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吒闹海是中国大画家谁的杰作
哪吒闹海取自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神话故事,为明代陈仲琳所作 。
2.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哪些作品(动画片)
影响比较深的:
五十年代:(起步)
《小猫钓鱼》《谢谢小花猫》《神笔》《夸口的青蛙》《骄傲的将军》《小梅的梦》《双胞胎》《三毛流浪记》《渔童》......
六十年代(1960~1965年):(渐渐成熟)
《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聪明的鸭子》《没头脑和不高兴》《长发妹》......
1966年~1971年受到文革影响停产。
1972年恢复生产
文革后期(1972~1976年)(慢慢恢复)
《放学以后》《小号手》《东海小哨兵》《小八路》《骏马飞腾》《金色的大雁》《长在屋里的竹笋》《大橹的故事》......
70年代后期(1977~1979年)(恢复成功)
《芦荡小英雄》《小石柱》(好像是第一个改编于小说的动画,改编于1974年的《新来的小石柱》)《哪吒闹海》《西瓜炮》《好猫咪咪》......
80年代~1999年(鼎盛时期)
《葫芦娃》《葫芦小金刚》《黑猫警长》《雪孩子》《阿凡提》《舒克和贝塔》《魔方大厦》《自古英雄出少年》《镜花缘》......(太多了)
21世纪(渐渐埋没):
《我为歌狂》《宝莲灯》《马兰花》(别的我不知道,但21世纪到现在出的很少了。)
3. 胡永凯是什么人他是做什么的
胡永凯,生于北京,后移居香港。曾任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及香港中文大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亚洲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香港新美术学会会长。2003年在北京设工作室。其画作入选多届全国美展、香港艺术双年展、百年中国画大展、大英博物馆中国当代绘画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重大展览并多次获奖。曾在北京、香港、台北、新加坡、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东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上海美术馆、香港艺术馆、深圳画院、丹麦皇家画廊、汇丰银行、花旗银行、邵氏兄弟收藏。 在当代画坛上,胡永凯的人物画可称独树一帜,很受瞩目,凡是看过他画的人物都有肯定的评价。他自上世纪80年代末移居香港和美国,可是他的艺术似乎并未受到光怪陆离的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仍然是一种平实、自然的面目,既没有狂放抽象,横涂竖抹以惊世骇俗,也没有过度修饰,搔首弄姿取媚世俗迎合市场。他的画以女性为主题,他的作品“情趣”、“兴趣”“趣味”随处流露,令作品趣味横生、回味无穷。本次《胡永凯彩墨人物画新作》收录了他的彩墨人物新作品多幅,继续以女性为主题,让中国彩墨画有了新气象。现在他的作品收藏在博宝宝珍商城,有兴趣可以观赏一下
4. 詹同的作者简介
詹同(1932─1995),漫画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兼美术设计,原名詹同渲,祖籍广东南海人,1932 年农历正月生。祖父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1956 年,美术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在文化部电影局,以后又到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工作。詹同参加了三十多部影片的美术设计工作,其中比较出色的影片有木偶片《雕龙记》(1959 年),该片荣获布加勒斯特国际木偶影片及傀儡戏木偶片二等银质奖章;有木偶片《砍柴姑娘》,(1960),该片曾获捷克第十二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荣誉奖;还有1964 年摄制的剪纸片《差不多》,荣获法国第十届图尔国际电影短片电影日青年奖。詹同搞导演工作是1964 年开始的。木偶片《南方少年》,是他将学到的电影导演知识,直接付诸实践的第一部作品,虽然是与别人合作导演的,但却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后来,他又导演了纪录片《福建工艺新花》、《上海工艺美术》两部影片。粉碎“四人帮”以后,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创作,先后参加了八部影片的拍摄:有动画片《画廊一夜》(他是该片编剧之一)、《象不象》(同上)、《人参果》(美术设计),木偶片《奇怪的球赛》(导演之一兼美术设计)、《真假李逵》(导演)、《假如我是武松》(导演),剪纸片《熊猫学木匠》(美术设计)、《王七到此一游》(美术设计)。漫画《百鬼斩尽,此精独留》获1982年全国漫画展佳作奖,《摆平》获1992年《讽剌与幽默》优秀作品奖。儿童读物《猪八戒吃西瓜》获1980年全国少儿读物美术作品一等奖。1994年7月被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授予“中国漫画金猴奖”荣誉奖。出版有《詹同漫画选》、《詹同儿童漫画选》和文集《我画漫画五十年》等。1995年10月27日逝世,终年63岁。
5. 三个和尚漫画家是谁
三个和尚由漫画家韩羽担任设计,作者是韩羽。
《三个和尚》根据中国民间谚语改编,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1年制作。短片由徐景达、马克宣担任导演,包蕾任编剧,游涌任摄影,韩羽任造型设计,尤先锐任布景师,上海电影乐团进行配乐。
《三个和尚》讲述了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座小庙,有一天庙里来了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菩萨案桌上的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庙里又来了个瘦和尚。他一来就喝掉半缸水。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没水。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到最后干脆把菩萨面前的净水瓶里面的水抢着喝干了。
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猖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 ,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水自然就更多了
该片通过三个和尚没水吃、寺庙失火、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救火直至后来三人合作吊水的情节,既批评了“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社会上存在的落后思想,又提倡了“人心齐,泰山移”的社会新风尚,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6.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重要人物
特伟是第一任厂长。历任厂长有严定宪、周克勤、常光希、金国平
上海美影厂在发展过程中汇集了蜚声动画影坛的编剧、导演、美术设计师、摄影师、作曲家和技术专家,有中国美术电影创始人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漫画家特伟、美术家靳夕、儿童文学家金近等。
7. 画大闹天宫与哪吒闹海的画家去世了吗
《哪吒闹海》《大闹天宫》《雪孩子》《鹿铃》《天书奇谭》《三毛流浪记》等一部部经典动画,担纲极其重要的原画师名叫陆青,就在几天前的9月6日,陆奶奶突发脑溢血离世,生命定格在了89岁。
陆奶奶没有私心杂念,单纯为了艺术追求,缔造了中国动画的“巅峰时代”。
然而遗憾的是,随着时间流逝,一代又一代大师离我们远去,经典也很难再出现在荧屏。
8. 上美影在制作《九色鹿》的时候,有什么背后故事吗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九色鹿》筹备组成立以后,就到敦煌去深入生活。一般的画家到敦煌去只能待5天到一个星期,因为那儿太苦了。而且敦煌的水是硬水,喝了就要拉肚子,所以好多人在那里住了三天就逃掉了。但《九色鹿》的团队当年在敦煌硬是待了23天,天天临摹壁画。
9. 《小蝌蚪找妈妈》中的动物形象是来自哪一位大师的作品
齐白石。
《小蝌蚪找妈妈》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其中的小动物造型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主角小蝌蚪们原型出自于齐白石的水墨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
该片讲述了青蛙妈妈产下蝌蚪卵后离开,一群小蝌蚪根据虾公公描述的母亲特征,去寻找妈妈的故事。一路上它们错把金鱼、螃蟹、乌龟、鲶鱼当做母亲。最后,小蝌蚪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以笔调细致的水墨画和细腻的动作设计,让国际动画界赞叹不已。获得过第十四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第四届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短片特别奖等等。这既是老一辈的动画工作者在中国这块传统水墨艺术的厚重土地上,数十年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积累、沉淀,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理念的启迪下迸发出来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