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抗战英烈任光:在皖南事变中殉难的人民音乐家
抗战英烈任光(1900年-1941年),浙江嵊县人。音乐家。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任光烈士简介
任光烈士是浙江嵊县人。1900年11月9日出生,1919年到法国里昂大学音乐系勤工俭学。1928年回国,在上海法侨百代唱片公司任音乐部主任。上世纪30年陵兆棚代初,他结识了田汉等左翼进步文化人士,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参加 *** 领导的左翼剧联音乐小组、苏联之友音乐小组、中国新音乐研究会等进步组织,与聂耳、冼星海等一起猜橡探索新兴音乐的创作道路,积极从事革命音乐的创作与传播,并利用职务之便刻录包括《义勇军进行曲》在内的大量抗日救亡歌曲唱片,广为发行,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被音乐界誉为:“民族的号手”。
1934年,推出了他的电影音乐成名作《渔光曲》。后来创作的《打回老家去》、《王老五》等歌曲风靡全国。1937年,赴法国巴黎音乐学院进修。在法期间,出席了有42个国家代表举行的世界反法西斯侵略大会,他创作的《中国进行曲》被列入《世界革命名曲选》。1938年,返回国内。1940年7月,随叶挺到皖南新四军军部工作。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牺牲。
任光烈士平生经历
中国作曲家。曾用笔名前发。1900年11月9日生于浙江嵊县。1941年1月初,在“皖南事变”中不幸牺牲。任光自幼喜爱民间音乐。1919年去法国勤工位学,一面作杂工,一面尺则坚持学习音乐和钢琴校音技术。后去越南一琴行任技师,约于1928年回国,入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音乐部主任,并开始与“南国社”接融。此后,在左翼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先后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和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他曾将许多革命歌曲制成唱片。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先后去巴黎和新加坡等地,在华侨中推动、组织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40年春到重庆,在育才学校音乐组任教。同年7月,随叶挺将军赴皖南,在新四军军部从事音乐工作。
任光以写作电影歌曲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活。30年代初,他受到田汉、阳翰笙、安娥等人的影响,参加了左翼音乐运动,与聂耳等一起,从事革命歌曲的创作和研究。现见他的创作歌曲有40多首。其中,《渔光曲》、《月光光》等,以委婉抒情的笔融,反映了30年代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愿望,《打回老家去》、《抗敌歌》《大地行军曲》、《别了皖南》(即《新四军东进曲》)等歌曲则以刚毅、雄健的曲调,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坚强意志。此外,还有一类直接采用民间音乐素材改编和创作的歌曲,如电影歌曲《新莲花落》、《新凤阳歌》、《王老五》以及抗战歌曲《高粱红了》等,都富有生活气自和乡土风味。这些不同风格的歌曲,生动地表现了人民大众的感情,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风格。任光还作有歌剧《洪波曲》(安娥编剧)和《彩云追月》等民族器乐合奏曲若干首。其歌曲作品已辑成《任光歌曲选》(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㈡ 1934任光飞推出电影音乐成名作是什么
《渔光曲》
《渔光曲》是电影《渔光曲》主题曲,由安娥作词,任光谱曲,作于1934年。
电影《渔光曲》主题歌。这首歌深情地唱出了旧社会长年漂泊在海上的穷苦渔民的艰辛劳动生活,真实地反映了渔民们愁苦困顿的心情。为了写好这首歌,任光特意到长江的入海口吴淞口,观察渔民们捕鱼劳作。根据体验,他为这首歌创造了表现海浪起伏的特定节奏,突出了船歌的风格。
1934年6月14日影片首映后,这首歌迅速传播开来,第二年,因影片获得莫斯科展出汇演荣誉奖而蜚声海外。聂耳曾撰文说:《渔光曲》一出……其轰动的影响甚至形成了后来的影片要配上音乐才能够卖座的一个潮流。
㈢ 任光推岀的电影音乐是什么
《渔光曲》。
《渔光曲》是电影《渔光曲》主题曲,由安娥作词,任光谱曲,作于1934年。
电影《渔光曲》主题歌。这首歌深情地唱出了旧社会长年漂泊在海上的穷苦渔民的艰辛劳动生活,真实地反映了渔民们愁苦困顿的心情。
为了写好这首歌,任光特意到长江的入海口吴淞口,观察渔民们捕鱼劳作。根据体验,他为这首歌创造了表现海浪起伏的特定节奏,突出了船歌的风格。
创作背景:
任光为作此曲,特赴渔民区观察渔民生活与劳动。质朴真实的歌词的委婉惆怅的旋律鲜明地描绘了30年代渔村破产的凄凉景象。
音乐中饱含了渔民的血泪,感情真挚,展示了旧中国渔民苦难生活的悲惨遭遇,抒发了劳动人民心中不可遏制的怨恨情绪。歌曲是单一形象的三段结构,各段音调虽有变化,但由于统一的节奏型,相同的引子和间奏,使音乐成为一个整体。
70年代著名歌唱家朱逢博重新演绎了这首30年代经典歌曲,她虽然采用了宫词式,但调性色彩并不明朗,似乎是在旷远之中表露出一丝哀愁和压抑。
她还通过贯穿全曲的舒缓和节奏,刻画出渔船在海上颠簸起伏的形象,这些都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㈣ 任光的人物评价
上世纪30年代初,结识了田汉等左翼进步文化人士,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参加中共领导的左翼剧联音乐小组、苏联之友音乐小组、中国新音乐研究会等进步组织,与聂耳、冼星海等一起探索新兴音乐的创作道路,积极从事革命音乐的创作与传播,并利用职务之便刻录包括《义勇军进行曲》在内的大量抗日救亡歌曲唱片,广为发行,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被音乐界誉为:“民族的号手”。
1934年,推出了他的电影音乐成名作《渔光曲》。后来创作的《打回老家去》、《王老五》等歌曲风靡全国。1935年5月9日,任光组织了电通电影公司的盛家伦、司徒慧敏、郑君里、金山、袁牧之、顾梦鹤、施超7个演员唱《义勇军进行曲》(即《风云儿女》电影主题歌),第一次在百代唱片公司录音棚内录下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并灌制了唱片。随后,他又将这唱片的录音转录到电影《风云儿女》的胶片中去。这是全球第一张《义勇军进行曲》的唱片,编号为34848b,现保存在上海的国歌纪念馆中。唱片很快发向全国,《义勇军进行曲》迅速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广为传播,成为一首激情燃烧、影响最广的抗日名曲。第一次灌制的唱片很快销售一空,后来任光又连续灌制了两次。《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战斗进行曲,是游行集会的合唱曲,是唤起民众的动员令,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赴法国巴黎音乐学院进修。在法期间,出席了有42个国家代表举行的世界反法西斯侵略大会,他创作的《中国进行曲》被列入《世界革命名曲选》。 任光是中国无产阶级音乐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著名的革命音乐家。他创作的许多抗日革命歌曲,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开创了海外爱国、爱家歌咏的先声,是我国电影音乐的开拓者,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和中国电影发展史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1941年2月,叶挺从江西被押解到重庆途中,秘密投书重庆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秘书阳翰笙,嘱他转告周恩来:“任光已在我身旁阵亡”。以后,叶挺又在其《囚语》中以大量文字抒发对任光的思念之情。其中写道:“至友任光,为中国音乐名家,《渔光曲》《王老五》等均其杰作。随我至军中后,新作甚多,别有风格,对群众心理及大众化问题深切明朗,军中均以‘王老五’呼之,此次率其新爱随余行军,备受危苦。十日晨在高坦乡,正值激战中,教导队奉我令加入前线作战。我作简短演说后,群情激动。任君指挥唱其新歌《东进曲》,与四周机关枪声及手榴弹声融成最伟大的战斗交响曲。” 叶挺将军称他是“中国的音乐之星”;聂耳称他是“我们的导师”;《新华日报》则赞誉他为“民族的号手”, 郭沫若同志评价任光的作品是“在中国的新音乐,在民族的觉新上,在抗日的推进上,乃至在敌寇的投降上,的确是有着它的功绩。”旅居南洋的郁达夫等人闻讯任光牺牲后深为震惊,发表了盛赞任光“忠于民族,忠于艺术”的纪念文章;延安的作曲者学会,也曾出版专刊,纪念这位烈士,号召全国音乐工作者,学习任光的进取精神和面向现实的创作方向。解放后,人们继续怀念着这位杰出的革命烈士。浙江电视剧制作中心特为任光专摄了电视剧《彩云追月》以作纪念;中共中央党史办公室还将任光定为著名烈士,载入《中共党史人物传》史册。
㈤ 1934年仁光推出了他的电影音乐成名作什么
1934年仁光推出了他的电影音乐成名作是《渔光曲》。
《渔光曲》是电影《渔光曲》主题曲,由安娥作词,任光谱曲,作于1934年。
1934年6月14日影片首映后,这首歌迅速传播开来,第二年,因影片获得莫斯科展出汇演荣誉奖而蜚声海外。
歌曲赏析
这首歌深情地唱出了旧社会长年漂泊在海上的穷苦渔民的艰辛劳动生活,真实地反映了渔民们愁苦困顿的心情。
为了写好这首歌,任光特意到长江的入海口吴淞口,观察渔民们捕鱼劳作。根据体验,他为这首歌创造了表现海浪起伏的特定节奏,突出了船歌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