在義大利期間,詹姆斯·卡梅隆備受疾病、飢餓和貧困的折磨。痛苦的經歷使他每晚噩夢纏身,一次他做了一個非常清晰的噩夢:被一個來自未來的機器殺手追殺。根據噩夢的內容,詹姆斯·卡梅隆寫了一個浸滿其卓越才華的電影劇本《終結者》。他把這個劇本以一美元的價格賣給了製片人高爾•安尼•赫特,條件是讓他以自己的方式導演這部影片。高爾答應了他的要求。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推出了他第一部自編自導的影片《終結者》。這部影片的拍攝只花了650萬美元,卻賺得了3600萬美元的國內票房,並贏得了影迷和評論界的一致好評。
《終結者》的成功使得詹姆斯·卡梅隆獲得了電影界的廣泛關注。1985年,詹姆斯·卡梅隆和西爾維斯特·史泰龍一起撰寫了《第一滴血2》的劇本,這部影片同樣也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
代表作《異形2》1986年,詹姆斯·卡梅隆自編自導的第二部作品《異形2》問世。這部影片是著名導演瑞德利•斯科特的科幻經典《異形》的重拍版。詹姆斯·卡梅隆編導的這部影片的續集明智地避免了重復原片的風格,而是把人和異形的戰場從單個的太空船搬到了一個巨大的太空基地,以一種動作片的風格重新演繹了發生在太空的恐怖故事,整部影片洋溢著一種英雄主義的精神。此片的視覺效果也絕對一流,其美工設計給人一種卡梅隆影片所一貫具有的,純粹的(而非形式主義的)機械審美快感,而其特技製作也堪稱達到了電腦生成影像參與電影製作之前的高峰。《異形》獲得了七項奧斯卡提名,其中包括西古內爾•韋弗的最佳女主角提名,結果獲得了最佳音響剪輯和最佳視覺效果獎。
1989年,詹姆斯·卡梅隆自編自導的第三部重量級作品《深淵》問世。這部科幻影片和卡梅隆的其它同類作品有些不同,雖然其中穿插了很多驚險的打鬥和關於海底神秘生物的描述,但它重點還是用一種比較慢的節奏,在一個科幻的背景下講述了一個關於夫妻感情的故事。很多觀眾認為這部影片的節奏過慢,使人昏昏欲睡,這使得這部影片的票房不如卡梅隆的其它影片賣座。但也有很多影迷被片中人物的感情所打動。在撰寫《深淵》的劇本時,卡麥隆正在經歷和第二任妻子——電影製作人高爾•安妮•赫德的感情危機,自然地把自己的經歷帶入了創作之中,把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糾葛寫得感人至深。
代表作《終結者2》1991年,被影迷們盼望已久的《終結者2》終於浮出水面,這部影片震驚影壇,並且賺得了2億美元的國內票房,獲得了四項奧斯卡獎(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最佳化妝和最佳音效剪輯)。《終結者2》宣告了一個時代的來臨,人們終於相信,電影特技表現已經無所不能,唯一的制約只是人們的想像力。在每個單個的場面中,詹姆斯·卡梅隆也發揮了卓越的導演和剪輯才能,在場面調度、蒙太奇的使用和時間的控制(太短不過癮,太長又使人厭倦)等方面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在《終結者2》之後,詹姆斯·卡梅隆於1993年成立了自己的特技製作公司「數字領域」,和盧卡斯的「工業光魔」分庭抗禮。1994年由「數字領域」製作特技的第一部影片《真實的謊言》出爐。這部影片試圖把間諜驚險片和喜劇情節有機地結合起來,成功地發掘出了動作明星施瓦辛格的幽默潛力,但它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結尾那一架「海鷂」式垂直起落戰斗機。它在海天一色的背景下發射「小牛」導彈打中跨海大橋的場面既壯觀華美,又具有軍事演習一樣的真實感;而後來的機翼上的搏殺又呈現出繁復和誇張的卡通風格。作為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能夠選中這種獨特的武器扮演片中「重要角色」,並且把它的魅力發揮到極致,又一次證明了他對機器美的特殊愛好和感悟力。另一方面,和多數影片把特工人員描繪成冷酷無情的殺人機器相反,《真實的謊言》把他們描繪成傳統意義上的「好人」,再一次體現了卡梅隆特有的樂觀主義精神。
代表作《泰坦尼克號》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拍攝了著名的《泰坦尼克號》。一心追求自己心目中完美目標的精神的他,在《泰坦尼克號》中得到了最高的體現,詹姆斯·卡梅隆親自操辦了幾乎每一件事,從給特技人員畫受力分析圖講解大船沉沒的原理,到為片中的傑克提筆畫素描。在拍攝過程中,詹姆斯·卡梅隆對演員和職員也非常的嚴格。投資方的冷言冷語、手下的怨聲載道、酷寒的海水,再加上拍攝過程中遇到的難以想像的困難,這一切使卡梅隆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但他仍然堅持著,並且喊出了近乎悲壯的豪言壯語:「『泰坦尼克號』可沉,《泰坦尼克號》不可沉!」
這一切的努力終究沒有白費。在《泰坦尼克號》推出3個月後,全美票房收入高達4億7千萬美元,而國際票房更是超過了18億,使這部影片成為了最賣座的影片之一。這部影片更是獲得了14個奧斯卡獎的提名並獲得了其中的11個,平了《賓虛》的紀錄。詹姆斯·卡梅隆也因此獲得了第70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在頒獎晚會上,卡梅隆近乎瘋狂地舉起奧斯卡獎,大聲說出片中的著名台詞:「我是世界之王!」
輝煌之後,詹姆斯·卡梅隆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消失」,《泰坦尼克號》之後他一直沒有推出大的銀幕作品,直到2005年,他才正式宣布開拍他的新片———《阿凡達》,這是一部真人表演結合電腦CG動畫的科幻片。在接受美國《時代》雜志專訪時,這位好萊塢最會「燒錢」也最會「賺錢」的大導演承認,此片在票房上很難超越《泰坦尼克號》,但是他又立即補充了一句:沒人能超越《泰坦尼克號》。這位曾經在奧斯卡頒獎禮高呼「我是世界之王」、被很多人形容為「暴君」的大導演,仍舊是一副霸氣十足的阿凡達模樣。
2010年第一個周末,科幻巨制《阿凡達》(Avatar)依舊表現生猛,以創紀錄的6830萬的第三周票房成績實現「三連冠」。上映短短十七天,《阿凡達》已在全球席捲十億美元!挑戰《泰坦尼克號》的巔峰紀錄不再是奢望。新年首周末,北美市場沒有新片大規模上映,詹姆斯卡梅隆的最新力作《阿凡達》根本沒有把老對手放在眼裡。新年第一天,《阿凡達》勁收2520萬美元,刷新歷史上元旦票房最高紀錄。本周末,該片以6830萬美元的成績毫無懸念地登頂票房榜,輕松實現票房「三連霸」。這一成績也創造了歷史上第三個周末最高票房紀錄。《阿凡達》第二個周末成績只比首映周末微跌2%,締造第二個周末票房最高紀錄;第三周也僅僅小跌一成,可見《阿凡達》的長線吸金能力無可匹敵。
據票房統計機構估算,《阿凡達》上映十七天以來,在北美市場累計收獲3.52億美元票房,平均每天超過2000萬美元;海外總票房達6.7億美元,全球累計票房突破10億美元大關,高達10億2000萬美元。只用了兩周時間,《阿凡達》輕松超過之前的兩部內地票房紀錄保持者,即4.55億元的《變形金剛2》和4.65億元的《2012》,成為國內第一部票房過5億元的影片。繼12年前《泰坦尼克號》創下內地票房紀錄之後,卡梅隆再次用新片證明自己的票房實力。《阿凡達》內地票房本周可能將突破1億美元大關,這也證明國內電影市場潛力無限,能容納超高票房的影片。目前《阿凡達》的全球總票房約為16億美元,按發展勢頭來看,影片將在兩周內超越《泰坦尼克號》的18.4億美元,成為史上最賣座影片。
號稱史上最昂貴電影的《阿凡達》在全球公映39天後,終於以18.59億美元打破《泰坦尼克號》保持13年的影史全球總票房紀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輕松實現自我超越,再次成為「世界之王」。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阿凡達》票房將輕松翻越驚人的20億美元,不出意外,這個數據將在未來很長的時間里被塵封,寂寞等待下一部驚世之作的出現。《阿凡達》不僅締造了新的全球票房紀錄,在北美地區也一騎絕塵,目前北美票房為5.5億美元,超越6億美元的《泰坦尼克號》成為新的本土票房總冠軍,也只是時間問題,而且並不遙遠,預計2月初,《阿凡達》本土霸業將實現,並且有望將這個紀錄提高至少5000萬美元。
內地方面,據院線方面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24日(周日)《阿凡達》內地票房已突破7億元人民幣。自1月4日上映以來,《阿凡達》連續三周保持微弱跌幅,上周末三天成績與第二個周末完全貼合。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阿凡達》在中國票房已累計到1.03億美元,僅次於北美5.51億美元和法國的1.24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三。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單片票房首次進入「一億美元俱樂部」,中國也和北美、法國、日本一樣,成為了好萊塢A級市場。
[編輯本段]成就及榮譽
1998年第70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1998年第70屆奧斯卡最佳電影剪輯獎
1998年第55屆金球獎 最佳導演獎
1998年堪薩斯城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
1998年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
2010年第67屆金球獎 最佳導演獎
電影史票房榜前二名被詹姆斯卡梅隆包攬
<阿凡達>總票房
$1,858,866,889(1月25日北美+1月25日海外)
全球影史票房第一;
2009年度全球票房年度冠軍;
創造全球影史票房最快過十億新記錄:17天
北美票房
$554,981,691 (截止至1月25日)
北美2009年電影票房年度冠軍;
北美票房歷史排名第二;
北美票房最快過5億新記錄:32天
海外票房
$1,303,885,198(截止至1月25日)(海外票房指除北美以外地區的票房總和)
影史海外票房第一
國內票房
¥703,988,670(截止至1月24日) (103,113,774美元)
中國內地第一部票房過5億人民幣電影,超越2012(國內票房4.65億元)成為國內最賣座的電影。
中國內地第一部票房過6億人民幣電影。
中國內地第一部票房過1億美元的電影。
中國內地第一部票房過7億人民幣電影。
創造內地電影市場單周票房新最高記錄:2.828億元
創造內地電影市場首周票房新最高紀錄:2.828億元
創造內地電影市場單片單日新最高票房記錄:5600萬元
創造內地電影市場零點票房新最高記錄:400萬元
創造內地電影市場最快過一億新記錄:3天
創造內地電影市場最快過三億新記錄:8天
[編輯本段]個人作品
作為導演的電影電視作品
《阿凡達》Avatar ------- (2009)
《深海異形》 Aliens of the Deep ------- (2005)
《深淵幽靈》 Ghosts of the Abyss ------- (2003)
《重返俾斯麥戰艦》 Expedition: Bismarck ------- (2002)
《末世黑天使》 "Dark Angel" Pilot: Part 1 ------- (2000)(電視劇集)
《泰坦尼克號》 Titanic ------- (1997)
《真實的謊言》True Lies ------- (1994)
《終結者2:審判日》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 (1991)
《深淵》The Abyss ------- (1989)
《異形2》 Aliens ------- (1986)
《終結者》The Terminator ------- (1984)
《食人魚2:繁殖》 Piranha Part Two: The Spawning ------- (1981)
作為演員的電影電視作品
《深海異形》 Aliens of the Deep ------- (2005)
《深淵幽靈》 Ghosts of the Abyss ------- (2003)
《重返俾斯麥戰艦》 Expedition: Bismarck ------- (2002)
《末世黑天使》 "Dark Angel" Pilot: Part 1 ------- (2000)
《繆斯女神》The Muse ------- (1999)
作為編劇的電影電視作品
《阿凡達》 Avatar ------- (2009)
《終結者4:救世主》Terminator Salvation ------- (2009)
《終結者外傳》 "Terminator: The Sarah Connor Chronicles" ------- (2008)
《終結者3:機器的興起》 Terminator 3: Rise of the Machines ------- (2003)
《末世黑天使》"Dark Angel" ------- (2000)
《末世天使1》 "Dark Angel" Pilot: Part 1 ------- (2000)
《泰坦尼克號》Titanic ------- (1997)
《末世紀暴潮》 Strange Days ------- (1995)
代表作《真實的謊言》《真實的謊言》 True Lies ------- (1994)
《終結者2:審判日》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 (1991)
《深淵》 The Abyss ------- (1989)
《異形2》 Aliens ------- (1986)
《第一滴血2》 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 (1985)
《終結者》The Terminator ------- (1984)
作為製片人的電影電視作品
《阿凡達》 Avatar ------- (2009)
《深海異形》 Aliens of the Deep ------- (2005)
《深淵幽靈》 Ghosts of the Abyss ------- (2003)
《重返俾斯麥戰艦》 Expedition: Bismarck ------- (2002)
《飛向太空2002》Solaris ------- (2002)
《末世黑天使》Dark Angel" ------- (2000)
《末世天使1 》"Dark Angel" Pilot: Part 1 ------- (2000)
《泰坦尼克號》Titanic ------- (1997)
《末世紀暴潮》 Strange Days ------- (1995)
《真實的謊言》True Lies ------- (1994)
《終結者2:審判日》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 (1991)
《終極豪情》 Point Break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