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特写镜头结合作品分析其作用
特写镜头是电影艺术中的一种手法,通过近距离拍摄,将人或物的局部放大、强调,创造出强烈的艺术效果。茹志鹃在《在社会主义的轨道上》中写道:“‘时间’,竟像一个推近的特写镜头,兀立在我的眼前。”
特写镜头通常指画面的下边框位于成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是其他被摄对象的局部。它让被摄对象充满整个画面,比近景更接近观众。背景则处于次要地位,甚至完全消失。特写镜头能够细腻地表现出人物的面部表情,带来生活中不常见的特殊视觉感受。它主要用于描绘人物内心的活动,演员通过面部表情将内心活动传递给观众。无论是人物还是其他对象,特写镜头都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在故事片和电视剧中,道具的特写往往蕴含着重要的戏剧因素。例如,拍老师讲课的中景时,讲桌上的一杯水若拍成特写,可能暗示这不是普通的水,而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在一个蒙太奇段落和句子中,特写镜头具有强调和加重的含义。恰当运用特写镜头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如果滥用,则会使人感到厌烦,反而削弱其表现力。
脸部大特写尤其需要注意,它只包含五官,应该慎用。电视新闻摄像通常没有刻画人物的任务,因此一般不用人物的大特写。在电视新闻中,有时会从脸部特写拉出,或者从一枚奖章、一朵鲜花、一盏灯具等拉出,这种用法如果精妙可以起到强调作用。但如果使用过多,可能会导致观众视觉错乱,甚至倒胃口。如果形成一个“套子”,则会显得不高明。
B. 电影中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区别
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所说的这些统称为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
特写是指拍摄的部分为人体肩部以上,主要拍摄人的面部细节,从远到近拍摄
近景所指的是拍摄的是人的胸部以上的画面,主要是拍摄人面部的表情
中景是指拍摄的人体膝部以上的画面,着重展示人的姿势与生态。
全景指的是拍摄的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能够表现出人所在的环境。
远景指的是被摄体所处环境。
在电影中,导演和摄影师利用复杂多变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调度,交替地使用各种不同的景别,可以使影片剧情的叙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人物关系的处理更具有表现力,从而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如果两者直接组接,会造成视觉上和情绪上大幅度的跳跃,常能收到特有的艺术效果。
(2)特写是一部电影的骨干镜头扩展阅读:
景别就是摄影机在距被摄对象的不同距离或用变焦镜头摄成的不同范围的画面。电影为了适应人们在观察某种事物或现象时心理上、视觉上的需要,可以随时改变镜头的不同景别,犹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根据当时心理需要或趋身近看,或翘首远望,或浏览整个场面,或凝视事物主体乃至某个局部。
这样,映现于银幕的画面形象,就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景别的确定是摄影者创作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别运用是否恰当,取决于作者的主题思想是否明确,思路是否清晰,以及对景物各部分的表现力的理解是否深刻。
比如,拍摄芭蕾舞演员的舞姿,若不远不近恰恰去掉舞蹈者的足尖;拍精心检验产品,而手却不在画面之内;需要强调神情又远得看不清面目;需要强调气氛的没有给予舒展的空间等,都是思路不清的毛病。
至于有些人事先不构思好景别的运用,往往先拍下来再说,需要中景、特写靠放大后再剪裁,这就是不了解拍摄距离对画面形象的质量和表现力的影响。要保证完美的画面质量,景别的确定要尽可能在拍摄时一次完成。