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部电影的标准长度时间是多少分钟
没有硬性的规定,但科学数据表明,普通人对一部电影的时间长短的接受能力在90分钟之内,超过这个时间,观众会感觉到不耐烦。所以大部分电影的片长都定在90分钟,也就是一个半小时左右。
㈡ 电影标准时长是多少
没有特别的规定,但电影商在电影上画时都会将电影时间定在90分钟-120分钟。太短了考虑到观众看得不过瘾,太长了会缩减了每天电影播放的场次.基本都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也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名片原本需要更长的放映时间而因为这个原因被剪得肢离破碎.甚至票房惨败.如美国往事.天国王朝等.好在DVD的出现才使这些电影能让人一睹这些电影的全貌.
你可能指第一次剪辑吧。至于导演所拍的片长这个倒没有一定的。但一般都会按剧本(这也就限制了实际的时长)来拍。但有些导演则很另类,如王家卫,他经常是想到什么就拍下来,再从这一大堆的片段选择来编辑成一部电影。所以他拍电影就很大量,所以经常超支,演员也受不了,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拍的是什么。相反王晶是早有一个故事概念,很多时都是一个镜头就完成,所以他拍片就很快也不要怎么剪辑。
㈢ 电影最少要多少分钟
没有大一统的标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片种,不同的播放平台,要求的电影最少时长是不一样的。
我国标准化(龙标)院线电影要求最少时长是90分钟,所以在我国见得最多是90分钟至120分钟的电影,最长的有140分钟的,甚至是个别无耻的拍摄剪辑出三个多小时的。
但是制片公司或出品公司一般不会把片子做这么长,因为电影太长,一天有效放映场次就少,也就是说电影院排片次数会少很多,所以出品方,制片方,发行公司,电影院都不待见这种120分钟以上的片子,除非发行有补贴,或者电影宣传效果特别好,比如工业电影体系里的大制作,看的就是效果,这样的片子可以通过提高单片票价来补充放映场次不足导致的收入不足。
而且有个观影体验的问题,超过120分钟,观众的体验感并不强,也就是说观众被关在黑漆漆的空间里,哪怕有再精彩的银幕故事,超过这个时间,是不可取也是不科学的。
现在那些超过120分钟的电影,出了我上面说的那些特殊情况,还有一种是导演特别版,一种周年纪念版,可能超过120分钟达到140分钟。比如最近陈凯歌在韩国重新上映的《霸王别姬》导演特别版就达到了140分钟。
近两年我国兴起的网络大电影,一般都在90分钟以下,超过90分钟的不是主流,因为网大本身制作成本控制得很严,不是什么大制作,以前很多就是视频故事,所以网大很多把时间控制在70分钟左右。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电影短片,一般不超过60分钟,很多在30分钟至45分钟之间,比如筷子兄弟火起来的《老男孩》,时间就只有42分钟。
最后一种情况,纯属电影短片,比如一些纪录片、广告片、小故事片、学生习作等等。
㈣ 世界各地电影首映 都是当地时间的0点么那全球就不应该叫同步了啊
名义上是全球同步,实际上因为时差并不是真正的“全球同步”,只是大家都叫贯罢了,不必太过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