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居里夫人的电影的资料
居里夫人-影视同名作品
名称 《居里夫人》
外文名称 《Madame Curie》
导演: 茂文·勒鲁瓦 Mervyn LeRoy
编剧:
Ève Curie ....book
Aldous Huxley ....uncredited
Paul Osborn
Paul H. Rameau
主演:
葛丽亚·嘉逊 Greer Garson ....Marie Curie
沃尔特·皮金 Walter Pidgeon ....Pierre Curie
Henry Travers ....Eugene Curie
影片类型: 剧情 / 传记
片长:124 min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黑白
混音: 单声道
级别:Australia:PG / Sweden:Btl / Finland:S / USA:Approved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上映日期: 1943年12月15日 美国
剧情
剧情从波兰女学生玛莉到巴黎求学开始,她因为跟退休科学家皮埃尔居里共享一个实验室而日久生情,后来结为夫妇。同时他们继续从事科学实验,多年后发现了“镭”,因而成为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但居里先生却在领奖前因车祸丧生。
幕后花絮
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传记片。曾合演《忠勇之家》的男女主角在大受欢迎之后再度合作。作为一部科学家的传记,本片写得颇具智能,对白更富有幽默感,使全片看来毫不沉闷。
居里夫人的故事
一、靠自学走进巴黎大学
玛丽·居里于1867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她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学数理教师,妈妈也是中学教员。玛丽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妈妈得了严重的传染病,是大姐照顾她长大的。后来,妈妈和大姐在她不满10岁时就相继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满了艰难。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非常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薰陶着小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1894年初,玛丽接受了法国国家实业促进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科研项目。在完成这个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她结识了理化学校教师比埃尔·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共同意愿使他们结合了。玛丽结婚后,人们都尊敬地称呼她居里夫人。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大学毕业生的任职考试。第二年,她又完成了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决心考博士,并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二、镭之光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表了一篇工作报告,详细地介绍了他通过多次实验发现的铀元素,铀及其化合物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能自动地、连续地放出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和一般光线不同,能透过黑纸使照象底片感光,它同伦琴发现的X射线也不同,在没有高真空气体放电和外加高电压的条件下,却能从铀和铀盐中自动发生。铀及其化合物不断地放出射线,向外辐射能量。这使居里夫人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些能量来自于什么地方?这种与众不同的射线的性质又是什么?居里夫人决心揭开它的秘密。1897年,居里夫人选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这个研究课题,把她带进了科学世界的新天地。她辛勤地开垦了一片处女地,最终完成了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并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实验研究中,居里夫人设计了一种测量仪器,不仅能测出某种物质是否存在射线,而且能测量出射线的强弱。她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铀射线的强度与物质中的含铀量成一定比例,而与铀存在的状态以及外界条件无关。
居里夫人对已知的化学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获得了重要的发现在:一种叫做钍的元素也能自动发出看不见的射线来,这说明元素能发出射线的现象决不仅仅是铀的特性,而是有些元素的共同特性。她把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把有这种性质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它们放出的射线就叫“放射线”。她还根据实验结果预料:含有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有放射性;不含铀和钍的矿物一定没有放射性。仪器检查完全验证了她的预测。她排除了那些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集中研究那些有放射性的矿物,并精确地测量元素的放射性强度。在实验中,她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这说明实验的矿物中含有一种人们未知的新放射性元素,且这种元素的含量一定很少,因为这种矿物早已被许多化学家精确地分析过了。她果断地在实验报告中宣布了自己的发现,并努力要通过实验证实它。在这关键的时刻,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也意识到了妻子的发现的重要性,停下了自己关于结晶体的研究,来和她一道研究这种新元素。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从矿石中分离出了一种同铋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它的放射性强度远远超过铀,这就是后来被列在元素周期表上第84位的钋。几个月以后,他们又发现了另一种新元素,并把它取名为镭。但是,居里夫妇并没有立即获得成功的喜悦。当拿到了一点点新元素的化合物时,他们发现原来所做的估计太乐观了。事实上,矿石中镭的含量还不到百万分之一。只是由于这种混合物的放射性极强,所以含有微量镭盐的物质表现出比铀要强几百倍的放射性。
科学的道路从来就不平坦。钋和镭的发现,以及这些放射性新元素的特性,动摇了几世纪以来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科学家们历来都认为,各种元素的原子是物质存在的最小单元,原子是不可分割的、不可改变的。按照传统的观点是无法解释钋和镭这些放射性元素所发出的放射线的。因此,无论是物理学家,还是化学家,虽然对居里夫人的研究工作都感到有兴趣,但是心中都有疑问。尤其是化学家们的态度更为严谨。为了最终证实这一科学发现,也为了进一步研究镭的各种性质,居里夫妇必须从沥青矿石中分离出更多的、并且是纯净的镭盐。
一切未知的世界都是神秘的。在分离新元素的研究工作开始时,他们并不知道新元素的任何化学性质。寻找新元素的唯一线索是它有很强的放射性。他们据此创造了一种新的化学分析方法。但是他们没有钱,没有真正的实验室,只有一些自己购买或设计的简单的仪器。他们出于工作效率的考虑,分头开展研究。由居里先生试验确定镭的特性;居里夫人则继续提炼纯镭盐。
有志者事竟成!大自然的任何奥秘都会都会被那些向它顽强攻关的人们揭开。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从此镭的存在得到了证实。镭是一种极难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它的形体是有光泽的、象细盐一样的白色结晶。在光谱分析中,它与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谱线都不相同。镭虽然不是人类第一个发现的放射性元素,但却是放射性最强的元素。利用它的强大放射性,能进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以使许多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医学研究发现,镭射线对于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细胞,一经镭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坏了。这个发现使镭成为治疗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异常迅速的细胞组成的,镭射线对于它的破坏远比周围健康组织的破坏作用大的多。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在法国,镭疗术被称为居里疗法。镭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对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金子一般的心灵
由于居里夫妇的惊人发现,1903年12月,他们和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夫妇的科学功勋盖世,然而他们却极端藐视名利,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他们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居里夫妇还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量地赠送别人。
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巴黎大学决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居里先生讲授物理课。居里夫人成为著名的巴黎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教授,还是在他们夫妇分离出第一批镭盐的时候,就开始了对放射线各种性质的研究。仅1889年到1904年间,他们就先后发表了32篇学术报告,记录了他们在放射科学上探索的足迹。1910年,居里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专论》一书。她还与人合作,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位女科学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
1914年,巴黎建成了镭学研究院,居里夫人担任了学院的研究指导。以后她继续在大学里授课,并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她毫不吝啬地把科学知识传播给一切想要学习的人。她从16岁开始,成年累月地学习、工作,整整50年了。但她仍不改变那严格的生活方式。她从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早年她为了供姐姐上学,甘愿去别人家里做佣人。在巴黎求学期间,为了节约灯油和取暧开支,她每天晚上都在图书馆读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才走。提取纯镭所需要的沥青铀矿,在当时是很贵重的,他们从自己的生活费中一点一滴地节省,先后买了8、9吨,在居里先生去世后,居里夫人把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价值高达100万金法郎以上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
1932年,65岁的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华沙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居里夫人从青年时代起就远离祖国,到法国求学。但是她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小时候,她的祖国波兰被沙俄侵占,她就非常痛恨侵略者。当他们夫妇从矿物中分离出新元素以后,她把新元素命名为钋。这是因为钋的词根与波兰国名的词根一样。她以此表示对惨遭沙俄奴役的祖国的深切怀念。
1937年7月1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她最后死于恶性贫血症。她一生创造、发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直至最后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她一生中,共得过包括诺贝尔奖等在内的10种著名奖金,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16枚;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0多个。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样谦虚谨慎。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❷ 李梓有哪些著名电影作品的配音角色
李梓,一位在中国电影界享有盛誉的配音艺术家,1930年12月23日出生于河北省获鹿县宋村。她的中学时代在北京平度过,毕业于北平市立第三女子中学,自小就展现出对文艺的热爱,常在学校的戏剧和诗歌朗诵活动中活跃。
抗日战争结束后,身处国民党统治下的北平,李梓受到进步师生的影响,投身于学生运动,反对内战、争取自由。1948年,她在白色恐怖中,与同学们一起突破封锁,前往山东济南解放区,进入华东大学深造,从此开启了新的生活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李梓于1950年进入山东大学艺术系专攻表演,虽未完成学业,但于1952年被调至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演员。自1954年起,她投身于译制配音工作,这一岗位上坚守了三十多年。在她的职业生涯中,为众多影片中的主要角色赋予了声音生命,塑造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
从《白夜》中的娜斯金卡,到《阴谋与爱情》的露易莎,再到《红色宣传员》中的李善子,《塔曼果》中的爱遏,以及《被侮辱与被迫害的人》中的丽茜,她的声音跨越了《创伤》中的维拉,《红与黑》中的木尔小姐,《红菱艳》的蓓姬,《简爱》中的简爱,再到《巴黎圣母院》的艾斯美拉达,每一个角色都深深地烙印着她独特的演绎。在《冷酷的心》中的阿依曼,《一个警察局长的自白》中的塞雷娜,《望乡》的三谷圭子,以及《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林内特,她的声音无处不在。在《叶塞尼亚》、《走向深渊》、《卡桑德拉大桥》、《英俊少年》和电视连续剧《居里夫人》中,她同样表现出色,直至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为安娜配音,李梓的配音才华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现。
李梓,女。译制电影配音演员。河北石家庄人。山东大学肄业。1948年入华东大学学习。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华东大学文工团团员。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配音演员、演员组组长。曾为《音乐之声》、《简爱》、《叶塞尼亚》、《巴黎圣母院》、《英俊少年》、《可尊敬的妓女》、《野麦岭》、《望乡》等译制片配音。
❸ 电影名字里有“夫人”两字的电影有哪些
你好!
包法利夫人
公爵夫人
贝隆夫人
桃花夫人
居里夫人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❹ 居里夫人电影观后感
居里夫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女科学家。她出生于波兰,一生热衷并献身自然科学。1903年11月的一天,英国伦敦皇家学会把该会的最高奖赏——戴维奖章,挂在一对年轻夫妇的胸前,以表彰他们为人类发现了一种极其珍贵的放射性元素——镭。这对年轻夫妇,就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居里夫妇——彼埃尔.居里和他的夫人居里夫人。夫妇两人望着纷纷前来祝贺的人们,同时流出了热泪。人们只知道发现这种稀有元素的意义,可有谁知道他们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尤其是居里夫人,她不仅是镭元素的主要发现者,更主要的是,她有着别人没有的艰难的历程。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原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少年的玛丽,虽然家境贫寒,但十分好学,16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女子中学,并获得金质奖章。但那时的波兰,已被俄、普、奥三国瓜分,波兰女子没有上大学的权利。家境贫困,又无力到国外求学,因此只好到乡下当了5年家庭教师。在此期间,她省吃节用,积了一点钱准备到国外求学。1891年的冬天,这个年轻波兰女青年只身踏上了去巴黎的旅途。虽然这时天气很冷,但这位女青年的胸中,蕴含着一股渴望的烈火,因为,她马上要到着名的巴黎大学学习,这是她多年梦寐以求和为之奋斗的理想。现在,她的理想就要变为现实,怎么能不激动呢!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之后,这位贫穷的波兰姑娘每天上课来得很早,总是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全神贯注地倾听教授讲解。下课之后,除吃饭之外,不是到实验室搞实验,就是到图书馆读书。很快,便成为全班中最优秀的学生,备受教师的重视和同学的尊敬。
在生活上,玛丽因经济拮据,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又小又矮的阁楼,忍受着夏天的闷热和冬天的寒冷。为了挤时间学习,常常几天不做饭,只吃现成的涂上黄油的面包。晚上为了节省灯油,就到附近图书馆看书,一直到图书馆关门后,才回家点起小煤油灯,伏案学习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去休息。由于长期劳累,再加上营养不良,玛丽得了贫血症。玛丽为了节约钱去购买必要的学习用品,经常每天只吃一把小萝卜和半磅樱桃,同时,为了赶功课每天睡不足三个小时。就这样,这位贫穷的女学生,终于以她超人的吃苦精神,于1893年夏,以第一名的好成绩在物理系毕业,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次年夏天,又以第二名的成绩在数学系毕业,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学成毕业后,玛丽本想回波兰为祖国服务。但由于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法国物理学家彼埃尔?居里,才决定留下工作。1895年,玛丽和居里结婚,以后,人们称玛丽为居里夫人。就在这一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能透过固体物质的X光射线。第二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又发现铀矿物能放射出一种与X光线相似的奇妙的射线。这种奇妙的射线,对玛丽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使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着妻子认真而坚定的面孔,彼埃尔开始为妻子奔东忙西,做起筹备工作,经过彼埃尔的多次努力,理化学校校长才允许居里夫人使用一间潮湿的小屋作理化实验。
居里自己也放下正在研究的课题,同妻子一道进行工作。居里夫妇的实验室条件极差,夏天里面被太阳晒得像一个烤箱,冬天又冷得人都快冻僵了但居里夫人根本不把这些外在条件放在眼里,因为她知道,科学研究方面的难度比这些更大,她心中关心的只是她的研究课题。就在这样的实验室里,居里夫人把成袋的沥青矿渣,把它们倒在一口口大铁锅里,用粗棍子不停地搅拌,为的是不断的溶解分离钡与镭。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辛苦工作,在几百个蒸发碗中历经5677次“微量除钡法”结晶试验,8吨小山一样的矿渣最后只剩下最后一个蒸发碗中的一点液体,再过几小时将结晶成一小块晶体,那就是新元素镭。居里夫人和居里满怀信心,舍不得离开实验室,与居里一起在实验室等待新元素诞生的时刻。当她满怀希望抑制住激烈跳动的心朝那只小玻璃器皿中看时,她看到4年的汗水和8吨的沥青矿渣最后的结果却是什么都没有,蒸发器上只有一点污迹。居里夫人带着失望和疲倦地回到家,女儿还在等待她讲故事才能入睡,可是此时居里夫人又如何能够讲得出来。望着妈妈失落的神态,女儿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居里走进屋里,坐在女儿的床前,为女儿讲述一个美丽童话故事,故事里的美丽金发公主就是居里夫人,居里肯定了夫人的努力,并无私地付出所有支持她,和她在一起继续工作。女儿很乖地进入了梦香,我看到这里就感动得流下了泪水,因为泪水就是最好的真情。晚上她躺在床上,还在想着那团污迹,想找出失败的原因:“如果我知道为什么失败,我就不会对失败太在意了。为什么只是一团污迹,而不是一小块白色或无色晶体呢?那才是我们想要的镭。”居里夫人像是对自己又像是对居里说话,突然,他眼睛一亮:也许镭就是那个样子,不象预测的那样是一团晶体。他们起身跑到实验室,还没等开门,居里夫人就从门缝看到了她伟大的发现:蒸发碗里不起眼的那点污迹,此时在黑夜中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镭!一种具有极强放射性的元素。
虽然居里夫妇经过四年的努力只提炼出0.1克镭盐,但镭的发现,引起科学乃至哲学的巨大变革,为人类探索原子世界的奥秘打开了大门。可以说,它的发现,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并由此诞生了一门新兴的放射学,所以,镭被誉为“伟大的革命者”。正是因为居里夫妇为科学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年,他们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金。整个影片让我们感到居里夫人那种不计名利,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高尚品质。“个人是渺小的,每个人只能获取一丝知识之光,却能照亮人类获取真理的希望。”居里夫人的话过去了近一个世纪,但她的精神和信念将永远鼓舞我们像她一样相信真理、追求真理,哪怕自己达不到伟人的高度,也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摘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星。
❺ 大家有什么新片老片介绍 以前看过经典的电影也行 布拉德 皮特 演过个古代战争题材的谁知道叫什么名字
奥斯卡经典影片100部!!!
1《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第十二届奥斯卡(1939)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彩色片)、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剪接和特别奖;最佳男演员、最佳原创音乐、最佳音响、最佳效果提名
2《卡萨布兰卡》(又译《北非谍影》)Casablanca第十六届奥斯卡(1943)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最佳剪接、最佳音乐提名
3《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第二十六届奥斯卡(1953)最佳女主角、最佳原著故事、最佳服装设计(黑白片);最佳男配角、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导演、最佳剪接、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4《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第十三届奥斯卡(1940)最佳摄影(黑白片)、最佳原创音乐提名
5《战地钟声》For Whom the Bell Tolls第十六届奥斯卡(1943)最佳女配角;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最佳摄影(彩色片)、最佳剪接、最佳音乐、最佳电影提名
6《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第二十三届奥斯卡(1950)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服装设计(黑白片)、最佳音响;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剪接、最佳音乐提名
7《费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第十三届奥斯卡(1940)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提名
8《铁翼雄风》(又译为《翼》)Wings第一届奥斯卡(1927-1928)最佳影片、最佳技术效果
9《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第十二届奥斯卡(1939)最佳音乐(歌曲)、最佳音乐(作曲);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电影、最佳效果提名
10《煤气灯下》Gaslight第十七届奥斯卡(1944)最佳女主角、最佳艺术指导(黑白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黑白片)、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提名
11《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第十三届奥斯卡(1940)最佳艺术指导(黑白片)
12《浮生若梦》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第十一届奥斯卡(1938)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剪接、最佳音响、最佳编剧提名
13《翡翠谷》(又译《青山翠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第十四届奥斯卡(1941)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最佳摄影(黑白片)、最佳艺术指导、(黑白片);最佳女配角、最佳剪接、最佳音乐、最佳音响、最佳编剧提名
14《黄金时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第十九届奥斯卡(1946)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接、最佳音乐和特别奖;最佳音响提名
15《君子协定》Gentleman"s Agreement第二十届奥斯卡(1947)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剪接、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16《呼啸山庄》(又译作《咆哮山庄》)Wuthering Heights第十二届奥斯卡(1939)最佳摄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导演、最佳原创音乐、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17《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第九届奥斯卡(1936)最佳电影、最佳剪辑提名
18《失去的周末》The lost weekend第十八届奥斯卡(1945)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接、最佳音乐提名
19《忠勇之家》Mrs. Miniver第十五届奥斯卡(1942)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黑白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接、最佳音响、最佳效果提名
20《小妇人》Little Women第六届奥斯卡(1932-1933)最佳编剧;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提名
21《一夜风流》 It Happened One Night第七届奥斯卡(1934)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
22《红菱艳》The Red Shoes第二十一届奥斯卡(1948)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乐;最佳剪接、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提名
23《红河谷》Red River第二十一届奥斯卡(1948)最佳编剧、最佳剪辑提名
24《茶花女》Camille第十届奥斯卡(1937)最佳女演员提名
25《巴黎圣母院》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第十二届奥斯卡(1939)最佳音响、最佳音乐提名
26《王子复仇记》Hamlet第二十一届奥斯卡(1948)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艺术指导(黑白片)、最佳服装设计(黑白片);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音乐提名
27《翠堤春晓》 The Great Waltz第十一届奥斯卡(1938)最佳摄影;最佳女配角、最佳剪接提名
28《左拉传》The Life of Emile Zola第十届(1937)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助理导演、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响、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29《天方夜谭》Arabian Nights第十五届奥斯卡(1942)最佳摄影(彩色片)、 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 最佳音响、 最佳音乐提名
30《亨利五世》Henry V第十九届奥斯卡(1946)特别奖;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乐提名
31《罗生门》Rashomon第二十四届奥斯卡(1951)最佳外语片奖;第二十五届奥斯卡(1952)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32《公民凯恩》(大国民)Citizen Kane第十四届奥斯卡(1941)最佳剧本;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导演、最佳摄影(黑白片) 、最佳艺术指导(黑白片)、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最佳音乐提名
33《主教之妻》The Bishop"s Wife第二十届奥斯卡(1947)最佳音响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音乐提名。
34《太阳浴血记》( 《血太阳》)Duel in the sun第十九届奥斯卡(1946)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提名
35《大饭店》Grand Hotel第五届奥斯卡(1933)最佳影片
36《叛舰喋血记》Mutiny on the Bounty第八届奥斯卡(1935)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剪接、最佳音乐、最佳编剧提名
37《当代奸雄》(一代奸雄)All the King"s men第二十二届奥斯卡(1949)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剪辑提名
38《第三人》The third man第二十三届奥斯卡(1950)最佳摄影(黑白片);最佳电影和最佳剪辑提名
39《岸上风云》(《在江边》、《码头风云》)On the Waterfront第二十七届奥斯卡(1954)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黑白片)、最佳艺术指导(黑白片)和最佳剪辑;最佳男配角和最佳音乐提名
40《一个美国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第二十四届奥斯卡(1951)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乐;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提名
41《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第二十五届奥斯卡(1952)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乐提名
42《蝴蝶梦》Rebecca第十三届奥斯卡(1940)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剪辑、最佳效果和最佳音乐提名。
43《深闺疑云》Suspicion第十四届奥斯卡(1941)最佳女演员;最佳影片和最佳音乐提名
44《爱德华大夫》Spellbound第十八届奥斯卡(1945)最佳音乐奖;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和最佳效果五项提名
45《偷自行车的人》The Bicycle Thief第二十二届奥斯卡(1949)最佳外语片奖;最佳编剧提名
46《撒哈拉沙漠》Sahara第十六届奥斯卡(1943)最佳男配角、最佳音响和最佳摄影提名
47《愤怒的葡萄》(《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第十三届奥斯卡(1940)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导演;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提名
48《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第二十三届奥斯卡(1950)最佳编剧、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音乐;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和最佳剪辑提名
49《关山飞渡》Stagecoach第十二届奥斯卡(1939)最佳男配角、最佳音乐(配乐);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影片提名
50《大独裁者》The Great Dictator第十三届奥斯卡(1940)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和最佳音乐提名
51《欲望号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第二十四届奥斯卡(1951)最佳女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艺术指导;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响和最佳音乐提名
52《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第十二届奥斯卡(1939)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音乐、最佳影片、最佳音响、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53《迪兹先生进城》Mr. Deeds Goes to Town第九届奥斯卡(1936)最佳导演;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最佳音响提名
54《歌剧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第十六届奥斯卡(1943)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响和最佳音乐提名
55《碧血金沙》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第二十一届奥斯卡(1948)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最佳电影提名
56《战地军魂》Stalag 17第二十六届奥斯卡(1953)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导演提名
57《沙漠之鼠》The Desert Rats第二十六届奥斯卡(1953)最佳编剧提名
58《凯恩舰叛变》The Caine Mutiny第二十七届奥斯卡(1954)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最佳剪辑、最佳音响和最佳音乐提名
59《鹿苑长春》The Yearling第十九届奥斯卡(1946)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提名
60《玉女神驹》National Velvet第十八届奥斯卡(1945)最佳女配角、最佳剪辑;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和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61《正午》High Noon第二十五届奥斯卡(1952)最佳男演员、最佳剪辑、最佳音乐(配乐)和最佳音乐(歌曲);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提名。
62《戏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第二十五届奥斯卡(1952)最佳电影和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剪辑提名
63《侠盗罗宾汉》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第十一届奥斯卡(1938)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剪辑和最佳音乐;最佳电影提名
64《孤星血泪》Great Expectations第二十届奥斯卡(1947)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提名
65《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第三届奥斯卡(1929-1930)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摄影提名。
66《罗伯茨先生》"Mister Roberts"第二十八届奥斯卡(1955)最佳男配角;最佳电影、最佳音响提名
67《捉贼记》To Catch a Thief第二十八届奥斯卡(1955)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68《泉水中的三枚硬币》(《罗马之恋》)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第二十七届奥斯卡(1954)最佳摄影(彩色)、最佳音乐(歌曲);最佳影片提名
69《百老汇的旋律》(又译《红伶秘史》、《百老汇之歌》)The Broadway Melody第二届奥斯卡(1929)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和最佳导演提名
70《大地》The Good Earth第十届奥斯卡(1937)最佳女演员、最佳摄影;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提名
71《与我同行》Going My Way第十七届奥斯卡(1944)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音乐;最佳男演员、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提名
72《风流寡妇》The Merry Widow第七届奥斯卡(1934)最佳艺术指导
73《龙凤配》Sabrina第二十七届奥斯卡(1954)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黑白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提名
74《一曲难忘》A Song to Remember 第十八届奥斯卡(1945)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音响和最佳音乐提名
75《卿何薄命》Dark Victory第十二届奥斯卡(1939)最佳女演员、最佳音乐、最佳电影提名
76《飞虎群英》Flying Tigers 第十五届奥斯卡(1942)最佳音响(录音)、最佳效果、最佳音乐提名
77《外星人大战地球》The War of the Worlds第二十六届奥斯卡(1953)最佳特效奖;最佳剪辑、最佳音响(录音)提名
78《晴空血战史》(《十二点正》)Twelve O"Clock High第二十二届奥斯卡(1949)最佳男配角、最佳音响(录音);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提名
79《圣女贞德》【英格丽 褒曼 (Ingrid Bergman)主演】Joan of Arc第二十一届奥斯卡(1948)最佳摄影(彩色片)、最佳服装设计(彩色片)和特别奖;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最佳剪辑、最佳音乐提名
80《三剑客》(三个火枪手、三剑侠)The Three Musketeers第二十一届奥斯卡(1948)最佳摄影(彩色片)提名
81《夜阑人未静》The Asphalt Jungle第二十三届奥斯卡(1950)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摄影提名
82《紧急下潜》Crash Dive第十六届奥斯卡最佳特殊效果
83《胜利之歌》(扬基都德)Yankee Doodle Dandy 第十五届奥斯卡(1942)最佳男主角、最佳音乐(配乐)、最佳音响(录音);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提名
84《凄艳断肠花》The Paradine Case第二十届奥斯卡(1947)最佳女配角提名
85《双重生活》A Double Life第二十届奥斯卡(1947)最佳男主角、最佳音乐(配乐);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86《巴格达大盗》(月宫宝盒)The Thief of Bagdad第十三届奥斯卡(1940)最佳摄影(彩色片)、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最佳效果;最佳音乐提名
87《救生艇》Lifeboat第十七届奥斯卡(1944)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编剧提名
88.《美人计》Notorious第十九届奥斯卡(1946)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提名
89《太阳之血》Blood on the Sun第十八界奥斯卡(1945)最佳艺术指导(黑白片)
90.《居里夫人》Madame Curie第十六届奥斯卡(1943)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艺术指导(黑白片)、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影片、最佳音响提名
91《大幻影》Grand Illusion 第十一届奥斯卡(1938)最佳影片提名
92《蓬门今始为君开》The Quiet Man 第二十五届奥斯卡(1952)最佳摄影(彩色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最佳影片、最佳音响、最佳编剧提名
93《时代女人》Woman of the Year第十五届奥斯卡(1942)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主角提名
94《虎帐狼烟》(铁血金戈)Drums along the Mohawk第十二届奥斯卡(1939)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彩色片)提名
95《封面女郎》Cover Girl第十七届奥斯卡(1944)最佳音乐(配乐);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歌曲)、最佳音响提名
96《玉女奇遇》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第二十五届奥斯卡(1952)最佳女配角、最佳艺术指导(黑白片)、最佳摄影(黑白片)、最佳服装设计(黑白片)、最佳编剧;最佳男演员提名
97《霸王妖姬》Samson and Delilah 第二十三届奥斯卡(1950)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最佳服装设计(彩色片);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效果提名
98《暴君焚城录》Quo Vadis第二十四届奥斯卡(1951)最佳男配角、最佳艺术指导(彩色片)、最佳摄影(彩色片)、最佳服装设计(彩色片)、最佳剪辑、最佳音乐、最佳影片提名
99《康·蒂基》Kon-Tiki 第二十四届奥斯卡(1951)最佳记录片
100《马戏团》The Circus 第一届奥斯卡(1927-1928)特别奖
布拉德 皮特演过的那个古装片子是《特洛伊》
阿喀琉斯为海洋女神忒提斯和英雄帕琉斯之子。初生时,母亲将他放入天火中灼烤,希望把他身体里父亲遗传的人的成分烧掉,能成为天神。但被不知情的帕琉斯发觉而遭到了阻止。无奈之下,忒提斯把阿喀琉斯带到天上,抓着他的后跟,将他的身体在天河中浸润。从此,阿喀琉斯全身刀枪不入,除了脚后跟。故西谚“阿喀琉斯之踵”寓意最薄弱、最致命的部分。
忒提斯早就知道儿子的命运,但她仍希望阿喀琉斯能躲过劫难。很小的时候,就给他穿上女孩子的衣服,宣称是国王的女儿,一直到成年,人们居然都毫不察觉。
阿伽门农出征之前得到神谕:如果没有阿喀琉斯参战他将无法赢得战争的胜利。于是他派聪明的奥德修斯去征召阿喀琉斯。在王宫之中,奥德修斯只看见一群女孩,无法辨认谁是阿喀琉斯。奥德修斯心生一计,他将一套长矛和盾牌放在王宫的地上,然后叫随从在外面鸣响警号,这意味着有敌人进犯。所有的女孩都惊慌失措,四处躲避。出于战士的本能,只有阿喀琉斯拿起了武器,准备保卫国家。
由此传说可以看出,阿喀琉斯的面容应该如女子般娇好俊美,而非布拉特*皮特这般刚毅粗犷,除非帕琉斯的女儿长得都像《大内密探》里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
至于“天下最美丽的女子”海伦,那是不管谁来演绎,都会招来一片指责。海伦何以会得到这样的封号?因为她的母亲丽达,本就是一个极其美丽的女子,甚至打动了天父宙斯。于是宙斯化作一只被老鹰追逐的天鹅靠近正在洗澡的丽达。丽达觉得这天鹅着实漂亮可怜,便把它抱入怀中,宙斯乘机与其亲昵。丽达便怀孕生下海伦。这一题材,被包括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大艺术家反复表现。
奥兰多*布鲁姆饰演的帕里斯没有了《指环王》里精灵射手的风采。也难怪,那个形象太出挑,太引人注目了。就像有人评论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他永远是泰坦尼克号上的那个小子了。”顺便一说,法国的首都就是以这位多情的特洛伊王子的名字命名的,看看法国人骨子里的浪漫吧。
神话中,特洛伊战争最后演变成人神之间,天神之间的战争,阿喀琉斯被太阳神阿波罗一箭射中脚踵而死。但不是因为电影里说的,阿喀琉斯在太阳神庙里,砍掉了阿波罗雕像的头颅。这种事情,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电影最感人的部分是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冒险潜入阿喀琉斯的营帐,企求自己儿子的尸体,真实表现了最深沉厚重的父爱。王国里最伟大的战士死了,最让父亲骄傲的儿子死了。他的亡魂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尸体被敌人侮辱,想象一下做父亲的心里的伤痛。他不惜以国君的身份,向敌手屈膝,只为了儿子能有死后的荣耀。电影里那雪白的胡须,深邃而哀伤的眼神,让人难忘。
还有阿伽门农,在希腊神话中,他领导了长达十年的坚苦卓绝的特洛伊战争后,又历经坎坷,终于回到自己的王宫,却立刻被偷情的妻子杀害。而电影中,他是一个贪得无厌、充满欲望的独裁暴君。好莱坞总要给这么一部耗资巨大的影片找一个相当的理由吧。而有了这么一个理由,电影也就仅仅是电影了,永远不可能成为被传诵千年的英雄们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