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指南 > 关于世界磁极反转的电影

关于世界磁极反转的电影

发布时间:2025-07-15 22:13:53

1. 世界四大预言是什么

预言1 地球磁极互换

过去7800万年中已经出现过171次地磁倒转

“地球磁极互换”是关于地球如何毁灭的最流行的说法。据说一旦如此地球就会南北极颠倒,改变自转方向,引发地壳剧烈运动,《2012》就借鉴了这一说法。磁极互转到底有多厉害?会不会预示着世界末日的来临?

“其实从地球的历史来看,的确发生过剧烈的磁场变化。”李旻说,在过去的7800万年中地球磁场共出现了171次倒转,最近一次磁场倒转大约发生在 78 万年前。但是,这样的倾斜程度是很缓慢的。而且,地球磁场是一个弱磁场,一般地区的地表磁场平均强度只有0.5—0.6高斯,只相当于一块普通磁铁的1% 左右,一块磁铁尚且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就更不用提微弱的地磁了。“所以,我们只能说,地球磁极出现变化的确是可能的,但并不足以出现毁灭性的灾难。”李旻说。

预言2 Nibiru行星撞地球

如有撞地行星10年前就该找到了

上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发掘6000年前的苏美尔文明遗迹时发现了一张雕刻在石板上的星图,除了人类已知的11个天体外,还有一颗连现代人都没发现过的星球——Nibiru行星,最著名的说法是2003年、2012年和2085年撞地球。在各种末日传说的版本中,小行星撞地球的情节也是屡见不鲜。

对于小行星的研究,各国科学家都一直在从事。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在盱眙就建立了“境外天体观测站”,专门对近地天体进行搜寻。“到目前为止,以我们人类的能力,还没有发现足以致命的近地小行星。”李旻说,Nibiru行星只是个流传于网上的恶作剧,它根本就不存在。试想如果Nibiru行星真的会在 2012年撞向地球,天文学家至少在10年前就已经能跟踪到它了,现在至少能用肉眼看到。“但是从几率上说,小行星撞击地球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恐龙灭绝的众多可能性原因中,小行星撞击地球就是其中之一。”

预言3 太阳地球行星连成直线

1982年9星连珠人类也平安度过了

星象学家认为,2012年可能会出现太阳、地球、行星连成直线的现象,太阳在天空中的线路将会穿过银河系的中心,这会让地球处于更强大的未知宇宙力量的牵引下,加速地球毁灭。

“这种连线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意义的。”李旻笑着说,这些所谓“几星连线”的现象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体现。其实,1982年曾经出现过“九星连珠”的现象,也没有出现过什么灾难性的事件。在2012年以及未来几十年内并不会出现行星排成一条直线的情况,而且地球也不可能突然就到银河系中心去。事实上,每年冬至时,从地球上看,太阳就像是处于银河系的中央,这种现象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不会造成地球引力、太阳辐射、行星轨道的变化,所以这个预言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预言4 太阳活动剧烈

太阳耀斑还不具备毁灭地球的能力

在《2012》影片中,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依照玛雅历法,地球由始到终分为五个太阳纪,分别代表五次浩劫,其中四个浩劫已经过去,当第五个太阳纪来临,太阳会消失,大地剧烈摇晃,灾难四起,地球会彻底毁灭,按照马雅历法是3113年,换算为西历便是2012年12月21 日。

专家说,对于太阳活动高峰期,科学家认为太阳耀斑还不具有毁灭地球的能力,经过一些数据模拟和对地球大气环境的研究,2012年的太阳活动只会对地球通讯系统造成打击,对于地球本身来说,危害不会很大。

“科学发展到今天,很多突发事件,虽然会给我们带来麻烦,但人类始终有办法来面对。”李旻说,就像以前遇到的厄尔尼诺现象、雪灾等等,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但从宏观上还可以掌控。对于《2012》这部影片来说,我们在看的时候可以把它当作纯粹的“科幻电影”来欣赏,而不要太过恐慌。

“但是我们可以从这部电影里,感受到一种未知的能量,促使我们有一种危机意识。未来,我们在进行开发的时候,懂得保护地球,这才是电影想要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道理。”

2. 找一部灾难片,讲地球磁极倒转的

电影片名:2012世界末日
英文片名:2012 Doomsday
上映日期:2008
出品国家:美国
电影类别:动作/冒险野空/科幻
影片长度:85min 16sec
电影导演:Nick Everhart
主要演员:Dale Midkiff ... Frank
Ami Dolenz ... Susan
Cliff De Young ... Lloyd
Matthew Bolton ... Street Cop
Gregory Paul Smith ... David
Danae Nason ... Sarah
Mark Hengst ... Matt
Jason S. Gray ... Carlos Martinez
Caroline Amiguet ... Dr. Trish Lane
剧情简正脊脊介:
2012年12月21日,在这次史无前例的灾难中,四个素不相识的人踏上了探寻墨西哥古代玛雅神庙的征程,因为据玛雅神庙记载,玛雅人最后的记录时间就是2012年。对于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来讲,也许是洪水暴发,两极交替,对我举渗们来说,那就是世界末日..

3. 2012真的会发生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2012这个预言,据说是玛雅人的精确预言。说是在2012年12月21日,世界将走向灭亡,也有的说是24日,那天的黑夜到来后就不再会有22日的黎明。
根据传说,玛雅人是世界上算的最准的预言家,他们预测的东西几乎是没有错误的,而2012这个关于世界灭亡的预言就是玛雅人推算出来的。其实,实际上玛雅人说的是2012年12月21日那天只是结束了第五个太阳纪。从古到今,我们所在的地球已经过了四个太阳纪,而2012年12月21那天,就是第五个太阳纪的最后一天,只不过2012年的12月22日那天是第六个太阳纪的第一天。当然,每一次新的太阳纪到来的时候人们都会遗忘前一个太阳纪所发生的任何事和任何发明的物品。
据推测,第13伯克盾的结束对于玛雅人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但根据他们的信仰并不表示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反而是重生的时刻。波波尔•乌一书汇整了殖民地时期高地中的基切玛雅人所流传创世神话其中的细节,根据书中的内容提到我们居住在第四个世界。波波尔•乌中叙述了神明在前三个创世的失败,以及成功创造人类所生存的的第四个世界。玛雅人认为第四个世界会在灾祸之中结束,而第五个、也是最终的一个世界将被创造,同时也象征了人类的终结。
这在帕伦克遗址中的一个日期证实了,其将之后的时间表示为1.0.0.0.0.0,会出现在4772年10月13日,显然古典时期的玛雅人并不认为这个时代会在2012年结束。对玛雅人来说,2012年12月21日仅仅意味着这是第13个伯克盾的最后一天,表示了第13个400年周期结束,而不是世界末日。
根据电脑模型预测,地球和太阳的磁极颠倒会引起电子故障,鸟类迁徙时会迷路。如果当地球磁力为零时,所造成的后果更严重。电脑模拟结果显示:地球零磁力下的所有动物,包括人类的免疫系统将会降低;地球的外壳会发生火山喷发,地震,泥石流等现象;地球磁气圈将会被减弱,来自太阳的宇宙辐射会增大,最终可能对人类造成辐射灾难;一些小行星会朝地球方向飞来;地球的重力也会发生变化。
虽然很多民族都有末日预言,但为何玛雅人所说的末日预言,会受到人们的重视,原因是玛雅历法的计算,非常准确,从玛雅人的历法得知,他们早已知道地球公转时间,是三百六十五日又六小时又二十四分二十秒,误差非常之少。另外对于其他星体的运行时间,在计算上亦非常准确,对于数学上「○」的单位数字,早在三千年前,玛雅人已经使用。
电影《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挣扎求生的经历。 在寻找和前往方舟基地的过程中,杰克逊一家经历了生死考验。最终他们终于到达方舟基地。然而已经制造完成的方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从世界各地闻讯涌来的受灾人群。谁去谁留已然成为挑战整个人类的道德抉择。面对灾难,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类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择: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机会!最后人们终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
当然,关于2012还有其他的说法。
第一个说法就是近些年来的全球变暖论来定下的地球毁灭,因为在全球变暖论中提到了几点:全球变暖会使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还有号称世界尽头的南极与北极的冰川都即将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所以,在2012年那年剧烈的太阳耀斑可能会破坏地球上的通讯设施以及其他一些地面事物,严重的会使地面严重破裂。
第二个说法是两级倒转。某些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声称,到2012年,地球将会两极倒转,地球外壳和表面将会突然分离,地心内部的岩浆将会喷涌而出。分离的大陆会将整个人类填入大海,地震、海啸、火山以及其他灾难一起出现。
第三个说法就是普遍的未知行星撞击地球。有些人预测,一颗神秘的X行星正在向地球的方向飞来。据说,如果行星正面撞上地球,地球将会因此而消失。即使两者只是轻轻擦过,也会造成地球引力的变化,从而引起大量小行星撞击地球。
最后一种说法就是天体重叠,一些星象学家认为,2012年将可能会出现天体重叠。这种天体重叠现象每二万六千年出现一次。根据天体重叠的预言,太阳在天空中的线路将会穿过银河系的最中央。许多人担心这种天体错位将会让地球处于更为强大的未知宇宙力量的牵引之下,会加速地球的毁灭。要么可能是引起地球两极互换,要么是在银河系中心形成一个巨大的黑洞。
很多人都在猜想2012世界末日到底会不会发生,我认为他不会发生,因为我认为2012只是一个预言,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些个预言,但是他们都没有实现,我觉得预言并不代表这一切就会发生。所以,2012世界未日的预言,我们不要太去在意他,我们要以乐观而平和的心态去面对2012这中世界未日的预言,因为很多事情都应该有科学依据的。
我认为很多人对2012这个预言只是杞人忧天,想想未来是不会受预测和猜想来左右的,只有我们勤劳双手和和聪明的头脑才能创造未来。

4. 地球与太阳的磁极将于2012年发生颠倒哪个鸟人说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5日消息,众所周知,每隔大约11年,太阳的整个磁场就会发生一次磁极倒转——北磁极变成南磁极,而南磁极变成北磁极。在磁极发生倒转时,太阳就会出现活动的高峰期,称之为“太阳极大”。

尽管这一过程看上去似乎呈现出11年的规律性,但是在近期发表的两篇论文中,科学家们却强调了这一过程中的不对称性。目前,太阳北磁极已经大大减弱,几乎接近于零。这就说明太阳的磁极倒转过程已经开始,但是反观太阳南磁极,这里的磁场减弱过程却似乎仅仅是刚刚开始。

乔纳森·瑟坦(Jonathan Cirtain)是美国宇航局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的太空科学家,同时也是参与日本“日出”(Hinode)号太阳探测器项目的美方项目科学家。他说:“太阳磁北极已经开始进入倒转期,远远领先于南极,我们不能理解其中缘由。”

这两份论文中的一篇直接源自“日出”号探测器获取的对于此次太阳磁极倒转的观测数据。而另一份论文则采用了一项新技术,对太阳极地大气发出的微波辐射进行观测,以此推断其表面发生的磁场活动特征。

这两篇描述太阳磁极转变不均衡的论文对传统上认为太阳南北磁极同步发生磁极倒转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这两篇论文都认为在太阳北极,磁极倒转即将发生。这一时间点远早于一般认为太阳极大将在2013年到来的预期。而“日出”号探测器获取的其它一些数据同样暗示我们可能需要对现有的太阳模型做出重新考量。

对太阳极地地区的磁场强度进行测量难度非常大,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大致位于太阳赤道面上,因此设在地球上的绝大部分太阳望远镜所观测的太阳表面区域主要都集中在其低纬度地区,对于极地的观测非常不利。当进行精确太阳磁场测量时也仅能获得低精度的结果,而日出号探测器则可以克服这一困难。

而第二份论文中描述的新的微波辐射观测方法则得益于2003年的一项新发现:太阳表面存在一种规模巨大的爆发现象,即日珥爆发。当时科学家们注意到,当太阳活动处于极小时,这种爆发一般都集中在太阳低纬度地区,但是随着太阳逐渐接近极大期,这种日珥爆发现象逐渐开始向极地高纬度地区转移。与此同时太阳极区在微波波段的亮度也逐渐下降到非常低的值。

纳特·戈帕斯瓦米(Nat Gopalswamy)是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太阳科学家,他也是那篇有关采用微波辐射方法观测太阳的论文第一作者,这篇论文已经于2012年4月11日被《天体物理学杂志》接受。他说:“当我们开始在纬度超过60度的位置上观测到日珥爆发,那么我们就该知道太阳极大期就要到了。”

为了对逐渐接近高纬度极区的日珥爆发现象进行追踪观察,戈帕斯瓦米和他的团队调用了日本野边山太阳射电天文望远镜,以及欧空局/美国宇航局合作的“太阳和太阳风层探测器”(SOHO)。他们在微波波段对太阳进行了观察,通常这一波段会被用于观察太阳大气下方的日面层,即所谓的色球层。

戈帕斯瓦米开发出一种精确的技术,可以借由这种微波波段观测数据构建出太阳接近极区位置磁场活动强度的图景。通过对整个日面色球层在微波波段亮度的观察,科学家们确认太阳北磁极强度已经减弱到接近上次太阳极大期间出现的低水平,这意味着又一次太阳活动极大期的到来。这一结论同样得到了对日珥爆发观察结果的支持,观测显示,日珥爆发已经开始在北半球极高纬地区出现。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太阳南半球,这种日珥爆发发生的数量才刚刚开始出现上升迹象——就在今年的3月份,这里才刚刚发生首次日冕物质抛射事件(CME)。

日本空间局所属“日出”太阳观测卫星的数据同样显示太阳南北两半球之间存在的这种差异性。一个日本科研小组报告了“日出”探测卫星的结果。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团队已于近期向《天体物理学杂志》递交一份论文供发表。这一日本科学家小组借助“日出”探测器,从2008年9月份开始每隔一个月对太阳极区磁场进行观测研究。

早期的磁场观测显示这里存在集中的强大磁场,极性几乎均为负。而近期获取的磁场观测图上,情况则大有不同。不仅仅是磁场的规模更小强度减弱,同时可以观测到出现了很多极性为正的磁场部分。当初指向北极的强烈负极性磁场,现在已经变成了微弱的混合极性磁场,并将逐渐转变为中性(太阳极大时),该小组预计这一时机将在未来一个月内到来。

瑟坦说:“这是我们首次获得这种磁场倒转的直接观测数据。这对于我们理解太阳磁场究竟为何能导致出现太阳活动周期现象至关重要。”

泰德·塔贝尔(Ted Tarbell)来自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他是“日出”号探测器太阳光学望远镜设备的首席科学家。他指出,此次直接测量数据显示了太阳磁极倒转的进展,并揭示出2008年开始出现的初期端倪。

有关太阳磁极倒转的经典模型认为太阳表面的活动区会沿着太阳赤道运动,并且这些活动区的极性几乎总是和它们所在的太阳半球极区极性相反。随着这种转动,这些活动区的边缘逐渐向高纬度极区移动,最终取代极区原有的极性,让正极性变成负极性,反之亦然。如此周而复始,出现太阳磁极倒转的周期性变化。而“日出”探测器的数据显示北磁极在这种转换过程到来之前便已经开始出现变化。塔贝尔说:“这是依据日出探测器数据产生的论文中最让我感兴趣的地方之一。为何太阳的磁极转变会如此早的到来?”

塔贝尔认为这些都说明目前的太阳模型需要重新审视。当我们有了更新更好的数据之后,我们当然要对现有的模型进行相应的修正。大卫·哈撒韦(David Hathaway)是美国宇航局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的太阳科学家,同时也是那篇有关太阳微波波段磁场观测论文的合著者。他指出,认为太阳的活动周期中存在不对称性并非一个新的观点。

其它研究人员最近所做的研究工作更加偏向于对于这种不对称特性表现的观测,举例来说,他们发现在太阳北半球观测到比南半球数量更多的太阳黑子。哈撒韦说:“然而大多数主流的太阳模型却无法包含这种不对称性。尽管更加复杂,将这种不对称性包括进去的模型也存在,但是这些模型在其它方面同样存在某些和观测事实相悖的地方。”

对这些差异进行持续的研究,使用最好的观测手段和最新的观测技术,这些努力都将帮助我们加深对太阳,太阳的11年活动周期以及其表面发生的大规模爆发现象的理解。科学家们也将继续对这一轮的太阳活动周期,即第24活动周期进行严密监测,因为太阳北磁极出现早于预期的磁极倒转迹象或许是预示着这一轮太阳活动周期是一次较为微弱极大期,因为监测显示日面上的黑子数量和其它太阳活动现象的数量相对较少。(晨风)

阅读全文

与关于世界磁极反转的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天火主题曲电影院有吗 浏览:286
电影主题曲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浏览:359
电影网站系统哪个好 浏览:327
最全面的免费看电影软件 浏览:767
大p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211
电影夜店在线观看 浏览:752
日俄战争电影迅雷下载 浏览:808
客厅如何改造成电影院 浏览:256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美术系在哪个校区 浏览:416
汽车上安装哪个软件可以电影 浏览:454
港爱人电影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823
电影院片头广告怎么收费 浏览:714
bt天堂电影tv 浏览:753
朝鲜战争电影歌曲男生版 浏览:623
人类生存游戏电影 浏览:825
南京上海华纳电影 浏览:876
恐怖游戏电影主演 浏览:730
色戒这部电影在哪里播 浏览:954
vio电影在线看 浏览:953
老北京土话电影 浏览: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