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八佰》点播大获好评,这部戏到底好在哪里
《八佰》是现在热映的一部电影,在点播的时候就大获好评。说实在话这部剧并没有过于优秀的地方,要非说它好的话,只能说里面的知名演员多、导演会选题材。电影本身并没有多优秀,豆瓣评分从点播之后一直在下降。目前来看的话,电影评分只有7.9。彻底上映之后评分还会持续下降,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这部电影最终的评分,应该会落在7.5左右,跟大多数电影比起来,它还是挺不错的。可是它在前期宣传的太厉害,那么多优秀的导演和演员,纷纷为了声明,让它有了一部顶级电影的宣传。而这种质量和宣传的差异,会让许多观众都感到失望。
『贰』 《八佰》为什么会成为全球电影满意度第一
《八佰》作为去年全球电影票房冠军,其中艺术感染力和视觉效果非常强烈,得到了许多观众的肯定以及电影界的称赞,所以当之无愧成为全球电影票房冠军。
作为一部战争电影,宏大战争场面的展现一定是大多数观众所期待和喜闻乐见的。在这点上,《八佰》做出了诚意,也呈现了新意。
不算影片开始阶段那场不漏声色的瓮中捉鳖之外,全片重要的战斗戏码一共有五场,概括来说就是毒气偷袭、小队夜袭、机甲强攻、壮士护旗、冲桥撤退。这五场戏,每场战斗的着力点都不同,每场战斗的展示空间也各异,但总体而言都算得上精彩。尤其是发生在中段的小队夜袭和机甲强攻这两场戏,让大飞看得颇为过瘾。
『叁』 八佰这部剧的口碑如何
不光《八佰》这部作品值得点赞,导演管虎更值得人们尊崇!网上有很多这部剧的负面评价,但是,恕我直言,很多人基本没有感悟到这部剧的精华,更没有领会到导演的良苦用心管,虎先生曾坦言,《八佰》这部电影的创意源于13年前。众所周知,十多年前是一个奇异生物盛行的年代。彼时,中国的网络上充满并渲染着一种“国民党才是抗日主力”的说法,很多人埋怨为什么没人拍国军,并呼吁影视作品要正视和讴歌国民党的抗日功劳
他用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默默地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事,为此不惜牺牲掉了自己的名声和前途,我认为,这部电影的口碑绝对是不低的
『肆』 电影《八佰》好评如潮,这部影片究竟好看在哪里
历史中的《八佰》:“我们为中国而生,死不足惜”
1. 淞沪会战《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战争中随处可见死伤的普通百姓,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
从而引起我们的共鸣,为了胜利牺牲小我让人感动。虽然现在不是战争年代,但是国际环境风声鹤唳,八佰这部影片唤醒热爱和平的人,团结起来万众一心抵御外敌!
『伍』 《八佰》这部剧的影评怎么样看过的人都是怎么评价的
口碑很好。
不同于以往同类型的影片,《八佰》没有男女主角,所有人都是主角,所有人又都是配角。从片名开始,导演就将焦点设定在“人”身上“古时行军,五人为伍,十人为什,百人为佰”。
人,才是最重要的。该片从人性出发,既描绘了投身战争中英勇无畏的战士,也刻画了怕死畏战的普通人。
《八佰》能在国产战争片中越众而出,恰恰是因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该片拓宽了我们认识英雄的维度,他们在舍生取义前,也有过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与挣扎。
剧情: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杜淳饰)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
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
“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陆』 如何评价电影《八佰》毁誉参半,你怎么看电影向人传达了什么意义
命运多舛的《八佰》总算公映了,针对久旱逢甘雨的中国影市而言,它是一剂真真正正能够带热销售市场的强心剂,针对成千上万观众们而言,它也是非常值得走入电影院一看的电影。殊不知,有关《八佰》的异议自始至终持续上升,从改档前到再次上映后基本上没停过,大量来自电影对四行仓库争夺战的改写。
大家体现战争、勾勒战争,目地并不是提高那类由老前辈血水换得的自傲及其荣誉感,而是借由战争去思考人的本性、去讨论人为灾祸带来的浩劫、去反战且号召将来要永保和平的信心,避免该类惨案再度将临到人们的身上。
『柒』 《八佰》是一部怎样的电影,为何让中国影迷心心念念这么多年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相信一提这句话各位都知道我要说的是《八佰》,这一部电影上映十天就超过了20亿票房,经过了好几次的推迟上映,这部电影终于出现在了大屏幕上。人们都说《八佰》是中国少有的电影,《八佰》成功登顶今年票房全球冠军。《八佰》讲了些什么呢?为何让中国影迷心心念念这么多年?
『捌』 点映票房过2亿、评分高达9.2,《八佰》到底好在哪
已经开始了几轮筛选的八百人,成为了这个特殊时期的救援工作。在这部电影的带动下,观众们终于恢复了以往看电影的热情,票房已经超过2亿。同时《八百人》也取得了非常好的口碑,《猫眼》和《淘宝电影》评分达到9.2分。#八百部电影#从创造票房纪录的《战狼2》到林超贤的《红海行动》,战争题材是国产电影最重要的,优秀作品数不胜数。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八百》到底有什么好?
看了两遍,正式上映的时候会再去看第三遍。《八百》是一部战争片。它用顶级的电影工业和特效还原战争,换取至少一包纸巾的眼泪;然而,它不仅仅是一部战争片。宏大而震撼的战争场面并不是影片的目的。也是对四线仓库保卫战牺牲士兵的颂歌,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史诗,值得观众对电影票的尊重。
『玖』 如何评价电影《八佰》
《八佰》是由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
该片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讲述了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该片于2020年8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2021年2月28日,获得2020新浪微博之夜微博年度电影。
剧情简介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杜淳饰)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影片评价
塑造立体的人,是《八佰》的立意与野心所在。以往战争片的主角,要么是正面迎敌的战士,要么是深入敌营的卧底。而该片却从一群逃兵的身上展开,《八佰》能在国产战争片中越众而出,恰恰是因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该片拓宽了我们认识英雄的维度,他们在舍生取义前,也有过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与挣扎。《八佰》的人物塑造采用了群像刻画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来个,但这也会造成“一开始还想把每个人名记住,但后来就记混了”的情况。(《界面新闻》评)
不同于以往同类型的影片,《八佰》没有男女主角,所有人都是主角,所有人又都是配角。从片名开始,导演就将焦点设定在“人”身上“古时行军,五人为伍,十人为什,百人为佰”。人,才是最重要的。该片从人性出发,既描绘了投身战争中英勇无畏的战士,也刻画了怕死畏战的普通人。(新华网评)
战争是冰冷和残酷的,《八佰》中的“静”凸显了这样的冰冷和残酷。电影开篇用摇移的大全景方式勾勒了苏州河北岸的“静”,这是满目疮痍之地,没有居民,只有残破与荒凉。“静”是《八佰》一面,由“静”到“动”是更重要的一面,它既是战争的对抗与角力的“动态”,也是人物变化成长的弧光,更是主题精神的升腾的过程和姿态。在枪火和刺刀带来的惨烈声响中,该片着力呈现了“八百壮士”阻击日本侵略者进攻的几个战争段落和侧面,战争的残酷性首先被传达出来,与之交织的是带有痛感的崇高性。作为一部战争类型商业片,该片正视了战争的残酷,与此同时,也不再采取以往战争片凸显指挥军官个体的智慧与英勇的策略,甚至淡化了谢晋元的领导,而是以群像的方式塑造出“有意味的普通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合力。(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 程波评)
『拾』 《八佰》这部电影主要是讲了什么
链接: https://pan..com/s/1NNkOs8p3dygBX6Fd9B1bLQ 提取码: x6ss
该片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讲述了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