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太平轮(上)》的结局是什么
黄晓明演的哪个角色雷义方死了,国民党战败撤退。其他人都上了开往台湾的太平轮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国军将领雷义方(黄晓明 饰)以惨重的代价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次战役中的幸存者还有通讯兵佟大庆(佟大为 饰)以及台湾籍日军军医严泽坤(金城武 饰)。抗日战争结束,雷义方迅速与千金小姐周蕴芬(宋慧乔 饰)相恋结合;佟大庆喜欢上了跟自己假扮夫妻拍照各取所需的孤 女于真(章子怡 饰),两人相遇不久就各奔前程;严泽坤顺利回到台湾,乘坐“太平轮”穿梭于海峡两岸购买药材,却心系青梅竹马的日籍女子雅子(长泽雅美 饰)不能忘怀。内战的爆发迫使雷义方和佟大庆重回战场,周蕴芬和家人乘“太平轮”去了台湾,从此开始漫长的等待。历史的不幸使大家相遇,“太平轮”成了几对情侣此生的牵挂。 本片为《太平轮》的上集。电影《太平轮(上)》是一部3D电影,我觉得电影的视觉效果还是不错的,特别是战争的场面很宏大、很壮观。可是也让我看到了战争的残酷,电影里面描写的爱情虽然很美好,可是在碰到战争的时候却变得很无奈了,因为爱情、生命在战争面前都变得不堪一击,因此雷义方最终没能兑现他对妻子的承诺,无法去台湾跟她汇合了,而佟大庆为了报答雷义方的不杀之恩会踏上去台湾的旅程,去见周蕴芬。看了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战争真的很残酷,希望世界以后不要再有战争了!战争底下生活的民众真的太苦了!
② 《太平轮彼岸》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昨天看完《太平轮彼岸》,看着票口还在排片的《捉妖记》和《煎饼侠》(票房双双冲进10亿),而《太》的观众寥寥反响寥寥,特别想替《太平轮》说两句话,为抱病拍摄的吴宇森导演为这个电影唱唱赞歌,为这个电影流点“自来水”。
如果观众朋友在这坑爹两个月的国产电影保护月无所事事的话,我还是强烈建议您看看这部《太平轮彼岸》的电影,它和《太平轮上》已经没有多大关系,和吴宇森和暴力美学也已经划清界限,它不是中国版的《泰坦尼克》,也不是讲一艘沉船的悲催故事,更不是三个帅哥三个美女生离死别的浪漫韩剧青葱日剧悲情中剧结合起来的偶像剧。
《太》,虽有一些缺点,但它还是一部提供给我们不同视角反思历史战争的一部诚意之作,虽然篇幅太长有《太平轮》上这个大坑,但这部《彼岸》还能首尾呼应也能独立成篇,电影也够精彩;虽然电影节奏缓慢感情繁芜但层层递进,处理清楚不拖沓;虽然沉船的片段很短,但细节丝丝入扣特效也很震撼;虽然电影人物众多线索多头,但还清晰也没有让观众跳戏出戏;虽有沉船有爱情有情怀虽然还没有拍成史诗,但还是能观影结束让人深深的思索,有时候,电影虽然没有观众期望得那么好,但电影人很认真的去拍,不是粗制滥造没有糊弄观众我就很想给这个电影打高分。
《太平轮彼岸》,独立成片,抛却上一部的影响,只是这一部电影,我打8分。如果电影能把名字改成最早的《1949》,或者是台湾的名字《乱世浮生》,或许我还能再加1分。其实认真看完电影,我们也会发现,电影已和这艘轮船无关。
电影编剧是《色·戒》和《卧虎藏龙》的编剧王蕙玲,普通观众看得会很奇怪,为什么电影名字感觉是太平轮海难,但只有一对情侣登船,另外两对情侣只有一人一照和这艘轮船绑定,而且他们早已经阴阳两隔,貌似这并不是一个高明编剧表现,而大家期盼的沉船也一直在电影后半部才表现,也就短短五分钟。我以为,电影更多的象征是就犹如章子怡扮演的于真在寻找船票过程中被裹挟到学生游行的队伍中,她茫然回顾,却被队伍挤着向前,这是电影人思考人生的处理,却是电影最好的表现,而这样的表现象征充斥着整个电影,在乱世之中哪里有太平?
沉船只是一个事件,而编剧导演要表现的是乱世之中,蝼蚁苍生,命如草芥,而无论富贵贫穷,大家挤在一条名字叫太平的轮船上,就犹如人生世界在此交际,他们宛如乱世中一条大船,沉没变成了所有人冥冥宿命。
电影没有吴宇森导演习惯擅长的暴力美学,习惯的快节奏,而是通过几人的命运爱情,娓娓道来,逐渐将战争的残酷与沉重铺陈在荧幕画面。作为讲究细节、注重底蕴的导演和编剧,拒绝被市场绑架,过度娱乐化一部战争片,正视历史,以真诚的细节、严肃的创作吸引人、打动人。这是这部电影最高明的地方。
导演用女性视角来表现乱世,表现战争。于真用身体换取船票,而眼睛透过小孔看登船的芸芸众生,她显得如此冷静如此旁观,这是2015年,国产电影中最残酷最不忍的一个镜头。这样的拍摄比用特技塑造一个萝卜或者用夸张自黑来改编一部漫画要难度挑战的多,却更震撼的多。
我们不愿意回顾历史,本能抵触说教,也不愿意看到个人和国家大历史交融起来,电影人用女性视角,用三个柔软的女人内心的角度来讲述战争的残酷以及人性的美丑,要承认,这样的观影后带给人心理上的冲击都更加残忍和强烈。
这就是1949年我们迎接新社会年破城前的上海,国民党进驻前的台湾,这就是我们以前的中国那场战争,没有正义和对错,在这里,女人不风情,英雄也恋生,普通人市侩。因为,这才是真实的历史、鲜活的中的没有加工过的正常人,在我们众所周知的中国电影,能通过审查的,“可上映”的电影中,国共内战一直颇为敏感,鲜少提及,更别说是以国民党军官一个正面形象作为主视角来展示战争的电影,吴宇森先生用生命去做赌注,将这部电影作为自己的封山最后的电影,无论如何,都应该值得大家,去买张电影票,为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重重的点个赞。
这个赞绝对不是礼貌和面子。电影中流露出的浓浓的对人生历练对生命思考的带给观众的回报,很值。
拍这部片的时候吴宇森导演淋巴癌已经很严重了,加上高血压,在拍摄的时候“每天要吃二十多颗药”,精力不济,对影片的掌控不利,加上小马奔腾影业大家周知的大事件,电影来回数年的坎坷,让这部影片客观的因素过多,导致了影片较缓的节奏和篇幅问题,这也是事实,但我会用一个影评人的名誉保证,单看《太平轮彼岸》这部电影,两个小时绝对不会让你无聊,绝对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谢谢《太》后面的电影人,让我们知道中国还有一艘太平轮,让我们在2015众多的争名夺利的电影中能记起哪段的战争哪段历史,能把心穿越到八十年前,体味乱世浮生,情深如海。那艘永远到不了的彼岸的客船和这部电影,以及哪些船上命运多舛悲喜双依的人们,一定会让我们这些看过电影的人过了很久都不曾忘记。
③ 为什么太平轮电影里还有演到台湾的事情
因为《太平轮》是根据小说《太平轮1949》改编成电影的。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九年间,大批新移民踏上台湾的土地,加入了台湾新住民的行列。随着国共两党局势紧张,原来每周定期往返上海与基隆之间的太平轮,就这样成为人们从上海到台湾的逃难船。他们只听说台湾四季如春,有甜美的香蕉与凤梨,于是许多人变卖家产,携家带眷想尽办法,挤上这艘航向南方的船舶,寻找一生的太平岁月。
有人出生在太平轮上;有人一家大半皆死于船难,带着心痛的记忆过了一生;也有人因为到了台湾,在这片岛屿活出了精彩人生。本书作者采访了船难生还者、遗腹女、船公司员工后代等,受难者家属如著名球评家张昭雄、国际知名刑桉鉴识专家李昌钰、知名音乐家吴漪曼、回教闻人常子春等,以及因错过船班而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还有搭着其他班次来台的名人也述说着当年的回忆......
时光荏苒六十年,太平轮牵引的生死别离,有如记忆的拼图,勾勒出大时代的故事。而他们都是台湾的共同记忆!
④ 电影《太平轮》真的有那么差
这一切的构成让《太平轮:彼岸》终于成为2015年度华语电影中,独特不会被轻视的重要作品,也这这个夏天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遥望那个盛开在彼岸的凄美时代,凝思那些被忽视忘却的过往,缅怀在战乱年代无端失去生命和青春的先辈。我来看这部片子也只不过是临时有空,又歪打正着,根本就不是像以前看电影那样有备而来。电影散场之后,多数人都匆匆离去,几天前看另一部电影时,人们还在谈笑嬉戏,如果电影很烂也就算了,可是此片的质量偏偏就不错。看到这这种情况不禁嗟叹,中国电影只认市场,没有情怀了。当然这样也并不是无法产生好电影,就近期来看,至少有三部电影绝对对得起它们的高票房,《捉妖记》《大圣归来》《煎饼侠》。其中口碑最好的《大圣归来》靠的是磨砺多年的高质量,以及感人而不幼稚的好故事,另外两者则是靠着对市场的超高把握,还有较为优秀的电影工艺,以吴宇森的经验,《太平轮》所得到的技术支持肯定高过这三部电影,此片败就败在自动与最大的观众群脱离。几年前,进电影院的还仅仅只是影迷或者是半个影迷的时候,这部片子的反响应该会更大,那时候的观众至少还认为自己是文艺青年,电影的其他缺点掩盖不住这种心怀天下的雄心,《赤壁》的成功,这些人功不可没。可现在是屌丝当道的时候,此片还在延续《赤壁》的风格,明显的家国天下情怀,使人仰望。吴宇森导演还是不想放下身价,他的电影,从来都是在表现他所珍视的东西,以前他就是这么一直成功的,从英雄本色到赤壁无不是这样,他的失手,警醒的不仅仅因该是他自己,还有那些曾经给华语电影带来无数荣耀的“大师们”。平心而论,此片拍得比上部好,重新剪辑后,有些情节与上部重合,使得不看上部也能够基本明白。再也没有过于铺陈战争的事情,而是主要围绕着爱情来做文章。
这样一来情节更加紧凑,人物情感的表达也丰富了许多,这在严泽坤(金城武)这条线上尤为明显,围绕他的不仅仅再是爱情,对母亲的孝顺,对兄弟的关爱,以及和大嫂之间的莫名情感,使得他成为全部故事中最复杂的一环,其他几条线索全都是择其一点,的确还是不够精彩,多数是在依靠演员的表演在撑起场面,剧本给他们可供发挥的空间实在太少,恍惚间章子怡似乎又退回到了当初刚出道的生硬表演阶段,佟大为的表现如果没看过上部,根本就不知道他在干什么,而另两位异国主演,则是在本本分分的扮演着花瓶。不过,由于大部分时间都是围绕着那艘船进行的,脉络很清晰,虽然情感与当代脱节,即使是生死离,还是不能令人感动,不过比起上半部叙事方面的群魔乱舞,情感上的清汤寡水,已经好了很多。
在故事方面略胜一筹,特效和摄影上,至少是原地踏步,这可不是一种嘲笑,上半部的战争场面其实是非常优秀的,不少方法甚至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此片着重突出了记忆中台湾的美景,在金城武大段的回想镜头里,长泽雅美身着和服款款而来,四周飞扬的芒草,漂荡在米黄色的空中,如梦如幻的场景,比他们凄美的爱情更加动人。沉船的场面更是贡献出了世界级的特效,就算是詹姆斯卡梅隆亲自出手恐怕也不过如此吧,当然过于狭小的船体,没有办法产生泰坦尼克级别的震撼,船从出事到彻底沉默不过也就十几分钟的事情,这其实也难怪,整个电影其实与太平轮的关系并不算太大,这不是一艘船上的爱情故事,而是乱世的爱情传奇,那艘船最多也只是几段爱情的起点与终点。现在并不是一个迈向伟大的时代,而是一个自我觉醒的时代,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已经是个笑话,如果非要做的大气就只能像复仇者联盟或者是钢铁侠那样,做的有趣,崇高,像是种骗小孩的童话,不过现在连小孩也不爱看这个了。
太平日久,人们不需要战争与和平的故事,朝不保夕的日子好像永远都看不到,高质量太平轮沉没,在那个时候是命运的悲剧,现在是时代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