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真的好想好想去电影院看电影啊
贾樟柯导演前不久发布了这张自己一人坐在电影院发呆的照片,被热转:
原来电影院已经从我们的生活里消失了大半年了。
尽管我们已经如常开工、通勤、下馆子、逛街,但电影院仍然门户深锁。
电影对很多人来说,毕竟不是穿衣吃饭那样的刚需。何况网络发达,几乎可以找到任何资源,并不是所有人都在乎电影院。
但对于在乎的人来说,每一个风吹草动都让人痛心。民间的电影院被低价出让;往年雷打不动的北京电影节被搬到线上;关于上海电影节的坊间传闻变了又变;电影行业的工作者们几乎无一例外,都在面对降薪、失业甚至破产等等危机。
为什么电影院是不可被取代的?是因为无论发生什么事,这样的一个空间,永远可以容纳充盈的情绪和复杂的情节。
我们收集了一些网友关于电影院的记忆,关于为什么这个空间让人无法割舍也无法忘记。
@榴莲兔:
初三毕业的时候,关系很好的几个同学约着一起去看电影,其中有我暗恋了很久的男生。那么热的夏天,我很在意形象,回家去洗了澡,换了身衣服,然后才去的电影院。
还记得看的是《变形金刚2》,暗恋的男生和我坐在一起,我坐得笔直,一动不敢动。后来在电影院分别的时候,他突然凑到我耳边说:“因为我已经看过一遍了,所以刚才也不知道是在看电影,还是在看人。”
我整个人当场激动得螺旋上天。坐在我们后排的好友后来偷偷告诉我,他全程一直在侧脸看我,往我的方向凑,想要和我互动;而我,因为紧张,坐得板正。
后来我们算是在一起了一段时间(可能只有一个夏天?),夏日恋情无疾而终。现在过去好多年,当时电影院黑黑的环境里那种紧张和忐忑、他凑近我耳边的那种暧昧、还有青春期漫长的暗恋与心动,现在想起来都很激动。
@甜盐:
某年电影节,当时正好在失业,买了厚厚一沓票,一部一部地赶场,对几家不同电影院之间的路线记得烂熟。电影院里总是安静黢黑,和不同的人坐在一起但彼此之间互不打扰。
那样一个空间里,生活被一个一个镜头和情节覆盖。还记得看了一场《野梨树》,失意的文青屡屡碰壁,回到自己的家乡,和父亲一起坐在雪地里。那个时候我感觉自己好像完全不用考虑找工作、改简历、面试之类的问题, 我坐在电影院里,前所未有的平静。
@小茉莉:
朋友是电影发烧友,去年上影节的时候专门飞来上海。白天我们一起或各自去看电影;晚上一起挤在我小小的床上,喝啤酒,聊当天看的电影。
朋友走前最后一晚,我们去看了阿莫多瓦的《痛苦与荣耀》,那是深夜档,因为过于精彩,结束之后全场自觉地开始鼓掌。那一刻觉得特别感动, 大家是素不相识的人,但在影院这个不大的空间里,产生了一种剧烈的共振。 我的好友就在身边,我们总是会产生类似的感动,这次也不例外。
从电影院出来以后,因为兴奋也因为夜深,我们都觉得有点饿了,于是在通宵的路边小店分食了一碗随处可见的兰州拉面。夜晚的初夏,空气里隐约有栀子一类的白花香气。
至今都觉得那碗分食的拉面在记忆里特别美味的样子。
@Sai:
早几年玩豆瓣,关注了一位叫作“起床,吃饭”的豆瓣er,人称饭叔。饭叔喜欢在豆瓣分享他拍的很日常又取镜很特别的照片,是平凡生活,但又总有一些能打动人的点,我很爱看。
后来饭叔说自己拍了一部纪录片,关于他在贵州独山县的爹妈的生活,拿了first影展纪录长片奖。我很惊讶原来他是个导演。再后来饭叔又说入围金马奖了,在金马奖直播上看到饭叔,更惊讶了。这时才知道,饭叔叫陆庆屹,那部电影是《四个春天》。
那年我在广西一个小城做项目,没有大城市的各种电影资源,电影上映后找遍了全城,只有一个电影院排片。进去电影院的时候,全场只有两个人。
那次让我印象很深,一是在偏远小城感受到了家,一是感受到电影离我们并不远。 生活细节里就有一部精彩的电影诞生,电影人就在我们身边。 而我只需要坐在电影院里就可以是在任何地方,到底身处哪所城市都不重要了,就是那种感觉,非常奇妙。
@薄荷莓莓:
每年的电影节对我来说都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会有一种“流动的盛宴”的感觉。因为会不断在电影院遇到或亲密、或不是太熟悉的朋友。但即使是不太熟悉的朋友,对于同一部电影的审美也会让人产生短暂的知音感受。
我有一个朋友圈的点赞之交,是很欣赏的女生。有一次刚刚在上一个电影院打过招呼,下一场又在另一家电影院遇到。我们最终都没有熟悉起来,但是那天因为这样的事,感觉心情有一种很轻松的欣快。
还有互相转票、换票的过程是一个我很期待的仪式,分别经历过:认识新的朋友、发现和新朋友有许多共同好友、发现去年换过票的朋友今年坐在自己隔壁的位置…… 一些人际关系上的小巧合,会产生一种“小世界”的安全感。
@Joe:
前两年在香港念书,念的也是电影相关的学科,常常是晚上的课。还记得晚上九点半下课,我飞奔去地铁站赶车去往西九龙的圆方,看一场欧容的《弗兰兹》。电影结束以后我又去赶末班地铁回到住处。
到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我在深夜的茶餐厅吃夜宵,一路转车、赶车的紧张情绪放松下来,脑海中还是电影的情节。吃完回家的路上我几乎飘起来,感觉自己是在一个悠游的梦里。
@Chris:
我们县城以前只有一家影院,是上世纪的那种礼堂式影剧院,小城市生意不景气,每周,这家影院都会安排一些脱衣舞表演。装满花花绿绿霓虹灯的戏院宣传彩车每晚准时路过我家,我住在二楼定时拉开窗帘,窥探车上挂着那些印着身材火辣女郎的灯箱布。
因此从此电影在我心里就是最具有吸引力和活力的东西, 但是一直很多年我跟随学校一年两次去到那家影院,都不算看到真正的电影,只是一些科教片,虚假的情感和廉价的感动。
直到有一天那家影院开发了盗版业务,DVD播放代替了劣质的幕布投射,大量打上粉红色标签的电影轮番点映,而我也在残破不堪的座椅上颤抖着看完了《戏梦巴黎》。 那天我骑着单车在公路上飞驰,好像跑过整个卢浮宫的是我。
@yr:
有段时间,工作调整成周末上班,周一周二休息,所以常常早上醒来买张10点场的票,钻进只有零星几人的电影院里,度过两个小时的观影时光,一天以这样的方式开始,感觉就像延续了梦境。
也有在观影过程中睡着了的时候(毕竟看的是早场电影嘛), 醒来看见荧幕上的画面,发生在电影里的故事仍在继续,真的有大梦初醒的感觉。
@松花鸡:
单相思了十年的暗恋对象,有次无意聊到《你的名字》时,他一句“一个人去电影院看这个题材,想想都可怕”,我果断在深夜定下凌晨从广州到杭州的机票,次日一早再乘高铁回到浙江家乡小城,想赶在他生日当天与他同看。
从在电影院见到从电梯里大步走出的他,到看完电影后整整缓冲了三天,还是做梦一样。从他坐到我旁边开始,我的身子就此僵住,什么话也说不出,只能摩挲着票根强装镇定。看到电影里女主头上的红头绳又瞄了一眼我的马尾,“你好像可以扎个同款哎。”
温柔得像是要融化我的一阵东风,我却怎么也挣不开这具僵壳,只有一双眼没堵住,汩汩地往外淌着泪。怕把他跟我说的这句话给忘了,学电影里的男女主把字记在了掌心。
我只和他隔了一个扶手,余光里的他左手撑着下巴,整个人半明半昧。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怦然心动。
@赵小天:
只要灯一拉,暗处中骤然亮起的梦境,就能引领我跳进爱丽丝的兔子洞。不富裕的学生时代,小屏也能有滋有味。我爱看的老片、文艺片又常常无法在影院看到,故而有了“大屏=商业片”的刻板印象。
直到我第一次在影院大哭。那是一部小成本的影片:《狗十三》。忘了怎么机缘巧合,约了朋友坐进影院。那次定晚了,只落了个侧台的位置,观赏体验并不佳。但不重要了。 感谢黑暗的影院,我能够痛痛快快放肆流泪。被触动、被刺痛、被勾起自己以为早已忘怀、不芥蒂的记忆。 故事里的女孩家庭背景和我非常相似,甚至奶奶家的饭桌都一模一样(赞美此片布景),一下子就能把我勾回童年记忆。
电影刚开始时,我还轻松地咬着可乐吸管,小声跟同伴嘀咕“哇,刚才镜头扫过的景是我家那个区耶”。但当荧幕上的父亲一把拉过女儿呵斥时,身旁的一切都消失了。我也消失了。我的一部分附着在 13 岁的李玩身上,委屈、失望、悲伤,情绪流动在我和眼前这个小女孩之间。 那一瞬间,是我和她的,永恒瞬间。
@阿芋:
作为一个爱看电影的人(自认为还不够格称为“影迷”),我很多朋友都是网友转化而来,成为网友的契机,也大概率是因为对于电影的相同喜好。我和网友奔现,几乎从来都不是吃饭喝饮料,而是直接在电影院相见。
高考放榜考上了上海的大学,第一个念头就是可以有更充分的电影资源了;念大学的四年是电影节的四年,没有很多钱却有很多时间,曾经连续早上五点起床打车去电影院抢票;后来去了香港发展,每年的影展是我最快乐的时候。
甚至我每去一个新的城市或国家旅游,可以不看任何景点,但一定会去一次当地的电影院。有一次去韩国,完全听不懂电影内容, 但坐在电影院里,就感觉离这个地方更近一些。
四月的时候,香港的戏院曾经复工过一段时间(现在因为疫情原因又关了)。复工的当天我和朋友约着去看了一部张国荣的电影。本来预想会不会需要排队,结果到场了发现空空荡荡,整个厅内,包括我和朋友在内,一共八个人。
过去每年的四月我都可以见识到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见识过几千个人在一个场子里看同一部老片,缅怀同一个偶像。但今年的四月,在这座最爱张国荣的城市,电影院里只有八个人在看他的电影, 那个时候真正感觉生活可能需要很久才能恢复正常。
而对于我来说,无论其他时候如何一切照常,只要还不能自由地进电影院看电影,生活就不算回到正轨啊。
如果要问,关于电影院,你还记得什么?每个人可能都有完全不同的故事好讲。
对于爱电影的人来说,电影院和生活,从来都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一样不可分割。 在电影院被关停的大半年里,生活就是变得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你有什么关于电影院的故事想和我们分享吗?留言告诉我们呀。
作 者 | 馆 长
编 辑 | 麻 薯
设计、排版 | 译 尹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Epoch意为“新时代、新纪元”,也有“历史或生命中的一段时刻”的意思。不论这是最好还是最坏的时代,这都是一个有故事的时代。
『贰』 为啥我看电影不哭
记得小时候,学校组织看“妈妈再爱我一次”,当时那个电影的播放的剧场里简直堪称哭堂。我和另一个要好的同学坐一起,我俩物以类聚,都是女汉纸风格!十多岁的我们害怕与其他女生一样,哭的稀里哗啦。于是我俩故意强忍泪水,嘲笑打趣对方...其实内心对剧情已深深震动,我们笑的比哭还难看。但是没人知道我俩的心情,只看见我俩强装出来的笑!
于是,迅速走红了:全校在哭唯独我俩笑!学校同学相传,亲戚都向妈妈告状,一向宽容的妈妈气的想打我一顿,骂了我好长时间,并给我扣上不孝的帽子!然而,电影观后感没有几个同学比我写的更好!
感动的泪水、感同身受的泪水...是无声的、节制的!也许有的人没有泪水,内心震动却远超哭出来的效果!尤其是男人吧!
不顾一切的流泪嚎啕,只有面对长期残酷压力的崩溃之下才易发生!
我也是感性的人,对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思考深度,我认为非常好的电影必然会直击我心,随情节哭笑!而你不哭,是你没有走心或者没有遇到那部值得入心的电影,或者你内心的伤感远超身体的反应!用心哭泣可能说的就是你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哭”字的解释,从上面这个图片可以看出,一个人上顶着两个口,可见这个人有很多话要说,需要伸冤,情况非常迫切。哭的含义是因痛苦悲痛或 情感 激动而流泪。所以人之所以会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痛苦,遇到了伤心的事情。2. 情感 激动,情绪波动剧烈,喜极而泣。
再次我们来看一下电影的类型:喜剧、冒险、幻想、悬念、惊悚、纪录、战争、西部、爱情、剧情、恐怖、动作、科幻、音乐、家庭、犯罪等。所有的电影都有可能让一个人哭。因为每一部电影都包含了令人痛苦和令人情绪波动的场景或者片段。比如说惊悚恐怖片,会把你吓哭,爱情片会把你感动哭。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 情感 的交流,小婴儿就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哭是人类最原始的情绪。
为什么你看电影不哭。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1.你可能天生泪点很高,所有的电影引起你哭得欲望,从这点来说就与你的成长经历有关和家庭环境有关,也许你成长在一个充满爱和欢笑的家庭,亦或你成长在一个冷漠的家庭当中,在这两种情况下,你都会哭得少。2.你看的电影太少,或者说你的电影都是垃圾电影,看完后什么都不知道。得不到 情感 的触动,自然不会哭。3.你可能看电影的时候,没有全身心投入进去,亦或者看电影干其他的事情,或者把一部电影分成几个部分来看。
我给你建议是用真情与别人交流,用善意你对待你周围的人和事,可能你的 情感 表达就是顺畅点。用心感受每一部好电影,你就会哭了。
这个问题我也想不通。
为什么会有人看电影不哭?
我是个泪点低的人,简单来说就是心软,爱哭。
我见过不少人看电视或者看电影都有哭的时候,不仅仅是女生,还有男生。
如果真的你看的电影别人都哭了而你没有哭,我觉得你的心理太强大,要么就是你没有投入用心看,要么就是电影的催泪情节还未能触摸到你心底最柔软的那一片地方!
不久前我看到一句话,大致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能被感动是因为那些电影或者音乐让他们有了代入感。
所以你没哭是因为你经历的不够,没能有代入感,没能让你感动。
总结,太年轻,哈哈!
这个都是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有的人的感情容易流露出来,会把自己的 情感 代入到电影中去,让电影的故事情节与他们的个人 情感 产生共鸣。但是还有的人就像您这样,善于将感情藏在心里,电影情节中的 情感 、感人情节,都会在心里慢慢感受、分析,更偏向理性思维。这方面,我跟你一样。
首先这个与人的 情感 理性思维有关。容易与剧情融合而产生 情感 的表现为感性人群,这类人往往也是善良,对世界比较有爱心。反之的为理性人群,有自己见解和想法,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能控制 情感 思维。
有的人泪点比较低,比较感性,那么在电影中遇到比较感人的情节会刺激你的泪腺,眼泪就会不知不觉的掉下来,当然也与你的 情感 经历与你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关。
那是因为没遇到触动你心灵的电影。
可能这与你的 情感 经历有关,比如一个没谈过恋爱的人,永远都不会羡慕别人有另一半,而一个失恋的人,看到的每一个风景都会勾起他的伤心回忆。还有一种人就是经历过太多了,反而心里不会有一丝波澜,风轻云淡
经历的太少,经历多了遇到的挫折多了,等遇到相同的情况你会感同身受,电影也是一样,剧情没有触发你的泪点,没有触发你心中的哪些伤痕。
以前总是看到特别动情的时候才会哭。现在经历得多了,反而不容易变成一种感慨。但有时又特别轻易落泪
『叁』 看电影如何发朋友圈
看电影的朋友圈说说心情短语
时间:2019-08-02 15:01:21心情说说果果
1、每一年的情人节都和姐一起看电影,Low到爆了。。。
2、今天好热哦爸比晚上一个人出去看电影了不管有娃没娃一样潇洒自在反正娃不用他管
3、刚刚问他在干什么 他说看电影等跨年,我说哦那你看吧,他却说一会聊哈,我回了嗯,他却再也没回
4、七夕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想念再也找不到曾经深深爱过的那个人在身边
5、我们可以一起逛街、看电影、可以一起吃饭、旅游、一起过圣诞节。还有,一起看春晚...
6、他生日没赶回去说回家补他 回家后他带我去看电影 我问他还知道我送给他什么他说我不知道 然后我就亲上去了
7、晚间唠叨:孤独就是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听歌,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数天上的星星。
8、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感觉到我很孤独。我经常一个人做好多事情,吃饭、睡觉、逛街、看电影。我一个人早起出去,再一个人摸黑回家,我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流泪,然后第二天再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的,说着"我很好"。
9、我们一直没有做过的事,例如谈恋爱,你和她做了;我们一直没有做过的事,例如看电影,别人约我今天去看了。
10、个人意见,香水最好的效果是一般正常与人交往是闻不出来的,但是如果和心爱的人约会,两个人靠的很近时,比如亲亲时,比如拥抱时,比如看电影时,对方能闻到一点若有若无的清香,好像有又好像没有,让人忍不住想再靠近点闻一闻…就行啦,别弄得跟个移动香水座一样,日常交往中,最好闻的味道就是没味道。
11、从你看电影的方式就能知道你人品:看文艺片时不断快进,看毛片时不断暂停。
『肆』 和女朋友一起去看电影想在朋友圈里发表 咋说好呀
分享一下你的喜悦心情吧,因为和女朋友一起去看电影,一已不再看点,应该是与他的陪伴,珍惜跟他在一起的时光,那个时候你的心情一定是非常开心的,所所以说你可以发一下你们两个人在一起看电影的图片,然后配一段文字,说明一下,当时有多么的开心,动的幸福,这样当你的女朋友刷到这个朋友圈儿的时候,她也会感到幸福,因为他能够懂得你是多么的在意他,她在你心目中的位置有多重要,所以说,只要体现出你那种愉悦的心情,跟他在一起,无论做什么都很开心?这样就很好
『伍』 看图测试你的节日心情
下面是五幅抽象的图片,根据你的眼睛直觉,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片吧!然后点击下页看详情。
分析:
选A:清凉寂静的氛围,有广阔的背景也有主角在那里。——你对这个节日有些失望是么?你能想象到那个对大多数人来说美丽或者热闹非凡的日子多么有趣吸引人,但是似乎跟你无关。是因为加班还是因为没有伴侣,或者总是不够条件创造你心中的节日气氛?但是你也并不为此那么气馁,因为你心想:清静一点有什么不好呢!我有我的格调嘛!
选B:美丽的景色丰富的色调,足见你已经准备好你的节日计划了,一定是游山玩水丰富多彩,至少也会有可爱的伙伴陪伴左右吧。你是个害怕寂寞讨厌无聊的人,会好好利用节日充实你的生活。但是这幅图画里面没有主角,那多半是你把自己“隐藏”去了,因为你平时的压力太大了,不想再去想那么多事情!提醒你哦,度假注意安全,不要真的把自己的存在给忽略掉了。
选C:这幅图片表现出一种淡然的心情,但是也充满浪漫色彩。就像你选择它的时候,那种高傲的心情。你会过一个可能与众不同的节日,比如一个人去远郊,或者一个人呆在家里,看书看电影等等。你并非不喜欢人群,你只是不喜欢被人群的嘈杂给“污染”了自己的形象吧。虽然貌似你很有打算,但实际上你还是隐隐地、隐隐地盼望和等待着什么。等待什么呢?和爱情有关吧!
选D:色调分明的一张图片,还出现了棱角,看来你的热情并不低,几乎对这个测试也充满了挑战的心理。节日怎么过,那是别人说了算的吗?你一触即发,等待着假日的快快到来。但是充满了执拗的情绪的你,问问自己似乎并没有那么明确的目的。你只知道,你需要挣扎出来,你有很大的热情,无论什么样的临时想法,你都会投入地做。看起来,这个节日你不会清闲呢!
选E:在担心什么?这一张显得混沌模糊的图片,映衬出你心中惴惴不安的情绪。和一个人有关?而这个人又决定着你的主要心情。其实你倒是不在意节日怎么过、过得如何,你只想着:只要我不被世界抛弃就好了。潜意识里你好像需要被整个世界注目着一样。内心里的寂寞要比其他所有人更明显哦。建议,还是为自己计划打算一番吧!
『陆』 陪孩子看电影的心情说说
陪孩子看电影发朋友圈说说如下:
1、生活加倍,生活需要仪式感,工作之余,带小情人看场电影,不负时光,不负自己。
2、陪娃时光 和娃们约个电影,愿我们的生活既不缺乏诗情画意,又不失人间烟火。
3、陪孩子冲忙的看了一场电影,好久没看电影了,感觉很不错,空了一定多来看。
4、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但孩子世界有,比如陪娃看电影,让我也童心未泯。
5、陪孩子看电影,还可以听到自己喜欢的歌手的歌,一举两得。
6、记录第一次带宝贝看电影,童年只有一次,成长不会再来,珍惜并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电影可以回放,童年无法再来。
主要功能:
1、社交功能。朋友圈,腾讯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微信4.0版本2012年4月19日更新时上线,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用户对好友新发的照片进行“评论”或“赞”,其他用户只能看相同好友的评论或赞。
2、功能设置。微信设置里有个比较隐蔽的开关——朋友圈三天可见。通常这种隐蔽设置很少人会用,因为大部分人都很懒。超过一亿人,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这个开关,是微信里用的人最多的。这个功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自我防卫机制。
『柒』 郭晶晶夫妇外出看电影!影院灯光闪烁好高级,买一杯可乐喝太节俭,如何看
霍启刚和郭晶晶虽然有3个子女,但是两人经常抽时间出去享受二人世界增进感情。尽管他们的二人世界可能只是一场电影,或者一顿饭,但是他们都很珍惜。他们夫妻俩很喜欢单独看表演,最近他们两人再次单独去看电影,夫妻俩还表示能边吃边喝边看就很开心。
霍启刚和郭晶晶这几个月就经常出去享受二人世界,无论是工作还是下班后出去玩,每次霍启刚晒出的夫妻合影都能够看到两人笑得很开心,那两双会笑的眼睛就不会骗人。
如今结婚已十年的霍启刚夫妇依旧恩爱甜蜜,如热恋中的小情侣般幸福有热情,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爱是陪伴,是相濡以沫的关心与呵护。我们希望霍启刚夫妇一直幸福恩爱下去,也希望二人多多更新自己的日常,为我们分享他们的快乐。
不得不说,在郭晶晶和霍启刚的熏陶下,孩子们似乎也对音乐剧格外有兴趣了,一家人都非常优秀。看着这家人幸福的模样,着实令人羡慕,祝福他们以后的生活能越来越好,小朋友能健康快乐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