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音乐之声》的结局是什么
主要讲述了热情活泼的修女玛丽亚到奥地利退役军官特拉普海军上校家当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的故事。
上校的妻子几年前去世,上校心灰意冷,用管理水兵的方法来管教孩子。孩子们的生活就像钟摆一样循规蹈矩,毫无生气。玛丽亚来到上校家后,顺应孩子们天性活泼的特点,教他们唱歌跳舞,带他们去野餐、郊游、爬树和划船,使家中充满欢乐。
她的热情、爱心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喜爱,最终也赢得了上校的爱慕,后来成了孩子们的母亲。纳粹德国占领奥地利后,爱国的上校不愿意效力于纳粹海军,于是,在一次民谣节上,上校带领全家成功地逃出了魔掌,翻越群山奔向自由。
(1)音乐之声电影结尾上校出逃扩展阅读:
《音乐之声》是由罗伯特·怀斯执导,朱丽·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理查德·海顿主演的音乐片,该片于1965年3月29日在英国上映。
角色介绍:
1、玛利亚
萨尔茨堡修道院里的志愿修女,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于是她被派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她很快和上校的七个孩子打成一片,而上校也渐渐在她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
2、冯・特拉普
海军上校,有七个孩子。长期的海军生活和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他请来玛利亚作为孩子的家庭教师,刚开始他对玛丽亚的做法十分不满,可是当他听到孩子们为男爵夫人唱歌的时候十分感动,并被玛丽亚可以感染他人的热情所吸引。
3、男爵夫人
冯・特拉普上校的女朋友,被上校带回来时孩子们很不喜欢她。她看到玛丽亚与上校十分亲近,便劝玛丽亚回修道院。但后来玛丽亚回来之后,她发现她已经无法挽回她和上校之间的感情,便主动退出了与上校的婚约。
4、阿比斯院长
萨尔茨堡修道院院长,她觉得玛丽亚活泼的性格不适合僧侣生活。于是当她接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寻求看护的请求,她决定让玛丽亚去,也借此让玛利亚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当玛丽亚向她坦白了她对上校的爱情和对生活的不知所措,她告诉玛利亚要有骨气与勇气,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爱。
2. 电影《音乐之声》讲的是什么
主要讲述了热情活泼的修女玛丽亚到奥地利退役军官特拉普海军上校家当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的故事。
上校的妻子几年前去世,上校心灰意冷,用管理水兵的方法来管教孩子。孩子们的生活就像钟摆一样循规蹈矩,毫无生气。玛丽亚来到上校家后,顺应孩子们天性活泼的特点,教他们唱歌跳舞,带他们去野餐、郊游、爬树和划船,使家中充满欢乐。
她的热情、爱心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喜爱,最终也赢得了上校的爱慕,后来成了孩子们的母亲。纳粹德国占领奥地利后,爱国的上校不愿意效力于纳粹海军,于是,在一次民谣节上,上校带领全家成功地逃出了魔掌,翻越群山奔向自由。
(2)音乐之声电影结尾上校出逃扩展阅读:
《音乐之声》是由罗伯特·怀斯执导,朱丽·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理查德·海顿主演的音乐片,该片于1965年3月29日在英国上映。
角色介绍:
1、玛利亚
萨尔茨堡修道院里的志愿修女,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于是她被派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她很快和上校的七个孩子打成一片,而上校也渐渐在她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
2、冯・特拉普
海军上校,有七个孩子。长期的海军生活和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他请来玛利亚作为孩子的家庭教师,刚开始他对玛丽亚的做法十分不满,可是当他听到孩子们为男爵夫人唱歌的时候十分感动,并被玛丽亚可以感染他人的热情所吸引。
3、男爵夫人
冯・特拉普上校的女朋友,被上校带回来时孩子们很不喜欢她。她看到玛丽亚与上校十分亲近,便劝玛丽亚回修道院。但后来玛丽亚回来之后,她发现她已经无法挽回她和上校之间的感情,便主动退出了与上校的婚约。
4、阿比斯院长
萨尔茨堡修道院院长,她觉得玛丽亚活泼的性格不适合僧侣生活。于是当她接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寻求看护的请求,她决定让玛丽亚去,也借此让玛利亚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当玛丽亚向她坦白了她对上校的爱情和对生活的不知所措,她告诉玛利亚要有骨气与勇气,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爱。
3. 《音乐之声》原型真实结局是什么
冯·特拉普一家在30年代因陷入经济困境而开始表演生涯,1938年他们逃离奥地利,经意大利逃往美国。
40年代起,冯·特拉普一家在佛蒙特州定居,后来开始在当地经营度假村,目前这个度假村由玛丽亚和格奥尔格最小的儿子约翰管理。
影片的背景是1938年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而影片中普卢默饰演的上校一家的爱国情怀,特别是抵制希特勒吞并奥地利,拒绝出任纳粹官职,最终不惜逃亡国外的过程,可谓感人肺腑。
正如路透社报道所说,对很多美国人来说,无论喜爱与否,“音乐之声”都已经成为童年回忆的一部分。其中不少插曲如“哆来咪”、“我最喜欢的事情”朗朗上口,代代流传。
尽管“冯特拉普家族演唱组”1956年就已经告别舞台,但家族歌声并未因此成为绝响。家族孙辈的4个孩子在2003年创建一个名为“冯特拉普孩子”新歌唱组合,重披奥地利装束,在全球巡回演出中再次唱响“绒花”。
在格林山上的小屋中,冯特拉普家族每周一次为游客放映电影《音乐之声》,每天一次播放有关玛丽亚最后一次奥地利之行的纪录片《玛丽亚》。小屋中,人们不约而同唱起片中插曲已经司空见惯。
2000年,英国还发起一项合唱《音乐之声》歌曲的活动,而且立刻风靡全球。约翰斯说:“虽然不知道是谁发起这个合唱活动,我真的觉得这非常有趣。”根据英国《泰晤士报》3月4日报道,《音乐之声》的歌曲还挽救了一个法国男孩的生命。
4. 你怎么看待《音乐之声》中上校出逃的戏份
《音乐之声》背景设定在1938年,描述阿尔卑斯山上修道院修女玛丽亚违反院规,被派到单亲的海军上校崔普家里,担任7个小孩的家教,她和上校坠入爱河,一家九口历经千惊万险逃离纳粹魔掌,1966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奖,是电影史上最著名的歌舞片之一。
据外媒报道,在这部经典影片中饰演二女儿的演员希瑟·孟席斯·乌尔里希(Heather Menzies)因脑癌在平安夜去世,享年68岁。希瑟的儿子确认了母亲去世的消息:“她是一位演员、芭蕾舞者,也是一位极度热爱生活的人。她四周前确诊脑癌晚期,但她已经拥有了丰富的人生,最终没有伤痛地在晚上7点22分离开了这个世界。”
5. 《音乐之声》原型真实结局是什么
《音乐之声》原型真实结局是:在麦斯以及修女们的帮助下,上校的一家人成功出逃。
男主角拒绝了第三帝国海军的征召,带着女主角和七个仔逃离了被纳粹德国占领了的奥地利,辗转来到美国。在美国,男女主角家庭合唱团一炮而红。男主角在女主角42岁的时候去世,至死保留奥地利国籍。
剧情简介
22岁的玛丽亚是一个萨尔茨堡修道院长大的修女。但是,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修女院里的阿比斯院长(佩吉·伍德饰)觉得她这样活泼的性格不适合修女生活。
于是,当她接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寻求看护的请求,她决定让玛丽亚去,也借此让她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6. 《音乐之声》最后当海军上校一家人逃走后为什么修道院的两名修女为什么说自己有罪
那两位修女拆了纳粹车上的化油器(管它是什么),使纳粹的车子无法发动。
男主角Christopher Plummer,加拿大男演员,曾出演过许多莎士比亚名剧。他刚凭借电影《最后一站》(The Last Station)获得第82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我希望他拿奖!)。值得一提的是他在2001年CBS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故事片《金色池塘》(On Golden Pond)中和《音乐之声》的女主角Julie Andrews再度合作。
孩子的扮演者:
Lisel-Charmian Carr
Fridrich-Nicholas Hammond
Louisa-Heather Menzies
Kurt-Duane Chase
Brigitta-Angela Cartwright
Marta-Debbie Turner
Gretl-Kym Kar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