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
电影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无声电影时代,从1895年到1927年。这是电影的初创期,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地下室里首次公映的《火车进站》为标志。这一时期的电影主要是短片,内容多为生活纪实,没有声音,只有字幕和对白。直到1927年,随着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的出现,电影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个时期是经典电影时代,从1927年到1967年。这一时期的电影开始有了声音和色彩,出现了许多经典的影片和演员。电影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如卓别林、奥逊·威尔斯、费里尼等。同时,电影的类型也开始丰富多样,包括喜剧、悲剧、恐怖片、科幻片等。
第三个时期是现代电影时代,从1967年至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特效、音效、画面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同时,电影的主题和风格也更加多元化,出现了许多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风格的作品。此外,电影也开始向全球化发展,不同文化和国家的电影开始相互交流和融合。
第四个时期是数字电影时代,从20世纪末开始至今。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制作和发行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数字电影具有更高的画质和音质,同时也更加便于存储和传输。此外,数字电影还带来了许多新的创作方式和可能性,如虚拟现实电影、交互式电影等。
综上所述,电影的发展经历了无声电影时代、经典电影时代、现代电影时代和数字电影时代四个主要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共同构成了电影艺术的丰富多彩的历史。
❷ 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27年上映的什么
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27年上映的《爵士歌王》。
有声电影,指观众既能在银幕上看到画面,又能同时听到剧中人的对白、旁白,以及解说、音乐的一种影片。其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以蜡盘(即唱片)发音,后改进为片上发音。这一放映模式的出现对电影进一步走进人们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极大的促进了电影产业的发展。
有声电影是指有声音同步播映的电影,和无声电影相对。1900年,第一部有声电影在巴黎放映,十年之后可靠的同步声音技术才逐渐成熟并可以商用。1923年4月,第一部同步有声电影在纽约公映。1927年10月,第一部有声故事片爵士歌手发行,这部影片使歌舞喜剧演员乔尔森大享盛名。
❸ 关于无声电影的知识
1927年,美国著名的华纳制片公司推出了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片,给世界电影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这之前,电影(1895年12月28日为世界电影发明日)全是无声电影,电影史上称这个时期为“默片时代”。
无声电影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喜剧片、西部片和历史片3个方面。喜剧片的佳作首推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1921)、《淘金记》(1925)和《马戏团》(1928),基登的《航海者》(1924)和《将军》(1926),H.劳埃德的《大学新生》(1925);西部片主要有《篷车》(1923)、《铁骑》(1924)和《小马快邮》(1925)等;历史片有C.B.地密尔的《十诫》(1923)和《万王之王》(1927),格里菲斯的《暴风雨中的孤儿们》(1922),R.英格兰姆的《启示录四骑士》(1921)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少欧洲导演陆续来到好莱坞,他们和美国导演一道,拍摄出无声电影的最后一批重要影片,如F.鲍沙其的《七重天》(1927)、C.勃朗的《肉与魔》(1927)、H.金的《史泰拉恨史》(1925)和K.维多的《大检阅》(1925)等。R.J.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1922)则为纪录电影奠定了基础。
而中国电影默片的黄金时代如果从1913年的《难兄难弟》开始算起,到1934年的《神女》、《上海24小时》等为止,几乎延续了整整20余年。
但是,应该说,电影从来都不是无声的。因为在声音进入电影之前,人们借助乐师给电影配乐;在日本,甚至有专门的说唱演员,当影片放映时,他们以说唱形式讲解影片的内容。所配乐曲一般是由乐师根据银幕展示的剧情即兴演奏;但有些影片,例如1908年的法国影片《吉斯公爵被刺》,则由著名的作曲家圣-桑专门为它作曲。放映时,乐师根据作曲家提供的总谱演奏。不用说,演奏的规模视条件而定:大多数是由一位乐师独奏(钢琴或小提琴),有时由几位乐师合奏,偶尔则出动交响乐队。
到3O年代,声音已成为电影艺术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默片时代已经出现的类型片,由于声音的出现而更趋成熟,更多样化;至于音乐喜剧片、警匪片,如果没有声音就无法出现和发展。声音也为电影表现提供了更具写实效果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