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究竟是演员人设决定了票房,还是电影本身决定了票房
现在的影视圈陷入了一种怪圈漩涡中,电影的票房取决于营销热度和明星流量。有流量明星参演的,票房不出预料的高,没流量明星的,即便电影本身再出彩,也难逃票房不振的局面。从当下正热映的《超时空同居》就可验证此现象。
该部影片的主演是雷佳音和佟丽娅。这部片子讲真,剧情本身的好坏并不是很重要,但是,网络的热议却非常高涨,原因不过是因为这两人的关系。雷佳音自从《我的前半生》前夫哥大火,就火的一塌糊涂,接着《锦衣卫2》《和平饭店》再次将他的幽默风趣发挥到极致,连带他和李光洁 郭京飞的"TF老boys"经常被热议。
“雷大头”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性格魅力很是圈粉,即便演绎一个油腻男,也不遭大众讨厌,这点虽然说法上清奇,但是却毫不违和。放到这部《超时空同居》中,同样适用。观众对他很是买账,并一律夸赞有加。
另一个主演——佟丽娅,更是清一色的赞誉之声。
原本她就是个美而不自知的姑娘,自演了《北京爱情故事》的沈冰,贤惠美丽的印象就扎根于观众心中。更是因此戏,和导演陈思诚结婚生子。可是,好景不长,在YY生育期,曝出陈思诚出轨的信息。观众就对她很是同情,尽管对于婚姻一事,佟丽娅未表达什么,但是,观众已经从她发的微博“YY,加油!并配图孩子照片中 看到她的态度。
自此,脱胎换骨般的自信起来,也许只有经历过挫折,才能变得坚强而自信。证明了自信与力量永远都是自己给予的。观众也越来越喜欢她,再加上她出演的《琅琊榜2》中的蒙浅雪,《唐人街探案》客串的市井老板娘等角色,出色的演技都为她增色不少,让大家直呼YY是个既有美丽,又有演技而谦卑自持的好演员,这样的印象观众怎能喜爱呢?
搞笑兼科幻的《超时空同居》全面释放了YY的演技,她在其中的表现,更加畅快淋漓,让观众期望她在日常中的表现延伸至该影片中,不管观众是否意淫,无可否认的是,观众对她是喜爱的。
② 影响电影院票房的因素
因素一:影片题材及剧本
题材和剧本是一部影片的核心。科幻、魔幻题材如《变3》、《哈7》及此前的《阿凡达》等影片,一向是票房大热,除题材具有想象空间而吸引观众外,这类影片本身就需要大成本支撑,因此获得票房佳绩也不足为奇。另外,贴近生活、打动人心的情感题材影片,如《非诚勿扰》、《失恋33天》等,也成为“应景”主题,为影迷所期待。
因素二:主创团队
主创团队如导演、主演、制片人、制作团队等,无一不是吸引观众的重量级筹码。例如国民大导张艺谋、冯小刚的力量甚至大过于影片题材,成为观众期待的焦点;演员的力量同样如此——有些人光名字就是号召力,如杨幂的《孤岛惊魂》一举开创“粉丝电影”的先河,演员对票房的贡献不容小视。制片人、制作团队的名气,同样能为一部影片带来“万众期待”的效果。
因素三:影片定位
影片定位是指片方对自己影片的市场预估。首先应该是目标人群定位,从影片的剧本设置、演员选择、拍摄手法到后期制作风格、传播途径、传播手段等等,都要迎合大部分的目标人群喜好,奠定稳定的票房基础。其次要正确预估票房,有时片方过于自信,会影响影片上映后的侧重点。尤其在做传播工作之前,应该根据档期、题材、排片等因素做好影片的定位和票房预估的沟通。
因素四:影片质量
影片质量包含了剧本、拍摄、制作、演员表演等综合因素,是电影艺术成就的衡量标准,它本该是一部电影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但在现时的商业环境和信息传播条件下,影片质量却不是影响票房的最大因素,烂片高票房者,比比皆是。当然有些片,靠着过硬的质量,还是促成了票房的成功,如《疯狂的石头》;而有些高质量的影片通过获得电影节奖项也能获得不错的票房,如《黑天鹅》,《国王的演讲》等。
因素五:票价
票价的制定与票房息息相关,单张票价与整体票房之间绝对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而是需要经过一整套科学、严谨的系统计算才能找到合理的票价区间。高票价是否会“吓跑”很多观众,而低票价是否又能产生“促销”效应,都不是简单能够靠数字进行分析的。制定票价,需要考虑影片宣传、投资收益、各方分成等许多方面的因素,如果一部好影片因为票价制定不合理造成了票房失败,那将是一件很令人扼腕的事。
因素六:档期
一般来说,影片选在贺岁、情人节、圣诞、暑期档等观影人群的基数教大的热门节庆档期,是有利于票房提升的。时下电影档期的争夺可谓激烈,有些片甚至提前一年两年就定了档期。每年的暑期档、贺岁档都难免出现“大片撞大片、大片碾小片,小片捡漏子”的现象,于是,对于某些影片来说,选了好档期也避免不了“悲剧”,如《铁甲钢拳》和《丁丁》与《失恋33天》撞档,虽然是大制作、口碑好的电影,一样会被瓜分票房。另外,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如果档期中有比较叫好的国外大片,国内影片的票房会受影响。抱有“花钱看电影还是选外国大片比较划算,其它的回家下载看看就可以了。”心态的普通观众不在少数。
因素七:发行
发行有多重要?当初合拍片纷纷找中影合作既是明证。强有力的发行能尽可能大的增加影片的覆盖度,疲软的影片发行甚至都不能使影片上画,纵使是再大制作的影片也不能卖过发行关。时下越来越多的大片采取联合发行的方式,以保证影片覆盖率、实现票房最大化。
因素八:院线排片
院线是票房回收的最终场所,一部电影能卖多少电影票,基本上取决于院线排片。票房受此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宣传水平、口碑相当的情况下,一般大众去影院时的选择并不明确,大多会根据院线场次和时间来决定。当然,排片的多少也是直接受到市场的制约,烂片即使拍再多的场次也没人看,院线必然会增加关注度高的影片。从片方的角度看,对排片情况“下狠手”,比对做宣传时的“压榨”对取得票房更有效。
因素九:宣传推广
时下的信息传播已经迈入媒体社会化阶段,对于电影这样的娱乐产品,影迷期待程度和现实口碑,已经成为票房的关键因素。综合运用宣传创意、媒体和信息承载方式(如新闻、意见领袖博客、微博、电视、平面等),使影片在上映前、上映中和上映后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直接关系到影片票房。在某种程度上说,影片的宣传推广成功与否已经成为衡量当代电影发行质量和票房收入预估的核心问题。正是由于宣传推广的重要性,电影产业链条中又催生出一个新的环节——宣传推广服务公司,这些公司运用整合营销的方式为电影的成功推广、形成口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素十:运气
运气包括很多很多,如果片子运气不好,可能在送审阶段就被广电总局无情地毙掉;如果运气好,广电总局甚至会给出连片方都没考虑到的合理建议,如将在今年3月左右上映的《疯狂的蠢贼》;如果片子运气好,一个小小的推广创意就会成为网民热捧的焦点话题,如《失恋33天》;如果片子运气不好,票房被“腰斩”的事情都会发生,如早前的口碑很好的合拍片《十月围城》被《三枪》和《阿凡达》前后夹攻……运气,真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
③ 在你看来,票房高低和电影的好坏有着绝对关系吗
其实票房的高低跟电影的好坏有着绝对关系。如果你的电影不好,那么别人也不会为你的电影做宣传,很多人看完一遍之后就不会让朋友去观看,这样票房就不会高,如果你的电影是非常的好,口碑好了,就会吸引更多的人观看。
现如今我国的影视圈发展的是非常的好,而且我国的电影票房也是特别的高。尤其是在今年,很多电影都创造了纪录,像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陈思诚导演的《唐人街探案》第三部。这两部电影成为了今年的黑马。而且这两部电影的票房加在一起将要突破100亿,这样的成绩也是非常的了不得,而且这两位导演都是非科班出身。他们两个呈现出这么精彩的作品,让很多网友喜欢,因为这两部作品的剧情是非常的好。
最后衷心的祝愿我国的影视圈将会有更多的电影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之中,我国的影视圈发展的越来越好。
④ 票房的高低能否决定一个电影的高度吗
我觉得票房的高低决定收益的高低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恋情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电影行业从业者更应该意识到,影片高票房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而非可以依靠流量明星或者某单一工种的努力得来。华谊兄弟研究院整理了近两年中国电影票房榜单,希望从中一探决定影片实现高票房的关键因素。我们发现,影视行业永远遵循的还是内容为王的规则,其他元素都是围绕它而展开。
⑤ 现在中国取得高电影票房是不是如下几个原因
如下几个原因:
1、片子符合主流价值观,例如战狼2,其海外撤侨,能引起中华儿女的共鸣,所以取得高票房。
2、片子质量不错,例如芳华,没有大明星,但是质量过硬,所以取得好成绩。
3、放映时间合适,例如功夫瑜伽,最适合放寒假全家男女老师一起出动去看。
但是,综合起来一句话,电影质量一定要高,现在有不少大明星的电影,但是由于质量不过关,所以导致亏损。例如今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奇门遁甲;前几年的爵迹等。
⑥ 吴京说票房高不意味着自己水平就高,一部影片的票房高低取决于哪些方面
首先我对于吴京导演的这句话是十分赞同的,一部电影的票房确实不能代表一个导演的真正水平。而在我看来,一部电影的票房高低取决于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是电影的前期底蕴。对于一些有续集类型的电影来说,他们获得高票房往往比那些单纯第一部播出的电影要更加容易。第二是导演的声誉。如果拍摄电影的导演是一个非常老道的导演,在之前还拍摄过许多作品,那么电影票房就很有可能因为导演的声誉而上去。第三是观众的总体口碑。电影在播出前夕可能票房并不会太高,但是由于后期观众口碑的变好或变差,这些电影的票房也会随着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和影响而升高或持平。
电影的前期底蕴如果一个电影在前期作品中已经大获成功,那么在拍摄第二部和第三部的时候,往往就能让观众有一个很好的期待感,所以就很乐于在没有观看过相关情节的情况下,也非常乐意去影院观看这些电影。而在这种情况下,《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类型的电影在前两部的时候,因为故事情节的扑朔迷离和角色形象的完美塑造,已经给许多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形象。所以第3部电影出来之后,虽然导演在之前已经做了大规模的宣传,但是即便不宣传,也会有很多人冲着第一部和第二部的高评价和高配口碑去电影院消费观看。
所以正是以上三个方面,才是取决影片票房高低的重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